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小巨人
icon
搜索文档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新一轮北证50成分6月将迎来调整,北证A股整体PE48.96X
开源证券· 2025-05-12 15:4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13日北证50指数样本股将进行第二次调整,利尔达等5家公司或调入,戈碧迦等5家公司或调出;本周北证50震荡增长,北证A股整体PE上涨,流动性提升;短期内北交所可能高波动,建议关注部分公司中长期配置潜力,警惕部分公司估值风险 [3][4] 周观点 - 2025年6月13日北证50指数样本股将进行第二次调整,调整规则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原则,季度和半年度调整时间有规定 [11] - 筛选符合规则的公司,利尔达、万达轴承等前5家公司或调入,纬达光电等为备选;戈碧迦、星辰科技等5家公司或调出,调出对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但短期股价或波动 [3][12][1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创业板、北证A股PE估值整体上涨,北证A股整体PE由46.46X涨至48.96X [17]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11.19亿元,较上周增长44.09%,日均换手率达8.34%,较上周增加2.30pcts;创业板和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也有增长 [19] - 北证50、创业板、沪深300上涨,科创50下跌;截至本周,北证50指数报1379.31点,周涨3.62%,PE TTM 72.12X [22] - 截至2025年5月9日,140家北交所企业PE TTM超45X,占比53.03%,63家超105X,占比23.86%;39家企业PE TTM处于0 - 30X,占比14.77% [23] - 与2024年11月7日相比,北交所PE TTM在0 - 30X的公司数量减少25家,超45X的企业数量增长16家,超90X的企业数量增长22家 [23] - 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五大行业PE TTM分别为99.83X、38.78X、53.84X、47.41X、41.25X [26] - 短期内北交所靠近1400点,可能高波动,2024年报后PE>60X的公司需注意;建议关注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和超预期、估值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警惕部分公司估值风险 [4][32]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9日,北交所有26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3月开发科技上市,天工股份5月即将上市 [37] - 26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4.93X、中值为14.68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223.48%,中值为190.97% [39] - 2025年1 - 3月3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267.91%,开发科技首日涨幅150.36%;2024年至今首日涨幅最大的前3家企业为铜冠矿建、方正阀门、星图测控 [39] - 截至2025年5月9日,2025年北交所上市企业3家,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发行速度基本平稳 [43] 北交所IPO审核一览 - 2025年5月6 - 9日,丹娜生物更新至提交注册,交大铁发更新至注册,安达股份等5家更新至已问询,联川生物更新至已受理,控汇股份更新至终止 [5][47]
北交所首单定增并购又有新进展,五新隧装欲26亿“吃下”两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5-05 17:53
收购交易概况 - 五新隧装拟以26.5亿元收购五新重工和兴中科技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亿元 [1][2] - 交易价格较此前披露的30亿元上限下调至26.5亿元,对应市盈率约8倍(兴中科技7.82倍、五新重工8.24倍) [2][3] - 该交易为北交所"并购六条"政策发布后首单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项目 [1][5] 标的公司情况 - 两家标的均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新重工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兴中科技子公司五新科技曾冲刺沪市主板IPO但终止 [1][3][4] - 业绩表现:兴中科技2022-2024年11月净利润分别为1.96亿、2.45亿、2.01亿元,五新重工同期为0.72亿、1.02亿、0.89亿元 [3] - 业绩承诺:兴中科技2024-2027年需累计完成7.48亿元(承诺总额9.35亿元的80%),五新重工需累计完成2.84亿元 [3] 交易背景与关联 - 五新隧装与五新重工同属五新投资旗下,后者持股比例分别为35.12%和83.81% [1] - 实控人王薪程通过五新投资控制五新隧装43.06%股权,并担任五新重工董事等职务 [4] - 标的公司可通过交易登陆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整合 [5]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并购六条"政策支持跨行业并购、允许未盈利资产注入,北交所召开座谈会推进并购重组 [5][7] - 该交易被视为北交所并购示范案例,可能提升中小企业通过并购进入资本市场的积极性 [5][6] - 北交所并购将聚焦资源整合、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方向,包括"蛇吞象"式并购等 [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惟创新者进:北交所出圈,新质跃升北交先行
开源证券· 2025-04-27 18:03
报告核心观点 多因素推动北交所出圈,新质跃升北交先行;本周北证50震荡下滑,短期内高波动性需关注,建议关注北交所部分公司中长期配置潜力,特别是业绩符合和超预期、估值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1][2] 周观点 政策方面 - 2025年4月11日北交所开展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二次全网测试,验证参测机构技术系统改造及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代码切换情况,代码切换后行情展示及前收盘价有相应规则[9] - 2025年4月3日北交所修订《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细则》,增加新股战略配售比例和参与家数,对不同发行股票数量的战略投资者数量和配售股票总量有新规定,且未对战略投资者类型硬性规定[10][11] 市场方面 - 2023年以来北交所经历三轮行情,2025年3月18日北证50指数达1441.88点创历史新高[13] - 北交所估值逐步成熟,市盈率整体超创业板接近科创板水平,2025年1 - 3月行情使估值从流动性改善转向企业重估[16] - 三轮行情推动北交所换手率超越创业板水平,2024年9月底后超越科创板水平[19] - 2024年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值189.70%,2025年1 - 3月均值267.91%,2024年10 - 12月均值达383.12%[23] - 2024年新股上市后6个月平均涨幅166.05%大幅超越2023年水平,2024 - 2025年新股平均6个月涨幅达166.05%和678.48%[26] - 2024年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创新高为54.18亿元,同比增长63.08%,配置家数创新高年末达29家,同比增长31.82%[31][32] - 2024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高增长,2022 - 2025年规模分别为29.40亿元、27.69亿元、77.79亿元和95.39亿元[3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估值上涨,创业板、北证A股PE估值整体下滑,北证A股整体PE由46.10X下滑到45.22X[38]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00.66亿元,较上周下滑8.00%,日均换手率下滑至7.94%(-0.97pcts),创业板和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上升[39] - 创业板、沪深300上涨,科创50、北证50下跌,北证50指数报1300.19点,较上周下跌2.16%,PE TTM62.04X[44] - 截至2025年4月25日,134家企业PE TTM超45X占比50.76%,47家超105X占比17.80%,43家处于0 - 30X占比16.29%,与2024年11月7日相比,不同区间公司数量有变化[52] - 2025年4月25日,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五大行业PE TTM均值分别为111.24X、65.52X、59.71X、47.40X、25.26X[53]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4月25日,北交所有26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第三家上市公司开发科技首日涨幅150.36%[61][63] - 26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14.93X、中值14.68X,首日涨跌幅均值223.48%,中值190.97%,2025年1 - 3月3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267.91%[63] - 截至2025年4月25日,2025年北交所上市企业3家,2024年全年发行新股23家,发行速度基本平稳[65] 北交所IPO审核一览 2025年4月21 - 25日,岷山环能、鼎佳精密、广信科技过会;雅图高新、尚航科技、广信科技、志高机械已问询;宏远股份提交注册;博达软件、天和环保终止上市[70][71]
比亚迪“小伙伴”,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4-14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本周有3只新股可申购,分别为4月14日的上交所主板新股天有为,4月15日的深交所主板新股江顺科技和创业板新股众捷汽车,天有为和众捷汽车均是比亚迪供应商 [1] 天有为相关情况 基本信息 - 申购代码为732202,发行价93.50元/股,发行市盈率13.50倍,参考行业市盈率27.16倍,总发行数量4000万股,网上发行1280万股,网上申购数量上限1.2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2.50万元 [3] - 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产品有电子式组合仪表等 [3] - 客户包含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 [3] 财务数据 - 2022 -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亿元、34.37亿元、44.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8.42亿元、11.36亿元 [4] - 20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232459.71万元、361135.88万元、51093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87782.31万元、173740.66万元、286398.43万元 [5] - 20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62.74%、52.43%、44.67%,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32.65万元、343707.85万元、446465.3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9666.31万元、84257.04万元、113614.89万元等 [6] 江顺科技相关情况 基本信息 - 申购代码为001400,发行价37.36元/股,发行市盈率15.32倍,参考行业市盈率29.52倍,总发行数量1500万股,均网上发行,网上申购数量上限1.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15万元 [8] - 主要从事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等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行业领先企业,2024年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与华建铝业等国内外铝型材制造行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8] 财务数据 - 2022 -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2亿元、10.43亿元、1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46亿元、1.55亿元 [9] - 20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103583.04万元、126035.56万元、149111.5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8800.87万元、54507.05万元、71449.10万元等 [10] 众捷汽车相关情况 基本信息 - 申购代码为301560,发行价16.50元/股,发行市盈率21.30倍,参考行业市盈率27.16倍,总发行数量3040万股,网上发行730万股,网上申购数量上限0.7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7万元 [12] - 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加工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有汽车空调热交换器等,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 - 业务覆盖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客户包含马勒等跨国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用于中高端整车品牌,与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建立直接业务合作关系,2024年对比亚迪收入达1363.39万元 [12] 财务数据 - 2022 -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3亿元、8.22亿元、9.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31.04万元、8255.22万元、9538.66万元 [12] - 20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分别为88275.53万元、125432.68万元、144962.0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3514.60万元、42159.80万元、46506.22万元等 [13]
北交所投研工具书之二:透视北交所新股系列:新芽待茁,沃土生金
华源证券· 2025-03-14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北交所展开研究,涵盖规则优化、数据透视和企业挖掘三方面内容,指出北交所新股发行上市流程优化,用时缩减约20%,2024年北交所公司平均发行首日涨跌幅达218%,并挖掘出已受理和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的优质企业[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明晰规则:优化缩减约20%新股发行上市流程用时 - 北交所股票定价发行方式有网下询价、网上竞价、直接定价三种,2023年4月3日后上市的79家企业均采用直接定价方式[8] - 发行上市流程优化后整体用时缩减20%左右,一是缩短申购资金冻结时长至2个交易日,二是缩减申购、上市环节业务办理间隔[9] - 北交所新股申购无市值要求,但需先开通权限,申购时全额缴纳资金,未中签时T日冻结、T+2日解冻[13][16] 透视数据:2024年北交所公司平均发行首日涨跌幅达218% - 截至2024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265家,2024年仅23家上市,原因是“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成2024年IPO市场主旋律[17] - 2022 - 2024年发行市盈率平均值与中值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15.45倍,且各月走势平稳[18] - 网上发行冻结资金均值持续提升,2024年达2128.97亿元,年增长率476.3%,大部分公司冻结资金在1000 - 2000亿元之间[20] - 有效申购倍数均值大幅增长,2024年达1478.95倍,73.9%的公司超1000倍[22] - 中签率均值逐年下降,2024年降至0.1%,所有上市公司中签率均低于5‰[25] - 发行首日涨跌幅均值逐年上升,2024年达217.69%,74%的企业涨幅超100%[32] 前瞻挖掘:北交所已受理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59% 稀缺性遴选:31家企业行业地位较高,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有5家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北交所已受理企业98家,31家企业在各自领域位处较高行业地位,如石羊农科、杰理科技等[35] - 98家已受理企业中,21家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其中国家级5家,分别为杰理科技、农大科技等[37] 财务端遴选:规模、成长、盈利能力、研发水平四大维度 - 北交所已受理98家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9%,筛选出8家优质企业,为顶立科技、阳光精机等[39] - 从2023年2月28日至2025年2月2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642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1%,剔除已受理企业后筛选出23家优质企业,包含龙鑫智能、美康股份等[47]
西磁科技: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10-25 18:38
业绩数据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05,865,504.76元,毛利率37.05%,净利润28,596,595.61元[38]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2%[38] - 2021年和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3.57万元和3077.19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07%和28.33%[79] - 2023年1 - 6月公司电磁除铁设备实现销售1144.51万元[68] - 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4006.78万元、3887.46万元、4039.07万元和2025.2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2.02%、32.87%、24.09%和19.29%[94]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244.82万元、1339.87万元、1775.73万元和1994.59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1.71%、15.40%、11.77%和14.76%[97]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前五名占账面余额比例分别为50.07%、33.43%、36.68%和33.49%[97]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92.85万元、2695.16万元、5099.71万元和3667.58万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分别为9.65%、17.75%、23.96%和18.35%[19][98] - 报告期内汇兑损益金额分别为损失152.41万元、损失78.02万元、收益173.18万元和收益54.39万元[99] 公司运营 - 公司主营磁力过滤设备和磁性应用组件,产品应用于多行业,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35] - 公司在磁力过滤设备行业多领域布局,最终客户包括电子材料等下游行业[14] - 公司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3] - 2023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53][76][198] - 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76][198] - 公司颗粒物料连续在线磁性分离技术分离效果达99%以上[54] - 公司深耕精细除铁领域二十余年,持续自主研发投入和积累[54] 产品研发 - 公司创新研发自动永磁除铁设备和电磁除铁设备,解决现有设备问题并拓展市场[36][199] - 自动永磁除铁设备每层磁力架组件可独立清理,无需停料,能连续在线清理,效率高[71] - 电磁除铁设备能去除微米级和亚微米级铁磁性杂质,应用于多领域,采用对称振动电机布置和柔性阻尼器降低物料损失,研发出恒定磁场控制功能解决磁场强度降低问题[66] 市场与战略 - 我国磁力过滤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66]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770.00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2035.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超额配售股票数量不超发行数量15%即265.50万股[8][42][82][158] - 公司将永磁除铁设备等产品向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延伸拓展,加大海外推广力度[78][199]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产学研合作[78] - 公司将改进产品工艺指标,提高客户信任度,巩固存量客户,开拓新客户[78]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市场推广及市场空间受限风险,若多种情形出现将面临业绩下滑风险[15] - 若未来下游电子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或下降,公司经营业绩面临下滑风险[18] - 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风险[20][105] - 募投项目可能收益不及预期,导致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106] -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可能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08]
美心翼申: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9-01 18:01
发行相关 - 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2990万股,占本次发行股份15%[9][53] - 每股面值1元,发行底价18.39元/股[9][53] - 发行对象为符合规定且已开通北交所股票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53] - 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53]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7亿、5.29亿、5.0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83%、25.80%、24.81%[22][49][84]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8%[32]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76.52万元,同比增加14.93%[32] - 2023年1 - 6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87.34万元,同比减少6.69%[32] 客户与市场 - 2020 - 2022年合并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84.30%、80.51%和80.80%[14][79] - 2020 - 2022年境外销售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41.87%、42.44%和47.59%[15][80] 财务指标 - 2020 - 2022年汇兑损益分别为314.95万、176.98万、 - 555.43万元[18][82] - 2020 - 2022年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63.98%、65.31%、59.87%[19][20][84]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1、5.94、4.8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89、4.44、3.57[26][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总额度约3.11亿元,已使用1.47亿元,未使用1.64亿元[26][87] 税收政策 - 2011 - 2020年和2021 - 2030年,公司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7][85] - 子公司棠立机械2020年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21 - 2022年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28][86]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0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59%[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9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25%[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由32.15%下降至28.39%[32]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计每年新增资产折旧及摊销占相关项目预计年收入比例均值为11.54%,占2022年度营业收入比例为4.23%[30][90] - 本次募集资金3.45亿元,用于高效能压缩机精密部件升级等4个项目[73] 公司资质与技术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3][65] - 截至说明出具日,公司获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68] - 公司有7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圆度精度可达1.5μm,直径精度可达5μm,不良率低于50PPM[67]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6856.00万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徐争鸣、王安庆合计持股2606.60万股,持股比例38.02%[44][45][117] - 中信证券与其全资控股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合计持有679.5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股本总额的比例为9.91%[62] 历史事件 - 2022年10月发行人主要客户艾默生电气宣布出售业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已完成[34] - 2023年8月2日谷轮与发行人签署有效期自2023年6月1日至2028年9月30日的协议[34] 上市进程 - 2023年5月公司审议通过申请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等相关议案[50] - 本次发行方案尚需北交所审核及中国证监会注册[51] 定向发行 - 2022年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对象6名,合计认购数量223.44万股,认购价格8.38元/股,合计认购金额1872.43万元[106] - 定向发行股份用于归还公司银行贷款[107] 公司架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42] - 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49] 承诺事项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作出股份锁定、持股及减持意向、稳定股价等多项承诺[166][167][168] - 相关人员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违反需承担赔偿责任[196][197][199][200]
美硕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20 20:44
发行信息 - 发行股数为18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7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00%[9][35] - 每股面值为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37.40元,发行市盈率为47.61倍,发行市净率2.92倍[9][35][36] - 发行日期为2023年6月15日,刊登询价公告日期为2023年6月6日[9][36][37] - 募集资金总额67320.00万元,净额60402.91万元,发行费用总额(不含增值税)6917.09万元[36]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273.20万元、57734.06万元、53707.7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714.73万元、6690.34万元、6570.30万元[62]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1793.59万元,同比下降6.52%;净利润1212.45万元,同比下降21.18%[64][65]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30000.00 - 33000.00万元,同比上升12.74% - 24.01%;净利润3115.00 - 3524.40万元,同比上升3.13% - 16.69%[67]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向美的集团销售金额分别为28808.16万元、30920.31万元和26251.0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2.26%、53.56%和48.88%[24][76] - 2019 - 2021年公司继电器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82%、0.93%、1.04%,销售规模分别为3.66亿元、4.34亿元、5.30亿元[52] - 2019年和2020年公司在浙江省家电类通用继电器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49]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主营继电器类控制件及流体电磁阀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通用继电器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比例均超80%[24][25][38] - 2019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557.30万元、2192.19万元、2364.42万元,累计金额6113.91万元[5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94.44%股份,发行后持有70.83%股份[30][82] - 申报前一年新增股东平阳欧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新增持股80万股,占比1.48%[173] 其他信息 - 公司2018年主导起草“浙江制造”标准《小型电磁继电器》,2021年7月成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54] - 公司荣获2021年(第34届)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经济指标综合排序第九十五名,2022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第九十名[50][54]
美硕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6-05 21:38
发行信息 - 拟公开发行股票1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7200万股[7][33] - 预计2023年6月15日发行,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保荐人是财通证券[7]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94.44%,发行后持股70.83%[28] 业绩数据 - 2022 - 2020年通用继电器收入分别为45247.16万元、50281.46万元、42010.75万元[38] - 2022年营业收入53707.77万元,2023年1 - 3月为11793.59万元,同比降6.52%[60][62]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收30000.00 - 33000.00万元,同比增12.74% - 24.01%[65] - 2022 - 2020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72%、24.11%、27.32%[27]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向美的集团销售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2.26%、53.56%和48.88%[22] - 2022 - 2020年前五客户销售金额占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67.65%、69.09%、77.49%[25] - 2019 - 2020年公司在浙江省家电类通用继电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47] 研发与产品 - 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557.30万元、2192.19万元、2364.42万元[50] - 开发出密封小型电磁继电器、PCB式汽车继电器、电力继电器产品[54] 财务状况 - 2022年末资产总额51496.7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1915.29万元[60] - 2022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38.07%,2021年为50.40%,2020年为54.67%[60] 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黄晓湖等五人为共同实际控制人[155] - 申报前一年新增股东平阳欧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新增持股80万股,占比1.48%[170] 公司历史 - 2007年2月6日有限公司设立,2016年变更为股份公司[98][101] - 2016年11月挂牌新三板,2020年8月摘牌[14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项目合计55885.41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55600.00万元[68] - 拟投资项目包括继电器及水阀系列产品生产线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3]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26 15:14
发行上市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75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1000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8][17][37]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8] 业绩情况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2,538.42万元、71,468.61万元和74,973.6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168.67万元、9,069.23万元和12,257.46万元[50][52]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4.6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1.14%[56] - 2023年1 - 6月预测营业收入30681.54至31781.54万元,较2022年1 - 6月减少19.78%至16.91%[59]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41%、66.29%和71.13%[28][32][7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63.20%、67.86%和66.06%[29]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946.15万元、18,213.78万元和15,605.0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06%、27.76%和21.44%[30] 产品市场 - 公司产品约85%销往售后市场,约15%销往主机配套市场[42] - 2020年度,售后市场领域公司轮毂轴承单元产品销售额在国内同类企业中排名前三[45] 研发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授权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40][46] - 公司主持或参与起草了2项轴承行业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40] - 公司的“斯菱汽车轴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工业互联网平台[40]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拥有开源轴承、优联轴承、斯菱贸易等全资子公司,与优联轴承、斯菱贸易合计持股斯菱泰国100%[16] - 优联轴承2022年末总资产10215.89万元,净资产3869.75万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12325.12万元,净利润2720.78万元[178] - 开源轴承2022年末总资产17388.83万元,净资产12018.92万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7086.62万元,净利润44.76万元[180] 收购情况 - 2017年公司收购优联轴承100%股权,交易价格2570.15万元[142] - 2019年公司收购开源轴承100%股权,交易价15000万元[154]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姜岭、姜楠合计持股50.22%,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37.66%[83] - 姜岭发行前持股3627.10万股,比例43.9648%;发行后持股3627.10万股,比例32.9736%[199] - 张一民发行前持股1192.03万股,比例14.4488%;发行后持股1192.03万股,比例10.83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