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面朝大海 四季花开”厦门文旅推介会:共绘旅游发展新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1:15
厦门文旅推介会概况 - 2025厦门文旅推介会于5月15日晚启幕,主题为"面朝大海四季花开",吸引400余名海内外旅游业界精英参与[1] - 活动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是第二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和2025第十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3]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播,全方位展示厦门文旅风情[3] 活动创新亮点 - 推介会融入大厦之门、城市魔方等特色文旅元素,打造"海上会客厅"主题场景[3] - 向每位与会嘉宾赠送厦门城市魔方伴手礼,涵盖生活、滨海、文艺、自然、潮玩等多元元素[3] - 采用沉浸式场景设计,以外国旅行者真实体验为叙事主线,分四个篇章展示厦门魅力[3][4] - 通过"滨海浪漫行""休闲生态游""烟火文艺范""潮玩新体验"等场景让嘉宾体验鹭岛生活[4] 过境免签政策协作 - 厦门与贵阳、桂林、沈阳等8个城市共同启动"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联程旅游协作"[5] - 厦门是福建省唯一双口岸城市(高崎国际机场口岸、海港口岸),外籍游客可享受10天免签停留[5] - 政策放宽后厦门外籍游客数量持续攀升,入境游市场热度升温[5] - 协作将推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领域的联动合作,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5] 海峡旅游博览会展望 - 第二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将于5月16日开幕,深度融合科技、美食、亲子、康养等业态[6] - 展会重点包括厦门主题展馆、文旅推介会、过境免签协作、旅行商踩线等活动[6] - 南乐团与迷待音乐带来跨界融合演出,展现文旅融合新方向[6]
南方观察|东莞道滘粽香飘四海,“文旅+”撬动新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16 08:43
文旅融合与消费节活动 - 东莞道滘镇以"粽是道滘好"为主题启动第三届粽子文化消费节,包含30余场主题活动如龙舟赛、游园活动等,持续1个月 [1] - 活动采用"美食+文旅"模式,开幕式当天南城村大草坪粽子集市吸引大量游客,40余个摊位展示传统与创新粽子产品 [7][10] - 现场特设东西部协作助农展区,云品家云平台联合十余家企业推动"助农粽"项目,促进区域协作与本土美食推广 [12] - "巧手出粽"包粽大赛吸引15家粽企20名专业选手参赛,最高记录10分钟包31个粽子 [12] - 水上婚礼活动融合龙舟文化、非遗民俗和岭南婚俗,6对新人参与,包括国际游客,增强文化体验感 [14][16]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双黄咸肉粽、枧水豆沙粽稳居销量榜首,黑松露鲜肉粽、烧鹅粽等新口味吸引消费者,迷你粽受亲子家庭青睐 [10] - 粽子价格区间主要在5-10元/个,高端产品定价更高,商家采用直播带货拓展销售渠道 [10] - 莞瑞食品凭借黑松露鲜肉粽快速"出圈",该产品使用意大利进口黑松露,主打高端礼盒市场 [21] - 佳佳美今年推出黄米粽、野米粽等4款新品,去年创新产品梅菜蛋黄鲜肉粽获全国粽子文化节特等奖 [24] - 聚上品食品推出杂粮低脂粽、紫米板栗粽等健康新品,省外订单占比提升至40% [34] 产业升级与标准化 - 道滘镇打造50余家传统粽子小作坊集聚区,形成佳佳美、御海食品等规模化生产企业集群 [34] - 2022年建立"集中管理"新模式,采用"一个中心,多点经营"模式,实施统一食品安全检测和线上监管 [34] - 佳佳美实现"非遗技艺+标准化生产",除裹粽环节外均采用自动化设备,日产能3-5万条,最高达10万条 [27] - 聚上品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品质把控,依托自建种植基地和生猪分割场确保食材新鲜度 [31] - 高温杀菌和真空包装技术使产品保质期延长,实现从节日限定到日常消费的转变 [39] 非遗传承与文化推广 - 道滘裹蒸粽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建成大湾区首个裹蒸粽文化馆 [40] - 李志平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创立"志平裹蒸粽",其女儿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 [42] - 佳佳美创始人卢细妹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现由叶建均推动非遗数据化、标准化发展,打造非遗探知馆 [44] - 道滘裹蒸粽文化馆全面展示粽子历史文化和工艺,兼具展馆、餐饮、体验功能,计划进一步规范加工工艺 [46]
绿茵生态(002887) - 002887绿茵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02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收并购视为做大做强途径之一,会关注市场动态,寻觅契合战略的优质收并购机会 [1] - 公司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通过优化业绩、深化沟通、规范治理实现市值与业绩良性互动 [2] - 未来将复制自有品牌项目,携手外部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在全国开拓生态与文化产业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 亿元,归母净利润约 1 亿元,净利率 25.27% [1] - 2024 年公司扣非净利增长 25.16%,生态环境修复与绿地维护业务收入增长,绿地维护项目收入增长 11.97%,成本控制提高利润水平 [7] 业务板块与盈利驱动 - 业务涵盖生态修复、绿地养护、文旅运营及林业经济四大板块,产业链完整,各板块协同提供多元化盈利来源 [3] - 国家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加大相关投入,公司所属行业获政策支持和项目机会,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3] 特色业务项目 - 全资子公司森氧文旅将城市绿地及公园养护与文旅运营结合,利用自主 IP 运营“嚒嚒兽森雪世界”项目 [4] - 自主品牌“嚒嚒兽”位于天津的第二个主题乐园已投入运营 [1] 行业前景与公司机遇 - 国家出台支持生态保护及文旅发展政策,生态修复及文旅行业前景广阔 [5] - 生态修复需求增加,公司面临市场机遇,科技赋能工程和养护提升竞争力 [6] - 文旅需求增加,为公司文旅发展带来机遇,自主品牌已成功复制 [7] - 行业大部分企业近年营收和利润下滑,但未来随着业务需求增加,行业将面临市场机遇 [7] 其他事项 - 若有再融资事项,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看好大鹏!“央地国企深圳行”大手笔签约
深圳商报· 2025-05-15 07:31
央地国企深圳行活动成果 - 活动以"央地联动 逐梦山海"为主题,邀请40余家央企、国企考察大鹏新区投资环境,重点推介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及人才政策 [1] - 现场达成9个央地合作项目签约,涵盖海洋科技、文旅融合、能源循环等领域,总投资额超74亿元 [1] - 重点项目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AI驱动的植物细胞自动化生物制造大科学设施与中试平台项目、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普乐方海上渔旅综合体项目 [1] 大鹏新区近期发展举措 - 推动深圳首个央地合作大型文旅项目中旅开元森泊龙岐湾度假区落地 [1] - 与德国途易签约并揭牌中国区途易晟首店 [1] - 发布大鹏湾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计划,采用"一基地、多试验区"体系覆盖全海域测试场景 [1] - 创新推出"亲海研学"十大活动,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林间等10位专家担任首批导师 [1] 大鹏新区产业布局 - 以旅游和海洋经济为核心,构建"出国旅游替代、运动达人天堂、海洋经济集聚、清洁能源基地"发展格局 [2] - 深圳海洋大学(筹)东校区封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有序推进 [2] - 国家管网深圳LNG应急调峰站等能源项目投产,"大鹏LNG走廊"接卸量全国第一 [2] - 低空经济产业园投用,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开工 [2] 文旅项目进展 - 地中海俱乐部粤港澳首店、洲际英迪格野奢酒店等21个项目落地 [2] - 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单体建筑封顶 [2]
文化中国行 | 湖湘文化的DNA就印在这样的地方小戏里
央视网· 2025-05-14 12:11
湖南花鼓戏的历史与传承 - 湖南花鼓戏源于田间地头的歌舞,早期以"一旦一丑"的地花鼓形式流传,历经200余年传承创新 [1] - 2008年湖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 [5] -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杜美霜13岁开始接触花鼓戏,现年过花甲仍每年参加"送戏下乡"演出超百场 [3] 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 - 音乐曲调以曲牌联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表演手段丰富多样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5] - 传统剧目主要反映生产劳动、男女爱情、家庭矛盾等民间生活内容 [5] - 表演善于突出人物内心矛盾与无奈,如杜美霜的演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 现代传播与创新 - 通过"戏曲+旅游"文旅融合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9] - 保护中心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覆盖中小学至大学阶段 [7] - 在直播平台吸引来自8-9个国家的海外粉丝,部分外国爱好者表示希望来华学习戏曲化妆 [7] 创新发展路径 - 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地方小调等多元元素以扩大受众面 [9] - 从乡间小戏发展为能演绎生活百态与经典故事的成熟剧种,并成功走向国际 [1][5]
向新、出圈、相融,这台晚会见证中国品牌蓬勃生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4 11:48
科技与创新 - 中国品牌日晚会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展示从核电、导航卫星到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大国重器"和"科技新锐",体现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历程 [2] - 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引擎,波司登推出垂直领域AI大模型"BSD.AI 美学大脑",整合设计研发与时尚数据,强调技术需贴合产业需求以创造消费者价值 [2] - 国产新能源汽车通过创意形式(如音乐剧、街舞rap秀)展示空间、安全、续航等优势,体现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自研技术的迭代 [3] - 脑机接口、AR眼镜等技术应用于医疗和助残领域,如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交流、视觉障碍者"看清"世界,展现科技的人文温度 [6] 国潮与消费 - 非遗文创、国货美妆、新中式服饰等"国货之光"通过新客群、新场景实现"出圈",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6] - "国潮"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如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平衡传统与现代,吸引年轻客群并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7] - 波司登将图腾、扣襻等传统元素融入羽绒服设计,天元宠物结合东方美学与宠物服饰,展现"它经济"潜力 [7] - 中国品牌通过"点赞我喜爱的中国品牌"等评选活动出海,覆盖全球市场,体现国际影响力 [10] 文旅与IP - 文旅融合以特色IP为核心,如山西临汾隰县小西天借《黑神话:悟空》游戏场景推出主题线路和文创,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11] - 莫干山通过吸引国际投资商和设计师,形成800多家精品民宿集群,实现从"历史文化名山"到"民宿产业高地"的转型 [12] - 政策支持"文旅+百业"模式,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10] 品牌影响力 - 中国品牌日晚会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近15亿次,成为展示品牌新成果的年度盛事 [12] - 晚会首次从上海移至浙江德清,采用"论坛+晚会""多屏联动"新模式,强化传播效果 [16]
文化中国行丨从田间地头唱到非遗名录的湖南花鼓戏 如今花开正好
央视新闻· 2025-05-14 10:33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 湖南花鼓戏源于田间地头的歌舞,早期以"一旦一丑"的地花鼓形式流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优美动人的曲调 [1] - 表演手段丰富多样,生动活泼,音乐曲调属于曲牌联缀体,辅以板式变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歌舞风格 [5] - 传统剧目以反映生产劳动、男女爱情、家庭矛盾等民间生活内容为主 [5] 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 2008年湖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 [7] - 非遗传承人杜美霜每年参加"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超过百场,致力于花鼓戏的传承与普及 [3] - 花鼓戏保护中心从小学到大学开展戏曲文化传承教育,并通过直播平台吸引来自八九个国家的粉丝 [7] 湖南花鼓戏的创新与融合 - 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将地方小调融入唱腔,使其多元化以吸引更多人 [11] - 近年来"戏曲+旅游"的文旅融合模式得到长足发展,不仅发展了戏曲,更带动了地方经济 [9] - 湖南花鼓戏已走出国门,国际粉丝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7]
金龄健康:聚力银发经济 贡献品牌力量
齐鲁晚报· 2025-05-14 05:23
公司概况 - 金龄健康产业投资(山东)有限公司是济南城建集团全资子公司 专注于养老行业品牌建设与创新 荣登"2025山东最具影响力品牌榜" [5] - 公司经营目标为出模式、出标准、出经验、出人才 重点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健康医疗、康养旅居、培训教育五大板块 [5] - 公司运营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始于2018年5月 推动济南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获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等称号 [6] 品牌建设 - 公司制定618项服务标准 建立以规范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标准体系 涵盖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 [6] - 通过项目设计咨询、等级评定等业务输出"金龄模式" 参与济南多区养老服务中心设计及临夏州项目运营测算 [7] - 设立普惠区200张床位优先收住低收入失能老人 体现国企社会责任 [7] 业务创新 - 康旅分公司开发"文旅+养老"模式 两项目累计接待200余团 服务游客超11万人次 [8] - 推出"金龄·天鹅湖"民宿一价全包服务 包含景点专线、烧烤等多元化度假体验 [8] - 构建社区品牌"千金要方馆" 开发茶坊、膳坊、药坊系列产品 下沉专业照护服务至社区 [9] 产业链延伸 - 形成"126+N"产业体系:智慧化管理、双轮驱动服务、六大特色体系、多元产品开发 [9][10] - 成立济南市中金龄医院 开设内科、中医科等科室 重点打造医联体特色诊疗服务 [10] - 与3所高校战略合作 设立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合作培养本科生89人 共建国家级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10] 行业趋势 - 全国银发旅游人数占比超20% 公司2022年布局旅居养老市场 [8] -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银发经济 强调消费场景创新 [8] - 国家发布首部养老服务业品牌评价标准 公司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品牌价值 [11]
贵州持续推新产品新业态 诚邀海内外游客“惠游贵州”
中国新闻网· 2025-05-13 23:31
贵州文旅产业发展动态 - 贵州在第15个"中国旅游日"推出新产品新业态和系列惠民措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吸引海内外游客[1] -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接力活动将在贵阳举行,展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旅游形象[3] 文旅融合创新产品 - 推出黄果树夜游《再回西游》"观瀑+赏剧"、丹寨"苗岭·夜嫁"沉浸式夜游、乌江寨"音乐水舞秀+无人机烟花秀"等夜间旅游项目[4] - 开发民族歌剧《弄染之光》《转折·从头越》等文化剧目[4] - 打造"村超""村BA""村马""村歌"等"村"字号特色活动[4] - 推出贵阳低空飞行服务基地、黔东南"景景串飞"等"低空+旅游"场景[4] - 开发酱酒体验馆、"AI酱酒体验中心"等酒旅融合项目[4] 惠民政策措施 - 对6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实行国有A级景区门票免费[5] - 推行国有A级景区"一票多日使用制"[5] - 出台《2025年贵州省"引客入黔"奖励办法》,提供"支支串飞"产品系列优惠[5] - 对旅游包车ETC用户给予高速公路通行费五折优惠[5] 服务保障升级 - 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优化旅游环境[6] - 推进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创建[6] - 在龙洞堡国际机场等重点交通场站设立"一站式"游客咨询服务点[6] - 加强导游等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6] - 提升重点场所国际化服务和支付便利化[6]
2025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肥城开幕,共绘“泰山+”文旅融合新画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22:54
泰安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泰安市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 旅游收入902.7亿元 分别增长12.3%和13.8% [1] - 2024年一季度接待游客2016.21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90.1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47%和10.63% [1] - 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1] 泰安市文旅产业重点项目 - 推出《封禅大典》实景演出升级版 寰聚文旅中心 九女峰童话村等增量项目 [2] - 依托2025央视跨年晚会效应 开展跟着央视游泰安系列活动 [2] - 打造沉浸式演出《桃缘奇遇记》 融合全息投影和VR技术 形成街区+剧场+夜游4.0版文旅综合体 [2] 泰安市文旅产业支持措施 - 青岛银行泰安文旅特色支行揭牌 为文旅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支持 [2] - 表彰第十八届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得主 2024年度金牌导游 引客入泰获奖企业 [2] - 山东省文旅厅将在政策扶持 项目对接 品牌推广等方面支持泰安文旅发展 [1] 肥城市文旅特色 - 围绕桃美天下 君享肥城主题 从文化 生态 民俗 美食 休闲五大维度展现特色 [2] - 参会嘉宾实地观摩十里桃花·桃源胜境 市民中心 快乐向前冲 泰山桃花源等重点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