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600031.SH)】海外表现亮眼,内销快速复苏,回购股份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24年报点评(黄帅斌/汲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9 21: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77.73亿元,同比增长6.22%,归母净利润59.75亿元,同比增长31.98%,扣非归母净利润53.34亿元,同比增长21.55% [2] -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销售毛利率26.43%,净利率7.83%,同比分别下降1.28个百分点和上升1.54个百分点 [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合计30亿元,分红率达50.78%,同比增长9.71个百分点 [3] - 公司计划在未来12个月回购股份10-20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上限29.10元/股 [3] 收入与盈利 - 公司国内业务营收273.18亿元,同比下降3.35%,海外业务营收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 [3] - 公司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48.14亿元,同比增长159.53% [3] - 公司国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63.98%,同比增长3.49个百分点 [5] 业务表现 - 挖掘机械收入303.74亿元,同比增长9.91%,国内市场上连续第14年蝉联销量冠军 [4] - 混凝土机械收入143.68亿元,同比下降6.18%,电动搅拌车销售额首次超过燃油搅拌车 [4] - 起重机械收入131.15亿元,同比增长0.89%,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 [4] - 路面机械收入30.01亿元,同比增长20.75%,海外增速超过35% [4] - 桩工机械收入20.76亿元,同比下降0.44%,旋挖钻机国内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4]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国际主营业务收入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 [5] - 亚澳区域收入205.7亿元,同比增长15.47%,欧洲区域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1.86%,美洲区域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6.64%,非洲区域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44.02% [5] - 公司海外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24年上市海外产品超过40款 [5] - 国际业务毛利率29.72%,同比增长0.26个百分点 [5] 行业展望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带动下游设备需求 [4] - 公司作为工程机械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复苏 [4]
永茂泰拟投资5000万美元 在印尼建设生产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4-18 19:45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零部件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并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美元,建成后将具备年产约500万件涡轮增压器壳体生产能力 [1] - 此次投资旨在实现从零部件产品出口到海外产能布局的转型,减少国际贸易政策变动对海外供应链的不利影响,巩固境外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 [1] - 公司计划以印尼为基础辐射东南亚,完善海外上下游产业链,并与国内产业链互补,结合海外生产成本优势与国内技术优势,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2] 业务与产业链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展废铝回收和铝灰渣资源化利用业务,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 [1]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华域三电、联合汽车电子、博格华纳等零部件企业,部分大客户为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2] - 公司正积极布局铝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部分客户同步开发机器人相关铝合金零部件产品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3751万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净利润2322万元,同比增长35.1%,主营产品产销量、营业收入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 未来规划 - 2025年是公司进军机器人零部件行业的关键一年,将瞄准机器人零部件市场需求,加快同步研发和客户拓展,力争成为行业优质供应商 [3] - 在镁合金材料方面,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客户和产品,把握镁合金材料应用前景 [3] - 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将有序推进印尼项目建设,考察泰国等地,契合客户定制化诉求,推动国际化发展 [3]
复宏汉霖国际化2.0策略:以核心管线差异化优势切入,突破口在日本市场
IPO早知道· 2025-04-18 11:12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研发,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重点开发H药汉斯状、抗HER2单抗HLX22、PD-L1 ADC HLX43等核心产品,有望革新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治疗格局 [3] - 国际化布局聚焦美国、欧盟、日本等关键市场,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国际合作深化,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全球价值链构建的战略跃升 [3] 创新管线进展 - HLX22(抗HER2单抗)已启动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用于一线治疗HER2阳性胃癌,展现出泛肿瘤治疗潜力 [5] - HLX43(PD-L1 ADC)进入II期临床,为全球第二、国内首款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PD-L1 ADC,早期临床前验证显示良好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5] - HLX43单药及联合H药汉斯状在多项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加速推进,有望为实体瘤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5] 日本市场战略 - 日本市场作为国际化2.0战略突破口,基于地理邻近性、人种相似性及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地位,聚焦胃癌、肺癌领域核心管线HLX22和斯鲁利单抗(HLX10) [7][8] - 日本创新药溢价政策提供5-10%溢价空间,且适应症扩展后仍可保持溢价身份,为公司带来特殊策略布局机会 [8] - 公司已在日本启动临床试验,成立汉霖日本子公司,预计年底递交MAH资格认定申请 [8] 国际化2.0策略 - 在海外市场建立区域供应链中心,降低物流与时间成本,与当地药企共建全球商业化网络,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10] - 持续推进区域化临床设计,如汉斯状在印尼优先获批乳腺癌适应症,在美国和日本分别开展桥接试验,适应不同地区法规和市场环境 [10]
“赴港上市”队伍再添一员!牧原股份冲刺A+H,一季度赚超45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4-17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 牧原股份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是其出海战略重要一步,将为公司发展贡献新动能,推进国际化战略,同时公司经营正迈向成本驱动发展阶段 [1][4][7] 出海战略 出海举措 - 4月15日晚公司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董事会、监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所得募资将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等用途,发行H股股数不超发行后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发行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具体发行时间待确定 [1][2] - 2024年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合作,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等;今年3月子公司完成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登记,开展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业务,积累海外运营经验 [5] 出海意义 - 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国际资本,缓解资金压力,助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国际知名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国际化战略铺路 [1] - 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对国内单一市场依赖,分散经营风险;输出智能化养殖等技术,提升中国生猪养殖技术国际影响力,推动行业进步 [6] 出海挑战 - 不同国家和地区养殖标准、检验检疫、贸易政策等存在差异,需投入精力适应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面对全球各地养殖企业竞争 [6] 成本驱动发展 经营策略与资本开支 - 经营策略转变为稳健增长,2024年资本开支维持较低水平,长期呈下降趋势,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90亿元,包括猪舍升级改造30亿元、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40 - 50亿元,未来将根据市场和经营情况调整 [7] 财务状况 - 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首次超资本开支,迈入现金流收获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43亿元,同比增长279.50%;资产负债率下降3.43个百分点至58.68% [7] 成本目标与盈利预期 - 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5元/公斤,2025年目标为全年平均12元/公斤 [8] - 在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且成本下降情况下,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5 - 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02% - 303.35% [8] 降成本难点与措施 - 饲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疫病防控、环保要求增加运营成本,猪企需采取多种措施降成本 [8]
牧原股份推进国际化拟“A+H”上市 养殖成本下降净利178.8亿增519%
长江商报· 2025-04-17 08:19
文章核心观点 牧原股份拟赴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业绩创新高且成本下降,未来有进一步降本目标,一季度预盈超45亿 [2][5][13] 拟赴港上市 - 4月15日晚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赴港上市相关议案,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目的是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4][5]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目前正与中介商讨,具体细节未确定 [5] - 此次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6] - 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对非瘟防控等需求迫切,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切入点,2024年与越南BAF合作,未来会根据战略需求制定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2][6] 业绩情况 - 2014年上市当年营收26.05亿元、净利润8019.81万元,此后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增长,仅2018年净利润下滑 [7] - 2022年营收1248.26亿元、同比增长58.23%,净利润132.66亿元、同比增长92.16% [8] - 2023年营收1108.61亿元、同比下降11.19%,净利润亏损42.63亿元 [9] - 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主要因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 [10][11] - 2024年销售生猪7160.2万头,屠宰生猪1252.44万头,销售猪肉产品141.59万吨 [11]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45亿至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59亿元 [13] - 3月销售商品猪693.5万头、同比变动40.48%,销售均价14.30元/公斤、同比变动0.42%,销售收入127.94亿元、同比变动49.26% [13] 成本情况 - 2024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3元/公斤左右,全年约14元/公斤左右 [11] - 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5元/公斤左右 [3][12][15] - 1至2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前3个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销售均价 [14]
牧原股份启动港股上市计划,公司:目标加速国际化进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4-16 16:0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晚间牧原股份发布公告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启动国际化资本运作 ,此次赴港上市旨在加速国际化进程 ,近期强劲业绩或为推进港股IPO的有力支撑 [1][4][5][7] 分组1:H股发行情况 - 本次H股发行规模将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 [4] - 募集资金拟用于国际化战略推进、研发创新及公司日常运营等领域 [4]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最长24个月)择机完成发行 [4] 分组2:公司股价与市值 - 截至4月16日A股午间休盘 ,牧原股份股价报40.02元/股 ,跌1.45% ,总市值达2186亿元 ,稳居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榜首 [4] 分组3:赴港上市目标与海外布局 - 赴港上市核心目标之一是加速国际化进程 ,借助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丰富融资渠道和工具 ,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等 [5] - 近年来通过技术输出、合资建厂等方式布局海外市场 ,2024年9月与越南农业公司BAF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3月子公司瑞谷国际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 [5] - 东南亚地区因旺盛猪肉需求成为重点目标 ,越南猪肉产量占牲畜肉类总产量的60%左右 ,每年生猪需求约4500万 - 5000万头 ,猪肉消费量排名全球前五 [5] - 公司海外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 ,已成立海外业务团队 ,将充分调研海外市场 ,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6] 分组4: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年报显示 ,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 ,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达178.81亿元 ,同比激增519.42% ,受益于猪价回升及养殖成本下降 [7]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为45亿 - 50亿元 ,延续增长态势 [7] - 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5元/公斤 ,2025年目标为全年平均12元/公斤 [7] - 2024年销售生猪7160.2万头 ,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2025年计划出栏商品猪7200万 - 7800万头 ,叠加仔猪业务 ,全年总出栏量或达8000万 - 9000万头 ,创近三年新高 [7]
牧原股份启动H股上市计划 国际化战略与业绩复苏双轮驱动
新浪证券· 2025-04-16 15:1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次资本布局与业绩回升共振,若H股成功落地,“A+H”双平台架构将为企业全球化注入新动能 [1][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达178.81亿元,较上年亏损41.68亿元扭亏为盈,增幅高达519.42% [2] - 2024年生猪出栏量增至7160.2万头、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2.7%至16.30元/公斤,养殖成本从15.8元/公斤降至13元/公斤 [2] - 公司生猪毛利率从2023年的2.92%跃升至19.21%,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9.05% [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279.50%至375.43亿元,创历史新高,资产负债率下降3.43个百分点至58.68% [3] - 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141.61亿元)首超资本开支(123.81亿元),2025年资本开支将进一步压缩至90亿元 [3]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2025年4月15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可能额外增发15%的股份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领域,上市计划需获股东大会及境内外监管部门批准,最终实施仍存不确定性 [1] 公司国际化战略 - 2024年公司已与越南BAF公司达成合作,输出养猪技术及管理方案,并在东南亚市场积累经验 [4] - H股平台可拓宽融资渠道,对接国际资本,强化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还能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提升国际竞争力 [4] 行业潜在风险 - 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2024年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价格回升,未来若产能再度过剩可能导致盈利承压 [5]
牧原股份拟登陆H股 生猪养殖龙头迈出出海战略重要一步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23:02
文章核心观点 牧原股份拟发行H股在港交所上市,是其出海战略重要一步,公司持续探索海外业务,且经营情况稳定、发展前景良好 [1][2][3] 公司出海战略 - 4月15日公司宣布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发行股数不超发行后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发行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具体发行时间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等根据相关情况决定 [1] -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 [1] - 2024年公司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等 [1] - 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经营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业务,利于积累海外运营经验、扩大业务渠道 [2] - 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对非瘟防控等需求迫切,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切入点,海外业务团队正熟悉当地市场,将制定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5.43亿元,同比增长279.5%;年末资产负债率58.68%,同比下降3.43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5亿元至50亿元 [3] 公司成本目标 - 2024年12月公司达成13元/公斤的成本目标,之前提出的600元降本空间已实现一半以上 [3] - 2025年公司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 [3] 公司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分红总额30.83亿元(含税) [3] - 2024年全年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75.88亿元(含税) [3]
“猪茅”牧原股份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出海”要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21:03
文章核心观点 牧原股份启动港股上市计划,发行H股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等,公司“出海”意图明显,旨在拓宽未来增长空间,且公司经营策略转变、成本控制良好 [1][2][3] 分组1:港股上市计划 - 4月15日晚间牧原股份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3] - 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1][3] - 募集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用途,具体发行时间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决定 [3] 分组2:国际化战略 - 公司有关人士称本次港股上市是要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宽未来增长空间,是出海战略重要一步 [2][3] - 自去年以来公司“出海”动作频频,2024年9月与越南农业公司合作,今年3月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 [2][4] - 公司越南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会根据未来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2][4] 分组3: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作为国内养猪“一哥”,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数的10%以上,经营策略转变为“内部挖潜” [5] - 2024年出栏生猪7160.2万头,2025年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7800万头,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5亿元~50亿元 [5] - 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5元/kg左右,环比下降约3.1%,今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kg [5] 分组4:海外市场情况 - 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猪肉是当地居民主要蛋白质摄入来源之一,市场需求旺盛 [6] - 以越南为例,2023年人口达1.003亿,猪肉在当地牲畜肉类总产量中占比高达62.1%,生猪市场有吸引力 [6]
安徽合力(600761):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4-12 18:28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3.25亿元,同比增长0.99% [1] - 归母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增长0.18% [1] - 2024Q4营收41.40亿元,同比下降4.58%,环比下降4.66% [1] - 2024Q4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46.07%,环比下降52.06% [1] 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工业车辆销量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 [2] - 国内市场销售80.50万台,同比增长4.77% [2] - 海外市场销售48.05万台,同比增长18.53% [2] - 产品结构:Ⅰ类14.46%、Ⅱ类2.31%、Ⅲ类56.84%、Ⅳ/Ⅴ类26.39% [2] 公司市场份额 - 2024年叉车销售34.02万台,同比增长16.53% [2] - 叉车市占率26.5%,同比提升1.6pcts [2]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近40%,在3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占率第一 [3] 财务指标 - 2024年毛利率23.46%,同比+2.84pcts [3] - 净利率8.66%,同比+0.56pcts [3] - 销售费用率5.08%,同比+1.03pcts [3] - 管理费用率3.30%,同比+0.71pcts [3] - 研发费用率6.27%,同比+1.17pcts [3] - 财务费用率0.18%,同比+0.13pcts [3] 业务发展 - 国内收入101.86亿元,同比下降6.37% [2] - 国外收入69.28亿元,同比增长13.33% [2] - 整机出口12.64万台,同比增长34.08% [3] - 并购宇锋智能,收购好运机械、安鑫货叉股权 [3] 战略布局 - 海外投资建设欧洲总部及欧洲研发中心 [3] - 国内投资设立北京合力、河北合力 [3] - 推进"1+N+X"国际化营销体系 [3] - 合力大洋洲中心、欧洲总部、南美中心开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