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前7月在华销量不过百,极星退“市”传言再起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19:30
核心观点 - 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低迷 2024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不足百辆 退市传言愈演愈烈 而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51% [2][3][8][9] 中国市场表现 - 7月在中国市场仅售出5辆 其中极星4售出4辆 极星2售出1辆 [4] - 2024年上半年销量仅69辆 6月销量仅为6辆 [5] - 2021年至2023年销量持续下滑 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 [5] - 在线购车系统已关闭 消费者需通过电话预约试驾 [7][9] - 线下门店大幅收缩 仅剩上海前滩一家直营门店 其他城市展厅处于撤店或半停业状态 [9] - 中国区管理层经历大规模离职潮 包括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人员离职 [9] 产品与定位问题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过于广泛 极星1定价145万元 极星2起售价29.98万元 极星3起售价近70万元 极星4价格回落至30万元级别 [5] - 极星5和极星6分别对标保时捷Panamera与911 极星6概念车预售价高达168万元 [5] - 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 导航默认谷歌地图 语音识别听不懂中文指令 直到2023年才接入本土应用 [6] - 推新策略飘忽不定 未在高端市场建立溢价优势 与极氪等品牌形成内部竞争 [6] 战略调整与合作 - 2023年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 试图通过魅族FlymeAuto系统与线下渠道资源解决本土化问题 [6] - 2025年4月宣布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 合资公司需清偿债务并转让部分资产 合作仅维持一年半便终结 [6] - 加速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极星3在美国投产 极星4迁至韩国工厂 极星7计划在欧洲斯洛伐克生产 [9] 全球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累计售出3万辆 同比增长51% [9] - 欧洲市场成为增长引擎 在欧洲15国纯电豪华品牌中稳居前五 极星4在英国、德国、挪威市场表现突出 [9] - 通过"极星能源"服务构建生态壁垒 在欧洲12国推出充电套餐和电池订阅服务 [9] 外部环境挑战 -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8.8%反倾销关税 极星汽车适用于该税率 [10] - 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100%额外关税 并计划从2027年起全面禁售所有由中国和俄罗斯控股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型 [10] - 即便极星汽车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投产 仍将因企业背景被纳入禁售范围 [10]
他们的有效竞争,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蜕变
新浪财经· 2025-08-09 12:2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头部品牌集中度加速攀升,新势力阵营分化加剧 [1] - 市场竞争呈现两大特征:细分市场饱和与竞对关系重构,品牌间被迫贴身肉搏 [1] - 小米汽车强势崛起跻身一线,零跑以黑马姿态狂飙,理想等品牌销量显著承压 [1] 理想VS蔚来 - 理想i8与蔚来乐道L90在大六座纯电SUV市场展开遭遇战,两款车均承载企业救赎使命 [2] - 理想7月销量30,731辆,同比下降39.74%,环比下降16.28%,增程基本盘松动 [2] - 蔚来乐道L90上市后股价逆势上涨,首日订单超预期,与理想i8形成鲜明对比 [3] - 理想紧急调整i8产品方案,降价1万元并标配高阶辅助驾驶与冰箱 [3] 吉利VS比亚迪 - 比亚迪7月新能源销量341,030辆,环比下降9.7%,1-7月累计销量2,454,301辆,同比增长26% [4] - 吉利7月新能源销量130,124辆,同比增长120.4%,1-7月累计销量855,275辆,同比增长125.5% [5] - 吉利通过技术协同打造爆款车型,"星愿"上半年销量超20万辆,对比亚迪发起进攻 [5] 小米VS特斯拉 - 小米YU7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 Y,定价比Model Y低1万元 [6] - 小米SU7单月交付25,815辆,超越Model 3的21,046辆,成为20万以上纯电轿车市场新王者 [7] - 小米YU7发布会后3分钟订单超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刷新行业纪录 [7] - 特斯拉7月国内销量约6.8万辆,同比环比均下滑,计划推出Model Y L应对竞争 [8] 零跑VS小鹏 - 零跑7月交付50,129台新车,同比增长126%,首次突破5万台 [11] - 小鹏7月交付36,717台新车,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 [11] - 小鹏通过低价策略突围,M03起售价下调至11万级别,7月交付超1.5万台 [12] - 零跑B01起售价仅8.98万元,10万级别配备激光雷达,性价比优势显著 [13] 华为系 - 鸿蒙智行7月销量4.78万辆,环比下滑9.5%,问界贡献4.1万辆 [15] - 华为系面临"左右手互搏"困境,问界M5纯电版与智界R7等车型配置定价相近 [15] - 华为HI模式合作品牌如阿维塔、岚图等销量增长,与鸿蒙智行形成内部竞争 [16] - 预计到2026年将有50余款车型搭载华为ADS,内卷加剧 [17] 行业展望 - 行业预测未来存活车企可能在7家以内,年销百万辆成为生存基础 [19][20] - 竞争倒逼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蜕变 [20]
小鹏新P7首秀 能否再造旧日辉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14:54
8月7日,全新小鹏P7展车登陆全国228城门店开启预售,此前一晚,这一新车刚刚完成中国首秀。作为"蔚小理"时代的早期代表性车型,曾经帮 助小鹏创下销量佳绩的P7全新归来,能否再创辉煌引发广泛关注。 "说到'蔚小理'早期的代表车型,会想到什么?ES8、P7、ONE……"新P7中国首秀的发布会开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一句话道出P7曾经的 分量。这款车型诞生于Model 3国产化之后,是小鹏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伴随国产化Model 3推出,国内电动车普及大大提速,部分车企开始 纷纷推出对标Model 3的产品,P7也应运而生。 P7推出后,时尚流线的轿跑造型,更大的空间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等,快速收获用户青睐。2021年,P7全年累计交付超6万辆,帮助小鹏以9.8万 辆成绩登顶当年的新势力销冠。 然而,国内新能源市场更新换代极快,2022年以后,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新车型层出不穷,P7逐渐被削弱竞争力,小鹏汽车也由此陷入了长达 两年多的销量低谷。直至去年下半年推出了10万级性价比小车MONA M03,才实现销量反弹。但在中高端市场,不少用户仍期待P7王者回归。 正因如此,此次全新P7预售吸引了广泛关注。首秀发布会 ...
水军收集理想汽车不规范行为一条8元后!理想销售截胡乐道:蔚来怒挂聊天记录
新浪科技· 2025-08-07 06:56
高管公开互撕事件 - 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在微博曝光理想销售劝退乐道L90订单转投理想i8的对话截图,并称此类情况频繁发生[1][3] - 理想副总裁刘杰此前指控蔚来雇佣"黑水军"抹黑理想i8,后经证实为网友个人编造的"钓鱼"言论[5][6] - 理想产品负责人汤靖公开网络水军兼职群截图,显示有组织收集理想负面信息及发布恶意评论[6] 产品竞争态势 - 理想i8与乐道L90定位高度重合,均为中大型纯电SUV,价格区间分别为33.98万元起和26.58万元起(BaaS模式17.98万元)[5][9] - 理想i8上市首周大定近6000单,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辆并进入大型SUV周销量TOP3[8] - 理想i8上市一周后即降价1万元,被解读为应对乐道L90低价冲击的被动调整[9] 市场表现与战略压力 - 理想7月交付量同比下降39.74%至30731辆,股价单日跌幅超5%,纯电转型面临挑战[8] - 乐道前身L60车型3月仅交付4820辆未达预期,原总裁因销量目标未达成离职[10] - 蔚来Q1净亏损扩大至68.91亿元,要求乐道三款车型四季度合计月销达2.5万辆以实现盈利目标[10] 行业竞争格局 - 蔚来与理想从技术路线差异(纯电vs增程)转向直接竞争,理想纯电车型推出加剧冲突[7] - 行业专家指出互撕可制造热点事件,集中消费者注意力于两款车型从而促进销量[7] - 新车密集发布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车企需快速调整定价策略保持竞争力[9]
月销仅6辆,曾对标特斯拉的豪华品牌被曝要退出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21:45
核心观点 - 极星汽车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和市场溃败 净资产为负33 29亿美元 资不抵债 2024年单年净亏损达20亿美元 [1][11] - 中国市场销量崩盘 6月销量仅6辆 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70辆 线下门店仅剩一家 在线购车系统关闭 [4][5] - 股东支持存疑 沃尔沃已减持至16%并停止资金支持 吉利虽注资2亿美元但资源整合战略下输血持续性不明 [9][10][13] 财务与资本状况 - 累计亏损超51亿美元 2024年净资产负33 29亿美元 负债合计73 83亿美元 [11] - 市值暴跌至23亿美元 不足上市时的十分之一 股价跌破1美元面临退市风险 [11] -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将其估值从180亿克朗下调至0克朗 [11] 市场表现与运营危机 - 销量断崖式下滑 3月仅售1辆 4-5月数据无法显示 6月跌至6辆 远低于行业生存线(月交付2万辆) [5] - 售后体系瘫痪 车主反馈4S店无人接待 车辆未真实检修即被送回 [6] - 多次因高压电供应 制动软件缺陷等问题召回 海外市场因倒车影像故障遭调查 [7] 产品与品牌战略问题 - 产品定位混乱 车型价格从29 98万元跳至145万元 用户画像模糊 [2][14] - 依赖沃尔沃燃油车平台"油改电" 空间利用差 续航与智能化未获认可 [16] - 研发权集中在瑞典 本土化滞后 难以适应中国市场 [17] 管理层与架构动荡 - 八年更换七任中国区CEO 人事变动频繁反映管理混乱 [2] - 与星纪魅族合资公司极星科技终止运营 收回分销权 调整预计四季度完成 [18][19][20] - 2023年成立合资公司推进本土化 但2024年4月宣布终止合作 [18][19]
理想销售截胡乐道?蔚来怒挂聊天记录!
新浪财经· 2025-08-06 16:48
蔚来与理想竞争事件 - 蔚来高管沈斐曝光理想销售劝退乐道L90订单转投理想i8的对话截图 [3] - 沈斐回应称此类事件已发生多次且程度更激烈 [5][6] - 双方公司对事件未予置评 [7] 高管公开论战 - 理想副总裁刘杰质疑网络评论贬低i8并暗示与乐道有关 [9] - 蔚来沈斐建议刘杰报警处理并最终要求公开道歉 [9] - 评论当事人承认编造试驾言论导致事件发酵 [9] - 理想产品负责人汤靖曝光水军组织抹黑理想的兼职群任务 [10][11] 市场竞争背景 - 乐道L90与理想i8定位高度重合且同期上市 [9][11] - 理想从增程转向纯电与蔚来形成直接竞争 [11] - 互撕行为客观上提升两款车型的市场关注度 [12] 产品市场表现 - 理想i8首周大定近6000单但上市一周即降价1万元至33.98万元 [13][14] - 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辆进入大型SUV周榜TOP3 [13] - 理想7月交付量同比下降39.74%至30731辆 [13] 双方战略压力 - 理想i8面临纯电转型挑战且深陷舆论风波 [13] - 乐道L60销量未达预期致总裁更替 [15]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元 [15] - 乐道品牌需实现月销2.5万辆目标 [15]
理想销售截胡乐道?蔚来怒挂聊天记录!
新浪科技· 2025-08-06 16:25
高管公开冲突事件 - 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在微博曝光理想销售劝退乐道L90订单并转投理想i8的对话截图,称此类情况频繁发生[2][4] - 理想副总裁刘杰此前指控蔚来存在"黑水军"抹黑理想i8,沈斐回应建议报警,双方高管直接交锋[6] - 理想产品负责人汤靖曝光网络水军组织针对理想的恶意评论兼职群,暗示存在有组织的负面舆论攻击[7] 产品市场竞争态势 - 理想i8与乐道L90同期上市(7月底),定位均为中大型纯电SUV,价格区间重叠(i8降价后33.98万 vs L90起价26.58万)[6][11] - 理想i8首周大定近6000单,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辆并进入大型SUV周榜TOP3[10] - 乐道L90采用BaaS模式将购车门槛降至17.98万,对理想形成价格压力[11]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理想面临纯电转型挑战:7月交付量同比下降39.74%至30731辆,i8上市一周即降价1万[10][11] - 蔚来乐道品牌承压:前代产品L60未达预期(3月交付4820辆),L90需支撑季度2.5万辆月销目标[11][12]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扩大至68.91亿元,将四季度盈利希望寄托于乐道产品线[12]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新势力排名变化:理想超越蔚来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加剧直接竞争[9] - 技术路线冲突:理想从增程式转向纯电(i8),与蔚来纯电路线形成正面竞争[9] - 营销策略转变:高管互撕形成热点事件,集中消费者注意力于两款竞品[10]
7月已发放全薪,哪吒汽车“复活”有望?
虎嗅· 2025-08-05 07:28
公司运营现状 - 7月已向员工发放全薪 但尚未接到复工复产通知 [3] - 桐乡工厂保留约140名员工 日常工作如设备测试、物料整理持续进行 [4] - 上海公司员工仍居家办公 此前因搬离原办公场所已长期远程工作 [5] - 产线设备运转正常 保留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共400余人 [15] 破产重整进展 - 法院于2025年6月12日受理破产重整 管理人启动预招募程序 [6] - 意向投资人报名数增至53名 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 [9] - 最终投资人需支付1亿元投资保证金并签署重整协议 [10] - 管理人要求投资人具备行业背景、资金实力等资格条件 [16]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48 4亿/66 66亿/68 67亿) [13] - 2023年末账上现金28 37亿元 无法覆盖43 17亿元短期借款 [12] - 2022年以15 21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 但2023年销量骤降 [11] - 2024年11月起停产 行业专家认为其生产基础与产品仍具价值 [15][17] 行业专家观点 - 香颂资本指出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过度 投资人筛选难度大 [17] - 乘联会秘书长认为市场增长窗口期仍在 重整后存在发展机会 [17]
7月已发放全薪!意向投资人报名数增至53名,哪吒汽车“复活”有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20:05
公司现状 - 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已获法院受理 目前由联合管理人全面接管财产并进行资产清理 [5] - 桐乡工厂仍有约140名员工维持日常工作 上海公司员工持续居家办公 [3][4] - 公司自2024年11月起停产 但保留400余名核心团队且产线设备运转正常 [10] 重整进展 - 管理人已启动意向投资人预招募 截至发稿有53名意向人报名 [5][6] - 意向投资人需缴纳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 最终确定后需支付1亿元投资保证金 [6][9] - 重整流程包括尽职调查、提交方案等7个环节 最终签订《重整投资协议》 [6][9]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48 4亿+66 66亿+68 67亿) [10] - 2023年末账上现金28 37亿元无法覆盖43 17亿元短期借款 [10] - 2022年销量达15 21万辆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 但2023年销量大幅下滑 [10] 行业分析 - 新能源车市场过度竞争导致企业生存压力大 寻找合适投资人存在难度 [11] - 行业仍处高速增长期 公司具备生产制造基础和市场验证产品 存在盘活机会 [11]
多家车企发布7月份销售数据 新能源汽车市场激战正酣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7月表现 - 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自主车企与新势力呈现不同发展轨迹:自主车企凭借全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领跑,新势力阵营内部洗牌且头部竞争白热化 [1] 自主车企表现 - **比亚迪**:7月销量34.43万辆(同比+0.6%),累计销量近250万辆,海外销售8.02万辆(同比+159.5%)[2] - **上汽集团**:7月整车销量33.8万辆(同比+34.2%),自主品牌销量21.4万辆(同比+39.4%),新能源销量11.7万辆(同比+64.9%)[2] - **吉利汽车**:7月销量23.77万辆(同比+58%),新能源销量13.01万辆(同比+120%),新能源渗透率55%[2] - **一汽集团**:7月销量25.24万辆(同比+6.5%),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同比+129.03%)[3] - **奇瑞汽车**:7月销量22.44万辆(同比+14.7%),出口11.91万辆(同比+31.9%)[3] - **长安汽车**:7月销量超21万辆,新能源销量7.9万辆(同比+73%)[3] - **长城汽车**:7月销量10.44万辆(同比+14.34%),新能源销量3.46万辆(同比+43.27%)[3] 新势力车企表现 - **零跑汽车**:7月销量5.01万辆(同比+126%),首次突破5万辆,连续5个月居新势力榜首,C11与B01车型矩阵推动增长[4] - **小鹏汽车**:7月销量3.67万辆(同比+229%),创单月交付新高,累计销量23.39万辆(同比+270%)[4] - **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7推动7月销量首破3万辆,开售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辆,二期工厂试点投产缓解产能压力[4] - **蔚来集团**:7月销量2.10万辆,主品牌交付1.27万辆,乐道品牌交付5976辆,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辆,计划推出三款新SUV[5] - **理想汽车**:7月销量3.07万辆(同比-40%),表现承压[6]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 - **深蓝汽车(长安旗下)**:7月销量2.72万辆(同比+62%)[6] - **阿维塔(长安旗下)**:7月销量1.01万辆(同比+178%)[6] - **岚图汽车(东风旗下)**:7月销量1.21万辆(同比+102%)[6] - **奕派汽车(东风旗下)**:7月销量2.79万辆(同比+70.9%)[6] - **极狐汽车(北汽蓝谷旗下)**:7月销量0.94万辆(同比+50.35%)[6] - **极氪与领克(吉利旗下)**:7月合计交付4.42万辆[6] 行业策略与趋势 - 自主车企注重全价格带布局和全球化拓展,如比亚迪、吉利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群体并加速海外渗透[6] - 新势力聚焦细分市场突破:零跑、小鹏以高性价比车型上量,小米依托生态优势,理想、蔚来探索高端差异化路径[6] - 8月将有小鹏P7、吉利银河A7、岚图知音等新车上市,市场竞争进一步升级[6] - 818购车节、成都车展等促销活动有望刺激终端需求释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