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监管
搜索文档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快讯· 2025-08-01 12:52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生效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8月1日正式生效 [1] - 该条例设立了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1] - 旨在完善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 [1] - 目标为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1]
科普|稳定币产业链全解析:从托管到发币,RWA又为何成为关键锚点?
新浪财经· 2025-08-01 07:53
稳定币产业链全景图 - 稳定币产业链逐渐清晰化、规范化,涉及资产托管人、发行机构、流通与交易平台、企业服务提供商和实体资产支持方五类核心参与方 [2] - 资产托管人负责管理支持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如美元、短期国债等,众安银行等数字银行提供托管账户与后台结算服务 [2] - 发行机构需获得正式牌照才能合法发行稳定币,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已纳入京东链科技、圆币创新、渣打银行等机构,超50家公司有意申请牌照 [3] - 流通与交易平台为稳定币提供交易场所,香港已有11家获得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8家正在申请 [3] - 企业服务提供商为稳定币系统提供支付接口、钱包集成、后台风控等技术支持 [4] - 实体资产支持方为稳定币提供与真实世界挂钩的资产支持,如绿色债券、电力收益权或房地产上链 [5] 稳定币发行机制 - 稳定币发行基于真实法币、严格托管和按需铸币机制运行,分为五个环节:兑换请求、资金托管、储备金管理、稳定币铸造、用户接收并使用 [7][8][9] - 用户将法币打入发行机构指定账户后,资金存入托管账户作为准备金,部分投入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 [7][8] - 发行方按等值比例发币(如1美元对应1枚稳定币),用户可存放在平台托管钱包或去中心化钱包中自由使用 [9] 全球稳定币趋势 - 监管加速登场,欧盟MiCA法案、美国GENIUS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等推动稳定币进入合规阶段 [12] - 传统金融机构如Zelle、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推出"清算所级"稳定币产品,稳定币成为跨境支付、清算结算的高效工具 [13] - 非美元锚定方案崛起,东南亚、拉美推出本地货币稳定币,中国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香港搭建人民币+RWA双锚结构 [14] RWA成为稳定币新锚点 - RWA将现实资产(如房子、债券、电力)映射上链,具有真实可信、风险可控、合规性强等优势 [16][17] - 香港推动绿色债券、电力收益权等资产代币化,RealT、太保资管、国朗新能源等推进房地产、美元债、光伏收入上链项目 [18] - 全球RWA市场规模已达244亿美元(占稳定币总市值10%),波士顿咨询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6万亿美元 [18][19] 稳定币发展展望 - 稳定币从单一美元锚定转向多币种、多用途、多场景发展,拓展支付、结算和资产应用可能性 [20]
科普|稳定币为何成为全球立法焦点?一文读懂监管逻辑与制度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8-01 07:49
稳定币的定义与重要性 - 稳定币是一种将法定货币价值锚定到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兼具价格稳定性与链上可编程性,是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世界的关键桥梁 [2] - 稳定币可用于日常支付、跨境转账、链上结算、RWA(现实资产上链)等场景,相比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更具实用性 [2]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2,458亿美元,同比增长53%,月度转账总量约3.7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150% [2] 稳定币的监管必要性 - 储备透明性不足问题突出,例如USDT长期未披露真实资产支持结构,引发市场兑付能力质疑 [3] - 机制稳定性风险显著,如Terra UST算法机制在市场剧烈波动下失效,导致超百亿美元损失 [3] - 高流动性和匿名交易特征常被用于跨境洗钱与非法资金转移,加剧金融系统风险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未受监管的稳定币可能"威胁货币主权",建议各国建立统一标准 [3] 全球监管路径对比 - 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将稳定币归类为电子货币代币(EMT),实行统一许可制与透明化监管 [4]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草案及州级监管机制,要求禁止无牌发行、实施100%储备等核心要求 [4] - 香港《稳定币条例》采用"发牌+沙盒"双轨模式,要求最低资本金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需足额锚定高流动性资产 [4][5][6] - 新加坡、日本选择相对开放路径,在明确监管边界的同时支持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机构创新试点 [4] 香港监管模式的制度亮点 - 实行"持牌经营"原则,无证不得发币,有效遏制滥发币和资金池风险 [5] - 设立五大监管红线:本地实体公司注册、100%资产储备、禁止向用户付息、定期审计与信息披露、反洗钱与KYC合规 [6] - 引入"稳定币监管沙盒"制度,允许创新项目在受控范围内试点运营,如圆币科技、渣打银行与京东科技合作的链上支付模型 [7] - 定位为连接内地资产与全球流通的枢纽平台,兼具"人民币映射实验场"与"链上金融中介"双重身份 [8] 稳定币立法的深层次博弈 - 稳定币挑战国家主权货币边界,美元锚定型稳定币的全球扩张引发各国央行对货币控制力流失的警惕 [8] - 清算权之争涉及跨境支付通道主导权归属,立法核心在于确立发币合法性与资金流通规则 [9] - 稳定币重构全球金融底座,成为链上金融的"操作系统",为RWA、DeFi等提供定价与支付统一接口 [9] 未来监管趋势 - 国际清算银行(BIS)与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推动统一国际监管标准 [10] - 可能出现"稳定币评级"制度,由第三方或官方建立风险分级体系 [10]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关系紧密,部分国家探索"两轨并行"机制 [10] - 稳定币+RWA趋势加速,稳定币有望成为链上金融的定价与支付基础设施 [10]
专访金杜律所费思:稳定币监管的香港路径与全球博弈
新浪财经· 2025-08-01 07:42
监管立法进展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5月正式通过并于8月1日生效 [1] - 美国《天才法案》于2025年7月由特朗普总统签署落地 [1] 香港监管框架特点 - 香港金管局作为唯一监管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9] - 监管机构注重稳定币的实用性与可持续性而不仅限于合规 [3] - 要求稳定币项目清晰展示应用场景包括零售支付和跨境结算领域 [3] - 监管框架为黄金稳定币石油稳定币等创新形式预留弹性空间 [4] - 仅允许银行券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持牌机构在香港发售稳定币 [8] 美国监管框架特点 - 采用联邦与州两级多层监管模式 [9] - 美联储等联邦机构监管大型稳定币州政府监管小型稳定币 [9] - 立法明确支持美元稳定币发展同时限制CBDC推进 [6] - 将稳定币储备资产与美债深度绑定以实现宏观政策目标 [6] 跨境监管协作 - 香港金管局明确未来可能推动稳定币牌照互认机制 [7] - 美国立法纳入互认机制允许认可他国兼容监管框架 [7] - 跨境协作旨在解决稳定币跨境流动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问题 [7] 产品形态发展 - 当前主流稳定币多锚定美元等法定货币 [4] - 法律上任何与其他资产价值锚定的数字资产都可归为稳定币范畴 [4] - 香港监管框架允许未来将新的锚定资产纳入监管范围 [4] 市场竞争格局 - 香港允许稳定币CBDC和token化商业银行存款在市场同台竞争 [6] - 央行数字货币更适合安全性要求高的大额交易场景 [6] - 稳定币在小额高频个人消费及跨境电商场景更具优势 [6] 市场准入限制 - 专业投资者可参与各类稳定币交易 [8] - 普通散户仅允许交易香港本地持牌机构发行的稳定币 [8] - 严格禁止未持牌境外稳定币在港流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8] 监管政策导向 - 香港模式以投资者保护为核心打造公平透明安全的市场环境 [9][10] - 美国模式以巩固美元在数字经济中的主导权为首要目标 [9] - 美国对消费者保护的侧重程度相对较低 [9]
香港《稳定币条例》明天正式生效 参与机构“备考”忙,圆币创新等抢跑欲拿牌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20:23
近日,多名香港稳定币生态参与者向记者透露了最新的准备进展。例如,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RD InnoTech Limited,以下简称圆币创新)称,公司已完成多项稳定币牌照申请相关准备,正积极探索稳 定币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的发行计划。HashKey Exchange(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表示,预计相关法案在 反洗钱、金融风险管控上非常严格,平台已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香港稳定币生态参与者已着手准备相关业务 首批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sandbox,指一种隔离的测试环境)参与者之一的圆币创新对记者表 示,其母公司圆币科技集团(RD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圆币科技)已成功完成接近4000万美元A2轮 融资,其在香港构建合规稳定币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据悉,本轮融资由众安国际(ZA Global)、中湾国际(China Harbour)、璀璨投资(Bright Venture) 及Hivemind Capital等现有及新投资人共同领投,其他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HSG)、恒久数字资本 (Eternal Digital)、君实投资与国泰君安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等。 圆币创新表示,随着香港《稳定币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从沙盒测试到发牌监管,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6:19
自2022年起,香港就启动了对稳定币监管的系统探索,从立法酝酿到"沙盒"(计算机领域术语,本意为 在产品未上线前在内部环境或网络下进行的测试,此处为其引申义)试点,从规划监管到发牌制度,一 步步锚定"信任"这一金融核心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观察到,随着今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即将正式落地实施,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已跃然成型,成为全球关注的制度样本。 破题: 如何让"稳定币"名副其实? 早在2022年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就敏锐地捕捉到稳定币对金融稳定与创新 的双重影响。 彼时,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公开表示:"我们致力于在维持香港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与支持金融创新 之间取得适当平衡"。这句看似平实的表述,实则为后续稳定币监管定下了基调。彼时,全球稳定币市 场正经历着剧烈波动,让监管者不得不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 "稳定币" 名副其实? 余伟文及香港金管局从市场观察发现,用作支付用途的稳定币及其钱包的功能与储值支付工具相似。按 照"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香港金管局在审视是否需要调整现有的监管框架,例如在《支付系统 及储值支付工具条 ...
全球首个稳定币监管范本落地香港,港元稳定币或重塑跨境支付格局
环球网· 2025-07-31 15:18
在全球货币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此举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宋科分析,尽管美元仍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但其"霸权"地位正面临挑战。香港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活跃的金融机构,通过《稳定币条例》有效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市场的顾虑,从而提升了自身在稳定 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尤为重要的是,港元稳定币的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强大动力。宋科指出,香港与内地已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为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化应 用奠定了基础。未来,港元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将丰富跨境支付生态,增加人民币在跨境清结算中的应用份额,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低成本 的跨境支付新路径,减少对SWIFT等传统系统的依赖。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正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中国 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条例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范本。他同时指出,通 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和港元稳定币,可以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结算系统的依赖,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香港《稳定币条例》 ...
浙商证券:牌照发放时点晚于预期 静待新一轮稳定币行情
智通财经· 2025-07-31 14:13
监管制度实施 - 中国香港金管局(HKMA)将于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 [1] - 针对2025年8月1日前已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机构设6个月过渡期 过渡期内可继续运营但需补交申请 [1][2] - 过渡期后未获牌照的机构必须停止在港业务 [1][2] 申请流程与时间线 - 有意申请执照的机构需于8月31日或之前联系HKMA [1] - 已准备充分的机构可于9月30日或之前提交申请 首批牌照预计2026年初发出 [1][2] - 8月1日起将逐步披露意向名单、正式申请名单等信息 [1][3] 审核核心要求 - 合规性:需满足储备资产托管、赎回机制、反洗钱等监管要求 [2] - 具体性:需提交可行的商业方案及技术落地计划 [2] - 可持续性:需证明具备长期运营的财力与技术资源 [2] 美元稳定币影响 - 当前活跃于中国香港的稳定币多为美元稳定币如USDT或USDC [3] - 过渡期结束后未获牌照的发行商将无法在香港合规VATP交易所运营 [3] - 特朗普家族稳定币USD1可能引发中美在稳定币领域的合作关注 [3] 行业展望与标的 - 稳定币行情将趋于理性并聚焦核心标的 [1][3] - 推荐标的包括连连数字(02598)、OSL集团(00863)等 [4] - 建议关注国泰海通(601211)、中信股份(00267)等 [4]
人大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香港《稳定币条例》将成全球范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3:49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影响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需在9月30日前提交申请及资料,首阶段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出,数量为个位数[1] - 该条例是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1][4] - 条例实行后,相关机构能迅速将试点经验转化为实际产品,加速香港稳定币生态形成[1][4] 香港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 香港提出"金融科技2025"发展策略,核心包括银行数字化、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健全数据基建等[4] - 条例为港元稳定币发行和数字货币创新夯实基础,将激发市场活力并吸引更多参与者[4] - 香港与内地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实现与"转数快"系统互联互通[5] 稳定币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 港元稳定币发展丰富了香港跨境支付生态,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6] - 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效率,减少对SWIFT等系统的依赖[6][8] - 人民币国际化可依托"金融场景拓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双引擎,提升国际接受度[6] 香港在稳定币市场的竞争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率先通过《稳定币条例》,在稳定币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5] - 条例减少了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市场的顾虑,能吸引更多创新机构和交易所[5] - 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活跃的金融机构为其在稳定币市场提升地位和影响力奠定基础[5]
一文看懂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文件
国泰君安· 2025-07-31 11:58
监管文件发布 - 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就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发布4份文件,两套指引于8月1日刊宪[5][6] 文件内容概述 -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及指引收28份回应,受访者大多支持拟议监管规定[6] -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咨询总结及指引收38份回应,金管局修订最初建议规定[7]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提供发牌制度指引,涵盖释义、准则、程序等内容[8] - 《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说明过渡条文使用范围及首3、6个月情况[9] 过渡期安排 - 已在港设实质业务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有6个月过渡期,需提交申请获确认并承诺合规[11] 发牌情况 - 截至7月29日未发牌照,预计首批牌照2026年初发出,初期只发几个[5][11] 监管原则与态度 - 金管局监管以从严把控、全方位覆盖为原则,贯穿稳定币运营全流程[5][12] 监管具体要求 - 储备资产、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反洗钱等方面有严格规范[13][15] 挂钩货币选择 - 稳定币发行方可选单一法币或一篮子货币挂钩,可申请增加挂钩法币种类[12] 评级标准 - 个股评级参考恒生/纳斯达克指数,区间6至18个月,分买入、收集等5级[17] - 行业评级参考恒生/纳斯达克指数,区间6至18个月,分跑赢、中性、跑输[18] 利益披露与免责 - 国泰君安声明分析员等无相关权益,报告不构成邀约,资料有不确定性[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