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创历史新高!近百所高校公布2025年国自然获批结果
仪器信息网· 2025-09-01 11:58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体情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受理432,434项,最终资助项目53,159项 [3] 高校获批项目数量创新高 - 深圳大学首批获资助383项,资助经费19,348万元,立项率14.7%,立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1项增长12% [4] - 海南大学获批315项,较去年增长49项增幅达18.42%,平均资助率20.24% [5] - 昆明理工大学获资助241项,总经费超1亿元,资助率16.06% [6] - 重庆医科大学获批240项,直接资助经费10,812万元 [7] - 厦门大学获资助343项,直接经费2.1578亿元,资助率17.3%高于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 [27] - 山东大学获资助590项,继续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26] - 浙江工业大学获资助174项,同比增长42项,首次获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 [34] - 宁波大学获批154项,同比增长15.79%,总资助经费6,648.5万元 [35] - 温州医科大学获150项资助,较去年增长33.93% [37] - 华南农业大学获资助175项,同比增长13.6%,直接经费9,460万元同比增长32.7% [32] 高校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 深圳大学人才项目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3项、(B类)9项,面上项目175项、重点项目9项均创新高 [4] - 重庆医科大学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2项、重点项目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项 [7] - 山东大学最近三年连续获批第5项群体项目,本年度共获批人才类项目15项 [26] - 浙江工业大学年度面上项目获批数首次超百项,首次单个学院获批数超三十项 [34] - 温州医科大学首次实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与B类同年获批,青C项目获批数较去年增长79.59% [37] -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实现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零的突破 [38] - 成都理工大学面上项目资助量达62项首次超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率达17.80% [40] 地区高校表现突出 - 昆明理工大学项目立项总数、资助总经费位居云南省首位 [6] - 南京中医药大学集中受理期获批项目数首次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 [8] - 贵州医科大学立项数位列全省第二,已连续四年超过120项 [9] - 云南农业大学立项总数位居云南省第四位 [13] - 新疆大学立项总数123项居全疆第一,较2024年增长11.4% [41] - 长沙理工大学连续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位居湖南省属高校榜首 [44] - 成都理工大学立项总数132项创历史新高,稳居省属高校首位 [40] - 内蒙古农业大学立项数位列自治区高校第二位 [52] 经费资助情况 - 深圳大学资助经费19,348万元 [4] - 昆明理工大学资助总经费超1亿元 [6] - 重庆医科大学直接资助经费10,812万元 [7] - 福建农林大学直接经费6,081万元,较2024年增长26.6% [11] - 厦门大学获资助直接经费2.1578亿元 [27] - 中国农业大学直接经费合计约1.3亿元 [29] - 陆军军医大学资助经费11,612万元 [30] - 华南农业大学直接经费9,460万元 [32] - 宁波大学总资助经费6,648.5万元 [35] - 广州中医药大学总直接经费5,942万元,同比增长31.8% [38]
中国飞鹤20250829
2025-09-01 00:21
**中国飞鹤 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91.5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9.4%[3][14] - 净利润10.3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46%[3][14] - 毛利率62% 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3][14] - 高端婴儿配方奶粉收入61.9亿 占比68%[14] - 存货周转天数81天 应付贸易款周转天数51天[14] - 净现金165亿人民币 总资产285亿人民币[14] - 全年业绩指引含税收入210亿人民币 利润总额预计二十几亿人民币[3][22] **二 科研创新与技术突破** - 研发投入2.5亿人民币[1][2][3] - 取得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突破 实现鲜奶中提取多种蛋白原料[3][4] - 发布国内首个HMO全谱系列结构数据库[1][3][4] - 升级全生产线红外技术自动系统 实现毫秒级在线监控[9] - 构建AI大模型管理平台 推出数字人贺小飞 问答响应率100% 准确率超95%[9] **三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 举办超过38万场线下活动[1][5] - 辛妈会平台访问量超4.3亿 互动量近180万次[1][5] - 品牌声量保持行业第一[1][5] - 推出高端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1][5] **四 供应链与渠道管理** - 扁平化渠道覆盖全国终端门店[1][6] - 线下10天到货率接近97%[1][6] - 推进降本增效 供应链降本成效显著[1][6] - 经销商库存调整到位 处于近五六年来最低水平[17][18] **五 新业务发展情况** - 奶酪及儿童青少年业务收入3600万人民币[1][10] - 爱上食菜乳酪在抖音宝宝奶酪排名第一 京东常温奶酪排名第一[10] - 逐步进军低温奶酪赛道 联动滑雪国家队推出超新星奶酪[10] - 功能营养业务业绩接近5000万人民币 主推品增长接近500%[1][11] - 海外业务收入超1.1亿人民币 在北美中东东南亚市场稳步推进[2][13] **六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市场份额下滑约一个百分点[15] - 行业内卷加剧 连锁加盟化趋势明显[16] - 新产品上市因国家审批问题多次延迟[16] - 二段奶粉开始增长 逐步延伸到三段奶粉[18] - 尼尔森数据显示7月份线下市场疲弱 线上增速明显下降[18] **七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乳蛋白功能营养食品领导者角色[1][11] - 构建营养服务体系 为家庭提供主动健康解决方案[11] - 深化海外市场布局 加拿大市场进入超1500家大型超市[13] - 计划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改善毛利率[24][25] - 预计2026年具备全面自给自足生产婴幼儿奶粉能力[24] **八 投资者回报与资本管理** - 承诺分红不低于20亿人民币[17] - 计划进行10亿人民币股票回购[21] - 资本开支将主要集中在市场推广费用[19] - 保持健康现金流和高派息节奏[19]
科技部授牌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 2025-08-31 11:58
核心观点 - 国家科技部向香港15家科研机构授予"全国重点实验室"资质 标志着香港科研机构正式进入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层 彰显香港科研实力并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注入关键动能 [2][3][5] 授牌背景与政策脉络 - 2018年国家科技部确立香港伙伴实验室国家级地位 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 香港创新科技署自2023年底启动系统性重组计划 历时18个月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3] - 15家实验室于2025年1月获国家科技部核准重组 2024年7月1日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2024年8月25日举行正式授牌仪式 [3] 实验室特征与评估体系 - 学科覆盖四大战略领域: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电子信息、农业科技 [4] - 全部依托全球百强高校 形成"顶尖学府+国家级平台"协同创新模式 [4] - 每所实验室每年获特区政府2000万港元定向科研经费 [4] - 评估体系包含四个维度:基础研究原创性突破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平、国家战略需求响应机制、国际科技前沿跟踪能力 [4] 对接机制与国家期许 - 香港创新科技署建立"三维对接"机制:政策层面深度融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资源层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设施共享网络、人才层面推行"双聘制"科研人员流动机制 [5] - 国家提出多项明确期许:突破原始创新瓶颈、打造"从0到1"科研范式、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枢纽功能、完善知识产权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5] 实验室清单与研究领域 - 香港大学主导5家实验室:新发传染性疾病(管轶/袁国勇)、肝病研究(吴吕爱莲)、合成化学(支志明)、生物医药技术(徐爱民)、光量子物质(张翔) [6] - 香港中文大学主导4家实验室:转化肿瘤学(卢煜明)、农业生物技术(林汉明)、消化疾病研究(于君)、量子信息技术与材料(刘仁保) [6] - 香港城市大学主导2家实验室:太赫兹及毫米波(陈志豪)、海洋环境健康(梁美仪) [6] - 香港理工大学主导2家实验室:超精密加工技术(张志辉)、沿海城市气候韧性(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 李向东/吴宏伟) [6] - 香港科技大学主导2家实验室:神经系统疾病(叶玉如)、显示与光电子(Kristiaan Neyts/范智勇) [6]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4.7%验证盈利成长含金量,上美股份按下成长“加速键”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49
核心观点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新消费浪潮 重视体验感 参与感 性价比 质价比 情绪价值 带动港股新消费板块向上行情 [1] - 上美股份凭借良好业绩增长 多品牌战略 全渠道布局 研发创新 赢得投资者青睐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73.92% 创年内新高 [1] - 2025年中期业绩展现全面突破 高质量发展 收入与利润双驱动 总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 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加34.7%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2] - 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加34.7% 毛利31.02亿元 同比增长15.8% 毛利率提升至75.5% 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 [2] - 基本每股盈利1.32元/股 同比增长30.7% 为股东创造显著价值 [2] 多品牌战略 - 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贡献巨大 [3] - 韩束红蛮腰系列累计销售超1500万套 成为国民级护肤单品 X肽超频系列销售额突破2亿元 [3] - 韩束在身体乳 洗发水 面膜 洗面奶等多品类单品斩获类目TOP1 从面部护肤向全品类护理转型 [3] - 新兴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 上半年线上销售额超2024年全年 [4][5] - newpage一页婴童安心霜618爆卖33万瓶 蝉联天猫 抖音婴童面霜类目TOP1 叮叮舒缓喷雾热卖超21万瓶 爽身露热卖超18万瓶 [5] - 安敏优 极方等多元品牌在细分市场稳步成长 NAN beauty扩大消费者覆盖面 [7][8] 渠道布局 - 韩束抖音2025年上半年每月GMV均位居抖音美妆TOP1 成为线上增长核心抓手 [10] - 韩束在天猫 唯品会 拼多多 快手等电商平台GMV均实现大幅增长 构建全域销售生态 [10]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1.7% [11] - 拥有近200项专利 在40+全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新增4篇 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 发布2份行业白皮书 [11] - 韩束转化医学基金首批项目公示 构建产学研医协同生态 [12] - 上海东方美谷智慧工厂日产能达200万瓶 满足多品牌 多品类生产需求 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 [12][13] 行业趋势 - 洗护行业作为化妆品赛道第二大领域 迎来国产替代黄金期 国内品牌更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 [3] - 2024年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增速达15% 显著高于大众市场的5% [11] - 美妆护肤企业保有产品 渠道和创新三大核心竞争力 受益于国货美妆品类延伸和市场扩容 [11] 国际化战略 - 深入东南亚市场 计划拓展至更广阔全球市场 打开新增长空间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13]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4.7%验证盈利成长含金量,上美股份(02145)按下成长“加速键”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2:37
行业趋势 -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新消费浪潮核心力量 重视消费体验感与参与感 关注性价比 质价比和情绪价值 带动港股新消费板块向上行情 [1] - 洗护行业作为化妆品赛道第二大领域 正迎来国产替代黄金期 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升级 细分化和个性化需求催生新机遇 [5] - 中国美妆市场经历结构性分化 高端化趋势为国货品牌打开新增长空间 2024年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增速达15% 显著高于大众市场的5% [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 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加34.7% 毛利31.02亿元 同比增长15.8% 毛利率提升至75.5% 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 [2] - 基本每股盈利1.32元/股 同比增长30.7% [2]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73.92% 8月22日盘内股价突破99.95港元创年内新高 [1] 品牌战略与产品表现 - 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明星产品红蛮腰系列累计销售超1500万套 X肽超频系列销售额突破2亿元 [3] - 韩束在品类拓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身体乳 洗发水 面膜 洗面奶等多品类单品斩获各自类目TOP1 从面部护肤品牌向全品类护理专家转型 [3] - 新兴品牌newpage一页实现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 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5] - newpage一页旗舰产品婴童安心霜618期间爆卖33万瓶 蝉联天猫 抖音婴童面霜类目TOP1 叮叮舒缓喷雾热卖超21万瓶 爽身露热卖超18万瓶 [6] - 安敏优 极方等多元品牌在细分市场稳步成长 NAN beauty品牌扩大消费者覆盖面和可及面 [8][9] 渠道布局 - 韩束销售全域布局成效显著 抖音2025年上半年每月GMV均位居抖音美妆TOP1 在天猫 唯品会 拼多多 快手等电商平台GMV均实现大幅增长 [11]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1.7% 拥有近200项专利 在40+全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新增4篇新发表期刊 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 发布2份行业白皮书 [12] - 韩束转化医学基金首批项目公示 构建产学研医协同生态 [13] - 上海东方美谷智慧工厂日产能达200万瓶 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成为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增长核心引擎 [13][14] 国际化战略 - 深入东南亚市场 计划拓展至更广阔全球市场 全球化战略推进打开新增长空间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14]
澳优今年上半年营收利润持续韧性双增长,国际业务和营养品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长沙晚报· 2025-08-28 16: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EBITDA达3.98亿元 同比增长29.7%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增长24.1% [1] 海外业务突破 - 奶粉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5.7% 其中佳贝艾特海外收入达4.83亿元 [5][6] - 中东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4.2% 保持最大海外销售市场地位 [6] - 北美市场收入同比提升138.7% 成为第二大海外营收来源 [7] - 独联体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3.8% 贡献稳定营收及利润 [7] 营养品业务发展 - 营养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 成功拓展至海外市场 [8] - ToB业务中锦旗生物药线渠道营收占比提升至24% 私域电商占比增至16% [8] - ToC业务推出7大功能型产品 NC成为澳洲鼻敏益生菌全国销量第一 [8] 奶粉业务表现 - 自有品牌奶粉业务整体营收28.26亿元 [9] - 羊奶粉业务同比增长3.1% 市场占有率提升2.8个百分点至30.4% [9] - 连续7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超84% [9] - 牛奶粉业务市场占有率止跌回稳 海普诺凯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59.96% [10] 供应链与运营优化 - 完成对荷兰羊奶酪公司Amalthea Group B.V.剩余50%股份收购 [10] - 销售及分销费用率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11] -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20天 [11] 科研创新成果 - 在荷兰主办"山羊奶未来"国际医学研讨会 汇聚30国专家 [12] - 推出四大羊乳新原料 其中3款实现全球商业化应用突破 [13] - 十余款产品完成升级或发布 包括佳贝艾特悦白等系列 [13] - 荣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权威认可 [13]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奶粉+营养品"全家营养战略 [5] - 通过数字化罐内码系统优化渠道库存水平 [9] - 经营理念升级至2.0版本 聚焦销售/供应链/职能三大板块 [11]
澳优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持续增长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65.7%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1] - EBITDA为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 [1] - 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 [1] 海外业务增长 - 羊奶粉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5.7%,达4.83亿元人民币 [1][2] - 中东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4.2%,保持最大海外销售市场地位 [2] - 北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8.7%,成为第二大海外营收来源 [2] - 独联体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3.8%,提供稳定营收贡献 [3] 营养品业务发展 - 营养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并成功拓展至海外市场 [3] - To B业务中锦旗生物药线渠道营收占比提升至24%,私域电商占比增至16% [3] - To C业务推出7大功能型产品,包括G13成长胶囊和爱益森首护PRO [3] 供应链与运营优化 - 完成对荷兰羊奶酪公司Amalthea Group B.V.余下50%股份的战略收购 [4] - 存货周转天数下降20天,供应链效率提升 [6] - 销售及分销费用率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6] 科研创新进展 - 在荷兰主办"山羊奶未来"国际医学研讨会,汇聚30国医疗专家 [7] - 完成"澳优乳业&东北农业大学乳品创新中心"揭牌 [7] - 推出四大羊乳新原料,其中三款实现全球可商业化应用 [8] - 佳贝艾特悦白等10余款产品完成全面升级或发布 [8] 数字化与渠道管理 - 启动奶粉业务数字化罐内码系统,优化渠道库存水平 [4] - 通过亚马逊平台在美国市场取得羊奶婴配粉品类领导地位 [2] - 成功进驻沃尔玛等传统渠道,扩大北美市场覆盖 [2]
澳优双引擎驱动,业绩韧性增长
环球网· 2025-08-28 11: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8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 [1] - EBITDA为3.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7% [1] - 归属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1.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1% [1] 海外业务增长 - 羊奶粉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5.7% 达4.83亿元人民币 [1][6] - 中东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4.2% 保持最大海外销售市场地位 [6] - 北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8.7% 成为第二大海外营收来源 [7] - 独联体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3.8% 提供稳定营收贡献 [7] 营养品业务发展 - 营养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 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8] - To B业务中锦旗生物药线渠道营收占比提升至24% [8] - 私域电商渠道营收占比增至16% 跨国订单显著增长 [8] - To C业务推出7大功能型产品 澳洲品牌鼻敏益生菌全国销量前列 [8] 奶粉业务表现 - 自有品牌奶粉业务整体营收28.26亿元人民币 [12] - 羊奶粉业务同比增长3.1%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4% [12] - 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达84% 连续7年超六成 [12] - 牛奶粉市场占有率止跌回稳 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59.96% [14]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及分销费用率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15] -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20天 [15] - 罐内码系统提升渠道透明度与产品新鲜度 [9] - 完成对荷兰羊奶酪公司Amalthea剩余50%股份收购 [14] 科研创新进展 - 主办"山羊奶未来"国际医学研讨会 汇聚30国专家 [18] - 在欧盟和中东启动大规模临床研究项目 [18] - 推出四大羊乳新原料 其中三款实现全球商业化突破 [18] - 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18]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奶粉+营养品"全家营养战略 [5] - 强化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数智力及组织力 [5] - 以科研和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19] - 目标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配方奶粉和营养健康公司 [19]
华熙生物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营收探底 二季度净利率重回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7: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滑35.38% [2] - 中期营收连续三年下降,同比增速五连降 [5] - 第二季度营收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8]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8] 业务板块分析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2][5] - 该板块旗下品牌包括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等 [6]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0.58% [6]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6] - 医疗终端业务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1.8% [6] - 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支数同比增长20% [6] 运营策略调整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1.44%,主要因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渠道及推广宣传费下降 [7] -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10.22%,上年同期为7.13%,显著高于行业5%的水平 [7] - 经营逻辑从流量驱动转向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 [5] - 停止基于价格促销的投流,重新梳理品牌功效技术基础 [5] - 加强小红书、微信等内容场域与消费者深度互动,构建"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闭环 [5] 改革成效与展望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率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上升 [2][8] - 第二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8.75% [8] - 公司总经理自2025年起重返业务一线推动变革 [7] - 经营状况可能已探底,但能否实现谷底反弹仍需观察 [2][8]
浙江仙通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6.42% 控股股东增持传递发展信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7 16:4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 同比增长21.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17.10% [1] - 扣非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长16.42% [1] - 每股收益0.40元 较上年同期提升17.65% [1] 业务运营 - 产品涵盖车门框密封条 风挡外饰胶条 天窗密封条和玻璃导槽等多个系列 [1]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大众 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及吉利汽车 奇瑞等自主品牌厂商 [1] - 受益于汽车行业景气度回暖 订单量继续增加且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2560万元 占营业收入3.81% [1] - 研发聚焦材料科学突破 结构设计革命 生产工艺升级 智能检测技术 环保可持续方案及跨学科融合应用六大方向 [1] - 累计取得国内专利64项 其中授权有效发明专利9项 [1] 产能扩张 - 拟投资约10亿元建设新项目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8.3亿元 [2] - 项目涵盖物流中心 生产车间 研发大楼及模具加工中心 [2] - 将引进先进生产线及智能化设备以缓解产能瓶颈并提升交付能力 [2]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台州五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增持161.34万股 [2] - 持股比例升至29.69% 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 [2] 行业前景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及整车厂商对密封系统性能要求提升 [2] - 新技术应用布局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