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5G基站建成总量显著增加,通信ETF(159695)盘中涨超1%,成分股中兴通讯领涨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25
通信ETF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4.55%,成交1219.69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3567.98万元 [3] - 近3月规模增长1.55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年净值上涨79.80%,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3.91%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3.97%,最长连涨月数为5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76.3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57% [3] 通信基础设施发展 - 全国已建成5G基站总量达459.8万个,较上年末新增39.5万个 [3] - 千兆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突破3053.2万个 [3] -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算力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3] -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已突破2万个大关 [3] 行业前景与产业链 - 通信产业正迎来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机遇期,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领域创造增长空间 [4] - 5G基站、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等通信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将带动上游器件、中游设备及下游运营服务全产业链需求释放 [4] - 通信行业高景气度延续,AI、5.5G及卫星通信持续推动行业发展,AI需求主导以太网光模块市场,预计2026-2030年需求增幅将超预期 [4] 指数成分股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02%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权重9.34%)、中国电信(权重8.56%)、新易盛(权重8.25%)、中国移动(权重7.82%)、中兴通讯(权重7.67%)等 [4][6] - 在具体股价表现中,中兴通讯单日涨幅达8.17%,而中天科技、传音控股、闻泰科技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2.07%、2.68%、2.36% [6]
盛邦安全:200G高速链路加密网关内测成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3:25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高速链路加密产品支持量子密钥分发接入,可广泛用于量子通信及量子加密领域 [1] - 公司200G高速链路加密网关完成内部测试,加密速率、吞吐量等指标较传统方案提升数倍至数十倍 [1] - 新产品加解密能力超过200Gbps,时延低于5微秒,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实测性能超越国际主流百G产品 [1] 产品市场定位与应用场景 - 新产品突破并填补了“东数西算”及智算中心时代100G/200G骨干链路安全防护技术空白 [1] - 产品推出后将广泛应用于金融、智算、数据中心等高价值领域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金融高频交易等低时延场景、智算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二地三中心等骨干网络安全互联互通场景 [1]
国盾量子股价涨5.04%,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7万股浮盈赚取31.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56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5.04%至417.00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7.43亿元 换手率为2.25% [1] - 公司总市值为428.93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量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相关技术服务35.68% 量子通信产品34.31% 量子精密测量产品13.03% 量子计算产品12.42% 其他4.56% [1] - 公司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提供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公司股票 [2] - 科创指数(588880)二季度减持2133股后持有1.5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89%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 10月15日该基金持仓浮盈约31.35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科创指数(588880)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8.84% 同类排名359/4220 [2] -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56.03% 同类排名330/3857 [2] - 基金经理谭弘翔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73.42亿元 [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5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科发展 -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量子特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揭示了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和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 [2] - 量子信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新兴交叉学科,以量子比特为信息单元,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 [4] - 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是量子光学基础理论,其创新在于将量子理论系统引入信息领域,使信息量子化后性能远超经典信息 [4] 中国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历程 - 1984年郭光灿主持举办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最初仅几十人参会,至2024年第二十一届时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2] -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成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后升级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5] - 2001年申请到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973项目”,组建了来自10多个研究所和大学的50多名研究人员团队 [5] 量子计算技术产业化与人才培养 - 2017年联合创立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目标是研发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7] - 公司已推出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其中第三代“本源悟空”被139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访问超2500万次,完成38万余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8] - 通过“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等活动培养后备力量,三届赛事累计吸引超5000名高校学子参与 [8] 量子计算机技术构成 - 超导量子计算机主要包含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和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9] -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心脏,需要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提供高度隔离的运行条件,并配备高效率导热组件 [10] - 量子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量子语言编译器、应用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负责将程序转换为硬件指令信号 [10]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郭光灿院士的学术贡献与领导作用 - 郭光灿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 [2] - 从上世纪80年代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到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再到后来致力于打造我国自主可用的量子计算机,郭光灿在量子领域已经深耕了40余年 [2] 量子光学在国内的起步与发展 - 上世纪80年代初,量子光学研究在中国还是空白,郭光灿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学者赴加拿大学习后,决心将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3] - 1984年,郭光灿主持举办了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当时只有几十人参会,到2024年第二十一届时,参会人数超过800人,显示该领域关注度大幅提升 [3] - 郭光灿在国内开设了第一门量子光学课程,课程讲义于1991年结集出版,培养了大量量子研究的中坚力量 [4][5] 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与机构建设 - 20世纪90年代初,郭光灿敏锐意识到量子信息是极具价值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是以量子比特作为信息单元,旨在突破经典信息技术极限,主要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 [6] -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郭光灿在中国科大成立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此后升级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7] - 2001年,郭光灿申请到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组建了由5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覆盖量子密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量子信息实现由“从0到1”到“从1到100”发展的转折点 [7] 量子计算产业化与人才培养 - 2017年,郭光灿和郭国平带领实验室团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目标是研发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8] - 依托本源量子,团队已陆续推出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其中第三代“本源悟空”被139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访问超2500万次,成功完成38万余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9] - 郭光灿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其参与的“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三届累计吸引超5000名高校学子参与,为量子计算事业储备新生力量 [10] 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构成 - 以超导量子计算机为例,其主要包含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和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 [11] - 量子芯片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心脏,负责执行关键的运算加速过程,其高效运行需要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及配套设施构成的高度隔离运行条件 [11] - 量子计算机还需要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支持,包括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量子语言编译器、量子应用软件等,为用户提供编程和操作界面,并确保高效执行计算任务 [12]
内蒙古电信开通业界首款400G量子安全OTN专线,筑牢“东数西算”安全底座
搜狐财经· 2025-10-14 00:30
400G量子加密OTN专线项目 - 开通全国首条400G量子安全OTN智算加密专线,连接安徽合肥与内蒙古和林格尔两大数据中心,跨越2000余公里 [1] - 首次实现OTN光传送网技术与量子加密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业界首款400G量子安全OTN专线产品,结合大带宽传输与量子级安全 [1] - 专线全面采用全国产化芯片加速技术与国密算法,从硬件到加密协议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1] - 技术亮点包括构建超融合架构、实现全栈国产化、具备跨域调度能力,验证了全国范围跨区域调度大带宽OTN融合量子加密的可行性 [1] - 项目为政务、金融、能源等高安全需求行业提供可规模推广的量子加密解决方案,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奠定技术基础 [1][2] 智算中心电力系统升级 - 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园智算机楼通过引入华为电力模块3.0一体化电源方案,将单机楼IT供电能力提升至32MW [3] - 华为电力模块3.0方案通过一体化母排设计、UPS与开关高度融合,节省40%配电空间,现场安装调测周期缩短至2周 [3] - 系统在S-ECO模式下链路效率高达97.8%,实现供电能力与能效双重提升,成功部署24套方案以保障国家级万卡算力项目按时交付 [3] 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 - 中国电信与内蒙古森工集团合作推进“智慧林业、数字森工”项目,建设290个基站以扩大林区通信覆盖范围 [4] - 升级高山视频监控,在乌尔旗汉、吉文、金河等关键林区测试无人机智能巡护系统,构建空地一体立体化监测网络 [6] - 应急指挥调度、人力资源管理、智慧旅游、森林资源管理等8大核心系统已完成需求确认与深化设计,全面进入开发阶段 [6] - 公司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林业生态保护、资源监管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打通林业“信息高速路” [8]
富士达20251013
2025-10-13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射频连接器及微波组件行业,公司为富士达[1] *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军用(防务/房屋)、宇航和民用三大板块[3]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上半年房屋订单显著复苏,同比增长20%,三季度延续增长趋势[8] * 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2481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00%,三季度有望继续强劲改善[4][17] * 业务增长主要由房屋领域的蛋仔和雷达需求恢复、防务业务恢复以及高端工业装备和精密仪器上量所支撑[3][10] * 低空无人机与智能网联业务与头部企业合作取得订单,预计未来对规模和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低空经济可能最早且最大地体现收入贡献[3][16] * 量子计算和高速通信等新兴领域有布局但尚未明显起量,量子通信产业化进程取决于技术突破[3][16] 宇航(星链)业务详情 * 公司参与千帆和星网两个星链项目,签订了300余颗卫星的框架合同,截至10月已交付100多颗卫星,四季度计划交付18颗[2][5] * G60项目按季度滚动交付,每月都有交付任务,预计持续发射至明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8] * 在射频连接器组件等产品中占据50%-60%的市场份额,目标在二代星网中保持该份额并努力提升至70%-80%[2][6] * 二代芯片技术难度增加,但受成本压力影响,预计单颗芯片价值量与一代持平[2][7] * 基于在一代星和增强星极轨星项目中积累的经验,预计在二代星招标中能取得较好结果[2][6] * 判断2026年星网或千帆发射计划肯定会加快[24] 财务指标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比2024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毛利率优于去年[10]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2025年上半年为9%,2024年同期为11.3%,近两年投入占比在8%-11%之间,防务加宇航领域占用超过70%的研发资源[12] * 应收账款增长主要来自军品客户,账龄从180天延长至200-300天甚至接近一年,但预计年底项目交付后军方拨款将使回款集中到账[4][18] * 存货增速增长主要来自在制品订单增加,以房务业务为主[4][21] * 目前在手房屋订单约为2.5亿元左右[9] 客户合作与新业务进展 * 与华为合作超过20年,传统5G基站等产品合作紧密,占比达80%-90%,毛利率约10%-15%[13] * 与华为新业务合作包括高端装备、精密仪器及卫星通信领域,预计2025年订单规模约为四五千万万元,78%-80%将在当年转化为收入,毛利率均在40%以上[13] * 华为新业务预计全年收入约3000万元,目前仍处于研发或小批量供货状态[22] * 医疗领域与GE合作产品供样,但认证时间较长,距离批量供货还需时日[16] * 400G高速同缆业务与服务器厂商合作验证中,已有9款产品在验证,大部分指标符合需求,但尚未收到批量生产启动时间[19][20] 竞争优势与未来展望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制定14项IEC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业务结构优势(军民并重平滑周期)以及从华为获得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标准[14][15] * 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有助于拓展新市场、获取新客户并控制成本[16] * 对于2026年"十五五"开局之年的房屋订单趋势,公司认为有积极因素,如元器件端订单未如预期回落以及外贸订单增加[11] * 面对需求扩张,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已在新的产业基地预留场地并启动装修以应对增量[2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高管换届,新任董事专业化能力更强且相对年轻,有助于公司技术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24] * 原产业股东中,仅吉林股东继续减持,持股份额约1%,预计需要几个月完成[23] * 公司认为2026年将会有快速增长,但存在火箭技术和二代星技术方案等不确定性因素[25]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14)
远峰电子· 2025-10-13 19:19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榕基软件(+10.04%)、旭光电子(+10.02%)、冠石科技(+10.01%)、有研新材(+10.00%)和联创光电(+10.0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为盈建科(+20.01%)、江丰电子(+14.54%)和卡莱特(+13.84%)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为路维光电(+20.00%)、华虹公司(+20.00%)和灿芯股份(+19.80%)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半导体材料指数上涨6.24%,SW电子化学品Ⅲ指数上涨3.32% [1] 国内产业动态 - 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其中高技术产品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分别增长8.1%、22.4%和15.2% [1] - 闻泰科技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并对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其控股公司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 [1] - 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成功研制并实现量产,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等领域 [1] - 中国台湾省经济部门表示,中国大陆扩大的稀土禁令预计不会对芯片制造产生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产品的全球供应链 [1] 公司业绩公告 - 领益智造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6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32.35%-65.44% [2] - 雅葆轩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36.59% [2] - 飞荣达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2] - 炬芯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54.50%,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12.94% [2] 海外技术与市场 - LaserApps开发出可在1.1mm厚玻璃上制作玻璃通孔的技术,成功实现无微裂纹 [2] - 日本变压器生产商田村电机计划到2028年3月将其在中国的基地数量削减30% [2] - 印度公司Lenskart将在其智能眼镜中集成统一支付接口支付功能,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支付 [2] - Counterpoint指出,2025年具备GenAI功能的智能手机SoC出货量将占全球总量的35%,年增长达74%,苹果预计以46%市占率领先,高通和联发科分别以35%和12%位居第二、三位 [2]
富士达20251011
2025-10-13 09:00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富士达公司及其所在的防务军工、商业航天、通信设备(特别是与华为的合作)以及高端工业装备与精密仪器仪表等行业[1] 核心观点与论据 防务军工业务表现强劲 * 公司防务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订单增速显著,手头订单充足,整体增长幅度超过50%,且三季度末订单依然充足,预计全年业绩良好[2] * 军工领域核心产品为连接器和电源组件,组件的比重和需求量在2025年显著增加,同时公司正拓展天线、微波器件、电缆转接板及集成化等信息化产品[3] * 军工订单签订模式通常与二级或三级配套单位签订元器件级合同,原有型号为保证产品稳定性采用独家供应,新型号更多采用竞标,公司对凭借成本管控和技术优势在未来竞争中保持信心[4][5] * 公司对未来防务需求持乐观态度,认为新质战斗力形成需求高涨,如无人化、先进雷达、电子对抗及精确制导弹药等领域的发展将带来支撑[7] 商业航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公司已获得千帆星座和星网项目的订单,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8] * 与千帆星座签订框架协议,计划部署300多颗卫星,截至上半年已交付150多颗,每月滚动交付,四季度又新增几十颗订单[9] * 在星网项目中,公司主要负责极轨卫星部件供应,在射频连接组件、天线及波导器件等方面占比超过80%,在极轨上的参与度约为50%至60%[9] * 新网二代方案确定后对单颗卫星价值量影响不大,因前期已进行降价调整,公司在技术方案和成本上具有优势,对未来持乐观态度[12] 与华为合作的新业务毛利率高且前景广阔 * 公司与华为合作的新业务(如高端装备和精密仪器)毛利率在40%以上,高于传统5G基站业务[13] * 新业务合作集中在射频连接器、微波器件、天线阵子类产品以及芯片测试类产品等领域,核心是通过国产化替代原先使用的国外连接器及组件[14][15] * 新业务从需求提出到小批量验证通常需三到四个月时间,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13][14] * 公司在射频连接和组件细分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其研发、批量生产交付、质量控制和成本管控能力是获得华为新业务合作的基础[17] 高端装备与仪器仪表等战略业务快速布局 * 公司将高端工业装备和精密仪器仪表作为重点战略业务布局,目标规模超过1亿元,2025年预计订单总额约4,000万到5,000万元,2026年增速预计加快[18][19] * HTCC(高温共烧陶瓷)业务2025年已有部分产品交付,但订单量较小,主要因工艺稳定性不足导致复杂产品良品率不高(约50%),大部分问题已解决,预计四季度基本解决所有问题[20][21] * 公司已形成400G以上高速铜缆样品并交客户验证,目前主要满足主流厂商技术供样需求,同时评估是否介入100G至200G主流产品市场[22][24] 其他重要内容 多元化业务布局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在低空经济、量子通信和医疗领域均有布局,其中智能网联汽车被确定为确定性较高的增长点,公司已取得IATF 16949认证并与母公司协同推进项目[26] * 在量子通信方面,公司已推出基于超导的量子视频版并应用于国内一些单位,但产业化落地时间仍待观察[26] * 公司预计高速同缆产品市场容量非常大,400G产品虽当前需求不大,但预计2026年会增加,未来3-5年内可能形成上亿规模[24] * 民用业务中,高端工业装备、精密仪器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线缆产品预计将在1-2年内快速增长,军用品方面HTCC产品及射频电路等也将实现较好增长[28] 市场竞争与客户接洽 * 国内商业航天目前主要集中在两大星座项目,公司除保持现有优势份额外,还通过推出新产品(如岩石板、天线正面及微波器件)提升价值,并与银河航天及华为等潜在客户接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