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迎峰度夏有保障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0
电力供需形势 - 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1] 发电能力提升 - 煤炭作为主体能源,黄骅港年累计煤炭进出港量双双突破亿吨大关,保障电煤运输 [2]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投产,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与深度调峰能力 [2]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迎峰度夏提供支撑 [2] - 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超8000万千瓦,占比达75.8%,居全国首位 [2] - 贵州省新能源超过火电成为电网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 [2]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3] 电力传输保障 - 江苏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预计夏季尖峰负荷再创新高,推进13项主干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4]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最大负荷预计首次突破12亿千瓦,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按期投产 [4] - 山东依托"陇电入鲁"工程加大外电增购,利用新能源大发时段达成省间中长期外送交易 [4] - 湖北与河南、湖南、江西签订省间互济意向协议,提升保供安全裕度 [4] - 北京西城区宝产胡同开展狭窄区域带电作业技术创新,攻克胡同带电作业难关 [4] 用电侧灵活性 - 山东聊城首座市场化运营虚拟电厂投运,可调节能力达8.225兆瓦 [5]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运行,利用价格机制引导用户低价多用、高价错峰,推动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市场 [6] - 国家持续健全需求响应长效机制,引导需求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参与新能源调峰 [6] -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电力资源高效配置 [6]
持续高温用电负荷创新高 山东多措并举保供电
新华社· 2025-07-05 22:04
电网负荷与新能源 - 山东电网用电负荷在7月3日13时9分达1.1483亿千瓦 创今年度夏期间历史新高 较2024年度夏最高负荷增长31万千瓦且时间提前1个月 [2] - 7月3日11时54分 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创历史新高 达6079万千瓦 其中光伏出力5009万千瓦 风电出力1070万千瓦 占当日电网最高负荷的53% [2] 电力保供措施 - 公司统筹省内新能源与常规电源机组 服务4台新机投运(154.5万千瓦) 安排103台机组计划检修(3881万千瓦) 与24家发电企业签订50台60万千瓦以上主力机组保供责任书 目标实现非停率与受阻率"双零" [3] - 通过省间中长期交易落实外电合同1612亿千瓦时 度夏晚峰时段外电电力最高达2849万千瓦 [3] - 夏季用电高峰前已完成527项电网检修任务 投产12项度夏重点工程 [4] 科技应用与应急响应 - 无人机搭载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自适应巡航 隐患识别率提升2.6倍 聊城供电公司已实现适配网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3] - 聊城供电公司设立136个抢修站点 千余名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 19辆应急发电车随时出击 [3] 带电作业与用户保障 - 昌乐县供电公司采用"零感知"带电作业更换熔断器 入夏以来完成132次带电作业及32次事故抢修 减少停电9440时户 [1] - 单次带电作业更换3只熔断器 保障周边2000余户居民无停电感知 [1]
14996万千瓦!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江南时报· 2025-07-03 19:51
江苏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 7月3日11时20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499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1] - 当日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6047万千瓦同样突破历史记录[1] - 与2024年相比今年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提前5天到来[1] 高温天气对用电影响 - 7月1日出梅后常州31.1℃登顶全国榜首[1] - 省内多地气温超35℃带动用电负荷攀升[1] - 苏州等十市全网用电负荷均刷新历史新高[1] - 空调降温负荷攀升叠加企业生产向好推动用电增长[1] - 预计7月下旬40℃以上持续高温可能再创负荷新高[1]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最大区外受电规模2248万千瓦占全省最高负荷15.8%[2] - 三峡水电送江苏的±500千伏龙政直流首次满功率运行[2] - 截至5月底江苏新能源装机10885万千瓦占比超48%[2] - 7月3日风光新能源发电出力6047万千瓦占比45.5%[2] - 完成13项主网工程新增500千伏线路369.12公里[2] 经济发展与用电增长关系 - 江苏GDP从2021年11.74万亿增至2024年13.7万亿增长16.96%[2] - 用电负荷从2021年12042万千瓦增至14996万千瓦增幅24.5%[2] - 用电负荷增长与GDP呈现同频共振态势[2]
龙源电力:6月发电量578.12万兆瓦时,同比增长1.56%
快讯· 2025-07-03 18:24
发电量表现 - 2025年6月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57812万兆瓦时,同比增长156% [1] - 剔除火电影响后6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807% [1] - 风电发电量6月同比增长415% [1] - 光伏发电量6月同比增长9932% [1] 累计发电量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发电量396525万兆瓦时,同比下降107% [1] - 剔除火电影响后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273% [1] - 累计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07% [1] - 累计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7137% [1] 业务结构变化 - 光伏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6月单月增速接近翻倍 [1] - 风电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 火电业务对整体发电量产生拖累效应 [1]
对话电新:如何展望新能源装机增长及发电增量?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风电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装机规模现状及增长 - 国内光伏装机规模 2020 - 2024 年四倍增长,从 50GW 到 280GW;2025 年 1 - 5 月新增 93GW,同比增约 150%,全年预计同比增长超市场预期,受益 531 抢装效应[1][2] - 国内风电装机规模 2021 - 2024 年稳步增长,从 50GW 到 80GW;2025 年 1 - 5 月新增 46GW,同比翻倍,受 136 号文驱动;预计全年陆上达 100GW,同比增幅 30% - 40%,海上翻倍以上增长至 10GW 或更多,整体超 110GW,同比增速约 40%[1][3]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几年新能源发电领域保持较高增速,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动需求增长[1] - 光伏行业增速或放缓,但全球视角仍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速,海外非欧美地区成主要增长点;国内风电十五期间预计平稳增长,陆上维持 100GW 以上,2030 年有望超 200GW,海外陆上维持 10%左右复合增速,海上风电竞争力显著提升[1][5] 竞争力及占比 - 风光发电竞争力占比达 60%左右可认为达重要阶段,目前仅百分之十几二十,提升空间大[2][6][7] - 预计 2060 年风光发电量占比达 60%左右,初期增速快,后期放缓[2][8] 发电增量 - 目前发电总量约 10 万亿度电,每年风光发电增量约 1000 - 2000 亿度电,初期增速快,后期放缓[9] 项目建设周期 - 风电项目建设周期长,陆上风机约一年,海上风机一到两年;光伏项目建设速度快,一年或一年以内可并网贡献发电量[2][10] 消纳问题解决途径 - 通过电网建设(如特高压工程投资)、电力市场化交易(如 136 号文规定新能源进入市场化交易)、技术革新(抽水蓄能、电网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解决[13] 电价相关 - 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产业链向下传导,煤电竞价保持稳健并有所改善,火电在辅助服务和市场调节费用方面受益,相关竞价或补偿收益将提升[2][1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十四五前期(21 - 22 年),风电因补贴退出项目建设速度前移,新增装机同比下降,23 - 24 年恢复较快增长[3] - 2025 年上半年海上风电招标增长,陆上风电招标下降,但去年陆上风电招标基数高且有部分框架性招标,对后续几年装机有持续贡献[5] - 十五期间欧洲、日韩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快速推进海上风电规划和建设,海外海上风电竞争力显著提升[5]
德国推出浮动电价政策,以应对新能源出力大幅波动和长期负电价现状
鑫椤锂电· 2025-07-02 17:26
德国清洁能源发电量下降 - 2025年前四个月德国清洁能源发电量(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同比下降16%,降至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风能发电量暴跌31%,减少约39太瓦时,主要由于风速异常偏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等地区一季度风速较常年均值低20%-30% [2] - 公用事业公司被迫提高煤炭产量16%、天然气产量10%以填补电力缺口 [2] 电力市场动态与电价波动 - 德国5月日前批发市场出现130小时负电价,最低达-250欧元/兆瓦时,主要因中午太阳能供过于求 [3] - 大规模电池储能(2吉瓦/2.7吉瓦时)开始套利运行,但容量仍不足以平衡光伏峰值 [3] - 2025年1月起德国推行动态电价套餐,允许用户选择与批发市场联动的电价,但智能电表普及率较低,多数家庭仍选择固定电价 [3][5] 工商业电价结构 - 小型商业(年用量<20 MWh)全年平均电价为24.7欧分/度,中等规模(20-100 MWh)为22.5欧分/度 [8] - 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化工)直接与发电企业签订采购合同,2025年电价可能维持或上涨,汽车行业电价为8.0-11.0欧分/度,化工行业为10.5-13.0欧分/度 [9][10] - 钢铁厂、水泥加工厂等重工业电价较高,钢铁厂为12.5-15.0欧分/度,水泥厂为14.0-16.0欧分/度 [10] 政策与市场变革 - 2025年1月起德国要求工商业安装智能电表并接受浮动电价 [7] - 新能源优先上网政策导致电价波动剧烈,浮动区间从0.6欧至-0.1欧分/度 [5]
看空气这样发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发展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7]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安全影响日益突出,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电力供需时间不匹配的关键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项目,采用"非补燃"技术,无污染且能过滤空气粉尘 [2][3]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4] - 单机功率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盐穴复杂构造问题,突破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完井技术,实现"手术刀级"精度 [9] - 采用"高位注气、低位排卤"方案解决地形排卤难题,为全球盐穴资源再利用提供范例(中国90%以上盐穴可应用) [9][10]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周期仅1.5-2年(抽水蓄能需6-8年),选址灵活,已吸引美国、荷兰等国关注 [6][10] - 中国能建同步推进甘肃酒泉300兆瓦地下人工硐室型项目,技术路线多元化 [10] - 压气储能可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5]
至5月光伏、风电装机累计同比增长56.9%、23.1%
国金证券· 2025-06-29 17: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6.23 - 6.27)上证综指上涨1.91%,创业板指下降5.69%,碳中和板块上涨3.60%,环保板块上涨3.94%,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14%,煤炭板块上涨1.44% [1][12] - 建议关注火电企业皖能电力、华电国际,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新能源龙头龙源电力(H),核电企业中国核电,环保企业玉禾田 [4][73] - 煤炭价格底部企稳,7月上旬或小幅探涨;火电高景气维持;城燃持续承压;绿电、水电、环保稳健向上;核电底部企稳 [7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周专题 未提及 行业数据跟踪 煤炭价格跟踪 - 欧洲ARA港动力煤6月27日FOB离岸价106.80美元/吨,环比上涨3.19%;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6月27日FOB离岸价105.60美元/吨,环比上涨2.72% [46] - 广州港印尼煤(Q5500)6月27日库提价667.35元/吨,环比下跌0.13% [46] - 山东滕州动力煤(Q5500)6月27日坑口价635.00元/吨,与上周持平;秦皇岛动力煤6月27日平仓价614.00元/吨,环比上涨0.66% [46] - 北方港煤炭6月27日合计库存2877万吨,与上周持平 [47] 天然气价格跟踪 - ICE英国天然气6月26日报价77.80便士/色姆,周环比下跌19.73便士/色姆,跌幅20.23% [61] - 美国Henry Hub天然气6月26日现货价3.23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下跌0.25美元/百万英热,跌幅7.05% [61] - 欧洲TTF天然气6月27日报价11.18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下跌2.41美元/百万英热,跌幅17.75% [61] - 全国LNG6月26日到岸价格12.85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下跌1.25美元/百万英热,跌幅8.71% [61] 碳市场跟踪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6月27日最新报价76.54元/吨,环比上升3.53元/吨,涨幅4.83% [68] - 本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量最高,为90083吨;北京市场成交均价最高,为108.23元/吨 [68] 行业要闻 -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等 [5] - 6月26日,辽宁盘锦市推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为2025年100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业主 [5] - 6月25日,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5亿元 [5] 上市公司动态 - 兴蓉环境、森远股份等公司大股东减持;福能股份、三峰环境等公司大股东增持 [70][72] - 联泰环保、中国天楹等公司存在股权质押情况 [71] - 兴蓉环境、久吾高科等公司未来3月有限售股解禁 [72] 投资建议 - 火电关注皖能电力、华电国际;水电关注长江电力;核电关注中国核电;新能源关注龙源电力(H);环保关注玉禾田 [4][73]
第26周:迎峰度夏在即用电负荷有望创新高,5月抢装潮风光同台高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获世界纪录认证
华福证券· 2025-06-29 15: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浙能嘉兴四期9号机投产缓解长三角用电压力,2025年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创新高,火电、核电、绿电、水电、垃圾焚烧发电等板块有不同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周观点 行情回顾 - 6月23日 - 6月27日,环保板块上升4.05%,水务板块上升1.88%,电力板块、燃气板块分别下跌0.11%、1.15%,沪深300指数上升1.95% [2][12] - 各子板块涨跌幅榜前三和后三的公司分别列出,如电力板块涨跌幅榜前三为协鑫能科、恒盛能源、世茂能源,后三为皖能电力、华能国际、陕西能源等 [15][17] 行业观点 - **华东最大火电基地扩容,迎峰度夏在即筑实能源保障**:6月22日浙能嘉兴电厂四期9号机组投产,总装机容量升级至630万千瓦,10号机组预计2026年投产,将缓解长三角用电压力;预计今年迎峰度夏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2025年梅雨进程偏早,7月部分地区降水和气温有差异 [3][18][19] - **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新高,风电同台高增**: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8%,各类型发电装机有不同增长情况;2025年1 - 5月各类型发电新增装机也有不同变化,2024年5月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大幅增长,受政策影响4、5月光伏装机热潮,6月回归正常 [23][24][27] -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获世界纪录认证**:截至2024年底我国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达116.6万吨/日,产能过剩问题将突出;未来有产能过剩用陈腐垃圾等补足、国补退坡背景下运营管理提质增效两个趋势 [43][47] 行业动态 电力 - 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电力统计数据、绿电交易、分布式光伏、电力市场结算、需求响应、绿证核发交易、新能源电价改革等方面 [55][59][65] - 多地电力交易中心有相关交易细则发布和交易结果公布,如福建、广州、江苏等地 [55][59][65] - 国家发改委采取措施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总体有保障但部分地区可能偏紧 [65] 环保 - 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智能工厂培育、零碳园区建设、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方面 [65][68][73] 公司公告 电力 - 多家电力公司有注资、债券发行、项目投资、股权交易、评级调整等公告,如金开新能注资子公司、华能水电发行债券、桂冠电力投资光伏项目等 [82][86][90] 燃气 - 重庆燃气进行权益分派实施 [93] 环保 - 多家环保公司有激励计划、权益分派、减持、股份质押、回购注销等公告,如华新环保授予限制性股票、东湖高新权益分派、上海洗霸减持等 [96][99][102] 投资组合及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江苏国信,谨慎推荐申能股份、浙能电力,建议关注福能股份、华电国际 [5][105] - 核电板块谨慎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5][105]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三峡能源、江苏新能,谨慎建议关注龙源电力、浙江新能、中绿电 [5][105]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谨慎推荐华能水电、黔源电力,建议关注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浙富控股 [5][105] - 垃圾焚烧发电板块推荐永兴股份,建议关注三峰环境、旺能环境、绿色动力、瀚蓝环境、中科环保 [5][105]
中国华电新能源业务平台华电新能(600930.SH)拟首次公开发行49.69亿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22:01
公司IPO发行计划 - 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49.69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约12.13% [1] - 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 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57.14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约13.70% [1] - 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24.84亿股 占初始发行数量的50.00% [1] - 初步询价日期为2025年7月2日 申购日期为2025年7月7日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1]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2719.27亿元、3366.73亿元和4440.90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 [1] - 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和88.31亿元 经营业绩稳定 [1] 装机容量与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518.62万千瓦、4869.46万千瓦和6861.71万千瓦 持续提升 [2] - 国内风电行业市占率超过6% 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占率超过4% [2] - 项目资源遍布全国 包括三北、西南等风光资源优异区域和中东南等消纳电价优势区域 [2] 募集资金用途 - 拟使用募集资金约180亿元 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2] - 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 [2] - 上述各类项目总投资金额804.46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