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轨道上的长三角”崛起关键支点
新华日报· 2025-05-27 14:57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即将在南京举行,主题为"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1] - 南京北站是服务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枢纽节点,预计2027年10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1] 南京北站建设 - 南京北站总建筑面积69.21万平方米,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骨干线路——北沿江高铁中规模最大的枢纽客站 [1] - 南京北站是南京唯一集高速、城际、普速铁路于一体的铁路枢纽,同时也是北沿江高铁的关键节点工程 [1] - 南京北站通过超大枢纽规模、高效换乘体系、站城融合开发及绿色技术应用,成为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和"轨道上的长三角"关键支点 [1] 南京北站核心优势 - 枢纽规模:采用"3场16台30线",年旅客发送量可达3650万人次,填补江北浦口、六合等地区铁路交通空白 [2] - 立体换乘:首创"双光谷+井字形快速换乘通道",实现高铁与地铁"零换乘",换乘效率较传统枢纽提升近40% [2] - 绿色技术:广泛应用低碳材料和综合节能降碳技术,建筑屋顶设置10.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实现年发电量约300万千瓦时 [2] - 区域辐射:依托北沿江高铁串联中西部六省一市,南京至合肥行程缩短至35分钟,同步规划14.4平方公里枢纽经济区,预计可集聚10万人口 [2] 南京北站施工进展 - 已完成全部15000多根工程桩施工,正在进行深基坑及地下结构施工 [3] - 施工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和多系统协同两大挑战,采用"智能监测+数字孪生"技术和"智慧大脑"调度中心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泰州市服务业一季度保持稳健向好态势
搜狐财经· 2025-05-27 07:10
服务业整体表现 - 泰州市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达964 8亿元 同比增长7 3% 占GDP比重52 1%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2 3% 拉动GDP增长3 7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成为泰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目标到2027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 打造全国影响力的"泰州服务"品牌 [5] 现代物流与金融业发展 - 泰州港一季度货物吞吐量1 05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11 1万标箱 同比增长4 3% 加速构建"江海河联运"物流体系 重点发展低空物流、网络货运等新业态 [2]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 3% 增速全省第二 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分别降至3 72%、3 71%和3 55% 创历史新低 [2] - 金融业通过信贷资源向制造业、科创企业倾斜 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2]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 77亿元 同比增长7% 增速全省第五 批零行业增加值186 44亿元 同比增长10 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8 1% [3] - 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 2% 零售业增长11 2% 均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通过限上企业培育、大宗消费提振、特色商业街区打造等措施激发消费潜力 [3] 重点项目与政策支持 - 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 建成后可新增散粮吞吐量590万吨、粮食贸易超100亿元、税收超1亿元 [4] - 泰州22个项目入选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计划总投资290 8亿元 项目平均计划总投资达13 22亿元 [4] - 出台《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从投资、消费、营商环境等多维度精准施策 [4]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构建"大海新晨"产业体系 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5] - 聚焦塑造"水城水韵"城市特质 转化地理区位优势为区域发展优势 [5] - 聚焦发掘"千年文脉"时代价值 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 [5] - 聚焦扩大"泰有引力"品牌影响 增强青年和人才吸引力 [5]
全国首个地跨三省市域的房建项目方厅水院即将竣工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项目概况 - 方厅水院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水乡客厅的重点项目,即将竣工验收 [1] -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地跨沪苏浙三省市域的房建项目,横跨太浦河,实现用地和建设规划许可数据互认、审批流程简化(从三个章变成一个章)[1] - 建筑群采用传统四合院形制布局,四栋主体建筑分别代表沪、苏、浙、皖主题展示空间,通过步行桥连接 [1] 功能定位 - 核心功能定位为重大会议、主题展览,打造高端会展主体,配套一站式商业及文体旅衍生服务 [2] - 各主题展示馆面积约8000平方米,内部以会议空间和开放展厅为主,配备贵宾接待室等设施 [2] - 运营重点针对大中型会议展览论坛、体育赛事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2] 创新实践 - 实现"跨省域步行可达"体验,从上海馆步行3分钟可达江苏馆,再通过跨河桥梁直达浙江馆,安徽馆与浙江馆相连 [2] - 步行桥不仅是交通纽带,其极简线条设计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觉象征 [1] - 项目启用后,步行桥及主题馆区域将全面开放,公众可体验"一刻钟跨沪苏浙皖"的独特场景 [2] 区域意义 - 项目以"长三角原点"为IP,成为展示长三角人文交流、高端会议、专业会展的新平台 [1] - 建设和运营管理由三地共同参与,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 [1] - 通过物理空间连通与公共服务共享,展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实景成果 [2]
周红波主持召开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
南京日报· 2025-05-21 09:43
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传达省有关会议要求研究部署今年工作要点 [1] - 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 [1]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的战略机遇 [1] - 需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和坐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多作贡献 [1]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 -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牵引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2] - 将系统保护和有机修复结合加快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 -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跃升 [2]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培育 [2] -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在区域版图中的辐射力和贡献度 [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经贸往来拓展国际合作推动人文交流 [2] - 不断扩大合作共赢面 [2] 领导小组工作重点 - 着力推动重大规划谋篇布局重要政策落地实施重点任务攻坚突破 [2] - 促进各成员单位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取得务实成效 [2]
“5·19中国旅游日”镇江主题月活动精彩启幕
镇江日报· 2025-05-19 07:56
活动概况 - 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镇江启动主题月活动围绕"宜游镇江 自在时光"展开[1] - 活动由市文广旅局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及上海市普陀区文旅局共同举办,启动仪式在镇江博物馆举行[1] 惠民措施 - 全市景区推出21项惠民举措,包括22家景区5月19日免门票(茅山、宝华山等),三山和南山景区门票半价[1] - 九里景区、香海琴枫景区对劳模、残疾人、在镇大学生等特定群体提供免票或半价优惠[1] 文旅活动 - 全市开展51项文旅活动,涵盖小剧场演出、非遗表演、游园活动、主题市集、文博展览及研学活动[1] - 推出6条夏季特色文旅线路产品,包含游船、露营、赏花等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参与[2] 特色产品 - 休闲康养专列从上海首发,首批吸引近百人体验镇江康养产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2] - 构建"跟着诗词游镇江"研学体系,推出6条研学线路,联合9部门发布35家研学基地(覆盖人文、科技、农文旅)[2] 区域合作 - 邀请上海市普陀区文旅局进行推介,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文旅发展[2] 消费促进 - "宜游镇江"小程序平台提供早茶、酒店、文创等800余款产品,最高优惠50%[3] - 滴滴出行APP发放价值218元"滴滴+文旅"券包,游客打车低至6折,单笔最高优惠30元(有效期至年底)[3]
一体化示范区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苏州日报· 2025-05-17 08:39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 - 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包括跨省域综合性协同立法 行政执法跨省域"类案参照" 跨省域警务协作 跨省域功能区开发建设管理 清单式项目化压茬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5项内容 [1] - 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共同制定《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 重点聚焦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制定授权性规范和支持性 鼓励性条款 为示范区深化改革预留空间 [1] - 通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办法》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域趋同 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压缩行政裁量权弹性空间 促进青浦 吴江 嘉善三地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标准趋同 [1] 跨省域协作机制建设 - 成立一体化示范区警务合作中心 推动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治理协同联动 为跨省域毗邻地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2] - 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5 8平方公里范围打造水乡客厅 形成一张蓝图管全域 一个平台管实施 一个主体管开发 一套标准管品质 一体化治理促发展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2]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实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项目"储备—实施—评估—更新"全周期管理 发布五批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63个项目 涉及卫生健康 医疗保障 教育 文化旅游等9个领域 [2] 制度创新成果汇总 - 5年来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聚焦规划管理 生态保护 土地管理 项目管理 要素流动 财税分享 信用管理 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 共同富裕 碳达峰碳中和等"8+N"重点领域 [3] - 截至目前共有57项制度创新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3]
事关南京都市圈交通,两条高速获批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12:45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获批 - 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省和县至无为段和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天长至仪征段2个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获交通运输部批复 [1] - G4231宁九高速和县至无为段路线总长68.8公里,途经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和县功桥镇、鸠江区沈巷镇、含山县运漕镇以及芜湖市无为市的陡沟镇、泥汊镇、十里墩镇 [2] - 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天长至仪征段全长约17.2公里,项目总投资31.46亿元 [5] 项目意义与影响 - G4231宁九高速和县至无为段建成后将新增芜湖与南京之间的第二条高速通道,加强两地互联互通 [4] - 该项目是芜湖市首个以特许经营方式推进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五纵十横五十四联"中"横八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沿江运输通道供给能力,强化沿线地区与周边都市圈联系,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提供支撑 [4] - G9904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12条都市圈环线之一,途经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滁州、马鞍山五市,路线全长约288公里 [5] 项目进展 - 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南京高旺至苏皖界段项目投资人招标工作已完成,路线全长约22.84公里,计划今年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4] - 两个项目的推进对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完善国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提升南京都市圈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
皖江第六座公铁大桥首节钢桁梁成功架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1:20
"高空大件吊装风险很高,我们必须全方位进行风险源辨识,事前组建专业钢结构吊装队伍,对起重 机、钢缆、吊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大风大雨等影响吊装的极端天气,确保作业 安全无误。"中交二航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技术负责人谈磊介绍,钢结构焊接后冷却会形变,因此 在工厂内进行预拼焊接,能最大限度减少形变。安装过程中,一节梁偏差几毫米,全桥累计起来就会误 差很大。"我们对每节段的吊装都会实时监控纠偏,控制钢梁线性,确保最终合龙精度。"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作为合(合肥)池(池州)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建成通车后,对完善安徽路网布局和提 升皖南综合交通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14日,随着蓝色的巨型桥面吊机缓缓提起一节白色钢桁梁,长江安徽段第六座公铁大桥——池州长 江公铁大桥成功吊装首节钢桁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主桥上部结构钢梁施工阶段。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连接安徽省铜陵市和池州市,全长3108.5米,采用上层6线高速公路、下层2线高速铁 路和预留2线城际轨道布局。跨江主桥长1768米,采用主跨812米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共计69个节 段,总重约91449吨,相当于3000头成年亚洲 ...
工行宁波市分行:以金融活水滋养高质量发展沃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4 15:23
转自:中国宁波网 工行宁波市分行紧扣建设金融强市发展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 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宁波 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2024年6月末,工行宁波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4172亿元,较年初增加450亿元,贷款增速12.1%,居 工行系统内首位。 严字当头,切实做到政治高站位和强落实 工行宁波市分行把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 护"的重要体现,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切实把握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 高金融工作的政治站位,以高质量党建持续提升金融赋能发展质效。 工行宁波市分行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双循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 设,主动对接宁波市扩大有效投资"5210"攻坚行动和"千项万亿"重点工程,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入重点领 域,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重大战略融合发展。支持宁波市域(郊)铁路项目、轨道交通、国际会议中 心等重点建设项目超过200个,投放重大工程项目贷款超500亿元。围绕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 ...
2025全球徽商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沪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29
会议概况 - 2025全球徽商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上海市安徽商会七届二次会员大会在上海举行 由徽商总会主办 上海市安徽商会承办 主题为"智链全球徽映天下" [1] - 参会规模达1500人 包括沪皖两地政府部门 美国 韩国 菲律宾等全球多地安徽商会代表 在沪商协会负责人及上海市安徽商会会员企业 [1] - 上海市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陈通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等两地高层领导出席 徽商总会执行会长洪清华主持活动 [1] 徽商发展现状与战略 - 徽商通过开拓进取铸就经济新高度 以智慧孕育创新生态 正以开放包容姿态构建全球产业新格局 [3] - 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 已通过政策对接 交通互联 产业协同等多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 [3] - 徽商与长三角的联系兼具历史延续性和新时代战略机遇特征 [3] 政府与商会发展指引 - 安徽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提出徽商发展三大方向:保持创新定力推动产业升级 开放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践行社会责任反哺家乡建设 [3] - 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强调徽商应坚守实体经济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全球化布局 [5] - 上海市安徽商会发挥平台作用 传承徽商文脉 推动沪皖两地资源对接 服务区域建设 [4] 产业合作与科技前沿 - 会议现场举行"上海徽商学院"共建签约和"徽商出海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6] - 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汪扬探讨Web3与AI领域机遇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分享量子信息科技发展现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