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投入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2024年报解读:营收下滑47.93%,现金流变化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6-10 19:24
营收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91.64亿元,同比下降7.26%,2023年为2039.79亿元 [1] - 制造业收入1697.15亿元,占比89.72%,同比下降2.78% [1] - 其他业务收入194.48亿元,占比10.28%,同比下降33.88% [1] - 家电产品收入1485.60亿元,占比78.54%,同比下降4.29% [1] - 工业产品及绿色能源收入172.46亿元,占比9.12%,同比增长0.80% [1] - 国内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415.13亿元,占比74.81%,同比下降5.45% [1] - 出口销售主营业务收入282.03亿元,占比14.91%,同比增长13.25% [1] 盈利能力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2023年为290.17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300.99亿元,同比增长9.19%,2023年为275.65亿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5.83元/股,同比增长11.69%,2023年为5.22元/股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97.53亿元,同比下降34.11%,2023年为148.02亿元 [3] - 管理费用60.58亿元,同比下降7.41%,2023年为65.42亿元 [3] - 财务费用-33.00亿元,同比增长6.41%,2023年为-35.27亿元 [3]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69.04亿元,同比增长2.10%,2023年为67.62亿元 [4] - 研发投入金额71.40亿元,同比增长1.90%,占营收比例从3.43%提升至3.77% [4] - 研发人员数量从15,282人增至15,800人,占比从21.05%提升至21.70% [4]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增长28.57%,40岁以上研发人员增长19.24%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3.69亿元,同比下降47.93%,2023年为563.98亿元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5.58亿元,同比增长62.07%,2023年为-410.17亿元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37.03亿元,同比下降44.90%,2023年为-163.58亿元 [5] 高管薪酬 - 董事长董明珠税前报酬1437.20万元 [7] - 总经理张伟税前报酬862.32万元 [7]
同和药业(300636) - 300636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16:04
产品销售情况 - 新产品原料药法规市场2024年收入1.8亿,2025年Q3收入情况更明朗 [1] - 2025年老产品因价格下降收入或略降,2026年塞来昔布扩产后整体收入将增长 [2] - 预计2025年新兴市场总销售额因销量增长不会下降 [2] -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增长10%左右,2026 - 2027年因新产能投放增速加快 [3] - 预计2025年公司总销售额在8.5亿左右 [2] 产能相关情况 - 塞来昔布年底前扩产,产能从170吨提升至500 - 600吨;加巴喷丁今年小改动以降成本;一厂区其他品种如坎地沙坦等已达产能顶点 [1] - 二厂区二期7个车间完成土建,2个车间下半年完成设备安装并试生产,2026年释放产能;二厂区一期4个车间2025年产能利用率60 - 70%,其中1个车间5月已扩产 [2] 价格趋势情况 - 一半以上老产品价格停止下滑,部分仍下滑但幅度不大,塞来昔布扩产会主动降价 [2] - 新兴市场产品价格下滑更快 [2] 研发相关情况 - 公司投资的渤雅生物研发高难度特种制剂,成果3 - 5年后可见 [2] - 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2025年及未来几年占收入7%以上,今年研发大楼投入使用、人员增加,投入相应增长 [2] 折旧相关情况 - 二厂区二期新建2个车间2026年工艺验证完成后新增折旧摊销,一个车间每年1000万左右 [2] 竞争相关情况 - 多数品种面临印度公司竞争,成本控制双方各有优势,公司在合成工艺成熟度、研发速度、原料成本方面强于印度公司,但安全、环保费及设备折旧费高于对方,净利率相差不大 [3] 未来潜力品种 - 利伐沙班、阿派沙班、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维格列汀、非布司他、阿齐沙坦未来销售表现不错 [3]
光库科技拟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 持续提高研发费用三年累投3.66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06 01:08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1700万美元+交割时标的公司的净现金-标的公司承担的交易费用"为对价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 [1] - 武汉捷普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7785万元 具备光有源/无源器件制造和封装能力 与公司在光模块领域有产品互补和战略协同性 [1] - 收购旨在优化客户结构 丰富产品线 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优势互补 [1] 业务结构 - 光纤激光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4.24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从2018年前约70%降至42.47% [2] - 光通讯器件业务营收占比从2018年20.86%提升至2024年39.28% 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2] - 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1.4亿元 占比13.98% [2]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8亿元/6.42亿元/7.1亿元/9.99亿元 同比变动+35.84%/-3.8%/+10.5%/+40.71%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18亿元/5964万元/6698万元 同比变动+120.94%/-9.93%/-49.38%/+12.32% [2] - 2025Q1营收2.65亿元(+65.53%) 净利润1084万元(+66.97%) 业绩延续回暖趋势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993万元/1.24亿元/1.42亿元 三年累计3.66亿元 [3] - 2025Q1研发费用3803万元(+20.83%) 研发费率14.34% [3] - 公司核心技术均来自自主研发 [3]
A股千亿级研发投入行业系列二:电子行业2024年研发投入超1900亿元,芯片龙头股价三年最大涨幅近17倍,哪些公司研发费用占比高、潜力大?(附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3:27
电子行业研发投入概况 - 2022年至2024年A股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分别为1636.92亿元、1735.94亿元和1935.37亿元,年复合增速18.2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 [1][2] - 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增速高于A股整体水平(13.41%),仅次于汽车行业(47.30%)[2] - 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是电子行业研发投入最集中的三大二级行业 [3] 头部企业研发表现 - 京东方A以三年平均127.90亿元研发投入位居电子行业首位,累计专利申请超10万件,发明专利占比超90% [3][5] - 研发投入前十企业合计投入近700亿元,占行业总额37%,主要集中在京东方A、工业富联、TCL科技等龙头企业 [3][4] - 工业富联研发人员规模最大(三年平均3.24万人),占电子板块总研发人员8.3%,全球专利储备达7224件 [6][7][8] 研发强度与市场表现 - 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最高,寒武纪以152.58%的研发/营收比位居榜首,前十名均为科创板公司 [9][10] - 半导体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显著高于行业均值(25%),海光信息研发人员占比达90.76% [11][12] - 高研发强度公司股价表现突出:寒武纪2022-2025年股价最大涨幅近17倍,海光信息同期涨幅3.78倍 [13] 行业结构与财务特征 - 电子板块478家公司总市值8.18万亿元,研发前十企业市值占比20%但贡献47%行业营收 [5] - 研发前十企业2022-2024年营收合计1.42/1.40/1.65万亿元,显示头部集中效应明显 [5] - 工业富联2024年营收6091.35亿元、净利润232.16亿元,业绩与股价同步增长 [8] 细分领域动态 - 消费电子领域研发人员集中,前十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40%,工业富联、立讯精密等占主导 [6][7] - 半导体行业虽普遍亏损但市场预期强劲,寒武纪、龙芯中科等企业研发/营收比超50% [10][13] - 信达证券指出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仍大,外部政策可能加速产业升级 [14]
造车新势力盈利是硬道理
第一财经· 2025-06-05 08:23
行业现状与盈利预期 - 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一季度财报并明确盈利时间表:蔚来汽车预计四季度盈利[2] 小鹏汽车预计四季度盈利[2] 零跑汽车力争二季度盈亏平衡[2]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三或四季度盈利[2] - 行业利润率低迷:一季度汽车产业利润率为3.9%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3] - 新势力亏损持续:蔚来一季度调整后净亏损62.79亿元 同比扩大[3] 盈利挑战与竞争环境 - 价格战加剧盈利压力:去年新能源汽车平均降价近2万元 降价幅度超9% 今年力度进一步加大[4] - 行业倡议反对恶性竞争: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反对"内卷式"竞争的倡议 指出无序价格战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下降[5] 提升盈利能力的路径 - 技术研发投入增加:上汽集团研发投入达176.5亿元 强调核心技术对竞争力的影响[6] - 行业整合加速:工信部鼓励优质企业兼并重组 目标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7] -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地方盲目扶持政策导致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 长期将拖累产业发展[7] 行业发展方向 - 盈利成为硬指标:行业需通过制止恶性竞争 提升技术 优化结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7] - 消费者认知升级:营销驱动时代结束 产品性能和安全成为核心竞争力[6]
主品牌营收增速放缓,珀莱雅“盯上”医美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6-04 21:09
珀莱雅布局医美赛道 - 公司推出首款械字号产品"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主打医美术后修护功能,注册证编号为"苏械注准20242141041" [1] - 产品定价163元/盒(优惠价),原价198元,适用于浅表创面、激光/光子术后等非慢性创面护理 [3] - 宣传策略强调"项目后修护"场景,与医美需求直接挂钩 [3]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23年达2669亿元,预计2031年超7000亿元 [3] - 上海家化、贝泰妮等国产美妆品牌已布局医美赛道:玉泽推出械字号敷料、贝泰妮旗下AOXMED覆盖600余家医美机构 [4] - 行业处于完全竞争阶段,尚未形成头部品牌垄断 [4] 珀莱雅战略动机 - 主品牌营收占比超70%,但2024年增速降至不足20%(2021-2023年增速28%-36%) [5] - 2024年公司总营收突破百亿,提出"双十战略"(十年内进入全球化妆品前十) [6] - 计划通过巴黎分公司并购拓展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空白领域 [6] 研发与营销投入对比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2%:2024年研发费用2.1亿元(占比1.95%) [7] - 销售费用率逐年上升至47.88%(2024年51.61亿元) [8] 挑战与短板 - 医美赛道面临敷尔佳、巨子生物等专业厂商竞争 [7] - 行业评论指出需加强基础研究、成分功效等科研投入以建立竞争力 [7] - 与国际品牌相比存在品牌矩阵和线下渠道短板 [9]
三角轮胎(601163):积极推动品牌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03 14: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11倍PE,目标价格为15.29元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2025年公司将重点做好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 [2] - 因原材料价格波动,调整公司2025 - 2026年EPS并新增2027年EPS分别为1.39/1.48/1.66元(原为2.03/2.48/-元) [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1.03%,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3.54% [11] - 公司积极推动品牌建设,在国内外开展多种推广活动,利用知名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1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动研发创新多领域协同发展 [11]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4.22亿、101.56亿、103.36亿、105.59亿、112.28亿元,增速分别为13.0%、 - 2.6%、1.8%、2.2%、6.3% [4] - 净利润(归母)分别为13.96亿、11.03亿、11.08亿、11.81亿、13.25亿元,增速分别为89.3%、 - 21.0%、0.5%、6.6%、12.2% [4]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1.75、1.38、1.39、1.48、1.66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8%、8.2%、7.8%、7.9%、8.4% [4] -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7.93、10.04、9.99、9.37、8.35 [4]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13.19 - 16.37元,总市值110.72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8亿股,流通B股/H股均为0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136.11亿元,每股净资产17.01元,市净率0.8,净负债率 - 5.26% [7] 股价走势 - 52周股价走势图展示了2024 - 2025年股价与上证指数对比情况 [8][9]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2%、 - 9%、 - 11%,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0%、 - 9%、 - 20% [10] 财务预测表 - 涵盖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数据 [12] 可比公司估值表 - 2025年5月30日,玲珑轮胎、赛轮轮胎2025E的PE分别为10、8,可比公司均值为9 [13]
爱博医疗: 688050爱博医疗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20:08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回购股份、股权 激励行权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 整现金分红总额。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是否可能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项目 本年度 上年度 上上年度 现金分红总额(元) 67,548,370.05 51,503,014.08 53,640,123.12 回购注销总额(元) 0.00 0.00 0.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388,402,949.75303,978,309.42232,693,983.80 母公司报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末累计 未分配利润(元)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 (元)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回购注销总额 (元)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元) 308,358,414.32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 购注销总额(元)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 否 购注销总额是否低于 3000 万元 现金分红比例(%) 56.00% 现金分红比例是否低于 30% 否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 (元) 最 ...
中邮证券:给予中微半导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29 14: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27.76%,毛利率大幅回升至29.8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2] - 25Q1单季度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微增,毛利率进一步修复至34.46%,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19.4% [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2.4/15.6/1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4/3.3亿元 [4]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MCU市场总体销售额224亿美元,同比下滑56亿美元,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持续下滑 [2] - 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优化提高产品性价比,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近50%,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 研发投入与产品战略 - 2024年研发费用1.28亿元,研发占比13.99%,25Q1研发费用0.28亿元,研发占比11.20% [3] - 完成8位机系列化开发,32位机M0+内核产品完成投片,M4内核产品完成设计,产品结构向专用与通用兼顾转型 [3] - 通用MCU产品料号增加,成功拓展至AI服务器和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 [3] 市场评价 - 研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净利润1.8亿元 [4] - 90天内1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6]
小米公布Q1季度财报 手机市场份额重回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5-29 05:46
财务表现 - 公司Q1季度总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 [1] - 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 [1] - 研发支出67亿元,同比增长30.1% [1] 手机业务 - 公司手机在国内市场份额18.6%,重新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3] - 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增至25%,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达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3] - 小米15 Ultra首月销量比上代同期增长超过90% [5] - 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未来五年研发支出计划增至2000亿元 [1][6] - 全球专利数超4.3万件 [1][6] - 小米玄戒O1芯片已正式发布,应用于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 Ultra [6] - 自研基带已应用于小米Watch S4和REDMI Watch 5 [6] 其他业务 - 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重回全球第一 [5] - 平板出货量首次跻身全球前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