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争端
搜索文档
中方一单不买,反倒加税100%!加拿大高官筹划访华,要当面求放过
搜狐财经· 2025-09-29 16:39
加拿大农业出口现状 - 加拿大农业出口遭遇三重打击,包括菜籽油库存积压、猪肉出口锐减和豌豆贸易受阻,导致当地农户和出口商陷入经营危机[1] - 中国对加拿大豌豆等农产品加征100%关税后,加拿大西部产区仓库堆积着价值数亿加元的滞销货物,多家加工企业已启动裁员程序[4] - 加拿大农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受中国关税影响,全国农业GDP预计将缩水12%,相关产业链的运输、仓储、加工等环节出现连锁反应[4] 中加贸易关系变化 - 中国曾是加拿大豌豆的主要出口市场,消化了其80%的出口量,但关税上调后,加拿大在该市场的份额从65%骤降至18%[4][13] - 与加拿大农产品滞销形成对比,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农产品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凸显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13] - 加拿大在对华贸易受挫的同时,对美出口利润下降了5.7%,形成双输局面[7]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加拿大当前困境源于其外交政策,一方面配合美国对华实施高科技出口管制,另一方面期待保持农产品贸易特权,这种策略在美中博弈加剧背景下难以为继[7] - 加拿大政府虽宣布外长即将访华,但尚未撤销对中国电动汽车27%的惩罚性关税,仍维持对中企投资关键矿业的限制,缺乏实质性配套措施[10] - 观察人士指出,加拿大需要重新评估其对外政策的独立性和连贯性,单纯的外交姿态不足以修复关系[12]
美国大豆被判“死刑”,有人替特朗普探口风,中方回应不留情面
搜狐财经· 2025-09-28 16:56
值得注意的是,受灾最严重的中西部农业州恰好是决定美国大选走向的关键摇摆州。面对农民们的紧急 求助,特朗普政府开出的药方却令人失望: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提供600亿美元补贴,但最早也要等到 2026年才能兑现。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应对方式,让当地农民直呼被忽悠了。 更有意思的是,眼看局势不妙,有外媒记者竟替特朗普政府当起了传声筒,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试探 性地询问是否会增加采购美国大豆。发言人的回应可谓滴水不漏:既彬彬有礼地建议对方咨询相关业务 部门,又一针见血地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的本质。这番柔中带刚的表态,实际上给美国大豆出口前景蒙 上了浓重阴影。 中方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早已看穿美方言行不一的套路。如果华盛顿方面继续挥舞关税大棒,不仅 大豆产业会遭受重创,更多领域的双边合作项目也将受到波及。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正 在让本应享受丰收喜悦的美国农民沦为最大的受害者。 y the state 1 t 0 d 美国中西部大豆滞销危机:农民叫苦不迭,产业链全线告急 眼下正值美国中西部金秋时节,广袤的农田里本该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农场主们望着堆积如山的 金黄大豆,脸上却写满了愁容。往年这个时候,来自中国采 ...
【环球财经】德国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德经济小幅增长0.2%
新华社· 2025-09-25 21:57
新华财经柏林9月25日电(记者车云龙张毅荣)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25日发布联合经济预测报告说, 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持续影响,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仅增长0.2%。 报告认为,德国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服务业增长强劲,但制造业复苏乏力。由于缺乏结构性改革,增 长前景受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高企、技术工人短缺以及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制约。 报告还说,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海外对德国商品需求减弱,出口难以成为德国经济 复苏驱动力。未来两年,德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2026年和2027年,德国经济预 计将分别增长1.3%和1.4%。 德国经济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格拉尔迪娜·克内德利克表示,德国经济仍处于"不稳固"状态,尽管未来两 年将明显复苏,但由于结构性弱点持续存在,增长势头难以长期保持。 报告还说,德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风险,风险主要来自美国与欧盟的贸易争端。如果争端再次升级,将 给双方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联合经济预测报告每年春秋两季发布,是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报告由德国经济 研究所、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哈雷经济研究所和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联合完成。 (文章来源 ...
德国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德经济小幅增长0.2%
新华网· 2025-09-25 20:07
核心观点 - 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联合预测2025年德国经济仅增长0.2% [1] - 德国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但复苏不稳固增长前景受结构性弱点制约 [1] - 未来两年德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预计2026年和2027年分别增长1.3%和1.4% [1] 经济增长预测 - 预计2025年德国经济仅增长0.2% [1] - 2026年德国经济预计增长1.3% [1] - 2027年德国经济预计增长1.4% [1] 经济现状分析 - 德国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谷服务业增长强劲但制造业复苏乏力 [1] - 德国经济仍处于不稳固状态 [1] - 海外对德国商品需求减弱出口难以成为德国经济复苏驱动力 [1] 制约增长因素 - 增长前景受能源和劳动力成本高企技术工人短缺以及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制约 [1] - 由于缺乏结构性改革增长势头难以长期保持 [1]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1] 主要风险来源 - 德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风险风险主要来自美国与欧盟的贸易争端 [1] - 如果贸易争端再次升级将给双方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1] 政策驱动因素 - 未来两年德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 [1]
扛不住了?加拿大外长火速访华,盼中方网开一面,撤回关税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11
贸易争端背景与起因 - 加拿大政府于2024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并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4] - 该决策被视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举措,旨在向美国展示忠诚并保护本国销售下滑的汽车产业[6] - 此举导致加拿大与中国关系紧张,忽视了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的重要性[6] 中国的反制措施与影响 - 作为对等反制,中国于2025年8月14日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征收75.8%的临时保证金[9] -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年交易额高达36亿至49亿美元,该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加拿大出口的关键领域[7][9] - 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成本因中方措施而飙升,迅速失去了规模达49亿美元的中国市场,导致加拿大西部4万名油菜籽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多家加工厂被迫减产或停工[12] 加拿大国内压力与应对 - 加拿大西部省份,特别是以油菜籽为主要农作物的萨斯喀彻温省,向联邦政府施压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12] - 面对国内农业部门压力,加拿大总理卡尼于2025年9月3日表示将努力解决与中国的油菜籽贸易争端[12] - 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于2025年9月6日至9日率经贸代表团访华,旨在推动中国取消对加拿大油菜籽的进口关税[14] 外交动向与潜在解决方案 - 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寻求改善双边关系并推进加拿大在贸易、气候变化、国防和安全方面的利益[1][4] - 加拿大内部正在讨论“汽车换油菜籽”方案,即通过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来换取中方取消对油菜籽的惩罚性关税[21] - 加拿大可能提出重新审视或取消对中国电动车和钢铝的关税,也可能抛出液化天然气出口或气候变化合作等议题,但其中方筹码有限[16][18] 当前局势与未来展望 - 中国延长了对加拿大油菜籽出口的反倾销调查期限至2026年3月9日,为双方继续谈判提供了机会窗口[20] - 中方表明反制措施不是永久性的,但要求加方必须拿出“切实的诚意和行动”[18] -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中方官员,为外长阿南德的访华行程铺路,此次访问结果将检验加拿大能否在大国博弈中找到符合自身利益的平衡点[21][23]
美媒:加拿大外长计划未来几周内访华,寻求缓解紧张关系
环球网· 2025-09-24 10:10
加拿大外交访问背景 - 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和印度,旨在改善与两国的紧张双边关系 [1] - 访问期间将讨论在贸易、气候变化、国防和安全方面推进加拿大的利益 [1] 加中贸易关系现状 - 加拿大政府于2024年10月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分别加征100%和25%的关税 [3] - 作为回应,中国自今年8月14日起对加拿大油菜籽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征收75.8%的保证金 [3] -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占据全球贸易量的50%以上,中国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地 [3] 贸易争端的经济影响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保证金导致出口成本飙升,加拿大失去了规模达49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4] - 加拿大西部地区4万名油菜籽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 [4] - 加拿大西部省份向联邦政府施压,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以避免中国对油菜籽加征关税 [4] 解决争端的努力 - 加拿大总理卡尼本月3日表示将努力解决与中国围绕油菜籽的贸易争端 [4] - 加拿大最大油菜籽生产省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于本月访华,推动中国取消惩罚性关税 [4] 加印关系背景 - 加印紧张关系源于2023年9月,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公开指责印度政府与加拿大锡克教领袖尼贾尔遇刺有关 [4] - 两国互相指责并驱逐外交官,印度一度对加拿大人员停发签证 [4] - 两国外交关系近日回暖,在相隔近10个月后于今年8月首次恢复向对方派遣外交人员 [4]
中国再向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加拿大还不谈判,不会给时间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14:13
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油菜籽贸易争端仍在发酵,外界对此事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今年8月,由于加拿大政府不仅重新讨论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还坚持不修改 原有方案,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对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征收高达73%的保证金。这一决定导致中国完全停止了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而往年中国的进口量 通常超过400万吨。面对这一局面,加拿大国内焦虑情绪蔓延,油菜产业从业者纷纷呼吁政府尽快与中国展开谈判。 近期,加拿大总理的表态出现微妙变化,先是松口表示愿意与中国协商,随后更放出可能取消关税的风声。然而国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加拿大真正取消对 华关税的难度很大。该国政坛存在大量对华强硬派,他们主张采取激进手段以维护与美国的关系。虽然现任政府时常发表反美言论,但在实际政策上却对美 国言听计从。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加拿大可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试图安抚国内日益不满的农业群体。 加拿大在贸易争端中的表现可谓既傲慢又短视。面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加方不仅没有反省自身问题,反而在错误政策上变本加厉,企图维持对华贸易的不 公平优势。直到中国转向澳大利亚采购,加拿大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此时,市场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后,积极改善对华关 ...
果然不出所料!欧洲又叫屈了,但眼尖的中国,很快发现了不对劲
搜狐财经· 2025-09-20 14:21
欧洲再次上演苦情戏 事情的发展完全在预料之中。 9月16日,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在记者会上大吐苦水,声称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过于严格,导致欧洲企业面临停产危机,损失惨重。这番说辞乍听之下似 乎情有可原,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漏洞百出。 数据背后的真相 彦辞特别提到,在商会提交的约140份稀土出口许可证申请中,获批的不足四分之一,批准率仅20%左右。表面看确实管控严格,但关键在于:这个标准并 非突然实施。早在2025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就发布公告,明确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而就在公告发布前两天,美国时间4月2 日,特朗普政府刚刚宣布对华加征对等关税。时间点的精准对应,充分展现了中国反制措施的及时性。 欧洲的双标困境 讽刺的是,欧洲一方面紧跟美国对华施压,另一方面又指望中国维持原有的稀土供应。这种既要...又要...的思维实在令人费解。《日经亚洲》报道称,欧盟 商会警告稀土管制可能导致欧洲制造商数日内停产。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完全是自作自受——正是欧盟追随美国挑起贸易争端,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稀土的战略价值 为何欧洲如此紧张?因为这7类中重稀土是制造耐高温磁铁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军工(战斗机、 ...
美国对我们的芯片策略:高端封锁,低端倾销!这回终于到我们反击了
虎嗅· 2025-09-17 20:06
中美西班牙谈判之前,美国突然把23家中企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包括13家半导体相关公司,其他 还有生物技术、航天遥感等多家科技公司。他们目的无非就是想在谈判桌上增加点筹码,那我们哪能惯 着,反手就给他们一拳,直接打在美国芯片产业的软肋上,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 查...... ...
花旗:亚太区家办对关税反应更积极 83%受访者预期今年投资组合回报超5%
智通财经· 2025-09-17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 亚太区家族办公室对关税反应积极,采取进取且坚定的投资策略,并引领财富管理发展步伐 [1][1] - 全球家族办公室为强化投资组合韧性进行精准策略调整,贸易争端和中美关系是首要关注点 [2][2] 亚太区家族办公室投资策略与展望 - 83%亚太区家族办公室预期今年投资组合回报将超过5% [1] - 76%亚太区受访家族办公室业务遍及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 [1] - 客户在公募股权配置方面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 [1] - 贸易纠纷及中美关系是投资策略最主要考量因素 [1] 全球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动态 - 由于贸易政策不明朗,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大致保持稳定,调整步伐较去年减少 [1] - 在调整资产配置的家族办公室中,看涨投资策略占主导,私募股权活动最为活跃 [1] - 39%家族办公室在美国宣布关税后采取主动管理,转向防御性资产类别、地区及对冲策略 [2] - 对投资组合回报表示乐观,受益于美国潜在放松管制、利率下调及人工智能发展 [1] 家族办公室关注焦点与调查背景 - 全球贸易争端成为家族办公室首要关注范畴,其次是中美关系和通胀回升 [2] - 地缘政治和政府吸引资金措施推动家族办公室对资产配置地点重新评估 [2] - 调查于今年6和7月进行,涵盖45个国家346名家族办公室受访者,其中29%来自亚太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