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西井科技孙作雷:在无人驾驶领域将科幻变成现实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指数据 后提粉杆 看到中国 将科幻变成现实 ◎记者 李兴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井代表着生命的起源、团队的凝聚、思考的力量,以及规则与灵动的交融。将公 司命名为'西井',寓意着公司具有敢于创新、锐意开拓、勇为挖井人的精神,同时也具有井井有条的治 理能力。"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探访位于上海市武夷路的西井科技,公司CTO孙作雷诠释了公司名称 的内涵。 孙作雷 西井科技孙作雷: 在无人驾驶领域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流浪地球2》的主创人员在展台邂逅了西井科技的Q-Truck。他当时 觉得Q-Truck所代表的未来科技感和《流浪地球》所表达的科创精神,可谓不谋而合,便立即联系了我 们展台的工作人员。"谈及Q-Truck在电影和科幻圈的表现,孙作雷给记者讲了这个小故事。 西井科技成立于2015年,在当时,自动驾驶依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且尚看不清未来方向的创新。 有别于众多初创公司选择乘用车赛道,西井科技聚焦无人驾驶卡车赛道,并将港口物流作为主要应用场 景。 孙作雷表示,当时无数的创业公司都在寻找自己的应用场景。机缘巧合下,西井科技进入了港口行业, 通过将AI和机器视觉相结合的技术,为用户开发智能理货的 ...
订单亮眼 产能扩张 并购火热 A股公司全球化布局多点开花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张大伟 制图 订单亮眼 产能扩张 并购火热 A股公司全球化布局多点开花 ◎记者 柴刘斌 2025年上半年,A股公司出海可谓亮点纷呈。从传统的产品输出到全面的品牌化、生态化、产业链布 局,A股公司在基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接连斩获大额海外订单。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新 能源等行业A股公司持续加码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本地化产能迎来显著提升。 A股公司境外并购也持续升温。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半年,A股公司首次披露境外投资并 购案例超过60例,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机械等成为并购热点行业。 在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卫哲看来,中国企业的出海优势正在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依托全球领先的 智能供应链体系、国际化人才储备和数字技术及AI能力,中国企业有能力并正在全球市场实现从"产品 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 大额订单捷报频传 产业竞争力凸显 上半年,A股公司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基建、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纷纷斩获大额订单,彰显出强大 的国际化竞争力。 基建领域率先发力,成为海外大额订单"收割机"。中油工程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标 伊拉克阿塔维油田气体处理厂EPSCC项目,中标金额达16.01亿 ...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 去产能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21
从光伏玻璃集体减产到多晶硅期货行情回暖,从低空经济领域涌现集体签约到"人工智能+"深化的落 地……2025年上半年,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攻坚克难中持续深化,一系列成效显著的改革正在深刻 重塑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半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去产 能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整治"内卷式"竞争展现出坚定决心。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光伏、钢铁等行业去产能 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从市场数据来看,光伏产业去产能成效初显,多晶硅期货在政策利好与减产预期推动下显著走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由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驱动的供给冲击,需要启动 微观治理,通过"政府主导、行业协同、企业落实"的模式破解"内卷"现象。 东方证券宏观分析师陈至奕认为,当前的"反内卷"并不是抑制竞争,而是借此实现动能转换,推动企业 包括民营企业优化治理,同时也将引导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规范化。 传统产业主动"反内卷"、谋升级的行动举措可圈可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也在持续壮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供给侧改革要聚焦 ...
董事长专访 | 同宇新材张驰:将电子树脂从“软肋”锻造为“硬拳头”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1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外资企业技术骨干创立,瞄准电子树脂国产化机遇[2] - 2016年4月投产即获得建滔集团、南亚新材等头部客户认证[2] - 2017-2019年抓住覆铜板行业景气周期,实现规模效益双突破[2] - 累计攻克DOPO衍生物改性等17项核心技术专利[3] - 目前产能紧张,拟通过IPO募资建设年产15.2万吨电子树脂项目[7] 技术突破 - 突破苯并噁嗪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等高频高速覆铜板用电子树脂技术[6] - 掌握多系列无铅无卤及高速电子树脂核心技术[6] - 产品线从MDI/DOPO改性环氧树脂扩展至含磷酚醛树脂固化剂[2] - 解决杂质控制、低游离酚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3] 行业前景 - 2022年全球PCB基板产值817.42亿美元,2026年预计达1015.60亿美元[4] - 中国PCB产值2026年预计546.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3%[7] - 5G/AI/高算力芯片推动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提升[4] - 国内特种电子树脂供给不足,高端领域国产化空间大[5] 商业模式 - 采用"产品+服务"模式,覆盖合成-研发-应用全链条[2] - 深度绑定下游核心客户发展节奏[2] - 产品占覆铜板成本20%,但对电路板性能起关键作用[4] - 主要客户包括建滔集团、南亚新材等知名企业[2] 战略规划 - 通过IPO扩产解决产能瓶颈,巩固行业地位[7] - 推进通信领域高速高频电子树脂量产[7] - 定位为行业新兴力量,向技术"深水区"迈进[8] - 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二次扩产和技术储备[7]
B2B产业平台搭建指南:数商云,让供应链更智能
搜狐财经· 2025-07-10 02:06
全球B2B电商市场概况 - 2023年全球B2B电商交易规模突破14.9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9万亿美元,占整体B2B交易额的35% [1] - 传统B2B平台面临信息孤岛、流程割裂、数据滞后等痛点,导致交易周期延长、成本攀升 [1] 数商云解决方案概述 - 采用"技术中台+行业方案+生态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为制造业、农业、跨境电商等20余个行业提供定制化B2B平台搭建服务 [1] - 客户平均交易周期缩短50%,运营成本降低30%,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24] 技术架构优势 - 采用"微服务+中台化"云原生架构,支持百万级并发访问,故障隔离率达90% [2] - 分布式微服务设计包含200余个独立模块,某汽车零部件项目实现每秒处理超5000笔订单,响应时间0.3秒 [3] - 数据中台每5分钟同步库存数据,某化工企业缺货率降低40%,机械制造企业采购成本降低18% [4] - 区块链存证将建材企业合同纠纷处理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农产品运输损耗率从15%降至3% [5] 核心功能模块 - 智能需求预测使电子元器件企业库存周转率提升25%,汽车主机厂钢材采购年节约2000万元 [7] - 电子合同签署效率提升90%,跨境电商回款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坏账率降低35% [8] - 库存共享功能使快消品企业缺货率降低40%,医药企业冷链药品运输温度异常率从5%降至0.5% [9] - 质量追溯使食品企业客户投诉率下降45%,信用评估使机械设备企业供应商合作效率提升60% [10]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零部件企业采购成本降低15%,库存周转率提升20% [17] - 农产品平台交易效率提升40%,农户增收25% [18] - 消费电子企业海外订单量增长60%,客户投诉率下降70% [19] 未来技术布局 - 研发AI原生平台实现自然语言交互采购和智能合同生成 [21] - 数字孪生工厂使机械制造企业客户决策周期缩短50% [22] - 碳足迹计算工具帮助造纸企业年减碳8000吨并获得优惠利率贷款 [23]
推动“深圳智造”从创新走向创收
深圳商报· 2025-07-10 01:30
据本报读创客户端报道,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有一家名为"机器时代"的人工智能体验馆,这里出售数千 种高科技产品,超过80%来自深圳本地企业,如智能健康戒指、智能办公本、开放式AI耳机、全地形飞 行相机等。 展会现场也成为消费体验专场。在这里,人们看到了能实时完成同声传译、百科问答、AI录音等多种 功能的AI眼镜,可以流畅完成语音对话的AI毛绒玩具,各种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能给出分析报告同 时还能像专业医生一样给出分析指引的诊疗设备…… 而这一切,与"深圳智造"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加 值达2045.54亿元,同比增长9.9%,产业实力强劲;AI手机、AI PC、AI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大模型 一体机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不断加速涌现。 新兴智能消费产品正处于市场大爆发的前夜,谁能捷足先登、谁就能享受更多市场红利。因此,推动 "深圳智造"从创新走向创收正当其时。同时,这也带来新的商机。为创新做创收,同样能乘上智能产业 发展的时代快车。 创新能为创收带来更高溢价,创收能为创新带去更多投入。创新与创收双轮驱动,"深圳智造"将行稳致 远!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打造出这家体 ...
微软(MSFT.O)宣称在大幅裁员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节省了5亿美元,35%的新产品代码由人工智能编写。
快讯· 2025-07-10 01:19
微软(MSFT.O)宣称在大幅裁员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节省了5亿美元,35%的新产品代码由人工智能 编写。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创造历史!下一个“爆点”看财报季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1:14
本周三,英伟达创造了历史,成为史上成为史上首家盘中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公司。 美东时间7月9日周三美股早盘时段,英伟达股价一度涨至164.42美元,创盘中历史新高,日内涨幅扩大到2.8%,市值随之突破 了4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英伟达目前占标普500指数的7.5%,影响力直逼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述四家科技巨头贡献了英伟达40%以上的营收。彭博汇总的分析师平均预测显示,这四家巨头预计,未来几个财年将有约 35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高于本财年的3100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到2028年,全球对AI基础设施的合计支出规模将 超过2000亿美元。 B Riley Wealth 首席市场策略师 Art Hogan评论称,英伟达最初是一家游戏芯片制造商,后来成为一家加密货币挖矿芯片的制造 商,现在又是一家AI计算能力芯片的制造商。它正在继续前进,成为明显的AI领域早期赢家。 今年初以来,股价已累涨逾20%,若从2023年初算起,涨幅则超过1000%。英伟达市值在2023年6月才首次达到1万亿美元,此 后约一年内市值增长两倍,速度超过今年曾轮番占据市值首位的苹果和微软,成为第三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美国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