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

搜索文档
ETF甄选 | 三大指数继续收涨,机器人、军工、航空航天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8-06 16:25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45%,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 [1] - 船舶制造、电机、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药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流入机器人概念、军工、人形机器人等行业概念 [1] 具身智能机器人 -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2] - 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 [2] - 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中国制造是全球机器人硬件降本的重要支撑 [2] - 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十年以上的发展机遇 [2] - 相关ETF包括机器人50ETF(159559)、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等 [2] 国防军工 - 国防军工板块业绩从一季报开始部分板块见底回暖,半年报预报显示该趋势延续 [2] - "十四五"后期订单有望逐步落实,国防军工板块具有持续投资价值 [2] - 军工信息化与装备升级趋势明确,原材料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 [3] - 地缘冲突加剧推动全球军费上行,军贸逻辑持续强化 [3] - 相关ETF包括军工ETF龙头(512680)、军工ETF(512660)等 [3] 卫星互联网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议强调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3] - 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到90颗 [3] - 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聚势成势,商业航天产业版图徐徐绘就 [3] - 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降低发射成本 [3]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 [3] - 相关ETF包括航天ETF(159267)、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等 [4]
年内份额翻倍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收涨2.75%,机构: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搜狐财经· 2025-08-06 15:33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市场全天震荡走高 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军工板块走强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收盘涨2.75% 成交额超8800万元 换手率超18% 交投持续活跃 [1] - 成分股中 长城军工和内蒙一机涨停 建设工业 北方导航 中兵红箭等股涨幅超5% [1] - 截至8月5日 该ETF年初至今份额增长达101.96% [1] 指数结构与行业特征 - 航空航天ETF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该指数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近98%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 [1] - 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据指数近67%权重 [1] - 指数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关键领域 [1] 商业航天发展动态 - 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和屹信航天相继启动上市辅导工作 正式开启A股上市征程 [2] -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意见 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2] - 政策利好下 相关领域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 [2] 卫星互联网与发射活动 - 2025年7月底以来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星的一到两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的3-5天发射间隔 [2] -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表明我国卫星互联网可能开始进入高密度组网期 [2]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 [2] - 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2]
军工板块强势拉升,中国重工午后涨停,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06 13:27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上涨0.76%,成分股中国重工上涨10.04%、中国船舶上涨10.00%、马钢股份上涨9.97%、内蒙一机上涨8.00%、中船防务上涨7.55%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上涨0.79%至1.54元,近1月累计上涨4.45%,近1年净值上涨12.94% [3][5] - 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05%,最长连涨5个月(涨幅24.91%),年盈利百分比80.00%,持有3年盈利概率97.57% [5] 流动性及规模 - ETF盘中换手率0.26%,成交额921.5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574.68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3月规模增长2.02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4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央企挖掘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如人工智能+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 [4]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组网期: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月缩短至3-5天,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启动,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启动IPO辅导 [4]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最低 [5] - 近5年跟踪误差0.037%为可比基金最高,紧密跟踪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选取100只创新活力央企证券)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4.11%,包括海康威视、国电南瑞、长安汽车等 [6] 基准表现与风险控制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96%,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08% [5] - 回撤后修复天数105天为可比基金最快 [5]
捷报连连,海南发射场“双工位”接力,航天ETF(159267)上涨2.47%再度领涨,盘中换手率同类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8-06 13:1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军工板块强势领涨 商业航天概念活跃 相关个股长城军工涨停 内蒙一机 中兵红箭 中航成飞 北方导航等个股跟涨 [1] - 航天ETF(159267)上涨2.47%领涨同类产品 盘中换手19.17%位居同类第一 跟踪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上涨2.15% [1] 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4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此前7月27日 7月30日两组卫星已相继发射成功 九天内三组卫星接连发射成功 标志我国卫星互联网迈入高密度发射新阶段 [1] - 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 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次发射 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 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聚势成势 [2] 产业趋势 -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路径持续清晰 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提升运力 [2]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持久需求空间 [2] - 商业航天 商用飞机和低空等领域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增长新引擎 [2] 政策与投资 - 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达1.81万亿元 连续三年保持7.2%增速 航空航天装备是装备建设重要方向 在国防现代化中占据核心地位 [2]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精选航空装备 军工电子 地面兵装 航天装备领域优质企业 国防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 是纯度最高的军工主题指数之一 [2]
上海瀚讯股价微涨0.56% 新增卫星互联网业务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06 02:05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 上海瀚讯股价报25 0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14元 涨幅0 56% [1] - 当日成交量为553291手 成交金额达13 85亿元 [1]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14 31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10865 41万元 [2]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军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军用战术通信设备的研发 制造 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信息化领域 [1] 公司最新项目进展 - 作为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G60星座载荷核心承研单位 负责相关卫星通信设备的研制与供给 [1]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22:17
卫星互联网发射进展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 -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01组至07组卫星分别于2024年12月至2024年8月期间发射 [1] - "国网星座"计划在2029年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2035年完成约1.3万颗卫星部署 [4] 商业航天参与度提升 - 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07组卫星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射,实现五天两发 [4] - 07组卫星由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承担研制,核心单机产品实现自主研制 [4] - 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年产百颗以上1000kg级卫星 [6] 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 A股卫星互联网板块三十余家公司收涨,航天智装涨幅16.48%,星网宇达涨幅4.93%,航天环宇涨幅4.53%,和而泰涨幅3.57% [2] 上市公司投资布局 - 广电计量拟投资3.44亿元布局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项目,满足超5万颗卫星申报主体的设备检测需求 [8] - 震有科技拟投资7.09亿元布局卫星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覆盖地面核心网系统、星载核心网、卫星智能终端设备 [8] - 通宇通讯已在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中布局,预计未来3年在卫星互联网组网中处于优势 [9] 产业链发展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覆盖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卫星制造与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运营服务 [8] - "千帆星座"新增一箭10星载荷标准,运力满足2.8吨的民商火箭有望参与组网建设 [6]
晚报 | 8月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05 22:17
商业航天 -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验证了双工位连续发射能力[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短期内完成长征八号甲和长征十二号两次发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1] - 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逐步成型[1] 液冷技术 - 预计2025-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4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1] - 2025-2027年中国液冷市场规模将从149.8亿元增长至3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3%[2] - 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应用占比超90%,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后实现50%以上液冷规模应用[2] 脑机接口 - 苹果公司与脑机接口公司合作开发"使用大脑信号操纵苹果设备"技术标准,渐冻症患者已实现意念控制iPad[2] - 2025年3月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国家医保局设立为独立收费项目,侵入式/非侵入式收费标准分别为6552元/次和966元/次[3] - 预计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16.4%[3] 优化生育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减免[3]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望降低家庭育儿支出,提振生育意愿,带动低幼教育用品需求增长[4] 新能源汽车 - 蔚来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台,单周销量达理想L8/L9总和的1.6倍,跻身大型SUV周销量TOP3[5] - 花旗研究评价乐道L90为7座纯电SUV市场"性价比最佳产品",多家投行认为蔚来估值显著低于预期[5] 量子液晶 - 美国罗格斯大学发现"量子液晶"新物态,可应用于超高灵敏度量子磁传感器设计[6] - 量子液晶电子行为受量子力学主导,其波动特性可推动非传统超导机制研究[6]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提供中长期融资[7] 新能源电力市场 - 上海市要求2025年底前集中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形成电价[8] 央企人工智能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首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9] 低空5G-A网络 - 杭州湾区域首个低空5G-A网络在沪正式启用[9] 光伏行业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15]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召开[14] 军工领域 - 陆军首次披露无人化作战模式,9月3日将举行阅兵仪式[14] 东数西算/算力 - 七部门要求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15] 雅江电站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15]
亚光科技:卫星互联网领域和通讯领域,公司微波信道类产品可实现配套
证券日报· 2025-08-05 22:1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卫星互联网和通讯领域提供微波信道类产品配套 包括射频前端的低噪放 混频器 功分器 滤波器 信号检测电路等 [2] - 公司具备复合功能微波模块组件配套能力 例如TR组件等产品 [2] 技术能力 - 公司微波产品技术可覆盖卫星互联网领域和通讯领域的配套需求 [2]
广电计量:定增方案获控股股东同意批复 拟募资13亿元投向航空装备及AI芯片测试等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8-05 20:20
定增预案概述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6713.18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亿元 [1] - 扣除发行费用后,资金拟投向六大领域,包括航空装备测试、AI芯片测试、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等 [1] - 限售安排为发行对象认购股份6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变 [2] 募投项目明细 - **航空装备测试平台项目**:总投资3.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亿元 [2] - **新一代AI芯片测试平台项目**:总投资2.92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5亿元 [2] - **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项目**:总投资3.44亿元(成都2.29亿元、广州1.15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亿元 [2] - **数据智能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平台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000万元 [2] - **西安计量检测实验室升级项目**:总投资1.8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2.5亿元 [2] 战略意义 - 募资方向聚焦国家战略性产业,包括航空装备、AI芯片、卫星互联网等 [3] - 目标为强化检验检测能力,优化区域布局,提升资本实力及抗风险能力 [3] - 项目实施后将完善业务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 [3]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银河航天持续助力太空新基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16:40
据了解,银河航天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首家独角兽和领军企业,已累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包括我国 首次批量生产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我国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国际上首个分布式多 星编队SAR卫星等三十余颗卫星,正在成为助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银河航天卫星型号总师胡照介绍,该组卫星核心单机产品均实现自主研制,本组发射的卫星通过设计 创新与垂直一体化整合,卫星的研制采用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 结合机器人合舱工艺,可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 本报讯(记者李春莲)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 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的一组卫星,均由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航天")承担研制,这是民营商 业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 胡照表示,银河航天作为商业航天领军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市场融合联动特色,持续提升自主创新研 发能力。 本组卫星均由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出厂,工厂内的卫星生产线大量应用了智能装配机器人等装备,以 及数字化制造系统、自动综合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