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4级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第一车企,集齐中美双版Waymo
36氪· 2025-04-30 17:44
全球最大车企丰田,刚刚官宣了和全球自动驾驶"先驱"Waymo的合作意向。 算起来这已经是丰田在L4赛道一周之内的第二次出手了。 就在丰田和Waymo达成意向的100多个小时前,它和「中国Waymo」——小马智行合作的最新一代Robotaxi量产车亮相,量产在即。 种种迹象表明,Robotaxi的iPhone时刻正在来临。 丰田官宣"牵手"Waymo 丰田和Waymo的这次官宣挺有意思。 一般都是确定合作的范围、形式,协议签署后才正式官宣。但这次双方显得好像比较仓促。 双方都明确定义为"潜在合作",目前状态是"达成初步协议"。 可以看出Waymo对这次合作的定性表述更模糊,明显对未来的期待更多: 双方将合作开发新的自动驾驶平台,但未来合作范围将通过持续的讨论不断演变。 上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说的话,揭示了丰田和Waymo合作状态的背景。 官方认为"Waymo尚未完全确定其长期商业模式",而未来不排除"将Waymo自动驾驶技术引入私家车"。 Waymo朝商业化落地的目标的努力,今年开始频繁起来。比如之前Waymo负责Robotaxi的各个层面,包括技术、应用程序、维护和叫车运营等等。 ...
小马智行与腾讯达成战略级合作:再获流量入口重构竞争壁垒,两日已上涨超80%
IPO早知道· 2025-04-25 13:35
腾讯携手小马智行打造自动驾驶生态闭环。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小马智行 日前 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 L4 级 自 动 驾 驶 研 发 和 Robotaxi服务落地开展战略合作。 双方将通过云服务、地图数据、信息安全、智能座舱生态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拓展 Robotaxi在车端 及用户端的产品形态和业务场景,为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提速。 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 腾讯云与小马智行将探索在微信端内的 "出行服务"入口及腾讯地图等应用 内,打通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 。 换言之, 作为拥有微信 13亿月活、腾讯地图8亿用户的超级流量平台,腾讯 本次 开放核心流量矩 阵 ——微信 "出行服务" 一级入口、腾讯地图精准导流体系,为小马智行构建起覆盖用户出行决策 全链路的流量护城河 , 通过多场景的深度联动和触达,形成 "场景-服务-数据" 的商业闭环。 除了流量平台端的合作外,官方提供的新闻稿还指出, 腾讯云 将 通过发挥在云、大数据、仿真和 AI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小马智行共同打造高效的自动驾驶研发和测试云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家族成员全球首秀,2025年开启量产新征程
IPO早知道· 2025-04-23 18:25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发布 - 公司在2025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 并首次集体亮相三款第七代Robotaxi量产车型 首批车型将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2] - 第七代Robotaxi车型拥有100%车规级零部件 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是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L4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能力的系统方案 [2] - 公司L4级Robotaxi车队已实现50万小时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运营 安全性比人类驾驶高出10倍 [2] 昆仑计划与量产合作 - 公司从2023年起启动代号"昆仑"计划 已完成新一代Robotaxi从正向研发到投入运营的全过程 计划命名源自汽车高寒测试的严苛环境要求 [6] - 2023年8月公司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成立合资公司骓丰智能科技 投入10亿元基于丰田铂智4X打造首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 目前已开展路测 [6] - 2024年11月和12月 公司分别与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官宣Robotaxi量产合作 本次车展新增北汽极狐阿尔法T5和广汽埃安霸王龙两款Robotaxi车型 [7]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技术亮点 - 第七代系统设计寿命达10年60万公里 100%采用车规级零部件 包括固态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等 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实现硬件标准快速应对 [7] - 自动驾驶套件核心成本大幅下降 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80% 激光雷达成本下降68% [7] - 系统具有平台化设计优势 已孵化三款Robotaxi车型并开始路测 未来还将应用于自动驾驶卡车 [9] 传感器与安全技术 - 第七代Robotaxi搭载六类量产传感器 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等 实现360°无盲区和650米范围检测 配备自研传感器清洁方案应对复杂路况 [11] - 公司构建L4级自动驾驶"安全金字塔" 包括PonyWorld世界模型、L4无人驾驶车规级域控制器和安全冗余系统三重技术护城河 [12][13] - PonyWorld世界模型具备生成场景数据、高度仿真和多维评估能力 使车载模型能学习驾驶意图和决策 [15] 域控制器与冗余系统 - 新一代域控制器是全球首款基于车规级芯片的L4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同等算力下计算效率提升3倍 体积重量功耗降低超50% 成本降低80% [15] - 安全冗余系统采用多重冗余架构 具备超20项安全冗余和超1000项检测设计 能自主完成车道穿越、应急停车等复杂操作 [16] - 公司是唯一实现北上广深无人驾驶服务全覆盖的企业 第七代车型量产将推动自动驾驶成为城市"新基建" [16]
咸阳一中通快递无人车拖行电瓶车,生产企业称系误判!无伤亡
南方都市报· 2025-04-09 17:00
事件概述 - 陕西咸阳一中通快递无人车拖行电瓶车事件引发关注 涉事无人车生产企业为九识智能 [1] - 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西咸新区交警部门已介入 [1][2] 事件原因分析 - 无人车挂蹭到因交通事故倒地的电瓶车 电瓶车车身覆盖其他车辆塑料件导致识别异常 [1] - 无人车将塑料件覆盖部分误判为可轻微接触的软性障碍物 仅做轻微避让 [2] - 事件暴露无人车在识别和避让变形障碍物方面存在技术短板 [1][2] 企业回应 - 九识智能承认事件中负有一定责任 将配合监管部门调查 [1][2] - 公司强调已对活体障碍物进行大量测试 可保证零事故 但变形障碍物识别需改进 [2] - 涉事无人车检测到异常后进入故障模式并减速行驶 [2] 企业背景 - 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8月 专注L4级自动驾驶产品研发 [2] - 已与顺丰、中通、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建立合作 [2] - 产品应用于生鲜运输、快消品配送、厂区货运等场景 [2] 行业动态 - 西咸新区已启动全域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 [2]
中国矿区无人驾驶逆袭Waymo:当Robotaxi拐点未至,他们已年入10亿
36氪· 2025-03-05 17:19
核心观点 - 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承诺2026年量产Cybercab但缺乏细节 而中国矿区L4无人矿卡已实现商业化运营并创造10亿元年营收[3][4][5] - 矿区自动驾驶通过封闭场景突破技术瓶颈 形成与Robotaxi完全不同的商业化路径 全球市场规模超万亿[12][13][15] - 易控智驾通过标杆战略和全栈技术布局成为行业领导者 市场份额达42.5% 部署超1000台无人矿卡[76][48][66] 行业格局 -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2016-2017年与Waymo同期起步 Robotaxi和矿区成为两大技术路线[9][10] - 矿区赛道早期被低估 实际以技术服务测算市场规模达数千亿 单车产值和利润远超Robotaxi[12][13] - 2023年行业转折点 封闭场景L4落地共识形成 易控智驾复购率100% 标杆项目覆盖20+矿山[74][75][76] 技术突破 - 矿区场景具备路侧设备+固定路线优势 技术落地无政策瓶颈 且业主有安全生产刚需[15][17][18] - 线控底盘成关键瓶颈 公司自研整车控制系统 联合临工推出新能源无人矿卡EL100[44][45][48] - 算法团队封闭开发6个月 实现自动驾驶系统与线控底盘深度适配 建立技术壁垒[40][41][42] 商业模式 - 采用"鸿蒙智行"模式 深度定制矿卡核心零部件 与宇通等车厂形成生态合作[50][51] - 逆周期自持100+矿卡资产并下场运营 解决客户资金顾虑 推动部署规模突破[60][61][66] - 聚焦头部大矿标杆项目 拒绝Demo和短期盈利诱惑 单位经济模型已验证[56][57][69] 公司发展 - 创始人Wason被称"战略大师" 团队含百度/宇通/阿里技术专家 坚持矿区专注度[33][37][38] - 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超Waymo同期表现 成为首个千台级无人矿卡部署企业[5][78][79] - 技术红利显著 实现"办公室挖煤"场景 带动传统工程服务商转型无人化[70][71][85]
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1轮融资,近一年来自动驾驶领域最大金额融资之一
IPO早知道· 2024-11-11 22:37
公司融资与行业地位 - 公司完成1亿美元B1轮融资 为近一年自动驾驶领域最大金额融资之一 由鼎晖百孚和蓝湖资本共同领投 [3] - 公司是全球城配自动驾驶产品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 拥有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自研能力 首家以"交钥匙售车"模式实现正毛利运营的无人城配企业 [3] - 公司具备L4算法研发、产品开发、整车交付及销售运维等底层体系化能力 核心软硬件模块全自研 已搭建智能化平台、车辆平台、电动化平台三大技术平台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最新款无人车实现全套车规级升级 配备双Orin Drive计算平台 算力超过500tops 基于自研ZOE 2.0架构优化传感器集成和数据传输 [4] - 通过骨干网络和Transformer实现动静态障碍物与地图元素统一检测 叠加前决策模型 实现决策层端到端 适应多种复杂工况和场景 [4] - 成立一年半内快速迭代五版车型 2023年Q4交付全球首款L4城配量产车型Z5系列 开创L4级自动驾驶城配产品整车销售时代 [4] 产品矩阵与运营数据 - 2024年6月发布四款L4级无人车Z2/Z5/Z8/Z10 分别针对不同场景和载货量需求 [4] - 超千台无人城配车在130余个城市运营 累计送单量超过1亿单 帮助客户平均降低62%运营成本 [2][4] - 累计超过400万公里实际L4级自动驾驶运营里程 每月新增约100万公里 目前以每月数百台速度交付产品 [4] 全球化进展与行业认可 - 获得新加坡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 已在指定公共道路执行无人驾驶任务 参与该国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制定 [4] - 在马来西亚、日本、中东等地已有订单落地 推动国内自动驾驶产品出海 [4] - 投资机构高度认可公司商业化能力 认为2024年是L4商业化落地元年 公司产品显著提升行业效率 [4][5]
轻舟智航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的渐进式进化
IPO早知道· 2024-10-28 12:08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截至目前,轻舟智航的NOA方案交付上车量已超过40万台。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轻舟智航(QCraft)日前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新融资。 本次融资由逐鹿聚航 基金投资,资金将用于加大全栈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扎实推进中高阶NOA方案的大规模量产 交付,以持续、高效的量产数据积累驱动技术迭代,稳步实现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渐进式 进化,推动L4级自动驾驶时代的全面到来。 作为行业领先的中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轻舟智航已与多家头部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实现了 大规模的量产交付,构建了稳固的商业闭环。 截至目前,轻舟智航的NOA方案交付上车量已超过40 万台,用户里程达数亿公里 ,高速NOA、泊车、主动安全等功能指标均跻身业内最高水准梯队,成 为交付用户数量最多、测试验证里程数最长、实际量产性能最优的行业领跑者。 第三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轻舟智航以50.84%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乘用车NOA高阶智驾系统 方案商首位。 目前,轻舟智航正通过以AI大模型和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研发范式,加速数据闭环迭代,将量产场景优 势 ...
对话理想智驾郎咸朋、贾鹏,一个后进生,怎么提前交卷了?
晚点LatePost· 2024-08-02 19:53
智能驾驶行业现状 - 中国智能驾驶研发进度被认为落后特斯拉1.5-2年,但理想认为产品体验最多落后半年[4] - 行业进入智能驾驶竞赛阶段,研发投入巨大,30亿起步且逐年递增,理想一年租卡费用达10亿人民币,未来将达10亿美元[7] - 价格战持续背景下,新势力集体转向智能驾驶战场,竞争激烈且充满分歧[6] 技术路线与进展 - 端到端技术成为新焦点,其意义在于让智能驾驶进入AI时代,通过数据训练提升系统能力[9][12] - 理想采用"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声称是全球首个实现该架构落地的车企[9][46][47] - 特斯拉FSD V12的进步刺激行业加速,华为无图方案推动问界销量从数千飙升至3万[7] - 蔚来、小鹏、华为等也宣布实现端到端技术量产落地[13] 理想智驾发展策略 - 2023年秋季战略会明确智能驾驶为核心战略,目标2024年成为行业头部[8][69] - 采用快速迭代策略,从NPN到无图NOA仅用4个月,再到端到端内测仅7个月[8][18] - 通过数据闭环体系积累超过20亿公里自动驾驶里程,其中NOA使用近10亿公里[33][34] - 拥有等同5000张A100/A800的算力支持,训练数据年底将超500万公里[40][42] 组织与执行能力 - 强调组织效率优势,研发与交付双线并行,快速决策与执行[27][28] - 采用独特研发流程:小范围验证→提升能力→修补bug→稳定质量[28] - 智驾团队经历六次关键战役,从基础功能到端到端逐步突破[63][64] - 团队规模从100人扩张至1000多人,后优化调整以适应技术迭代[75]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被视为技术标杆,但其硬件限制可能影响FSD在中国市场的表现[44][45] - 理想认为已改写行业排名,下一个赛点是L4级自动驾驶的实现[61][62] - 各厂商技术路线表述不同但目标一致:最终实现L4级自动驾驶[16] - 华为、小鹏等竞争对手也在推进类似技术,如系统1+系统2架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