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管理

搜索文档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605
国贸期货· 2025-06-05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两日中美贸易谈判相关“小作文”影响市场,股指连续两日反弹但未突破关键压力位,成交量未明显放量 [6] - 国内因素对股指驱动力度不强,经济数据等无明显亮点,政策层面处于相对真空期,短期内国家队护盘必要性或减弱 [6] - 海外变量主导股指短期波动,特朗普政府风格多变,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期指操作建议观望,谨慎追涨 [6] 各目录总结 市场与流动性 - 各品种收盘价及较前值变动情况:DRO01收盘价1.41,较前值变动 -0.03bp;DR007收盘价1.55,较前值变动0.53bp等 [4] - 央行昨日开展21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2155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6亿元 [4]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6026亿元逆回购到期,周四、周五分别到期2660亿元、2911亿元,月初银行考核后资金面趋于宽松,央行运用多种工具引导年中流动性合理充裕 [4][5] 股票行情综合 - 各指数收盘价及较前一日变动情况:沪深300收盘价3869,较前一日变动0.43%;上证50收盘价2691,较前一日变动0.13%等 [5] - 各期指成交量及持仓量变动情况:IF成交量69824,较前一日变动 -7.1%;IF持仓量229448,较前一日变动 -2.9%等 [5] - 昨日沪深两市成交额1.15万亿,较昨日小幅放量116亿,行业板块普涨,珠宝首饰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机场等板块逆市下跌 [5] 升贴水情况 - 各期指不同合约升贴水情况:IF当月合约升贴水15.53%,下月合约升贴水14.05%等 [7]
信托业资产规模逼近30万亿元;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特朗普再催降息丨金融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6-05 08:05
央行逆回购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6月4日开展21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操作利率维持1.40% 中标量与投标量均为2149亿元 [1] - 当日2155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单日净回笼6亿元 规模相对较小 [1] - 央行通过小幅净回笼微调流动性 体现灵活精准调控 有助于维持市场资金供求平衡 [1] 保加利亚加入欧元区 - 欧洲央行正式批准保加利亚使用欧元申请 使其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 [2] - 欧盟委员会确认保加利亚将于2026年1月1日起使用欧元 [2] - 加入欧元区将为保加利亚带来稳定物价 降低交易成本 保护储蓄 增加投资和促进贸易等好处 [2] 信托业发展 - 2024年末信托行业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8% [3] - 信托业正从传统非标融资业务向资产服务信托 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3] - "三分类"业务转型推动信托业实现资产规模增长与业务结构优化并行 [3] 美国就业与货币政策 - 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3.7万人 远低于预期的11.0万人 为2023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4] -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 认为不降息使美国处于经济劣势 [4] - 美联储强调政策独立性 决策基于经济数据和分析 [4] 消费金融公司变更 - 捷信消费金融正式更名为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5] - 新增京东旗下企业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等为股东 [5] - 注册资本由70亿元减至50亿元 股权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5]
央行精准调节年中流动性 多重工具护航资金面平稳运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6-04 11:12
货币政策操作 - 6月3日人民银行开展4545亿元逆回购操作 当日有83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回笼3755亿元 [2] - 货币政策由5月底净投放转向中性调节 展现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精准把控 [2] - 月初考核因素消退 市场资金面自然转松 央行将继续综合运用逆回购 MLF等工具确保银行体系年中流动性合理充裕 [2] 流动性管理措施 - 5月15日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 叠加5月MLF超额续作 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 [2] - 央行建立多层次流动性调控体系 长期依靠降准国债买卖 中期运用MLF买断式逆回购 短期借助7天期逆回购 [2] - 央行注重结构优化 通过结构性工具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市场预期与政策导向 - 市场预期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降准等方式释放长期流动性 国债买卖操作有望择机重启 [3] - 多数机构预测DR007将维持在1.5%左右合理区间波动 [3] - 央行强调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节政策力度与节奏 为经济回升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3]
7000亿!央行最新动作
Wind万得· 2025-05-31 06:55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2025年5月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91天)4000亿元,6个月(182天)3000亿元 [1] - 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 [3] - 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共开展8次操作,规模分别为5000亿、8000亿、14000亿、17000亿、14000亿、8000亿、12000亿、7000亿元 [3] - 缩量续作并非收紧流动性信号,旨在对冲到期压力避免过度投放 [1] 货币政策工具组合 - 短期工具为7天期逆回购,中期工具为1年期MLF,买断式逆回购属于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3] - 2025年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操作量5000亿减到期1250亿),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 [5] - 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5] LPR利率调整 - 2025年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下调10BP,为年内首次下调 [7] - 大行和股份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5-25BP,为LPR下调创造空间 [7] - 政策利率下调带动企业居民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7]
印度央行:将继续根据货币政策立场,开展流动性管理操作,以保持系统流动性充足。
快讯· 2025-05-29 13:42
印度央行:将继续根据货币政策立场,开展流动性管理操作,以保持系统流动性充足。 ...
央行开展3820亿元逆回购 本周9460亿元逆回购到期
搜狐财经· 2025-05-26 11:46
央行逆回购操作 - 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投标规模达38201 [3] - 本周累计将有946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到期量分别为1350亿元、3570亿元、1570亿元、1545亿元、1425亿元 [4] - 近4000亿规模的逆回购投放较大程度上对冲了本周到期量 [4] 短期资金面情况 - 上周五(23日)隔夜、7天期、14天期Shibor分别较前日涨10个、2.9个、3.5个基点 [4] - 今日(26日)11时,隔夜、7天期、14天期Shibor分别报1.5060%、1.5790%、1.6880%,分别较上周五下降5.9个基点、上升2.7个基点、下降0.3个基点 [4] 中长期资金面情况 - 5月23日央行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4] - 本月有1250亿MLF到期,此次MLF净投放达到3750亿,为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 [4] 政策分析 - 4月以来外部环境波动加剧,国内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5] - 5月降准后MLF继续大额加量续作,显示数量型政策工具在持续发力 [5] - 5月中长期流动性将处于大额净投放状态,为后期新投放信贷、新增社融提供重要支撑 [5]
5000亿利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
搜狐财经· 2025-05-24 09:46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对冲当月125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750亿元 [1] - 这是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MLF,也是自4月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实施超3000亿元大额净投放 [1] - 3月、4月央行分别对MLF进行2000亿元、5000亿元净投放,5月3750亿元净投放规模印证政策连贯性 [1] - MLF持续加量伴随买断式逆回购缩量,4月MLF净投放5000亿元同时买断式逆回购规模减少5000亿元形成对冲 [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通过"降准+MLF"组合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1] - 5月7日央行推出一揽子政策包括降息降准,MLF持续加量续作是政策落地的延续 [2] - 操作模式反映央行在满足商业银行中期流动性需求同时调整短期资金投放节奏,避免市场过度波动 [2] - 中长期流动性大额净投放将为后续信贷扩张和社融增长提供支撑,市场将进入"宽信用"阶段 [3] 市场环境与展望 - 5月政府债供给节奏加快,买断式逆回购到期9000亿元,MLF到期1250亿元 [2] - 展望6、7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规模均为1.2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压力持续 [2] -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犹存,国内稳增长政策需持续发力 [3] - 需加强结构性工具与总量工具协同,引导资金精准流向实体经济 [3]
平衡的艺术:流动性、效益与风险——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银行资产负债篇
国信证券· 2025-05-23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商业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冲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倒逼策略加速转型 [3] - 负债端存款成本下降但分流压力加剧,银行需强化财富管理能力、提升主动负债工具使用效率 [3] - 资产端面临收益压缩与结构调整挑战,银行需优化资产投向、平衡风险溢价与资本消耗 [3] - 利率风险管理复杂性提升,银行需运用衍生品对冲利率波动、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3] - 商业银行经营分层增加,不同银行资源禀赋和风险定价能力差异明显 [3] -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进入立体化时代,需向“轻型化”转型,构建动态平衡机制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框架 - 目标是平衡风险与收益,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7] - 包括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流动性管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 [7] - 主要思路是“资本定资产、资产定负债”,兼顾监管要求、会计政策、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情况 [8] 商业银行实践:资产组合管理 - 目标是最大化风险资本调整后回报率,兼顾收益与风险 [11] - 银行应优先满足信贷投放,剩余资产投向其他金融资产 [18] - 银行资产类别包括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等 [30] - 中小银行信用投放更加下沉 [31] 商业银行实践:负债组合管理 - 目标是在保障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最小化负债成本 [40] - 活期存款是优质负债,定期存款与同业融资成本接近但定期存款稳定性更好 [40] - 定期存款与同业融资之间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 [45] - 银行负债类别包括存款、发行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非计息负债等 [61] 商业银行实践:资产负债匹配与FTP - 以FTP为手段综合考虑资产端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可将期限错配风险上收至总行,为精细化考核提供依据 [66] - FTP价格=FTP基准价格+加点调整 [67] - FTP可用于成本加成定价,但对市场利率有影响 [74] 硅谷银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失败案例 - 资产负债管理失败后果严重,如硅谷银行倒闭 [83] - 问题根源是期限错配严重,利率风险高 [87] - 存款来源单一,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 [95] 银行资负多重指标约束 - 商业银行面临多重风险和不同监管要求,有各自的衡量指标 [97] - 流动性监管指标包括LCR、NSFR、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 [109]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规定了9个流动性监测指标 [109] 流动性指标体系 - LCR=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流出量-未来30天现金流入量) [110] - NSFR=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 [128] -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 [136] -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 [143] -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可能现金流出-确定现金流入) [153]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 利率风险主要是银行账簿面临的风险,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期权风险、信用利差风险 [160] - 衡量方法包括基于经济价值的计量方法和基于收益的计量方法 [163] - 银行可通过调整重定价缺口、调整组合久期、使用利率衍生工具等方式缓释利率风险 [166] 会计准则与金融资产分类 - IFRS9下金融资产分类需通过现金流测试和业务模式测试 [168] - 不同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 [175] 资本监管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核心指标 [176] - 资本新规对同业资产、债券投资、企业金融、资管产品等方面的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 [181] - 银行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 [184] - 资本新规对企金业务、零售业务、银行投资、资管产品等方面产生影响 [190][195][198][205] - 资本新规对银行大类资产配置的综合影响包括银行更偏好某些资产、某些资产利率走扩等 [220] MPA(宏观审慎监管) - 共分七大方面16个指标,对不同银行差异化考核 [221] - 评估结果分为三档,实施不同的奖惩措施 [222] 体系应用:流动性松紧的感知 - 流动性包括狭义流动性和广义流动性,核心指标分别是超储率和M2增速 [234][235] - 我国银行间流动性传导包括“央行-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非银”三个层次 [240] - 超储率是债市流动性的决定性因素,但与资金面松紧体感相关度较弱 [242][257] - 构建以价格为核心的分析体系,通过高频资金价格变动预判资金价格走势 [268] - 央行货币政策包括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主基调取决于基本面,短期资金面需观测央行态度边际变化 [270][271] - 法定存款准备金核心跟踪信贷投放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99] - 政府存款是超储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包括政府债券发行、缴税、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支出等 [309] - 其他供给因素包括外汇占款、取现等,大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和利率可作为资金供给高频指标 [327] - 债市杠杆影响因素包括监管因素、套利空间、资金趋势判断、资金成本等 [338] - 未来资金利率波动率将大幅下降 [342] 千家千面:不同机构差异化特征 - 国有大行资产端贷款、金融投资占比提升,负债端存款占比下降;金融投资中FVOVCI占比提升,政府债券占比提升 [346][352] - 股份行资产端同业资产占比提升,负债端存款占比提升;金融投资中AC占比下降,政府债券占比提升 [357][364] - 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占行业总量约一半,资产质量改善但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区域商业银行经营分层加剧 [370][374][377] - 城商行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负债端存款占比稳定;金融投资中AC占比下降,政府债券等占比提升 [384][390] - 农商行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负债端存款占比稳定;金融投资中AC占比下降,政府债券等占比提升 [398][404] - 2025年以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呈现“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特征,大行“负债荒”延续,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延续但成本下降 [412][417][426] - 展望2025年,大行和中小银行或继续加大债券配置,利率下行空间有限,需加大波段操作力度 [433][440][453]
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银行资产负债篇:平衡的艺术:流动性、效益与风险
国信证券· 2025-05-23 1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商业银行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形成多维度冲击,倒逼银行资产负债策略加速转型 [3] - 负债端存款成本下降缓解付息压力,但低利率环境下存款分流压力加剧,银行需强化财富管理能力,提升主动负债工具使用效率 [3] - 资产端面临收益压缩与结构调整双重挑战,银行需优化资产投向,平衡风险溢价与资本消耗,加大债券交易波段 [3] - 利率风险管理复杂性提升,银行需运用衍生品对冲利率波动,通过动态缺口管理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强化流动性压力测试 [3] - 商业银行经营分层增加,不同规模银行资源禀赋和风险定价能力分化明显 [3] -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进入立体化时代,需向“轻型化”转型,拓展中间收入来源,提升数字化能力,构建资产负债动态平衡机制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框架 - 目标是平衡风险与收益,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7] - 主要思路是“资本定资产、资产定负债”,同时兼顾监管要求、会计政策、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情况 [8] - 包括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流动性管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 [7] 商业银行实践:资产组合管理 - 目标是最大化风险资本调整后回报率,兼顾收益与风险 [11] - 银行优先满足信贷投放,剩余资产投向其他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投资增速与存贷款增速差额走势接近 [18] - 新发放贷款利率走势与国债利率走势高度相关,经过风险及资本调整后利差更稳定,资产比价可作为分析工具 [24] - 银行资产类别包括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现金和存款准备金等,不同类型上市银行资产结构存在差异 [30] - 中小银行信用投放更加下沉,金融投资结构与大型银行不同 [31] 商业银行实践:负债组合管理 - 目标是在保障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最小化负债成本 [40] - 活期存款是优质负债,定期存款稳定性好于同业融资,两者存在一定可替代性 [40][45] - 定期存款是被动负债,同业融资是主动负债,银行资产扩张快时需通过主动负债融资 [51] - 负债组合管理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同业存单利率低于定期存款但稳定性差 [53] - 银行负债类别包括存款、发行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非计息负债等,不同类型上市银行负债结构存在差异 [61] 商业银行实践:资产负债匹配与FTP - 以FTP为手段综合考虑资产端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可将期限错配风险上收至总行,用于逐笔计算业务利润 [62][64] - FTP价格=FTP基准价格+加点调整,定价需构建定价基准、确定产品定价规则、调整加点 [65][66] - FTP可用于成本加成定价,但影响不宜高估,扭曲的FTP收益率曲线可能影响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传导效果 [72] 硅谷银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失败案例 - 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硅谷银行面临持续存款流失,出售可供出售资产引发挤兑,最终倒闭 [81] - 问题根源是疫情后存款快速增长,资产端配置大量长久期资产,期限错配严重,利率风险高 [85] - 存款来源单一,客户取款行为趋同,高流动性储备资产不足,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 [93] 银行资负多重指标约束 - 商业银行面临多重风险和不同监管要求,有各自的衡量指标,包括流动性、资本、信用、宏观审慎、利率等方面 [95][96] 流动性指标体系 - 包括LCR、NSFR、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等监管指标,以及9个流动性监测指标 [107] - LCR=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流出量-未来30天现金流入量),改善该指标时分子端重点增加一级资产,分母端可增大现金流入量或减少现金流出量 [108][117][118] - NSFR=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达标压力相对较大,股份行NSFR相对较低 [126][128] -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达标压力不大 [134][137] - 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部分银行该指标达标压力较大,提升重点是减少期限错配、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40][146] - 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可能现金流出-确定现金流入),是简化的LCR,适用银行规模较小 [150]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 利率风险主要是银行账簿面临的风险,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期权风险、信用利差风险 [155][156] - 衡量方法包括基于经济价值和基于收益的计量方法,系统重要性或业务复杂程度较高的银行,基于经济价值计量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值(ΔEVE)超过一级资本15%应在监管中予以关注 [158] - 银行可通过调整重定价缺口、调整组合久期、使用利率衍生工具等方式缓释利率风险 [161] 会计准则与金融资产分类 - IFRS 9下金融资产分类需通过现金流测试和业务模式测试,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PL) [165] - 不同类型上市银行金融资产结构存在差异,IFRS 9下银行自营更多投资标的分类至FVPL [167][173] 资本监管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核心指标,可通过简单估算方法估算,有不同的主要补充途径 [175] - 资本新规对银行资本监管有约束作用 [179]
央行再出手!5000亿MLF操作净投放3750亿,连续三月加量续作
搜狐财经· 2025-05-23 12:33
5月MLF大额加量续作可能意味着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再度缩量续作,以满足商业银行对央行融资工具需求的结构性调整。4月MLF加量续作5000亿元,当 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了5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公告,将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此次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进 行。本月MLF到期规模为1250亿元,实现净投放375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MLF,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大规模加量续作。 央行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引导MLF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形成 与其他工具各有侧重、又共同维护流动性充裕的立体工具架构。 央行MLF操作的背景与意义 央行此次大规模MLF操作发生在降准释放万亿元流动性之后。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全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 济支持力度。降准后MLF继续大额加量续作,显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这种操作不仅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还能进一步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通过增强资金供给,银行可更好满足企业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