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算潮甬动 智造未来”中国移动AI驱动新型工业化变革主题活动在宁波举行
新浪财经· 2025-09-05 21:27
政策与战略导向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1] - 国务院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 - 宁波市作为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正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全面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6] 产业实践成果 - 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发布《"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实操指引》 基于对宁波近200家企业调研 覆盖十大特色行业63个应用场景[3][5] - 在爱柯迪工厂应用5G-A+AI技术使柔性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80%[6] - 在得力集团部署5G-A+智慧物流体系实现智能码垛 装载效率提升17%[6] - 在野马电池工厂实现AI瑕疵检测 每分钟600个样品 99.9%准确率 0.1mm检测精度 兼容5种电池型号[6] - 宁波移动与领航公司合作推出AIGC服装设计平台 助力百余家纺织企业从OEM向ODM转型[5] 生态合作建设 - 成立首个工厂操作系统生态链 涵盖蓝卓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合作伙伴 提供设备选型到应用部署的全链闭环服务[11] - 组建AI+制造赋能生态联盟 联合华为 和利时 数益工联等企业构建"全能智库"与"技术后盾"[13] -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与中核浙能签署AI+能源战略协议 推动核能与数字技术融合 创新智能运维算法解决方案[7] - 宁波分公司与金田 得力 公牛等企业共建AI+制造创新工厂试点 探索研产供销服全链条提升[9] 技术服务模式 - 提供个性部署 SAAS租赁 标品嵌入 端侧部署等不同阶段AI演进服务模式[5] - 输出AI+通用能力实现对传统工厂应用的智能体改造[5] - 指引文件细化AI与智能制造融合成熟度分级 提供硬件选型 软件配置 人才建设到部署实施的全流程操作指南[5]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外宾人数占比将超五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4:10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外宾人数占比将超五成 中新社合肥9月5日电 (记者 储玮玮)记者5日从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 悉,超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国际组织和商协会负责人等嘉宾将出席大会,外宾人数 占比将超过50%。 图为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右)亮相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定于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河南省为主宾 省。 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大项目对接、"十四五"制造业发展 成就展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大会发布等活动。 大会期间,将发布《制造强国建设十大领域发展报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2025)》和"2025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等成果,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同时,将举办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发展对接会、中小企业出海暨国际产业链合作对 接活动、皖德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进博会外企(安徽)对接会等国际化活动,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 经贸合作交流,拓展制 ...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累计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新浪财经· 2025-09-04 16:21
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成果 - 中国累计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万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30余家 [1]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1] 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制定智能工厂建设导则、通用技术要求及安全控制要求等国家标准,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实施路径 [1] - 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发布国家标准超4000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2] - "十四五"期间新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26个,中国专家担任技术机构主席30个及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486个 [3] 技术体系与产业升级 - 制定智能装备性能测试、工业软件互操作性等标准,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 [2] - 通过工业机器人设计规范、柔性控制等标准推动高端装备研发,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532项 [3]
GP Batteries 携手 GPTBots 打造全球智能客服网络
格隆汇· 2025-09-01 17:37
核心观点 - 传统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高效客户服务体系 GP Batteries与GPTBots合作实现客服自动化与运营智能化 [1][4][8] 企业背景与挑战 - GP Batteries为全球领先电池制造商 业务覆盖50多个国家地区 产品含AA AAA CR2032等数十种型号 [3] - 复杂产品线与多语言市场导致客服难题 消费者难以分辨型号 客服需记忆庞杂知识 跨语言服务响应缓慢 [3][5] 解决方案实施 - 采用GPTBots无代码AI平台 通过拖拽配置实现电池型号推荐 多语言支持 位置引导等功能 [4] - 系统支持泰语 马来语 繁体中文等多语种 一键完成翻译流程 [4] - 结合用户地理位置数据推荐购买渠道 打通问选买服务闭环 [4] - 官网 社交媒体平台 线下终端多渠道部署 实现全天候客户触达 [4] 运营成效 - 荷兰上线两个月覆盖超1000个销售渠道咨询 客服工作量减少50%以上 [7] - 自动应答率超50% 运营成本降低50%以上 服务延展至7×24小时 [8] - 聊天机器人成为首层客服接口 人工仅处理复杂个案 效率大幅提升 [7][8] 能力拓展方向 - AI应用于销售预测与供应链优化 提升全球销售准确性及工厂产能利用率 [8] - 构建多语种培训系统 为跨国员工推送标准化内容 降低沟通与培训成本 [9][11] - 内部流程自动化 涵盖订单处理 渠道管理 库存调度等业务环节 [10] 合作价值 - GPTBots提供可视化平台与24小时团队支持 助力非技术团队快速落地产品 [8] - AI多语种能力实现全球团队服务标准化 显著降低沟通成本 [11] - 合作展现制造业从客服自动化到全链条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范式 [11]
工信部:分行业分区域培育一批深耕行业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0:25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据工信微报8月2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 训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培训班并作开班讲话,他指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 体系的重要路径,是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编辑 郭之宸) 辛国斌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 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 向,以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聚焦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协同推进场景培育、改造示范和推 广应用,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普及应用。" 辛国斌强调,未来一段时间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从"数字赋能"向"智能应用"跨越的 关键阶段。要坚持分业施策、企业为主、供需联动、梯次推进原则,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 供应链和高标准数字园区,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为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打好坚实基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8:0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处于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从“数字赋能”向“智能应用”跨越的关键阶段 [1] - 坚持分业施策、企业为主、供需联动、梯次推进原则,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1] - 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供应链和高标准数字园区,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 [1] 具体实施路径与支持体系 - 加快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分行业分区域培育一批深耕行业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1] - 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 [1] - 加大政策和要素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等政策 [1] 工作机制与协同要求 - 进一步完善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工作体系,推动数据相通、平台打通、机制联通、业务贯通 [1] - 形成工作“一盘棋”的协同格局 [1]
SAP 采销产闭环系统赋能制造企业精益运营 生产过剩率大幅降低
江南时报· 2025-08-27 14:42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华成制造企业生产过剩率从15%降至3% [1][2] - 订单交付延迟率显著降低 生产成本大幅节省 [1] - 系统自动解析销售订单BOM清单并生成精准生产计划 同步推送采购需求单 [2] 系统功能优势 -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场景提供动态调整功能 [4] - 零部件晚到2天时系统自动顺延交付期并同步通知销售部门 [4] - 星辉电子订单交付延迟率从8%降至1.2% 华通汽车零部件企业年节省生产成本超200万美元 [4] 行业影响 - 实现销售采购生产无缝联动以应对市场变化 [5] - 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5] - 系统被评价为开启制造业精益运营新时代的技术突破 [8] 技术发展前景 - 计划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并增加自动故障诊断功能 [6] - 探索与其他技术平台集成提供更全面数字化解决方案 [6] - 目标成为制造企业精益运营的核心工具 [6]
创新构建“1+N+X”,聊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20:19
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 - 创新构建1个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加N个行业平台加X个应用场景的1+N+X推进机制 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支撑 [1] 服务平台建设进展 - 揭榜轴承精品钢板电线电缆和新材料功能铝等5个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 [2] - 建设临清冠县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加快生产设备互联互通 [2] - 上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测系统 推动1312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测评 [2] - 开发聊城企业之家助企智能服务系统 汇聚近400个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应用案例 [2] - 入驻服务商82家 促成28个数字化转型合作项目 [2] 示范项目与标杆企业 - 争取绿色建材产业链式转型轴承行业生产协同管控等5个省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项目 [3] - 5个项目入选省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 [3] - 东阿阿胶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并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3] - 新培育2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和19个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4] - 阳谷县入选省数字化转型引导区重点培育名单 [4] - 2022年以来争取省市数字化转型支持资金近2.8亿元 [4] - 政策覆盖技术改造平台建设优秀案例等多维度领域 [4] - 以轴承电线电缆金属加工产业为试点创新财政奖补方式 [4]
湖北企业数字化改造可享受免费评估诊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15:25
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 - 《湖北省数据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 标志着湖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政策驱动"迈入"法治驱动"新阶段 [1] - 该条例是湖北数据领域基础性法规 涵盖数据权益保护 资源管理 流通利用 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框架 [1] 当前数字化转型进展 - 湖北6490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 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近1/3 [1] - 90%以上企业达到L2级数字化水平 正处于向L3级提升阶段 [1] - 截至今年6月底 湖北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9.7%(全国第7)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0.7%(全国第6) [1] - 上云工业企业达5.8万家 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近58% 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全覆盖 [1] 未来转型规划 - 将打造"点-线-面"转型示范: - "点"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 - "线"上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 开展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 [2] - "面"上建设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资源共享 [2] -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协同"机制 优化"三库一包"(人才库 产品库 待转企业库 政策工具包) [2] - 分级推广"一图四清单"(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 数据要素 知识模型 工具软件 人才技能清单) [2] - 引导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入链用数" 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2]
陈晓东:高水平开放推动全产业链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8-19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 双向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1] - 双向投资通过技术传递效应和竞争激励效应,深度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活动 [2][3] - 需通过制度型开放、差异化产业政策、畅通传导机制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推动双向投资高质量协调发展,以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与自主可控 [4][5][6] 双向投资对产业链创新的作用机制 -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供技术先进的中间产品,为下游企业创新提供知识积累,并通过制定高标准促使上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2] - 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将国外先进技术传递至母公司,并倒逼投资国上游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应能力 [2] - 双向投资带来竞争激励效应,促使东道国上下游企业为满足外商直接投资标准而展开创新竞赛,并激励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在国的上下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以应对国际竞争 [3] 推动双向投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以制度型开放促进高质量协调发展,包括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总结推广自贸试验区等平台经验、打造区域联动开放平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4] - 根据产业链技术属性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对技术依赖度高的产业链设立支持基金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技术依赖度低的产业链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并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4] - 畅通传导机制,通过财税优惠吸引跨国公司布局研发中心,支持国内企业布局海内外研发机构,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共享平台 [5] - 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并鼓励国产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优先购买与使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