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

搜索文档
专家业者共论博物馆展陈创新如何更好借助数智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21:21
数智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 - 会议聚焦数智技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创新应用,探讨行业前沿趋势,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 [1] - 多家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展示数智技术在展陈中的创新应用案例,包括河北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等 [1] 具体案例与实践 - 成都博物馆利用数字科技提升展陈,增强观众可及性和体验性,推动展陈向数智科技方向发展 [3] - 首都博物馆在"看·见殷商"展览中运用数字技术,使分藏于不同博物馆的妇好鸮尊在展览中团聚,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其"身世" [3] -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通过数字技术深入研究壁画、彩塑和古建筑,并在展览中利用AI技术复原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风貌,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 [3] - 凡拓数创发布永乐宫线上小游戏及AR文创产品,探索数字技术助力展览和文物展示的新形式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交流会搭建全国博物馆界高水平对话平台,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5] - 博物馆行业将继续深化数智技术应用,推动展览创新,优化观众体验 [5] 活动组织与参与 - 活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指导,文博圈主办,多家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承办,吸引全国60余位展陈负责人和数智化领域专家参与 [5]
数智技术加快文化出海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7
政策支持与文化出海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促进文化企业和产品、服务"出海" [1] - 政策引导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壮大经营主体推动更多中国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1]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在深圳举行,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空间 [1] - 文化贸易是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AI时代全球文化共创共享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1] - 华强方特搭建内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平台,AI技术已应用于概念设计、角色场景设计、模型搭建等环节,提升内容创作质量和效率 [2] 企业实践案例 - 泡泡玛特门店进驻全球80余座核心城市地标,包括纽约时代广场和伦敦牛津街 [1] - 泡泡玛特将IP作为核心驱动力和连接全球消费者的情感纽带,国际扩张获得全球消费者对IP价值的高度认可 [1] - 华强方特将继续深耕文化旅游科技产业,深化数字应用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2]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京启幕:四份报告聚焦产业发展 跨界力量共话创新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5-28 17:36
论坛概况 - 第三届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以"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为主题,首次采用"主论坛+专题论坛"模式,设置"未来旅游""酒业文化""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 [3] - 论坛发布6份深蓝智库年度报告,涵盖消费金融、人形机器人、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3] - 数百位来自"产学研媒政"的嘉宾参与,共同探索提振消费、激活民营经济、推动创新融合的实践方案 [3] 智库成果与影响力 - 深蓝智库成立两年多来已发布30份专题报告,组织31场主题沙龙,成立12个研究院及5个调研基地 [17] - 智库构建了"政府+媒体+品牌+智库"的协同生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17] - 论坛启动"深蓝智库创新智造调研基地"2025年主题调研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6个方面提出20多项政策措施 [7] - 北京市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通过创新消费力撬动市场资源高效流通,为全国提供"北京样本" [7] 行业趋势与技术驱动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需具备连接性、参与性和智能性,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关键 [9] - 《人形机器人进化论》报告揭示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下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商业化潜力 [14] - 《IP出海的生态路径》报告提出中国文化符号需通过"技术+内容+场景"融合构建全球叙事能力 [14] 金融与消费创新 - 消费信贷逻辑正从单一场景向生态化服务转型,通过打通支付、保险、文旅等环节形成全链路消费支持体系 [14] - 《金融重塑消费力》报告探讨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助力消费市场复苏,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14] 媒体与智库角色 - 专业媒体在促进国内消费进程中肩负特殊使命,深蓝智库是媒体融合发展转型的积极探索 [5] - 论坛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智库成果落地,深入探讨消费、旅游、酒业、餐饮等领域的前沿热点 [17]
全球工商界呼吁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京举行
金融时报· 2025-05-28 09:39
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全球工商界和商学会需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1] - 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需保持畅通以保障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1]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主题为"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国际化程度为历届之最,外方代表近400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 [1]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 - 倡议包括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共享数智技术红利营造创新生态、发挥数智优势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 [2] - 加强数智技术应用赋能绿色转型、推动AI健康发展增进人类福祉、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 关税引发的以邻为壑政策干扰国际正常贸易秩序,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加剧全球波动 [3] - 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股指大幅下跌、美元指数显著下挫,美元可信度遭受质疑 [3] - 美国商界反对关税战,强调中美贸易紧密度及供应链韧性需求 [3] 国际合作与供应链韧性 - 全球供应链参与程度每提高1%,全球人均收入将提高1%以上 [4] - 中国德国商会倡导中欧商贸伙伴关系,澳大利亚70%企业将中国视为优先投资目的地 [4] - 中信集团计划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开拓第三方市场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4] 数智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 数智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AI、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创新重塑全球生产力 [5] - 数字化转型需以人为本,中小微企业应聚焦人的创造力而非技术本身 [6] - 生成式AI与智能自动化工具应服务于人的价值以推动共同繁荣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商报· 2025-05-28 04:03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 数智技术提升文化元素的提取、处理与生成效率,使文化产品具备"天生全球化"特质 [1] - AI辅助创作能力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极大改变文化产品的创作方式 [1] 文化贸易的四种形态 - 文化产品跨境销售,如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约40% [2] - 吸引境外消费者来华体验文化服务 [2] - 文化生产者赴境外商业运营 [2] - 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跨境模式 [2] 文化产品的全球化案例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达三分之一,印证优质文化产品"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市场潜力 [1] AI时代面临的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语料缺乏,大模型语料以互联网内容为主,相较优秀中华文化典籍显粗糙 [1]
数智赋能共绘文化贸易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5-27 22:57
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 - 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人士,探讨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1] - 设置主旨演讲、专题发言、政策圆桌会等环节,聚焦政策支持、产业实践、文化品牌出海等议题 [1]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革,为文化贸易创造广阔空间 [3] - AI技术重构创意设计范式,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传统文化行业焕发新生 [5] 文化贸易创新实践 - 文化贸易核心在于创新,涵盖内容、方式、业态等多维度 [3] - 中国企业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华强方特、三七互娱、泡泡玛特等成为文化出海代表 [3] - 泡泡玛特以"潮流+数字"全球化运营,IP为核心驱动力,连接全球消费者情感 [3] - 三七互娱在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4][5] - 网络文学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进入全球共创IP新阶段 [5] - 自贡彩灯借助数智技术焕发生机,实现千年灯会的国际化传播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政策圆桌会讨论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中宣部、商务部等多部门介绍最新支持举措 [6] - 深圳分享大湾区数字文化贸易先行先试经验 [6] - 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8]
中国文化出海从“卖产品”到“卖生态”,数智技术重塑文化贸易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50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数字文化贸易占比25.8%(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达3700亿元)[3] - 全球文化创意服务及产品出口2020年超2万亿美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超50%[3] - AI技术提升网剧、网文翻译效率,降低小型文化生产者出海门槛[3] 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 - 故宫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年数字化进度达7万件[4] - 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项目因技术突破于2020年加速推进[4] - 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知识图谱构建及国际传播[5] 企业出海实践 - 三七互娱海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1/3),覆盖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5] - AI动捕技术将3D模型生成时间缩短至10-20秒,提升游戏研发效率[5]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超130亿元,美洲/欧洲区域收益同比增9倍/6倍[6] - 泡泡玛特通过本地化设计(如悉尼歌剧院快闪)及国际艺术家合作强化IP影响力[7] 系统化出海模式 - 华强方特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配套软硬件及设计服务[8] - 动画IP“熊出没”覆盖30多国,多语种平台订阅量破千万[7] - 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推动供应链整合、合规控制等体系化出海能力[8] 政策与区域支持 - 全国13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法律及金融支持[9]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1/6,出台数据/AI/数字经济专项条例[9]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容集成创新港项目助力企业体系化出海[8][9]
数智赋能推动文化产业“出圈”又“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1:48
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贸易发展 - 数智技术极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全球化,提升文化元素摄取、处理和生成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1] - 数智技术为小型文化生产者提供便利出海条件,实现大平台与个性化创意者高效匹配 [1] - AI辅助网剧、网文翻译提升创作能力,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 [1] - 数字化催生文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推动文化贸易变革带来全新体验 [1] 文化贸易发展趋势与路径 - 数字化相关国际贸易成为当代文化贸易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 [2] - 文化贸易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路径包括创新提升、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2] - 中国出海企业正从商品出口向系统出口转变,需具备供应链整合、交付韧性、市场预判和合规能力 [2] 故宫数字化实践 - 故宫已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每年以7万件速度推进 [2] -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活化,如"文以载道"数字孪生项目 [2] - 未来将继续利用数智技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传播 [2] 企业数智化应用案例 - 泡泡玛特建立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机器人商店购买系统和APP客户端,将数字化经验推向海外 [3] - 三七互娱将AI应用于游戏研发、推广、运营各环节,如AI动捕、文生视频,提升制作效率和品质 [3] - 华强方特打造国际领先高科技主题公园,拥有多项专利和著作权,推进智慧文旅建设 [3]
华强方特集团执行总裁兼华强方特动漫董事长尚琳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民动画IP引领主题乐园“出圈”又“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0
行业趋势 - 文化贸易正迎来技术加持的新阶段 数智技术成为内容创作、全球传播与消费场景融合的重要引擎 [1]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深耕文化旅游行业二十余年 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 [5] - "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总票房超85亿元 [5] - 动画作品海外发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动画电影在70多个国家影院上映 [5] - 全国建成运营40多座方特主题乐园 游客接待量全球第二 仅次于迪士尼 [5] 技术研发与应用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数字化3D制作的企业 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升级 [5] - 自研多种软件和插件 包括新型表情绑定系统、PCG程序化建模、群集系统、捏形系统和数字化制片管理系统 [5] - 搭建内部AIGC平台 AI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概念设计、角色和场景设计、模型搭建等多个环节 [5] 国际化拓展 - 公司是全球少数具有主题公园全产业链开发和运营能力的企业 也是国内少数具备成套主题乐园出口能力的企业 [6] - 完成乌克兰、尼日利亚等国主题乐园的总体设计 将主题乐园成套出口中东 [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深耕文化科技产业 深化数智应用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6] - 探索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6]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开启,专家热议文化创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6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 论坛主题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中华文明被定义为文化生命体,强调中华民族作为其现实主体 [2]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需求,需从自身生命体中生长出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 [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超越西方国族建构,中国是"文明型国家" [3] - 中华民族不仅是民族实体,更是政治和文明实体 [3] - 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成"新的中国学"和"中华文明学" [4] 数智技术与文化发展 - 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是时代大潮,文化建设需答好数智之问 [5] - 数智化是生存发展必答题,需注重人的创造能力提升而非依赖技术 [6] - 文化和科技融合进入"奇点时刻",需构建双螺旋创新能力 [7][8] 主流媒体转型 - 主流媒体需靠传播力、影响力等支撑地位,平台建设是关键 [7] - 湖南广电平台矩阵2024年占收入和利润比重均超70% [7] - 数字化智能化是突围核心引擎,需重构"文化+科技"发展基因 [8] AI与文化产业融合 - AI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头雁"效应 [9] - 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规范AI在文化领域应用 [9] - 应研发垂域大模型,拓展AI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场景 [10] 城市文脉与治理 - 全球超80%GDP产生于城市,城市是文明新形态策源地 [11] - 历史文脉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变量,需嵌入现代生活 [11] - 城市治理是情感治理,需保护市民记忆和情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