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

搜索文档
天津:壮大线上平台、做优活动平台、做强会展赛事演艺平台
快讯· 2025-07-15 20:42
天津市商务局等8部门印发《天津市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要求,集聚专业 服务资源、强化宣传推广引流、引育结合汇聚品牌、延展产业链条、完善承载服务设施;在打造首发经 济平台方面,培育首发经济集聚区、壮大线上平台、做优活动平台、做强会展赛事演艺平台、扩大开放 平台;在优化首发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优化活动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夯实首发经济人才基础、强化组织推动。 ...
天津发布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快讯· 2025-07-15 20:33
15日,天津市商务局等8部门印发的《天津市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发布,旨在大 力提振消费,加快城市首发经济发展。该政策包括3个方面、16条措施。在构建首发经济生态圈方面, 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估体系、集聚专业服务资源、强化宣传推广引流、引育结合汇聚品牌、延展产业链 条、完善承载服务设施;在打造首发经济平台方面,培育首发经济集聚区、壮大线上平台、做优活动平 台、做强会展赛事演艺平台、扩大开放平台;在优化首发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体系、优化活动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夯实首发经济人才基础、强化组织推动。天津市商务局 副局长王亚刚表示,该政策在总体设计上紧紧围绕构建"大消费"格局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坚 持因地制宜和"短期引、长期育"的原则,按照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载体与环境引流赋能、产业与创新 内生促进的工作思路,以标准、平台、活动、品牌、产业、环境等为着力方向,打造国际国内品牌集聚 地和培育地。(新华社) ...
税务创新助推“首发经济” 三里屯累计引入300余家首店、旗舰店
北京商报· 2025-07-15 17:44
三里屯太古里商圈发展 - 三里屯太古里作为北京时尚潮流地标和"首发经济"重要载体,自2016年至今累计引入300余家高品质首店、旗舰店 [4] - 截至2025年5月朝阳区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300余家,为北京市最集中区域,覆盖轻奢、潮牌等首发品类 [4] - 商圈新增离境退税商店并推出"即买即退"、多语种服务等创新举措,优化境外游客购物体验 [8] 首店经济典型案例 - 陶陶居北京首店采用岭南西关大屋设计风格,复刻满洲窗等建筑元素,会员复购率超30% [4] - GB DAVID北京首店推出1000多款包包及皮具周边,设有彩虹包墙和手工DIY体验区,50%顾客来自外地 [5] - 泡泡玛特首店以IP潮玩为核心定位,门店面积从不足50平方米升级至划分IP主题区,强化消费者互动 [6] 税务支持政策 - 朝阳区税务局实施"税务管家"模式,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等"一对一"辅导 [7] - 90%以上税务业务实现"网上办",开通绿色通道对高频业务实行"容缺办理" [7] - 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在跨境支付等领域提前化解涉税风险 [7]
泸州: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三新”实践
四川日报· 2025-07-15 06:43
泸州商业中心 - 泸州正在重构酒城消费新生态 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5 6亿元 同比增长6 8% 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 [5] - 泸州以"酒"为媒 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具有区域集聚力的休闲度假区、健康活力区、时尚赛演区 建成文旅融合科技创新走廊 [5] - 泸州以"三新"实践助力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包括空间再造、场景上新、市场培育 [5] 中国白酒博物馆 - 中国白酒博物馆总投资15亿元 总用地面积109 6亩 规划建设面积8 4万平方米 整体设计依山就势 江、山、林、馆、窖和谐共融 [5] - 项目将改变游客消费链条单一的局面 游客可上山观展览、下山观遗址 [5] - 泸州市同步推进"酒要会·在泸州"项目建设 对博物馆周边进行城市风貌更新、消费场景打造 进一步培育消费业态、完善旅游功能 [5] 商圈发展 - 泸州主城区商圈呈现碎片化分布 规模效应还未形成 消费者习惯在固定商圈活动 跨江消费意愿低 [5] - 泸州将加快推进白塔商业区更新扩容 茜草商圈、佳乐世纪城商圈、高铁枢纽商圈、汽车消费公园商圈提档升级 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业态多元的区域商圈 [5] - 泸州将打造'夜游两江'特色品牌 优化滨水空间夜间光影 [5] 特色街区 - 泸州已建成7个融合历史记忆与潮流风尚的特色街区 [5] - 下一步将建设100个全龄友好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家门口的消费"更有品质 [5] 消费场景 - 合江县将举办2025年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季 推出荔枝烤鱼、荔枝咕噜肉等30余道创意美食 以及百年荔枝林探幽等四大精品线路 [5][6] - 泸州已培育形成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三大品牌展会为引领、中小展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5] - 泸州将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 建设标准化户外运动基地 力争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5] 特色消费IP - 国家级非遗"分水油纸伞"走向世界舞台 年销量超10万把 [5] - 先市酱油赤水河庄园可深度体验古法酿造酱油 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 [5] - 泸州桂圆酥从传统糕点升级为文创零食 成为热销单品 [5] 首店经济 - 泸州万象汇2024年以来已引进80余家川南区域或城市级首店 全场首店及唯一店占比超55% [6] - 2024—2025年持续开展在地主题活动超30场 累计吸引参与顾客超800万人次 [6] 政策支持 - 泸州制定了19项政策 围绕演艺赛事、首发经济、消费惠民激励、消费场景供给等6个支持方向 将于7月底出台 [6] - 泸州将从设施体系、服务监管、区域联动三方面优化消费环境 [6]
“首发”如何变“长发”(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3
首发经济转型案例 - 百联ZX创趣场通过转型为全国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开业18个月累计客流超1500万人次,销售额超5亿元[1] - 商场通过吸引首店入驻、专业运营等方式实现深度转型,从传统百货业态转变为动漫IP场景体验式消费场所[1] - 案例展示了首发经济在激活商业活力方面的潜力,通过创新业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1] 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行业出现滥用"首"字招牌、同质化竞争、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需要从"首发"转向"长发"发展模式[1] - 部分企业将首发活动嵌入产业链协同网络,如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涵盖销售、维保、回收等环节的"首发套餐"[3] - 家居企业通过首发展览提供"智能家居-社区服务-适老化改造"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协同[3] 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 上海依托进博会试点"保税展示+首发预售"模式,降低跨国品牌试水成本[2] - 深圳利用供应链优势打造硬科技首发基地,聚焦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全球新品首秀[2] - 洛阳、西安等地围绕汉服体验、非遗手作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赣南实现脐橙"树上熟"直采首发[2] 政策支持与监管创新 - 需要解决传统监管方式与新业态的适配问题,在审批流程简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3] - 杭州、成都等地为发展低空经济划定试验区域,允许企业可控范围内测试并同步制定安全标准[3] - 政策需在风险防控与创新激励间取得平衡,为新业态提供探索空间[3] 行业发展前景 - 首发经济作为引擎,能够激活商业活力、消费潜力和创新能力[4] - 需要打造首屈一指的产品力、贯通产业链、建立领先标准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 - 行业有望从"一时热"转向"一直热",从"一枝独秀"发展为"多地开花"格局[4]
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成都决定“大展宏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3 21:37
成都文旅消费品牌战略 - 成都提出新城市文旅消费品牌"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并审议通过《决定》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1] - 品牌定位基于"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奋进中的创新之城"城市形象框架[3] - 公园城市成为最鲜明城市标签,"幸福成都"体现烟火气与活力感[3] 四大产业竞争力基础 - 文化端: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哪吒》系列电影成为代表,拥有"江山之雄、文物之盛"美誉[2] - 商业端:万亿消费城市,首店引进数量中西部第一,黑珍珠餐厅全国第三、米其林餐厅全国第五[2] - 旅游端: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营业性演出1.4万场带动综合消费31.5亿元[2] - 体育端:世界运动会即将举办,上半年体育消费41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740亿元[2] 融合发展逻辑与效益 - 融合可赓续天府文化基因,符合"产业—场景—市场—体验"发展逻辑[3] - 测算显示综合拉动效果达3-5倍,直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娱乐等行业[3] - 目标集成升华"三城三都"品牌,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与美誉度[3] 政府引导措施 - 政府角色包括规划引领者、资源整合者、环境营造者,确保产业协同发展[4] - 科技赋能:建设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试验区,推动AI、元宇宙等技术研发转化[5][6] - 要素支撑:优化土地政策、投融资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6] - 机制创新: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消费促进机制与监测评价体系[6] 消费市场新动力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市场呈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7] - 首发经济:太古里引入Tiffany中国首家三层旗舰店,万象城升级优衣库西南旗舰店[7] - 票务经济:节庆赛事带动过夜消费与景区联动消费[7] - 创新场景:CPI的"KOKO MARKET"集市与"绿里GREENMILE"公园商业成为热点[7] 新兴业态与国际化布局 - 户外运动兴起:725万亩林地、18万亩草地、525条河流支撑徒步、攀岩、滑雪等业态[8] - 打造都市、山水、乡村三大场景,构建"立体城市"体验[8] - 国际化措施:开发国际转机旅客"免费体验城市"项目,优化支付、退税等便利化服务[8] 国际化消费能级提升建议 - 强化国际要素集聚:吸引国际品牌首店,提升本土品牌全球影响力[9] - 优化国际化服务:加强外卡覆盖、多语言服务、高端客群专属服务[9] - 丰富高端供给:加大定制化服务与高端艺术消费投入,打造标志性消费载体[9]
成都计划今年引进超800家首店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00
消费空间优化 - 成都将构建重点商圈、商业街区、特色小镇及特色消费场景四级体系 [1] - 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级商圈 [1] - 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1] - 依托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东安湖体育公园等特色载体,强化商业消费与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 [1] - 重点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形成"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共融共生的消费活力区 [1] 消费供给丰富 - 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消费业态,打造"可体验"的商业 [2] - 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陈及限时快闪、科幻体验、主题巡展等特色活动,打造"有趣味"的商业 [2] - 植入即时零售、定制消费、策展式商业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更有"新潮感"的商业 [2] - 推出更多文商旅体融合产品和路线,孵化国潮国货新消费品牌和产品 [2] - 以"春、夏、秋、冬"四大主题消费季为统揽,全年举办新春欢乐购、春糖季、首发季、国际美食嘉年华等重点促消费活动 [2] 消费模式创新 - 实施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 [2] - 落地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活动200场以上,加快构建首发经济产业链 [2] - 大力发展票根经济,拓展成德眉资绵"票根经济"联盟,加强成渝双城票根权益互认互通 [2] - 创新发展数字消费,支持各类消费场景引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服务 [2] - 推动"蓉品蓉企出川出海"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布局更多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2]
前五月 285家首店落户成都 “首发经济”促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44
成都首发经济发展 - 泡泡玛特全球首家臻藏店落户成都 体现对成都潮流氛围和消费实力的认可 [1] - 成都市委全会提出发展特色商业 将首发经济作为消费场景升级的关键 [1] - 2024年前5月成都累计落户首店285家 2019年以来累计超4000家且连续6年正增长 [2] 政府政策与目标 - 成都实施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4年目标引进首店800家 高能级首发活动200场以上 [4] - 2027年目标累计落地首店6500家 首发活动超1000场 打造首发经济地标100个 培育新消费品牌500个 [4] 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1-4月成都社零总额3644.6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较去年同期扩大4.4个百分点 [5] - 消费者倾向为幸福感/新鲜感/健康类商品买单 商家需提升产品价值和沉浸式体验 [5] 品牌运营趋势 - 实体商业通过创造情绪价值实现溢价 如LABUBU利用1/144隐藏款概率刺激复购 [7] - 品牌需通过升级焕新/社群活动保持市场份额 运营方需平衡新品牌引入与存量品牌维护 [7]
建世界级商圈、办世界级赛事 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22:05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 - 成都提出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将资源和品牌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1] - 推进天府文化公园东华门遗址、宽窄巷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 [1] - 通过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世界级赛事吸引人流和商流 [1] 消费地标与特色商业建设 - 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级商圈 [2] - 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2] - 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 [2] - 推动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强化商业消费与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 [2] 新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业态打造"可体验"商业 [3] - 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陈及特色活动打造"有趣味"商业 [3] - 植入即时零售、定制消费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新潮感"商业 [3] - 今年计划引进首店800家以上,落地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活动200场以上 [3] 文旅经济与票根经济 - 上半年举办营业性演出1.4万余场,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55场,带动"演艺票根"综合消费31.5亿元 [4] - 联动打造"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票根经济新模式 [4] - 拓展成德眉资绵"票根经济"联盟,加强成渝双城票根权益互认互通 [5] 文旅+体育融合发展 - 推动红色旅游、低空旅游、医养旅游等业态发展壮大 [6] - 塑造"跟着赛事游成都"风潮,举办体操精英赛、田径街头赛等赛事 [6] - 依托"两山一环"空间探索举办攀岩、滑雪等新兴潮流项目赛事 [6] - 今年争取实现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迈上800亿元新台阶 [6]
“可体验”“有趣味”“新潮感” 成都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公园城市·幸福成都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43
消费空间优化 - 成都将构建重点商圈、商业街区、特色小镇及特色消费场景四级体系,实施商圈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建设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四个世界级商圈,推动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象寺水街等重点街区提质改造 [3] - 积极推动文体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依托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凤凰山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等特色载体,强化商业消费与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功能深度融合 [3] - 重点打造"宽窄联动春熙"的都市"消费封面",形成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共融共生的消费活力区 [3] 消费场景创新 - 植入演艺、竞技、娱乐等消费业态,打造更多"可体验"的商业 [4] - 植入创意装置、艺术美陈以及限时快闪、科幻体验、主题巡展等特色活动,打造更多"有趣味"的商业 [4] - 植入即时零售、定制消费、策展式商业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更有"新潮感"的商业 [4] - 推出更多文商旅体融合产品和路线,突出与文化、非遗结合,孵化国潮国货新消费品牌和产品 [4] 消费活动策划 - 以"春、夏、秋、冬"四大主题消费季为统揽,全年举办新春欢乐购、春糖季、首发季、服务消费季、国际美食嘉年华、进口嘉年华等重点促消费活动 [4] - 营造贯穿全年、联动全域、惠及全民的消费活动氛围 [4] 消费模式创新 - 深入实施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引进首店800家以上,落地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等活动200场以上 [5] - 拓展成德眉资绵"票根经济"联盟,加强成渝双城票根权益互认互通,以"赛演展会"一张小票根串连"吃住游购娱"全链条体验 [5] - 创新发展数字消费,支持各类消费场景引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服务 [5] - 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布局更多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