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15%!美国「8月1日关税期限」不再延长,中国除外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11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 "所以没有延期,也没有宽限期。8 月 1 日,关税已经确定。它们将开始实施。海关将开始收钱,然后我们就开始了,"卢特尼克说。 他还发文表示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大门,欧盟将开放其20万亿美元的市场,并首次完全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工业标准。 此外,欧盟还将从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并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的关税将全部设定为15%。 有官员补充说,特朗普在截止日期后仍然准备进行关税谈判。 相较之下,15%委实算是非常不错的关税税率了,其他国家正饱受高税点摧残,尤其是巴西最惨,"喜提"全品50%(详参:全部产品!最高50%!特朗普 再加税!)。 在过去的几周里,美国与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个国家达成了贸易协议。特朗普从本月早些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发送关税信函。他还计划对 较小国家征收 10-15%关税(详参:事关"输美商品关税"!特朗普最新表态!)。 然而,与印度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印度和美国谈判代表之间的第五轮谈判于本月结束。据消息人士透露,华盛顿代表团将于下个 ...
冯德莱恩对华表态后!欧盟态度变了,千亿关税砸向美国,这一次的反击不会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43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出了一句话:"坚信欧中能够实现互利合作。"关键时刻,布鲁塞尔 传来消息,欧盟成员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价值930亿欧元的对美反制关税清单。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地缘政治大戏的关键场景。冯德莱恩前脚刚离开中 国,欧盟后脚就向美国亮出了獠牙,这种时间上的微妙衔接,很难说只是巧合。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几个月前。今年4月,美国突然宣布将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对等关税",当时欧 盟的反应还比较克制,只是准备了一份21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但到了7月,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威胁 要将关税提高到30%,这下彻底激怒了欧盟。欧盟委员会迅速通过了第二份72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并 在7月24日将两份清单合并为930亿欧元的"超级武器"。这个数字不是随便定的,它相当于欧盟每年从美 国进口商品总额的将近一半。如果8月7日前美欧谈判没有结果,这些反制措施将自动生效。 冯德莱恩(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态度转变。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一直是对美关系中的温和派。但这次,德 国坚决不妥协,这种强硬表态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冯德莱恩(资料图) 冯德莱恩这次亚洲之行很能说明问题。在中欧峰 ...
连续2个月零进口!美终于发现不对劲,中方出手不留情面,特朗普火速称与中国关系好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35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还在人工智能峰会上笑容满面地说:"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这种180度的态 度转变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博弈? 能源战场上的数字不会说谎。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去年6月中国还从美国进口了价值近8亿美元的原 油,而今年同期这个数字变成了刺眼的零。液化天然气的情况更惨,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任何一艘美国 LNG船能在中国港口卸货。煤炭贸易更是跌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几百美元。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国 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月那纸公告的威力:对美产原油加征10%关税,对煤炭和LNG加征15%。特朗普 政府可能没想到,他们发起的贸易战会以这种方式反噬自身。 华盛顿的七月异常闷热,但比天气更让白宫焦躁的是一组冰冷的数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6月份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商品基本全部归零。这个"零"字像一记重拳,狠狠 砸在了特朗普政府脸上。 这场博弈中最有意思的,是市场规律对政治霸权的无情嘲弄。当美国试图用制裁手段切断中国能源供应 时,中国转身就找到了更便宜的俄罗斯原油;当美国威胁要加征关税时,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了供应链调 整。在全球化的能源市场上,政治干预终究敌不过经济规律。 特朗普政 ...
PVC:短期偏弱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28 10:04
PVC:短期偏弱 商 品 研 究 2025 年 7 月 28 日 周五夜盘商品普遍大幅下跌,反内卷情绪减弱,短期情绪面和资金集中平仓影响仍较大,下周 PVC 预 计走势偏弱。PVC 在此轮反内卷过程中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善,考虑到 PVC 装置大多有持续维护升级改造, 目前反内卷政策也未涉及 PVC 行业,因此影响相对有限。 基本面看,PVC 行业利润在此轮反弹过程中大幅扩张。下半年看,供应端减产驱动不足,PVC 高产量, 高库存的结构难以缓解,因此市场后期仍会做空氯碱利润。此外,宏观方面关注 8 月份贸易战可能超预期 的风险。 高产量的结构短期难以改变:PVC 检修量低于 2023 年同期,高产量格局持续。一方面氯碱成本下滑, 另一方面 2025 年烧碱需求支撑尚可,维持较高利润,氯碱产业链以碱补氯,这也加大了 PVC 自身因亏损导 致大规模减产的难度。此外,未来仍有较多产能投产,尤其在 7-8 月将面临新增产能投放,预计投产达到 110 万吨,高产量格局短期难改变。 高库存的压力持续,出口需求也只能阶段性缓解:2025 年 PVC 出口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出口仍会受印 度加征反倾销税和 BIS 认证影响,因此 ...
信达国际港股晨报快-20250728
信达国际控股· 2025-07-28 09:56
报告核心观点 - 恒指有望上探26,000点,因美国延缓关税、内地经济平稳、港股成交活跃、中美贸易谈判推进及关税局势缓和 [2] 市场回顾 中港股市短期展望 - 恒指上望26,000点,虽内地经济刺激意愿不大、企业盈利改善有限,但港股成交活跃、资金板块轮动,且贸易局势缓和 [2] 短期看好板块 - 今日市场焦点为香港6月进出口及药明康德等业绩 [3] 外围市况展望 - 美联储6月维持息口不变,上调2025 - 2027年核心PCE预测,预计今年减息两次共0.5厘,2026及2027年减息次数减少,减息节奏放缓;美国贸易谈判有进展但存变数,贸易战限制油价上行 [5] 市场表现 - 恒指周五低见25,355点,收跌278点或1.1%,报25,388点,成交2,818亿元;美股周五造好,标指及纳指破顶,欧股个别发展 [7] - 各指数、商品、外汇、利率、ADR等有不同表现,如恒生指数收25,388点,跌1.09%;标普500指数收6,389点,升0.40% [6] 宏观焦点 贸易相关 - 欧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进口美货付15%关税,购7500亿美元能源商品及投资6000亿美元 [8] - 中美今日在瑞典恢复贸易谈判,此前会谈有成果但未解决深层争端,此次或无突破但可能提出防冲突机制 [8] - 官媒称中方带诚意谈判但有底线,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8] - 特朗普表示可能无法与加拿大达成贸易协议,或单方面设关税 [8] - 美国拟对巴西进口货征50%关税,已制定紧急计划 [8] - 特朗普考虑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 [8] 内地经济数据 - 上半年内地工业企业利润3.44万亿元,按年跌1.8%,6月按年跌4.3%,部分行业利润有增减 [8] - 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 [8] 政策相关 - 财政部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690亿元,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有变动 [9] - 中证监提出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健全稳市机制,推进多项改革和监管工作 [9] - 中证监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规范上市公司相关行为 [9] - 上交所计划设新框架方便企业发债和吸引投资者 [9] 其他政策 - 中国发布AI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推动AI多领域应用和国际合作 [9] - 内地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引导电商发展和拓展消费渠道 [9] 香港经济 - 陈茂波预告第二季经济增长,受出口、投资和消费带动,私人消费或止跌回升 [10] - 上半年访港旅客约2400万人次,增12% [10] - 香港一手私楼潜在供应降至10.1万个,施工量和落成量有变化 [10] - 香港第一季毛保费总额2203亿元,各业务保费收入和赔付有变动 [10] 企业消息 科技企业 - 阿里巴巴发布自研AI智能眼镜“哇哦Quark Glasses”,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 [11] - 京东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3年引入千个海外新品牌;京东云开源JoyAgent智能体 [11] - 腾讯《王者荣耀》匹配算法被诉,8月12日开庭 [11] - 第四范式与九鞅科技成立合资企业,拓展金融科技服务 [11] 制造企业 - 广汽高域飞行汽车首台样机香港交付,预计明年下半年量产 [11] 金融企业 - 巨星传奇折让配股筹资3.4亿元,用于多方面业务拓展 [11] - 老铺黄金盈喜,上半年净利润升近3倍,收入增长 [11]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跌21%,营收减10%,推进战略转型 [11] - 华润饮料盈警,半年净利润降30%,采取多项措施应对 [12] - 港交所明年推出“香港交易所联讯通”,优化沟通和提升市场透明度 [12] - 长和和记港口集团交易仍在与财团讨论 [12] - 汇丰完成30亿美元股份回购,拟裁撤德国股票团队员工 [12] 零售企业 - 新世界发展等提议建造天桥优化项目行人通行 [12] - 国际家居零售全年盈利跌53%,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 [12] 医药企业 - 泰德医药H股全流通计划申请获中证监受理 [12]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可获最高120亿美元付款 [12] - 和铂医药预计中期溢利增加,得益于合作和新产品许可 [12] 本周各地重要经济数据事项 - 本周有美国、中国、法国、德国、香港等地多项经济数据待公布,部分已公布数据有变化,如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初值为 - 9.30% [6][13]
大越期货沪铜早报-20250728
大越期货· 2025-07-28 0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冶炼企业有减产动作,废铜政策放开,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景气度基本稳定,基差升水期货,7月25日铜库存增3700至128475吨,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减11133吨至74423吨,收盘价收于20均线下且20均线向下运行,主力净持仓多且多增,美联储降息放缓、库存回升、地缘扰动仍存、淡季消费承压,铜价震荡调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观点 - 铜基本面中性,基差中性,库存中性,盘面偏空,主力持仓偏多,预期铜价震荡调整 [3]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 利多因素未提及,利空因素未提及,逻辑为国内政策宽松和贸易战升级 [4] 现货 - 包含地方中间价涨跌、库存类型总量及增减等信息,但具体数据未详细给出 [7] 期现价差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交易所库存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保税区库存 - 保税区库存低位回升 [15] 加工费 - 加工费回落 [17] CFTC - 未提及具体内容 供需平衡 - 2024小幅度过剩,2025紧平衡,还给出中国年度供需平衡表具体数据 [21][23]
难怪美急着访华,贸易数据送进白宫,中方一滴美原油未进
搜狐财经· 2025-07-28 08:19
曾经不可一世的特朗普,如今为了能源出口,对中国频频示好,这出戏码,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 曾经挥舞关税大棒,如今却低声下气"求购",这巨大 的反差令人唏嘘。 而这出戏剧的背后,是冰冷的海关数据——2025年6月,中国对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的进口额全部归零! 中国早已未雨绸缪,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 一位中国能源采购商坦言:"美国货? 早就不在我们采购清单上了!"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眼看着能源企业叫苦连天,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他含糊其辞地表示"不会太久",这暗指他正被300亿美元的半年损失 逼得走投无路。 中国曾是美国能源最大的买家,2024年购买了价值740亿美元的原油和天然气。 如今,这块"肥肉"不翼而飞,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扩大 到4980亿美元。 更令人讽刺的是,美国页岩油革命正试图冲击"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的宝座,却被自身的关税政策狠狠地绊了一跤。 中美经贸谈判依然暗流涌动。 下周,中美将在瑞典重启经贸谈判,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率领代表团出席。 然而,美国财长耶伦却突然插手,声称要讨 论"中国购买俄伊石油资助战争"的问题——此举无疑激怒了中方,中方回应道:"我们做生意,与你的地缘政治有何关系? ...
特朗普关税威胁遭专家嘲讽,中国反制手段亮底牌,美国经济隐患成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7-27 21:02
最近,特朗普政府又搞了个大动作,说要对中国和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课以高额关税,最高能到500%,虽然最后特朗普自己降到了100%,但明显是想吓 唬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跟着凑热闹,说以后和中国谈生意不能再只看传统贸易,得把中俄能源合作也拉进来谈。这招很明显是特朗普在贸易战没赢够, 想换个角度继续施压,逼中国在能源合作和地缘政治上低头。 不过,美国这招在国际上被狠泼冷水。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直接嘲讽说,特朗普这是老把戏,喊得凶但实际干不了啥。为啥?因为中国手 里有太多反制手段。比如,要是美国真敢动手,中国一卡稀土出口,美国从手机到军用装备的生产线都能瘫痪——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这玩意 儿现代科技全靠它。 再比如金融领域,中国现在还捏着美国不少国债,要是突然大量抛售,美元汇率暴跌、利率飙升,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债就更还不起了。更别说中国这些年 一直在加强和俄罗斯、伊朗的能源合作,不仅能源供应更稳,还通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这些平台,把更多国家拉进来搞合作,慢慢松动美国主导的国际 体系。 美国自己其实也乱得很。国内政治分裂、经济不景气,搞这么硬的招数,企业可慌了。想想看,美国这么多大公司都在中国做生意,要 ...
美国要“打仗”就奉陪到底,德国为何态度大变?中国这3件法宝太给力
搜狐财经· 2025-07-27 19:16
美欧贸易争端 - 特朗普设定8月1日为最后期限 威胁将欧盟关税提升至15% 涉及欧盟每年数千亿欧元对美出口额 [3] - 德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 年对美出口超500亿欧元 15%关税将使每辆5万欧元汽车增加7500欧元成本 [4] - 德国经济研究所测算 高关税可能导致德国GDP下降0.3个百分点 影响数十万人就业 [4] 德国汽车产业 - 奔驰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杆 其CEO将随默茨总理访华 寻求深化合作 [6] - 德国汽车制造商依赖美国芯片 超过60%高端芯片来自美国企业 [9] - 关税威胁使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 [4] 德国化工产业 - 巴斯夫在德国化工行业市场份额超过20% 其CEO将参与访华代表团 [6] - 中国企业近年加大对德投资 包括收购机器人公司和建立新能源研发中心 [6] 中欧合作前景 - 中欧贸易额有望五年内突破3000亿欧元 涉及汽车 化工 数字经济等领域 [6] - 中欧在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技术 5G建设 人工智能标准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4] - 欧盟高层访华团队提前数周筹备 议程涵盖贸易 气候 科技等多领域 [4] 中国产业经验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近50% 达2024年全年七成 [8] - 中国芯片产业突破技术封锁 实现中高端芯片自主生产 [9] - 中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从螺丝钉到高铁芯片实现自主可控 [9] 产业格局变化 - 德国寻求摆脱对美国技术依赖 特别是在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 [9] - 中国企业加大对德投资 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包括机器人 新能源等领域 [6] - 欧盟转向与中国合作 以增强抵御美国贸易压力的能力 [4][6]
美国贸易战历史案例的回顾与启示 | 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7 18:27
美国贸易战历史研究 核心观点 - 贸易战成为全球秩序重构的催化剂,大国博弈从均衡走向失衡再寻求新均衡 [2] - 研究美国贸易战历史对应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镀金时代麦金莱系列关税(1890—1900) - **措施**: - 1890年《麦金莱关税法案》将平均税率提至49.5%,重点保护钢铁、纺织等制成品 [4] - 1897年《丁利关税法案》进一步加税,关税功能扩展至战争筹资,引发各国报复性关税 [4] - **金融市场**: - 道琼斯指数从1890年5月峰值99.14点跌至12月76.77点,跌幅近25% [5] - **影响**: - 促进美国工业资本主义繁荣,钢铁等行业扩张 [7] - 农业利润压缩,贫富差距加剧,全球贸易萎缩埋下战争隐患 [7]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1930—1934) - **措施**: - 应税产品平均关税从1929年40.1%提至1932年59.1%,覆盖2万多种商品 [8] - 多国反制:法国、意大利对美国汽车分别加征50%、100%关税,英国对所有商品加10%关税 [8] - **金融市场**: - 欧美股市暴跌70%~80%,农产品价格跌60%~70%,能源价格跌40%~50% [10] - **影响**: - 美国GDP累计下降26.5%,失业率从5.2%飙升至24.9%,工业产能利用率从78%跌至58% [11] - 全球贸易额骤降65%,金本位终结,推动自由贸易秩序重建 [11] 美日贸易战(1970—1985) - **措施**: - 美国对日本钢铁、摩托车实施反倾销调查,征收10%进口附加税 [13] -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美元兑日元累计贬值超50% [13][14] - **金融市场**: - 1973—1974年标普500指数跌48%,1985年后日元大幅升值 [14] - **影响**: - 美国汽车工业竞争力下滑,被日本赶超 [15] - 日本因超低利率政策引发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最终破裂导致“失去的三十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