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
搜索文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学术交流会在宁举行
新华日报· 2025-10-20 07:38
会议概况 - 会议于10月18日在南京举行,主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 [1] - 会议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1] - 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8家单位的专家进行研讨 [1] 研讨议题 - 研讨议题包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学理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经济大省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1] - 会议系统梳理了美丽江苏建设的成效与挑战,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共识成果 [1] 江苏实践成效 - 江苏作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省,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鲜明标识 [1] - “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太湖水质创下本世纪最好水平 [1]
学习新语|美丽中国建设,总书记念兹在兹
新华社· 2025-10-18 09:54
策划/制作:陈舒 王欢 欧东衢 向定杰 崔晓强 新华社出品 0: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 大江南北,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总书记的心头。 ...
“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视网· 2025-10-17 07: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五年来,我国不断厚植高 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视网消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十四五"期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发展方式绿色转 型成就斐然。接下来,一起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绿水青山"如何绘就生态画卷。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这 五年,我国共完成了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相当于一个福建省,新增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一个大兴安岭林区。目前我 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了大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世界上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 风险。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 ...
“十四五”对账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
央视网· 2025-10-16 12:12
绿色发展总体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相当于福建省面积[1] - 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约25%新增绿化面积,成为世界上增绿最多最快国家[1]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7] 环境质量改善指标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4]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4]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达到90.4%[4] 贺兰山生态修复案例 - 宁夏贺兰山通过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岩羊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食物来源更加丰沛[12] - 消失半个多世纪雪豹重现贺兰山,目前已有7只雪豹生活在该区域[16][18] - 贺兰山东麓沙石荒滩修复成中国最大酿酒葡萄连片产区,预计今年葡萄酒产值突破500亿元[32] 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关停矿区石炭井通过工业遗存开发吸引数十个影视剧组,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26][28] - 矿坑改造酒庄使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三分之一,产业链从葡萄酒生产延伸至酒庄旅游[30][32]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和碳市场,绿色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日益凸显[37] 治理体系转变 - 生态环境治理从重点污染防治转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重点治理到系统治理转变[33][35] - 政府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底线守护者,企业成为价值共创者[43] - 绿色低碳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内经济中支柱地位将更加突出[39] 全球贡献与目标升级 - 中国通过积极政策、超大市场和全社会创新,大幅降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成本[41] -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41]
增绿最多、最快!我国贡献全球大约25%新增绿化面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10:52
美丽中国建设成就 -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 [1]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了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世界上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 - 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到90.4% [1]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并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3] 贺兰山生态修复案例 - 宁夏贺兰山经过矿区整治和生态修复后,降雨量增加、植被丰沛,岩羊种群食物充足 [6] - 雪豹时隔半世纪在贺兰山重现,目前已有7只雪豹生活在该区域,其中3只为野化放归,这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 [6] - 雪豹回归使贺兰山食物链趋于完整,一只成年雪豹平均每周捕猎1-2只岩羊,并带动赤狐、秃鹫等食客形成完整生态链 [8] - 生态修复选用乡土物种,旨在保证在没有人工管护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自然恢复 [10] 矿区转型与绿色产业发展 - 关停的宁夏石炭井矿区通过发展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居民回流并开设饭馆,当地货品销售量显著增加 [12][14] - 独特的工业遗存被保留并成为热播剧取景地,使石炭井重回大众视野,为当地集聚人气 [12][14][16] - 贺兰山东麓的沙石荒滩经修复后变为中国最大酿酒葡萄连片产区,葡萄种植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 [22]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从种植延伸到酒庄游,产业链持续蔓延,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 [22]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转变 -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从重点治理到系统治理的转变,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24] - 中国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绿色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 [26] - 绿色技术产业正从爆发阶段转向高速成长阶段,技术、金融、体制机制保障更加成熟 [28] - 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 [28] 未来治理方向与角色转变 - 未来生态环境治理将把自然从被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主体之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32] - 政府的角色应从主导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底线守护者 [32] - 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如何成为价值的贡献者,在绿色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32]
生态环境部: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新华社· 2025-10-15 23:22
黄润秋说,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扩绿、增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中和,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效,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并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 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据介绍,过去一年,国合会系统梳理过去10年中国及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进展,开展8项专 题政策研究和2项前期研究,将向中国国务院提交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务实行动,推动共建清洁、美 丽、可持续世界"为题的年度政策建议。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高敬)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 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 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黄润秋说,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统筹产业结构调整、 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生态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生态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8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生态环境部主导下,坚定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国内在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及治理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未来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4]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 累计完成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点工程改造,淘汰高排放车辆近5000万辆 [2]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86%,超过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 [2] - 碳市场覆盖扩围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2]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与十年前相比,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2% [2]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 [2] -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2] 生态系统质量提升 - 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贡献全球1/4的新增绿色面积 [3] 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 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3]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3] 全球环境治理参与 - 建设性参与气候谈判,推动达成“阿联酋共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等重要成果 [4] - 引领推动“昆蒙框架”落地实施,发起实施倡议获29个缔约方及相关国际组织响应 [4] - 中国出资成立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投入运作,首批9个项目惠及15个发展中国家 [4] 未来工作方向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 [4] -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 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5] - 围绕能源低碳转型路径、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等关键议题加强研究 [5]
推动“颜值指数”和“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08:27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我们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实践一再证明,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 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 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28.6%,良好生态环境源源不断释放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 键期。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发展"含绿量"提升 增长"含金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 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的短 ...
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
新华社· 2025-10-07 14:00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从大山深处到江河两岸,千千万万中国女性在美丽中国 建设中奉献实干、勇挑重担。她们以坚韧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治沙造林、志愿服务等领域书 写奋斗篇章,用责任和热爱诠释新时代巾帼担当。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90后"女孩初雯雯因守护野生河狸而广为人知。2019年,她发起为河狸种植灌木柳 的"河狸食堂"公益项目,种下了40多万棵灌木柳苗。如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 明显恢复。 为了吸纳当地牧民守护河狸,初雯雯团队曾沿着700多公里的乌伦古河流域走访牧民,一路宣讲。当地 很多牧民通过培训,成为自然保护巡护员。2021年,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 目,在新疆富蕴县建起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中心。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的初雯雯动情地说:"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 国家大力支持自然保护、青年人可以施展志向的伟大时代。我相信,这一份和谐就是这个世界该有的、 最好的样子。" 女性的信念与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熠熠生辉。 在毛乌素沙地上,殷玉珍用40年的治沙行动,写下从沙窝里掘出"金窝"的人生答卷。 与此同时,李玉花还带 ...
中经评论:将生态颜值化为民生幸福
中国经济网· 2025-10-06 11:15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 [2]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30%,"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 -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 [3]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3] - 截至2024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28.6% [3]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3] - 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3] - 展望"十五五",需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 需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 [4] - 建设美丽中国需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反对形式主义,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人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