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从实验室到地铁站 前沿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0 12:58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安徽合肥聚变堆园区正在研发安装"人造太阳"关键部件,包括聚变堆主机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装平台,目前进行偏滤器部件和遥操作系统的集成测试[1] - 园区2022年3月投入使用,19个子系统建设全面加快,预计2023年底基本建成[3]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底建成,将首次在世界上演示聚变能发电[7] 核聚变技术发展 - "人造太阳"模仿太阳原理,氢同位素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每升海水提取的氘相当于300升汽油能量,生成物无污染[5] - 核聚变可能在2040-2050年实现大规模并网发电和商用,带来能源革命[8] - 聚变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7] 大科学装置布局 -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已有三个装置建成,三个在建,包括2026年建成的合肥先进光源和部分建成的雷电防护设施[9] - "十五五"规划可能纳入超级陶粲、行星环境模拟设施及强光磁等新装置,2027-2028年将形成完整科创体系闭环[9] - 合肥大科学装置建设速度全面加快[11]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可控核聚变拉动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包括材料、关键零部件、加热系统、磁体系统和聚变反应堆[15] - 每100亿元聚变投入可带动1000亿元产业链升级,涉及高技术含量和高净值产业[17] - 聚变衍生技术如太赫兹检测已应用于食品工业,穿透果壳直接成像检测坚果品质[10][1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合肥通过场景能力清单和场景机会清单对接供需,2023年场景机会超240项,响应企业超700家[22] - 政府部门设立场景创新推进处,成立国内首个场景公司,为量子等领域量身打造应用路径[26][28] - 累计发布场景机会约1000项,场景能力约1500项,落地项目超1200个,金额约7亿元[28] 资金与平台支持 - 安徽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截至2025年6月设立18只子基金,投资137个项目金额近24亿元[30] -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吸引1800家企业参展,落地项目超400个涉及资金260多亿元[32] - 全省219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在孵企业超万家,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32]
深珠科创协同再落一子!助力珠海成为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1:28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启动 -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 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计划容纳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500-1000人的高端产业集群 预计孵化企业产值不低于20亿元 [1] - 园区聚焦人工智能 机器人 生物医学工程 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 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的标杆平台 [1] - 园区采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共建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1] 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 - 11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 集中在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 人工智能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主攻基因编辑工具国产化 病毒载体规模化制备等"卡脖子"技术突破 [3] - 中科艾深医药有限公司核心产品进入临床Ⅱ期 有望填补国内跨心 肝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空白 [3] - 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微生物组技术实验室和生产研发基地 拥有12万株人源菌株库 支撑活体生物药研发 [3] 创新平台与赛事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成果超市珠海中心"启动 首批精选300余项优质成果 覆盖医疗设备 生命健康等7大领域 [2] - 采用"扫码识成果"形式 实现技术参数 应用场景等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精准对接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 [2] - 2025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设"云上智城""生物医药"行业赛 吸引数十项企业组及团队组项目参赛 [2] 深珠科创协同发展 - 园区构建"深圳研发+珠海转化"跨区域协同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迈向市场 [4] - 深圳先进院已在珠海落地一批重大转化项目 并设立成果超市珠海中心 未来将持续输送创新资源 [4]
“区校共生”助力西湖区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6
西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 - 西湖区举办"西湖链链看"品牌活动 促成西湖大学与7对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覆盖智慧康养 光储设备 生命健康等领域 [1] - 合作案例包括西湖交互与遐龄荟 西湖心辰与西湖康养集团 西湖阳光与之江城投集团等企业组合 [1] 区校共生模式成果 - 姜汉卿团队柔性变刚度机械臂获韩国订单 可适配90%人形机器人及医疗设备 [1] - 李旭团队"高维生物学+AI药物发现平台"获2025国际生物医疗创赛大奖 [1] - 王睿团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新能源车 无人机提供解决方案 [1] - 西湖大学42个孵化项目落地西湖区 总估值达180亿元 [1]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西湖区连续三年获"科技创新鼎" 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全省第二 科技人才发展指数全省第三 结构指数全省第一 [2] - 通过163场活动促成188个合作意向 70个项目落地 包括翠苑街道巡逻机器人"小西"和新疆棉田生物降解地膜应用 [2] 未来发展规划 -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6月底全面建成 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政校双方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 加速创新项目商业化落地 [2]
培育更多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海洋科技领军企业的重要性 - 海洋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技术升级的使命[1] - 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和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1] - 能够凝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需求,突破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壁垒[2] 海洋科技领军企业的发展现状 - 2024年7月由10家海洋工程央企联合24家高校院所和12家企事业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2] - 宝钛股份为"奋斗者"号等深海装备提供钛合金材料技术支持[2] - 中科海讯将军工声呐技术延伸至深海经济领域[2]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建设 - 《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3] - 政策支持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3] - 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高校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创新中心[4] - 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降低技术转化风险[4] - 培育兼具海洋工程知识和市场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 产业链协同发展 - 政府组织领军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4] - 鼓励领军企业发挥"链主"作用,构建创新联合体[4] - 形成"大企业搭台、小企业创新"的产业生态[4]
有研新材: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07
硫化锂业务转让 - 公司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拟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 包括相关专利 专有技术及设备 挂牌底价不低于标的资产评估值10,954 24万元 [1][2] - 转让资产包括2项在途专利 评估价值107 82万元 设备评估价值196 65万元 专有技术评估价值10,649 78万元 评估价值较账面价值增值10,757 82万元 增值率5,476 85% [2][3] - 硫化锂材料为有研稀土自主研发的新产品 主要用作生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原材料 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1] 转让原因 - 公司主责主业及发展战略不涉及硫化锂及相关方向 [1] - 硫化锂大批量生产涉及大宗危险化学品 公司在大规模化工产业领域缺乏管理经验 [1] - 硫化锂材料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产业发展周期长 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及技术走向 [1] 交易细节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4月30日 评估机构为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 [3][4] - 专利技术按照成本法评估 专有技术按照收益法评估 [3] - 交易对方尚不确定 将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方式转让 最终受让方通过竞拍结果确认 [2] 对公司影响 - 本次资产转让属于高溢价转让 是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体现 [6] - 转让获得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大主营业务的科技投入 实现科技创新 成果孵化良性循环 [6] - 本次转让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书架”到“货架” 解码陕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4:0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果 - 西科控股从研究所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为专业成果转化平台,服务区域从陕西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初步建立硬科技创新创业"雨林生态"体系 [1] - 公司投资孵化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50家增长至超550家,市值突破6700亿元,培育出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8家独角兽企业、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9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 公司形成光子产业、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集群 [3]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公司构建"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科技空间+科技智库"为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 [1] - 2013年发起中国首个硬科技天使投资基金"中科创星",实践"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理念 [4] - 组建"技术经理人"团队提供全链条服务,已培育近600名科技创业者 [4] 企业支持案例 - 帮助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拓新客户、优化客户关系,三个月内建成现代化工厂,大幅提升产能 [6] - 通过全方位支持使该企业实现营收大幅增长,并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6] 商业模式与业绩 - 打造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全要素服务体系,包括天使投资、专业团队支持、银行贷款对接、高端人才寻觅等 [6] - 坚持10年长线投资布局,2023年投资收益综合指标全国第一,形成"盈利反哺探索"的商业闭环 [6]
0.4倍返投,这家科创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20:51
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招募子基金 - 湖南省及长沙市政府推动成立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母基金 旨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科技项目[1] - 母基金分为种子子基金与天使子基金两类 种子子基金规模不低于3000万元 专注高校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天使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 聚焦早期科技型企业[1] - 子基金需满足返投要求 返投金额不低于科创基金实缴出资额的0.4倍 且符合特定投资阶段和方向[2]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计划于7月发布 旨在表彰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及人才[4] - 同期将揭晓2025年度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并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8]
豫泰“携手” 共建“空+铁+公”跨境物流通道
搜狐财经· 2025-07-05 05:22
战略合作框架 - 郑州航空港区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建"航空+铁路+公路"跨境物流通道 [1][3] - 合作重点包括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谋划郑州机场——乌塔堡机场货运航线,打造"郑州——乌塔堡"双枢纽 [3] - 双方将探索设立跨境物流数据共享平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东部经济走廊设立海外仓 [3] 产业合作领域 - 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深度融合 [1][4] - 为电池技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和投资平台 [4] - 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 区域发展定位 - 郑州航空港区是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 [3] - 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是泰国唯一国家级经济特区,位于北柳、春武里和罗勇三府 [3] - 双方在发展目标、发展模式方面具有相似性,合作空间较大 [4] 物流通道建设 - 依托"1+1+7"口岸体系,重点保障泰国热带水果、水产品及河南电子信息产品、高端装备的快速流通 [3] - 推动贸易通关一体化、仓储共享,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3]
惠州这家企业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44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 [1] - 若成功登陆港股将成为继宁德时代后又一家实现"A+H"股上市的锂电企业 [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 [3]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 [3]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3.04亿元487.84亿元和486.15亿元 [3] 业务与技术 - 公司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3] - 公司动力电池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241个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4] - 中试平台属于装备制造中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 [4] - 公司2024年获颁全球首张动力电池领域欧盟新电池法规TÜV SÜD Mark证书 [6] 行业地位 - 公司是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5] - 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5] - 公司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池平台公司 [3] 政策环境 - 根据《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A股上市公司可同时登陆港股市场 [3] - 工信部计划到2027年培育建设一批省部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 中试平台是贯通实验室研究与产业化生产的"黄金纽带" [4]
武汉国资探路“四型资本”,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高速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5:29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武汉发明专利授权量2.52万件,显著高于合肥的1.74万件,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微弱领先合肥(23.7% vs 22.3%)[1] - 三大断层制约创新:教授因职称考核压力与产业化风险不敢创业,学生因早期项目高风险长周期没钱创业,实验室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转化落地难[1] - 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709.11亿元,显著低于深圳同期突破1万亿元的水平,反映本地市场主体实力不足[5] 武汉投控集团创新举措 - 设立湖北首支"武创星·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出资2亿元,存续期10年,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2][3] - 上线"在校高校师生成果转化专区",构建数字化平台支撑,已吸引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入驻,设置AI助手等6个直通车功能[2][6] - 发布"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首批聘任5位资深技术经理人,构建"需求挖掘-精准匹配-转化落地-价值反哺"科创智链[6][7] 双创基金运作特点 - 定位"四型资本":早期资本(种子期介入)、耐心资本(10年存续期)、大胆资本(设置绿色通道提速决策)、友好资本(不设强制回购对赌条款)[3][4][5] - 针对高规格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免除专家评审和尽调流程,实现快速决策及时注资[4] - 已与莫雷光电、沉睡科技等六家高校创业团队签署投资意向书,启动"十亿润苗"计划[2] 生态体系建设 - 推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从"唯论文、唯职称"向注重"产业价值、成果转化"转变[7] - 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国资引领、市场跟进"良性循环[7] - 构建"资本+服务+生态"三位一体赋能体系,系统解决科研成果"空心化"问题[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