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李礼辉: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17:01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美国金融现状分析 - 美国贸易出口与进口严重失衡,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8.1%降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9.96%,每年贸易逆差超过5000亿美元 [4] - 美国财政长期收大于支,国债高达36万亿美元,国债年利息超过1万亿美元 [4] - 美国依托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和全球金融市场主导地位放量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商品 [4] - 美国近期推出稳定币方案,实际动机在于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扩张美国国债市场与需求,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化 [4] 中国金融发展建议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市场架构,优化货币政策,提升传导效率,推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和直接融资比重 [5] - 推进金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用数字化技术重构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架构流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监管效率 [5] - 强调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球经济运行工具的属性,引导多极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主权货币过度依赖 [5] - 强调跨境支付体系作为全球货币资金运行公共平台的属性,引导多元化发展,建立数字化支付基础设施 [6]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需进一步拓宽其国际货币功能,提升在国际计价、支付、融资和储备中的比重 [6]
“海湖庄园协议”破产,人民币意外升值,背后是一场金融突袭?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18
美元霸权危机 - 美国债务危机加剧导致"海湖庄园协议"失败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美债转换成百年期无息债券的计划破产 [3] - "宾夕法尼亚计划"核心是通过金融抑制和美元稳定币刺激美国国内对美债需求 将风险转嫁给国内投资者 [5] - 该计划试图通过华尔街投行、养老基金和虚拟货币发行方锚定美元资产来解决美债发行困难问题 [5] 美元体系风险 -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威胁 财政部主导货币政策增加贪腐风险 [7] - 强行压低利率内部消化债务将损害美元信用 可能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7]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明显 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显示对美元信心下降 [9]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 美元体系动荡促使全球资本寻找新避风港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1] - 人民币"被动升值"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考验中国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11] - 人民币需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完善汇率机制才能成为可靠国际货币 [11] 全球货币格局变化 - "宾夕法尼亚计划"实际上加速了美元体系衰落 美国在执行"去美元化" [9] - 美元霸权衰退为人民币崛起提供机会窗口 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11] - 全球货币权力正在重新洗牌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长期考验 [11]
0627:最新关税消息传来,金价选择跳水!
搜狐财经· 2025-06-27 23:20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团队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会谈 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框架达成原则一致 [5] - 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 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5] - 白宫新闻秘书称可能推迟关税截止期 取决于特朗普的决定 若谈判失败特朗普还能设定对美有利的对等关税 [8]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从3328美元/盎司跌落 加速触及3255美元/盎司的低点 [4] - 中美关税消息导致避险情绪降温 若双方继续相向而行将对金价形成利空 [5] - 上金所在香港设立首个离岸国际板指定仓库 上线两个黄金交易合约 此举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 [8] 行业事件 - 上金所正式启用在香港设立的国际板指定仓库 并上线在香港交割的黄金交易合约 此前在上海和深圳共有3个在用国际板保税交割仓库 [8] - 此举可能通过"上海金"基准价进一步挑战伦敦 纽约的黄金定价权 [8]
【计算机】意在重构全球支付体系,稳定币或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支点——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一(刘凯/白玥)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7 22:02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一种通过锚定法币、商品或其他资产实现价格稳定的加密货币 应用场景包括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和RWA交易 在跨境支付中可实现秒级到账并大幅降低成本 [2] - 截至2025年6月26日 稳定币总市值达2526亿美元 其中USDT(1579亿美元)和USDC(614亿美元)合计占比87% 显示美元稳定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3] 稳定币盈利模式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主要通过储备资产管理获利 USDT储备资产中80%为现金或类现金资产(主要为美债) 20%投向比特币和黄金等资产 [4] - Circle的储备资产配置更为集中 约10%为现金 90%为短期美债或美债回购协议 2024年Tether和Circle分别实现净利润130亿美元和1.56亿美元 [4] 全球监管进展 - 美国《GENIUS法案》于2025年2月推出 6月17日以68:30票在参议院通过 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主体必须获得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许可 且储备资产需100%配置为美元现金或93天内到期的短期美债等高流动性资产 [5]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 要求港元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申领牌照 并满足最低实缴资本2500万港元 储备资产与流通稳定币面值等值 以及提供无附加条件赎回权等严格要求 [5] 中美金融战略差异 - 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强制储备美债的规定 实现了美债需求的结构性补充 使美债从"自愿持有"变为稳定币发行方的"刚性需求" 债务持有者从主权机构扩展到普通用户 [6] - 香港政策更强调将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 以离岸人民币作为储备发行的稳定币通过与人民币挂钩保证币值稳定 [6][7]
渣打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快讯· 2025-06-27 15:1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全球贸易格局变化是重要推动因素 [1] -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日益广泛,跨境贸易和投资是主要体现领域 [1] - 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强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1] 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议 - 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1]
长亮科技(300348):点评:寻找合作伙伴,掘金稳定币
浙商证券· 2025-06-27 15: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亮科技着手稳定币数字化解决方案研究,寻找合作伙伴,具备相关技术积累和海外经验,大厂布局稳定币或带来机遇,稳定币有重要意义,调整盈利预测后维持“买入”评级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技术积累+海外积淀,掘金稳定币 - 公司着手研究稳定币数字化解决方案,正寻找合作机构,与渣打银行有长期业务合作 [1][17] - 公司海外多年积淀,具备稳定币建设经验,有类似场景建设经验与技术,2024年海外收入1.29亿,占比7.43% [2][21][24] - 大厂布局稳定币,有望为公司带来机遇,长亮科技与腾讯有股权和业务合作,若腾讯下场,公司有望成重要合作伙伴 [26][28] 稳定币战略意义凸显,各国加速布局 - 美元类稳定币占主导地位,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565亿美元,USDT和USDC合计占比近85%,市场持续扩张 [33] - 微观意义上,稳定币是低成本、高效的支付手段,手续费低至0.01至0.001美元,结算时间大幅缩短 [34] - 宏观意义上,稳定币是金融博弈下巩固货币地位的手段,多个国家地区加速推动稳定币监管,香港合规政策有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41][42][4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9.99、23.34、26.95亿元,同比+15.14%、+16.75%、+15.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64、2.06亿元,同比+522.00%、+42.00%、+25.46%;对应PE为126.26、88.92、70.87 [4]
渣打银行最新发声!谈及人民币国际化
券商中国· 2025-06-27 15:08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中国金融开放政策持续深化 自贸区改革和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支撑 [4] - 渣打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 凭借跨境网络和本地化服务能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 - 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结算向投融资领域纵深发展 过去三年国际贸易结算规模翻倍 [5] 市场应用与拓展 - 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 印尼)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广泛使用人民币贸易融资 规模持续扩大 [6] - 非洲市场对人民币兴趣显著提升 当地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加大应用 [7] - 非中资企业(包括欧美日韩企业)开始研究并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 [8] 金融产品与基础设施 - 渣打银行推出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等新产品 在资本项和贸易项均受客户欢迎 [4] - "债券通"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进行回购业务 未来可能开放交叉货币回购 [4] - 市场基础设施领先 需进一步研发产品以完善人民币生态圈 [8] 机构参与情况 - 渣打银行客户群涵盖企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主权基金 资管机构 银行等) [4] - 外资机构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业务空间持乐观态度 [8] - 政策开放方向将持续优化 以符合国际投资者习惯 [4]
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一:意在重构全球支付体系,稳定币或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支点
光大证券· 2025-06-2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是区块链时代的“数字现金”,在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RWA 交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美元稳定币占市场主导地位,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盈利模式主要为储备资产管理收益 [1][7] - 2025 年美国《GENIUS 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相继通过,稳定币进入合规发展快车道,二者在中美金融战略中的角色分化,前者意在实现美债的结构性补充,后者强调将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 [2][3] - 建议优先从两个方向关注稳定币发展相关投资机会,一是关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以人民币主导的跨境支付规模有望迅速提升的新国都、拉卡拉、新大陆,二是关注蚂蚁集团相关的恒生电子、朗新集团等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在中美金融战略中的角色分化 - 稳定币是通过锚定特定资产维持价值稳定的加密货币,是加密生态与跨境支付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RWA 交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7]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6 日,稳定币总市值约 2526 亿美元,USDT 及 USDC 合计占总市值的 87%,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盈利模式主要为储备资产管理收益,Tether 和 Circle 在 2024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130 亿美元及 1.56 亿美元 [1][9] - 2025 年美国《GENIUS 法案》推出并在参议院通过,为稳定币发行建立严格监管框架,实现美债需求的结构性补充,债务持有者从主权机构拓展到普通用户,确立“链上美元”标准,挤压他国货币国际化 [2][24] - 2025 年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要求发行或推广港元稳定币的机构申领牌照并设置严苛标准,香港探索发行挂钩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有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 [2][31] 产业链梳理及投资建议 - 稳定币生态主要包含发行人、区块链基础架构支持、交易平台、支付支持、钱包和保管人、分析与检测、企业和 B2B、流动性支持等参与者 [33] - 建议优先从两个方向关注稳定币发展相关投资机会,一是关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以人民币主导的跨境支付规模有望迅速提升的新国都、拉卡拉、新大陆,二是关注蚂蚁集团相关的恒生电子、朗新集团等 [3][4]
香港传来大消息!围剿美元,突破最后一公里,中国布局大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0
人民币突围:香港"跨境支付通"能否撼动美元霸权? 近期,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一项名为"跨境支付通"的创新举措悄然落地,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这项举 措究竟有何深意?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又将在多大程度上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 "跨境支付通",这一专家们精心打造的新概念,核心在于打通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兑换壁垒。众所周知,香港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港币。过去,人民币 与港币之间存在着人为的区隔,直接使用对方货币进行交易并不普遍,这无疑增加了贸易结算的复杂性。例如,在跨境贸易中,企业往往需要将本币兑换成 美元进行结算,美元的"货币霸权"也由此可见一斑。即使是大陆与香港之间的贸易,美元也能畅通无阻,而本币的使用却受到限制。 "跨境支付通"的推出,旨在打破这一僵局。未来,大陆与香港之间的交易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或港币进行支付。银行将扮演"协调人"的角色,自动完成货币 结算,使用者几乎感受不到中间流程的存在。这意味着,过去繁琐的货币兑换环节将成为历史,极大地便利了两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而香港的特殊地位,赋予了"跨境支付通"更深远的意义。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很早就融入了全球结算体 ...
稳定币难逆转去美元化大势,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57
美国稳定币法案与美元霸权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旨在强化美元稳定币全球主导权,要求发行方保持1:1储备比率(现金、短期美债等高流动性资产)[1] - 当前美元稳定币占全球稳定币市场95%以上份额,短期内可能加速新兴市场"美元化"[1] - 法案将区块链技术与美元霸权深度绑定,但分析认为难以逆转全球去美元化长期趋势[1][4] 稳定币的全球竞争格局 - 欧盟2024年实施《加密资产市场法案》,新加坡、英国已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5]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4年8月生效,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提供法律基础[5][8] - IMF数据显示2024年末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57.8%,创1995年以来新低[5]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机遇 - 中国具备实体经济优势(全球贸易份额与经济总量支撑)和数字支付领先地位(阿里、腾讯等成熟体系)[6][7] - 香港作为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可构建独立于SWIFT的跨境支付通道,补充CIPS系统[8] - 专家建议利用跨境电商、文创、电动汽车等供应链优势拓展应用场景[7][8] 特里芬难题与货币多元化 - 美元稳定币面临"特里芬悖论":国际货币需求与贸易逆差间的根本矛盾[2][4] - 若其他国家稳定币锚定一篮子货币(如IMF特别提款权),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元储备地位[4] - 数字货币桥和稳定币跨境结算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人民币稳定币存在结构性机会[6][8] 技术路径与监管建议 - 需突破数字人民币M0定位,借鉴稳定币技术模式提升跨境使用效率[8] - 香港可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率先应用于加密资产交易清算[8] - 跨境支付通上线拓展了香港与内地支付链接,扩大应用场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