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环球网资讯· 2025-04-29 17: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战略部署 -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通过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1] - 重点回答增强中国原始创新能力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两大问题 明确设立国际科研资助机制 [3]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措施 - 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 鼓励自由探索稳固基础研究"基本盘" [3] - 深化人才类项目改革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探索非共识项目遴选机制支持高风险高争议创新思想 [3] - 优化重大项目支持模式 依托重大研究计划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3]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举措 - 主责承接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 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3] - 拓展多元投入做大联合基金 撬动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 允许央企研发机构注册为依托单位并探索支持民营企业新模式 [3] 基础研究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5% 占R&D经费比重提升至6.9% [4] - 高被引论文和自然指数居世界前列 国家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十位 [4] 2025年项目评审工作重点 - 引导正确认识人才类项目本质属性 破解"帽子化"问题 巩固评审专家专项整治 [4][5] - 盘活项目结余资金规范经费管理 提高资助效能 资源投向一线科研人员促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5]
丘成桐的一小步,深圳科技创新一大步|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4-28 20:34
上周末,深圳的科学圈掀起一个小高潮,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先后到来。 丘成桐、杰曼诺夫这样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到来,对于深圳撬动创新资源、推进源头创新的杠杆作用和示 范意义不言而喻。 深圳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创中心,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就必须狠抓基础研究,补长 短板。而数学是"科学之母",是基础科学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底层驱动力,深圳当然需要延揽数学家。 但深圳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筹码",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座城市也值得他们选择。 首先当然是深圳的产业和人才优势。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 1.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2.34%。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密度居全国城市第一。现有 高层次人才2.6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700万。 先是4月25日,河套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揭牌,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作为领衔发起人、院长,亲自为研究院揭牌。 紧接着,26日,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成立,担任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 ...
中国一年投入3.6万亿研发经费,都花在哪儿了?
虎嗅APP· 2025-03-08 21:42
研发经费总量与强度 -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1%,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2023年研发经费增至3.34万亿元,增长8.36%,2024年超3.6万亿元,增速放缓但仍实现"十四五"年均增长7%目标 [2] -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22年达2.54%,首次实现国家设定的2.5%目标,2023年升至2.65%,2024年达2.68% [4] 国际比较 -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9.57%,全球第二,是德国的3.58倍、日本的3.16倍 [5] - 研发投入强度在G7国家中处于中游,2022年为2.54%,低于美国(3.59%)、日本(3.41%)、德国(3.13%)和英国(2.77%) [6] 区域分布 - 南方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从2020年66.50%升至2023年67.21%,TOP10省市中南方数量从7个增至8个 [8] - 中部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从2020年17.75%升至2023年18.20%,东北地区占比从3.61%降至3.35% [11] - 2023年广东(4802.6亿元)、江苏(4212.3亿元)、北京(2947.1亿元)领跑,三地合计占全国35.86% [13] - 千亿级研发经费省份从2020年8个增至2023年12个,新增河南、湖南、安徽、福建 [13] 经费来源与执行结构 - 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从1995年31.71%升至2022年79.02%,政府占比从25.84%降至17.77% [16] - 企业执行研发经费占比从1995年40.64%升至2022年77.57%,科研机构占比从41.98%降至12.39% [18] - 企业95.6%研发经费用于内部活动,政府资金主要支持研发机构(54.77%)和高校(25.3%) [20] 研发活动类型 - 企业研发以试验发展为主(2022年占比95.93%),基础研究仅占0.73% [23] - 高校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16.81%升至2022年41.33%,试验发展占比降至9.88% [23] - 研发机构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7.27%增至2022年19.01%,试验发展占比降至47.78% [24]
腾讯,刚捐5个亿
投资界· 2025-02-19 15:46
投向青年学生。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是一则颇为低调的官宣。 昨日(2月1 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已与腾讯公司正式签约,腾讯公司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人民币5亿元—— 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粤港澳 大湾区获资助者开展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界苦基础研究久矣。两个关键词——青年学生,基础研究,此次捐赠某种程度也 被视为风向标。 腾讯出5亿 做了一笔意外「投资」 这一次,腾讯将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并非易事,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照搬,研究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和层层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众多的研究人员和团队都在从事基础研究,竞争异常激烈, 很难脱颖而出。而每一个研究项目立项背后,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则是中国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助渠道之一, 形成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2 0 2 4年4月,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获批名单出 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