Workflow
研发投入
icon
搜索文档
海辰储能海外大客户破产,真订单有多少?
以下文章来源于雪贝财经 ,作者周闪闪 雪贝财经 . 提供专业、有洞察力的内容。 同时,其资产负债表中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在 2022 年达到 49.11 亿元 , 2023 年突然降至 450万 , 2024 年则已清零。这背后是否与历史 优先股 /类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与重分类有关? 此外 ,还存在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的大幅摆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的迷惑还有更多。 海辰速度与交易真实性 海辰储能在 2019年才成立,主营业务为提供以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其于2024年全球储 能市场已排名第三。 导语:海辰储能2024年之所以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依靠北美市场,因其国内市场毛利率只有惨淡的8.1%,而海外市场的毛利率则高达42.3%。就在8 月,海辰储能在一份声明中极力淡化海外大客户Powin破产对其业务造成的影响。 高速增长的营收背后是急剧膨胀的应收账款,极低的研发费用率却在 5年内拿下了多达4000项专利,如此等等 。 我们通过研读海辰储能的 IPO 招股书和财务数据,发现其辉煌的业绩背后似乎隐藏着众多难以自洽的 ...
1064.33万元1253.67万元1501.83万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4:51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64.33万元、1253.67万元、1501.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的3.71%、3.46%及3.58%。 ...
嘉益股份(301004):2025H1业绩点评:关税扰乱出货节奏,Q2收入同比下降,期待越南基地持续爬坡
长江证券· 2025-09-05 18: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4.00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4%),扣非净利润2.95亿元(同比-5%)[2][6] - 2025Q2营业总收入6.80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27%),扣非净利润1.49亿元(同比-26%)[2][6] - 2025Q2毛利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扣非净利率同比下降6.2/5.8个百分点 [12] - 2025H1研发费用5888万元(同比+62%),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4.2% [12] 收入表现分析 - Q2收入同比下降7%,主因关税扰动导致量价承压:客户优先采用海外产能致国内基地出货量下降,国内基地为应对关税实施降价让利 [1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越南基地产能持续爬坡,二期项目转向生产进阶产品,预计贡献后续增量 [12] - 全球化产能布局强化供应链协同,海外产能具备稀缺性优势 [1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核心客户Stanley加强非美市场推广:加拿大相关类目销量增24%,德国增22%,中国多地开展快闪活动 [12] - 新客户拓展进展优异,去年底新增保温杯品牌客户贡献增长潜力 [12] 盈利预测与分红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2/9.8/11.8亿元,对应PE 11/9/8倍 [12] - 2025年中期分红1.45亿元(分红率48%),每股股利1.0元;2024年分红3.12亿元(分红率43%) [12] - 假设全年分红率维持40%以上,以2025年预测净利润8.2亿元测算,股息率约3.6% [12] 产品研发进展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高原加热焖烧保温杯、快速制冷水杯等新品,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扩充品类 [12]
比亚迪研发驱动双突破:半年报营收、净利创新高 推动 “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新华财经· 2025-09-05 15: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归母净利润达155亿元 同比增长14% [2] - 核心经营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 [2]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占当期净利润近200% [2] - 日均研发投入近1.7亿元 [3] - 2011-2024年累计研发支出突破2100亿元 其中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3] - 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登顶A股年度研发投入榜首 [3] - 研发投入总金额接近同期第二名到第四名车企研发投入之和 [3] - 研发投入增速远高于全市场上市公司3.27%的平均水平 [3] 技术成果 - 天神之眼系统成为国内装车量最大的辅助驾驶系统 [4] - 推出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 [6] - 推出鸢车载无人机系统 [6] - 全球率先实现接近L4级别的智能泊车技术 [6] - 包揽全球汽车新能源、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榜首 [6] 市场表现 - 前7个月全球销量249万辆 同比增长27.4% [6] -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55万辆 同比增长超130% 已超去年全年 [6]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6] -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新能源销量第一 [6] - 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销量突破120万辆 登顶国内智驾车型销量冠军 [5] 品牌建设 - 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品牌上半年累计销售16万辆 同比增长超75% [6] - 推出"安全兜底"承诺 展现技术自信与责任担当 [6] 竞争优势 - 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升级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竞争优势 [2] - 通过规模化效应推动智驾平权 [4] - 形成"技术-销量-口碑"的正向循环 [5] - 研发实力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为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6]
深市半年报:近八成公司赚钱,总营收破10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19
深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24万亿元 同比增长3.64%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36万亿元 环比增长9.78% [1] - 净利润5954.56亿元 同比增长8.88% [1] - 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超过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超过两成公司盈利同比增长超50% [1] 主板公司业绩情况 - 主板公司营业收入8.19万亿元 [1] - 822家主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5.17% [1] - 9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1] - 571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占比38.35% [1] - 牧原股份 沪电股份 浪潮信息等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34% [1] 创业板公司业绩表现 - 创业板公司营业收入2.05万亿元 同比增长9.03% [1] - 净利润1505.4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18% [1] - 1028家创业板公司实现盈利 [1] - 72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50% [1] - 1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100% [1] 研发投入情况 - 创业板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949.89亿元 同比增长5.35% [1] - 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汇川技术等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 [2]
“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虎嗅APP· 2025-09-05 08: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8.3亿同比增长124.5% [5] - 公司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双线战略 2025年纯电对销量增长贡献率Q1达34.6% Q2达59.7% [7] - 公司整车销售毛利润2025年H1达616亿 比特斯拉高231% 毛利润率领先7.6个百分点 [14] - 公司研发投入2025年H1达308.8亿同比增长53.5% 推出智能泊车兜底/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 [28][2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5年Q1达85.8亿同比下降16.1% Q2达232.5亿同比增489% H1合计318.3亿同比增124.5% [16] - 资产负债率2025年6月末为71.1% 较2024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 [18] - 有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持续低位 2025年6月末为3.6% [19] - 财务费用2025年H1为净收入32.5亿 [20] 产品战略 - 纯电与插混双线发展 2024年插混销量248.5万辆同比增72.8% 对销量增长贡献率达83.9% [7] - 第五代DM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低至2.6升 实现油电同价 [9] - 插电混动在海外市场潜力大于纯电 因充电基础设施限制 [10] 盈利能力对比 - 整车销售毛利润2023年达1016亿 反超特斯拉943亿 "比特比"达108% [12] - 2024年整车销售毛利润1377亿 较特斯拉756亿高出182% [12] - 2025年H1比亚迪毛利润616亿同比增20.7% 特斯拉267亿同比下降28.2% [14] - 特斯拉FSD收入2025年H1仅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1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H1研发投入308.8亿同比增53.5% 相当于特斯拉215亿的1.4倍 [28] - 发布三大核心技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兆瓦闪充/第五代DM技术 [29] - 智能泊车兜底覆盖6.68万元车型 2025年末搭载量预计达400万辆 [37] - 兆瓦闪充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 已与多家运营商共建1.9万座充电站 [41][42] 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泊车渗透率仅31.2% 高端新能源车装车率仅50% [32] - 70%车主永久关闭自动泊车 因场景限制/可靠性低/学习成本高 [34][35] - 多家车企推出7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 但采用大电池方案缺乏技术含量 [38] - 固态电池计划2030年大规模装车并实现固液同价 [40] 供应链管理 - 应收票据+账款金额突破2000亿 但2025年Q2减少160亿 [24] - 2024年因产销扩大增加的成本80%体现为现金流出 20%转化为应收账款 [23] - 公司持续压缩账期 对现金流负面影响低于预期 [25]
多维度透视沪深2025年中报:谁在领衔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7:09
核心观点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稳健 营收合计34.92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其中深市营收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同比增长8.88% 沪市营收微降1.3% 净利润增长1.1% [1] - 新兴产业(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成为增长新引擎 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展现韧性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出海竞争力提升 分红回购力度增强 [2][9][11][12]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0.24万亿元(同比+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8.8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78% [1] - 沪市公司营收24.68万亿元(同比-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1.1%)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创业板营收2.05万亿元(同比+9.03%)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11.1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环比增长9.9% [1] 新兴产业发展 - 深市电子行业营收9847.6亿元(同比+14.1%) 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24.59%) 超八成公司盈利 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14.64%) [3] - 深市电力设备行业营收8384.48亿元(同比+8.51%) 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17.62%) 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15.85%) [3] - 深市计算机行业营收5012.47亿元(同比+13.74%) 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26%)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64% [5] - 深市通信行业营收1938.25亿元(同比+14.19%) 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24.08%) 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32.59%)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96% [5] - 沪市集成电路行业营收2466.75亿元(同比+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57%) 138家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6] - 沪市生物医药行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14%) 17款创新药国内获批 20单出海交易总额超264亿美元 [6] 消费与传统产业升级 - 深市家电行业营收5492.38亿元(同比+7.38%) 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13.9%) 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13.76%) 沪市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7] - 深市汽车行业营收9044.7亿元(同比+8.45%) 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1.93%) 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17.83%) 沪市汽车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近30% [7] - 沪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深市农林牧渔行业营收5144.2亿元(同比+9.12%) 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199.79%)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59.12%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 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9]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22.36%) 研发强度6.22%(同比+0.39个百分点) [9] - 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4326亿元(同比+1%) 科创板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6%) 研发强度中位数13% [9] - 恒立液压、纽威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 [10] 出海竞争力提升 - 沪市制造业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7400亿元(同比+6%) 占比近七成 [11]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23.59%) 占比29.22%(同比+3.61个百分点) [11] - 小商品城、厦门象屿、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11] - 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占全国57% 移远通信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9% [12] 分红与回购 - 沪深两市794家公司中期分红6438.05亿元 深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8.04% 金额同比增49.51% 沪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2% 金额同比增5% [12]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13]
恒帅股份(300969):恒帅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904
洞见研报· 2025-09-04 2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新赛道拓展中加强研发投入,未来会持续增加新赛道领域研发投入;公司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未来具体研发投入计划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公司将积极开拓新客户降低客户集中度;泰国生产基地正在推进,部分产品年后将逐步投产;公司实施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在磁性材料等领域有研发和自制成果 [23][24][25][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恒帅股份,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接待时间是2025 - 09 - 04,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许宁宁、董事兼财务总监张丽君、董事会秘书廖维明、独立董事陈章明和保荐代表人胡国木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线上参与恒帅股份(300969)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拓展会加强研发投入,重点着力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场景适配,未来会持续增加新赛道领域研发投入 [2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15,485,222.39元,同比增长4.23%,未来研发投入计划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后制定 [24] - 公司将积极开拓车用电机技术其他市场,增加新客户数量和销售收入降低客户集中度,持续开发新客户和新项目,传统业务板块与新兴势力客户维持合作 [25] - 泰国生产基地正在推进,部分设备调试完成,部分客户已验厂,部分产品年后将逐步投产爬坡,有助于减轻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和扩大产能 [26] - 公司实施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在磁性材料领域投入研发和自制,搭建量产中试线,具备小批量投产能力,将注塑、冲压工艺纳入自制体系 [27]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速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 2025-09-04 15:05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1]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表现突出 营收增幅分别为9.03%/4.90%/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11.18%超过市场整体水平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动能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1] - 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1] - 新增首发上市67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集中度较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九成 [1] 分红与回购情况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89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2] -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2] - 全市场公布1321单回购预案 已完成回购641单 回购计划完成率49% 预计回购金额1642.70亿元 [2] 市场生态建设 - A+H股公司新增11家 耐心资本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1] - 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进退有序良性生态逐渐形成 [1]
东北制药财务总监离职,营收净利润双降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2:11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财务总监周雅娜因个人原因辞职 由总经理蔡永刚暂代职责[2] - 过去三年管理层关键岗位调整频繁 涉及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董事长等多个核心职位[5][7] - 管理层变动原因包括公司战略优化需求及行业环境变化 后续将通过内部选拔与外部引进结合优化团队结构[6]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53亿元 同比下滑7.5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滑17.62%[4] - 研发费用8349万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4.09%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17%[4] 业务概况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为国内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 产品覆盖化学原料药、制剂等领域[3] - 核心产品包括维生素C、抗感染类产品、神经系统类药物及抗肿瘤药物[3] - 持续加大创新药与高附加值仿制药研发投入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推动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