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风险

搜索文档
审计“换所”疑云再起:*ST宇顺年报回复难掩三重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6-27 19:54
审计程序合规性 - 公司2024年审计机构正一会计师事务所仅用20天完成年报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投入16人团队(含6名执业注师) 现场审计集中在4月9日至24日 函证覆盖收入87.37%、应收账款83.38%等关键科目 替代程序覆盖未回函部分 [1] - 正一所2023年收入仅360万元、注师仅11人 远低于前任机构利安达(收入4.85亿元、注师407人) 存在"大所换小所"规避严格审计的嫌疑 [1] 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2024年营收2.2亿元(同比增41.94%) 归母净利润亏损1757万元(同比降1922%) 扣非亏损2143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4012万元 连续五年扣非净利为负 [1] - 通过并购上海孚邦实业贡献营收9915万元、净利1451万元 但标的公司依赖LCD显示屏业务协同效应存疑 技术优势未在年报中明确量化 [1] - 资产负债率44.83%、流动比率1.28"合理" 但应收账款激增196.93%、存货暴增364.72% 应收账款/营收比值达49.95%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30.29% [1] 风险警示争议 - 公司以"经营改善"为由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但2023年审计报告已提示"扣非亏损、现金流为负"等重大风险 2024年仅凭并购标的短期业绩难以证明根本性改善 [3] - 律师核查意见未回应应收账款激增、存货周转率下滑等核心财务风险 [3] 业绩与监管问题 - 2024年业绩预告营收从3.12亿元下修至2.2亿元 主因"收入核算调整" 暴露财务内控缺陷 [4] - 因贸易业务核算不审慎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2-2024年三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控股股东频繁提供财务资助(累计8230万元) 凸显流动性紧张 [4] 退市风险 - 根据退市新规 若2024年扣非后营收不足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 公司或面临强制退市 2024年扣除后营收为2.2亿元 并购标的贡献占比45% 未来整合不力或行业需求下滑恐影响营收达标 [5]
又有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24 21:32
退市九有进入退市整理期 - 退市九有(600462)于2025年6月2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开盘即大幅下挫,收盘暴跌80.2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3%,成交量急剧放大 [2] - 公司全称为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综合性营销服务和化妆品销售业务,业务覆盖线下场景营销、线上媒体推广,2023年3月全资子公司收购佩冉化妆品40%股权,延伸产业链至下游行业 [2] - 公司被终止上市的原因为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 - 公司近年频频处于亏损和濒临亏损状态,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6.04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66.72万元 [3] 年内退市整理期公司情况 - 包含退市九有在内,年内进入退市整理期(包括曾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数量将超过10家 [1][7] - 2025年2月7日*ST卓朗进入退市整理期,3月6日摘牌;4月28日*ST普利进入退市整理期,5月22日摘牌 [4] - 2025年6月6日龙津退(002750)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5] - 2025年6月10日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跌幅分别高达62.90%和35.16% [5] - 2025年6月13日人乐退(002336)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85.09%,公司曾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连续多年营收超百亿元 [6] - 2025年6月16日退市海越(600387)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27.34%,公司主营油品贸易、成品油批发及零售等业务 [6] - 2025年6月20日工智退(000584)进入退市整理期,收盘暴跌84.93%,公司从事智能制造业务 [6] - 2025年6月25日*ST恒立将进入退市整理期,6月30日*ST中程和*ST锦港也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7] 退市公司股价表现 - 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股价普遍大跌,揭示了退市公司广泛存在的风险 [1] - 退市九有股价暴跌80.2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3% [2] - 龙津退首日暴跌36.28% [5] - 退市鹏博和退市龙宇收盘跌幅分别高达62.90%和35.16% [5] - 人乐退收盘暴跌85.09% [6] - 退市海越收盘暴跌27.34% [6] - 工智退收盘暴跌84.93% [6]
14.9亿占款清偿倒计时!这家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IPO日报· 2025-06-20 19: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将于6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7.86元/股,总市值为75.48亿元,股东户数为6.7万户 [2] - 上海鹏盛目前持有公司22.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5][13] - 此次控制权变更旨在推动化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 [2] 退市风险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6] - 2015年至2023年期间,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达14.91亿元 [6] - 公司需在2025年8月12日前完成14.91亿元资金占用的清收,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 [6] - 公司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46.45% [8] - 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分别为21.14%、23.62%及26.26% [8]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53.08% [10] 股东变动 - 2024年末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新进股东刘文华、郑秋红等 [1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再次变动,林文耀、UBS AG、梁沛光新进 [12]
14.9亿占款清偿倒计时!这家公司控制权或生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8:4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将于6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7.86元/股,总市值为75.48亿元,股东户数为6.7万户 [1] - 上海鹏盛目前持有公司22.32%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3][8] - 控制权变更旨在推动化解公司面临的资金占用规范类退市风险 [1] 资金占用与退市风险 - 2015年至2023年期间,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以预付设备款等名义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14.91亿元 [3] - 2025年1月吉林证监局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未按规定披露资金占用事项 [3] - 2025年2月收到《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要求6个月内完成14.91亿元资金清收,整改期限截至2025年8月12日 [3] - 若未按期整改将面临停牌、退市风险警示直至终止上市 [4] - 公司因2024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及资金占用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46.45% [5] - 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分别为21.14%、23.62%及26.26%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53.08% [7]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需求增长 [7] 公司治理与股东变动 - 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格局变动频繁,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均有新进股东取代退出股东 [8] - 此次股份转让将采用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具体交易对象、转让比例和价格尚未披露 [8] - 控制权变更若成功实施,可能成为解决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的新模式 [8] 行业背景 - 公司原名为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功率半导体器件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采用IDM模式(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化)的半导体企业 [3]
退市倒计时下的*ST华微:控股股东火线易主谋自救
新浪证券· 2025-06-20 16:41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信任崩塌与转型困局:控股权转让成最后赌注 *ST华微的危机不仅源于资金黑洞,更因长达数年的信披违规而深陷信任泥潭。2015至2023年间,公司 未如实披露资金占用情况,问询函回复、配股说明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导致监管开出合 计2000万元罚单,多名高管被终身市场禁入。这一丑闻直接引发投资者索赔诉讼,符合条件的股民可追 溯至2016年4月买入的损失。 尽管2024年公司营收达20.58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246%,但审计机构仍因资金可回收性存疑对财报出 具"无法表示意见"。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先驱,*ST华微曾试图向汽车电子与新能源转型,却因资金占 用、高管动荡及信披风波步履维艰。如今,距离8月12日整改期限不足两个月,若股权转让与资金清偿 未能同步完成,6.7万股东或将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控股权易主能否成为破局关键,不仅考验接盘方 的资源整合能力,更将决定这家老牌半导体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退市风险步步紧逼的生死关头,*ST华微(维权)(600360.SH)正通过控股权的"闪电转让"寻求破 局。6月18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上海鹏盛筹 ...
000622,退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1:53
退市决定与时间表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将于6月2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15日 [1] - 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 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3] - 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股份转让 [3] 行政处罚与违规行为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收到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4]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并处以350万元罚款 [4] - 董事长石圣平被警告并处以180万元罚款 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100万元至160万元不等的罚款 [4] 财务表现与退市风险 - 公司2021年盈利171.96万元 2022年、2023年均亏损1000余万元 [5] - 2023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 会计师质疑收入确认方法 存在以总额法代替净额法核算收入的风险 [5] - 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2024年4月末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业收入约3亿元至3.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9%—214% 但亏损3300万元至4300万元 [7] 年报披露问题与审计争议 - 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至今未披露 [8] - 2024年12月30日改聘深圳旭泰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该所规模较小 仅有3名证券资质注册会计师 [9] - 公司与旭泰所在重大会计处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审计所调整后营业收入为1.96亿元 公司不认可审计意见 [9] - 审计所最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未能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 [9] 公司应对措施与争议操作 - 公司于5月8日起诉年审机构旭泰所 索赔3827万元 [10] - 5月31日公司聘请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对2023年营收扣除问题重新出具核查报告 试图证明2023年扣除后营业收入未低于1亿元 [12]
终止上市!*ST恒立年报“难产”真相揭开面纱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0:11
另外,《处罚》针对*ST恒立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的事项,行政处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 处以35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180万元金额不等的罚款。 *ST恒立(000622)退市"尘埃落定"。 6月17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报,*ST恒立收到终止 上市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深交所退市决定的同时,*ST恒立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下称《处罚》),《处罚》揭示了公司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的真实原因。 6月17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报,*ST恒立收到终止 上市决定。 回溯*ST恒立发展历程,此次退市是长期经营不善、叠加严重违规问题、公司治理缺陷等多重因素导致 的结局。上市以来,公司经营过冷气设备,生产过新能源电池。2018年以来,公司设备生产主业大幅萎 缩,主要业务转向委托加工及贸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深陷亏损泥潭,甚至收入也逼近退市红线。 2024年,公司将保壳赌注押宝在注入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购后公司第四季度突击增加收入超过 2亿元。从年审机构提出的 ...
缺少经营所需启动资金,众泰汽车再面临退市风险,净资产骤降超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8:5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无整车生产,仅实现前期阿尔及利亚订单14台整车的发运与销售确认 [1] - 2024年销量仅14辆,较2023年的1112辆减少98.74%,2024年生产量为0辆,库存量从350辆降至336辆 [12] - 2024年末净资产为2.34亿元,同比下降10.01亿元,降幅80.98%,主要因归母净利润亏损10亿元并计提10亿元资产减值准备 [6] - 2025年一季度末净资产1.3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03亿元,降幅43.88%,主要因一季度亏损1.03亿元 [9] 财务与退市风险 - 若2025年不能复工复产,公司将面临年末净资产为负数引发的财务风险、经营危机及退市风险 [4] - 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若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深交所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9] - 公司股票曾在2020年6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众泰),2022年11月完成"摘帽",但近两年半重整收效甚微 [9][10][11] 资金与债务问题 - 公司当前最大问题是缺少经营启动资金,关键需协调浙商银行解除对重整专户股票及现金账户的司法冻结 [13] - 6月16日公告显示,约3.37亿股股份及0.27亿元银行存款被浙商银行司法冻结,保全总价值约3.27亿元 [13][16] - 重整专户股票账户和现金账户自2025年2月起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浙商银行轮流冻结,目前仅浙商银行未解冻 [17] 市场与复产计划 - 公司主要依靠海外出口订单,重点拓展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叙利亚等国际市场 [12] - 阿尔及利亚首批30台样车订单已完成全款入账,已发运14台;签订1200台批量订单并收到订金 [12] - 计划推进重庆基地复工复产,待资金解决后加快永康基地复产,但重庆基地历史债务谈判尚未达成一致 [12][17]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07元/股,跌幅2.82%,最新市值104.38亿元 [5]
ST龙宇、ST华微陷财务困局,广济药业、祥源文旅被证监会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1:29
ST龙宇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及资金占用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涉及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未履行审议程序的关联交易和缺乏真实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导致财报虚假记载[1] -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累计达9.18亿元,已归还5000万元,仍有8.68亿元未清偿,若未按期收回可能触发强制退市[2] - 审计机构对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否定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导致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2] ST华微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及资金占用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自查发现14.35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涉及资金流出81.39亿元,流入68.52亿元,均缺乏真实商业背景[3] - 资金管理存在重大漏洞,相关行为可能违反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后续监管调查进展将影响公司合规风险及市场信誉[3] 广济药业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前曾因会计差错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3] - 2023年公司承认将子公司部分经销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追溯调整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多期报告的财务数据,导致前期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准确[3] 祥源文旅及实控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俞发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具体违规细节尚未披露[4] - 监管部门将对公司信息披露合规性展开全面核查,目前尚未说明立案事项对日常经营的影响[4]
财务造假,基金出手,下调超70%!
中国基金报· 2025-06-16 17:32
华夏基金下调*ST紫天估值 - 华夏基金公告自6月16日起对华夏中证2000ETF持有的*ST紫天按2.50元估值,较停牌前8.74元下调71.34% [2][3][5] - 中证2000指数已于6月13日将*ST紫天从成份股调出,复牌后或面临指数基金集体抛售 [2][5] *ST紫天财务与监管问题 - 福建证监局2月14日认定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包括虚增营业收入、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正确,未披露重大诉讼 [5][6] - 公司及4名高管因涉嫌阻碍执法被拟处罚:公司罚款100万元,个人各罚款8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6] *ST紫天停牌与退市风险 - 公司自3月17日起停牌,因未完成整改且未披露2024年年报,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5][6] - 若7月7日前仍未完成整改或披露年报,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6] 股价表现 - 2024年股价累计下跌50.62%,停牌前年内跌幅达58.58% [8] - 股价较2023年高点已下跌超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