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桐昆股份的前世今生:营收673.97亿元行业居首,2025年Q3净利润15.62亿远超同行
新浪证券· 2025-10-29 19:2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7日,于2011年5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涤纶长丝产能最大的企业,拥有完整的PTA—聚酯—涤纶长丝全产业链 [1] - 公司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坯布的生产、销售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673.97亿元,在行业14家企业中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东华能源的233.0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5.62亿元,排名行业第一,第二名东华能源净利润为8439.97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涤纶预取向丝营收269.79亿元,占比61.10%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30%,高于行业平均的46.9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81%,低于行业平均的6.71%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兼总裁陈蕾2024年薪酬为240.55万元,2023年为208.04万元,同比增加32.51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5.01万,较上期减少28.9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78万,较上期增加40.76%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592.2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946.67万股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东方财富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8.60亿元、1037.42亿元和1052.74亿元 [5] - 东方财富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5亿元、24.86亿元和27.47亿元 [5] - 国金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4.84亿元、1099.13亿元和1202.02亿元 [6] - 国金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9亿元、20.55亿元和23.69亿元 [6] - 国金证券给予公司2025年23倍估值,目标价17.02元/股 [6] 行业分析与公司优势 - 公司具备显著的规模和成本优势 [1] - 涤纶长丝产业链利润变动主要看供给侧投放节奏,行业短暂承压后将迎来拐点 [6] - 公司实现了对上游重要原材料的覆盖,老旧产能和小规模装置有出清风险,公司将受益于产能出清行情 [6] - 二季度长丝产销率大幅修复,去库趋势显著,行业格局优化,龙头充分收益 [5]
建元信托涨2.32%,成交额1.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55.6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1:18
10月29日,建元信托盘中上涨2.32%,截至11:14,报3.09元/股,成交1.48亿元,换手率0.89%,总市值 304.1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255.69万元,特大单买入2100.53万元,占比14.21%,卖出403.81万 元,占比2.73%;大单买入3384.36万元,占比22.90%,卖出3825.39万元,占比25.88%。 建元信托今年以来股价跌11.71%,近5个交易日涨2.66%,近20日跌1.28%,近60日涨1.98%。 建元信托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信托。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盘、长三角一体化、融资 融券、低价、信托概念等。 截至9月30日,建元信托股东户数9.47万,较上期增加9.76%;人均流通股57725股,较上期减少8.89%。 2025年1月-9月,建元信托实现营业收入0.00元;归母净利润5156.65万元,同比增长24.25%。 分红方面,建元信托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6.2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建元信托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八 大流通股东,持股 ...
老凤祥涨2.02%,成交额8659.2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53.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14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49.58元/股,总市值259.3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53.60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514.11万元,大单净买入1939.49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5.06%,但近5个交易日上涨1.43%,近60日上涨4.47% [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以珠宝首饰为主,占比84.55%,其次为黄金交易,占比14.84%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33.56亿元,同比减少16.52%,归母净利润12.20亿元,同比减少13.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5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4.87万户,较上期增加15.31%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527.55万股,较上期减少97.19万股 [3] -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11002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创力集团跌2.07%,成交额1484.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2.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9日盘中下跌2.07%至6.14元/股,成交额1484.86万元,换手率0.37%,总市值39.7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2.5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0.71%,卖出占比21.6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7.85%,近5个交易日下跌1.92%,近20日上涨4.96%,近60日上涨3.72% [1]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4721.80万元,买入总计占比20.96%,卖出总计占比8.5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成立于2003年9月27日,于2015年3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煤矿机械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煤机销售业务占比92.18%,矿山节能减排业务占比3.73%,其他业务占比不足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低价、智慧矿山、小盘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51万,较上期减少11.19%,人均流通股18429股,较上期增加12.61%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0.87%,归母净利润8176.94万元,同比减少17.06%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28亿元 [3]
密尔克卫跌2.01%,成交额1877.9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2.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02
资料显示,密尔克卫智能供应链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葵路158号云璟生态社区 F1栋,成立日期1997年3月28日,上市日期2018年7月1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专业化工供应链综合服 务商,提供以货运代理、仓储和运输为核心的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并基于综合物流服务向化工品分销延 伸,逐步形成的化工品物贸一体化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MCD不一样的分销48.08%,MGF全球货 代业务24.02%,MWT仓配一体化17.40%,MGM全球移动9.96%,其他(补充)0.53%。 10月29日,密尔克卫盘中下跌2.01%,截至09:38,报58.14元/股,成交1877.96万元,换手率0.20%,总 市值91.9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42.32万元,大单买入155.51万元,占比8.28%,卖出113.19万元,占比 6.03%。 密尔克卫今年以来股价涨15.15%,近5个交易日跌1.89%,近20日跌9.93%,近60日涨7.33%。 分红方面,密尔克卫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8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密尔克卫十大流通股东中 ...
引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拓展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3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战略规划 - 串联上海、南京、苏州等经济重镇,汇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众多上市科技公司,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1] -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以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1] - 面向“十五五”,各城市需积极推动建设,率先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1] 区域合作与协同机制 - 上海普陀区已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8个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建设 [1] - 需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走廊经验,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跨区域协同机制 [1] - 需加强政策聚焦,建立健全政府间协同推进体系,探索打造跨区域创新联动体和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 [1] 产业创新与资源整合 - 发挥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各自优势,通过合作创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中心城市的创新链向周边地区扩散 [2] - 通过开放创新平台、提供创新券等措施,使各地企业可低成本共享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 [2] - 支持企业在中心城市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促进其主动跨区域融合 [2] 发展目标与全球定位 - 需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2] - 目标是培育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带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带功能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带功能 [2] - 奋力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带 [1][2]
长三角涌动“嘉”速度:科技人才浙江嘉兴话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05:37
活动概况 - 2025"星耀南湖·长三角科技人才周"在浙江省嘉兴市开幕,汇聚了部分院士专家、名校代表及各类人才嘉宾500多人[1] - 活动期间将举办长三角青年人才"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2025嘉兴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创新大会等10项主题活动和若干重点配套活动[4] 人才引进与流动 - 嘉兴市通过政策与服务展现"引才诚意",推动人才跨区域流动,例如嘉善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联合开展人才项目评审,推行"双聘制"[1] - 推动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职务系列和继续教育学时"四个互认",并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职称联合评审委员会[1] - 联合上海虹桥、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及苏州吴江等地启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促进人才流动共享发展"专项行动,旨在破除人才流动制度壁垒[2] 人才需求与产业匹配 - 2025年嘉兴市先进制造业新引进人才2.24万人,占该市引进人才总量的26.70%,较2024年提升5%以上,其中本硕博人才占比均高于该市企业占比[3] - 企业对技术、技能类人才的需求高度集聚,合计超过80%[3] - 集成电路、新材料、新一代网络通信等优势产业构筑了坚实的人才"基本盘",需求占比近70%[3]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贡献了新增人才需求,显示良好发展态势[3] -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衔接,构建"彼此需要、相互成就"的价值闭环[3] 科研平台与创新环境 - 嘉兴市拥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包括浙大智慧绿洲、北理工长三院、乌镇实验室等,将水乡的灵秀温润转化为创新创业的澎湃动能[1] - 城市发展目标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强调人才支撑的重要性[4]
扬帆向海启新程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05:10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通市凭借交通格局重塑、跨江融合与向海发展战略,经济能级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万亿城市第18位 [1] - 通过构建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及推动产业智改数转,区域经济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5][6][7][8] - 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引金融活水、梯度培育企业为抓手,系统破解人才与科创短板,培育新质生产力 [9][10][11][12][13] 交通枢纽建设 - 海太长江隧道右线施工超1600米,该通道全长39.07公里,为国内在建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2] - 南通加速形成"八龙过江"格局,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于2025年启动建设,未来南通至上海通勤时间将缩短至45分钟以内 [2] - 跨江通道建设推动南通从"交通末梢"跃升为"区域枢纽",实现与上海、苏南的交通同城化 [2] 跨江融合与产业协同 - 全市50%以上企业与上海、苏南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近三年招引来自上海和苏南的规上制造业企业超450家 [4] - "总部在上海、苏南,基地在南通"的产业协作模式成常态,如霖鼎光学通过上海"飞地孵化器"实现"上海孵化、南通转化" [3] - 2025年9月南通与上海长兴岛、崇明区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深度互联 [3] 向海经济发展战略 - 南通拥有海岸线276公里、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2024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2606亿元,占江苏省1/4份额 [4][5] - 目标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涉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在库推进涉海重点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 [5][6] - 船舶海工产业规模占全国1/4,预计2025年产值达2200亿元;正打造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新型能源绿岛三大地标产业 [6] 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 - 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2024年产值突破1.2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81.8% [7] - 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75家(另有57家进入公示名单) [7] - 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63万个,覆盖企业超6400家,2025年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8]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建有40家校地共建大院大所,包括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等;首个大科学装置"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设施"预研项目落地 [10] - 70%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高校院所建立协同创新关系,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平台落户 [11] - 形成1200亿元规模政府投资基金集群,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近600个,培育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40余家 [11][12] 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近三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62家,年均增长654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泛科技型企业突破11000家 [13] - 构建五级梯次培育体系,2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4家上榜省独角兽企业 [13] - 2024年新增两家百亿级企业,6家评为省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加速形成"千亿引领、百亿撑腰"企业矩阵 [13]
从“汽车城”到“未来城” 上海嘉定跑出“四个嘉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28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作为距离上海中心城区最近的新城,嘉定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厚、成色更足?在10月22日举行的"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 划成果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介绍,从"汽车城"奔向"未来城",嘉定成功迈 上"3个3000亿元"的新台阶,区域发展跑出了"四个嘉速度"。 过去5年中,嘉定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 现代化新型城市总目标,坚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为"收官之年"城市能级与 核心竞争力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聚焦发展,关键指标实现历史突破 2024年,嘉定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跨越3000亿元大关,彰显区域经济强劲发展动能。 与此同时,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期末显著提升20个百分点,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质的飞 跃。"十四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突破3000亿元,远超2500亿元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区 域投资的活跃度与发展潜力。 汽车产业是嘉定的基因底色,但绝非发展的天花板。肖文高介绍,面对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 战,"汽车 ...
杭州到上海直飞航班,下月复航!票价230元起,有人已下单
环球网· 2025-10-28 10:18
航线运营详情 - 东方航空将于11月15日重启上海浦东至杭州的每日直飞航班,航班号为MU6375/6376 [1] - 航线单程176公里,计划飞行时间50分钟,上海浦东起飞时间为22点20分,抵达杭州时间为23点10分,杭州起飞时间为早上8点,抵达浦东时间为8点50分 [1] - 航线开通初期单程票价为230元(不含税),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浮动 [3] 目标客户与市场需求 - 该航线主要服务于经上海浦东机场中转国际航班的旅客,特别是国际航班抵达时间较晚、赶不上末班高铁的旅客 [6][7] - 实际案例显示,有旅客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飞抵上海浦东后,可直接换乘该航班回杭州,实现无缝衔接,避免了携带行李辗转上海虹桥枢纽的周折 [6] - 历史运营经验表明,该航线乘客目的地包括墨尔本、巴黎等国际城市,中转联程旅客占比较高 [7] 公司战略与网络布局 - 航线重启是东方航空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织密长三角地区短驳航网的具体举措 [7] - 公司目前运营7条连接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与上海浦东国际枢纽的“接驳”航线,每周往返76班次 [8] - 其他短途航线包括南京禄口-上海浦东(每日多班,飞行35分钟)、义乌-上海浦东(每日1班,飞行1小时,中转联程旅客占比超60%)等 [8] 服务优势 - 旅客选择东方航空接驳航线经浦东中转国际航班,可享受“一票到底、行李直挂、无缝中转”的便捷服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