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级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小马智行与北汽量产下线第300台L4级极狐阿尔法T5车型,打造中国Robotaxi标杆车型
IPO早知道· 2025-10-25 10:36
合作与量产里程碑 - 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联合打造的第300台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下线,标志着合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3] - 该车型于今年7月启动量产,搭载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量产方案 [3] - 新车型的顺利排产为公司实现千台Robotaxi车队规模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5] 技术与产品能力 - 第七代Robotaxi具备全天候、全场景、全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下线后即具备全无人驾驶能力 [3][5] - 通过大规模采用车规级零部件和产线前装,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降低70% [7] - 依托全冗余底盘和多重安全冗余架构及超过5500万公里实测,构筑了安全性超人类驾驶员10倍的技术基石 [7] 商业化与市场拓展 - 车型已获得北京、深圳等地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为今年实现规模部署做好准备 [5] - 随着量产提速,车型将在国内一线城市投放,并探索中东、欧洲市场的部署计划 [5] - 在北京亦庄启动了24小时全天候测试,并开展从亦庄至机场、高铁站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被打造为"北京方案"下的中国Robotaxi标杆车型,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关键范本 [3] - 2024年7月北京市入选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落地与规模应用 [7]
刷新自动驾驶融资纪录,超豪华投资人阵容,新石器凭什么?
凤凰网· 2025-10-24 20:55
公司融资与里程碑 - 2025年10月23日,新石器无人车完成超6亿美元D轮融资,刷新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单笔融资纪录 [1] - D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领投,投资方包括中东资本、国有资本、互联网巨头及多家明星投资机构 [1] - 2025年9月,公司实现第10000台无人车交付,标志着L4级自动驾驶在无人配送场景率先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1] - 2025年完成C+轮融资,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由多家物流巨头和中金资本联合投资 [2] - 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规模将达到10亿元量级,并将在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14]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5年第三季度单月交付量超过2000台,预计年底可达3000台,交付量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在国内快递行业关键客户市场中,公司市场份额超过70%,客户包括顺丰、京东、邮政、三通一达和极兔速递 [4] - 公司累计出货量占全行业六成以上,单月新增出货量行业占比超过70%,单月销售额占行业80%以上 [6] - 业务从快递扩展到城市配送领域,已与滴滴货运合作,预计年底在快递以外场景的无人车铺设量将达4000至5000台 [4][5] - 目前一半以上订单来自快递行业以外,预计明年70%-80%订单将来自快递外场景,迎来指数级增长市场 [15] 技术突破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宣布L4级无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开始商业化交付,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7] - 无图技术使无人车可进入即时物流场景,如滴滴送货,实现实时呼叫和实时规划 [7] - 该技术为全球化落地扫清关键障碍,海外对高清地图合规要求高,无图技术可降低出海合规成本和难度 [7][9] - 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无图技术大规模应用,2026年上半年全量采用 [9] - 公司核心护城河在于对物流行业的深刻理解、精细化运营及构建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能力 [12][13]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前景 - 出海第一站选择中东,以阿联酋为首站,并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延展 [3] - 在阿联酋已获得首张RoboVan牌照,大规模商业化启动,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共同出海 [3] - 无人城配赛道市场空间超过3万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辆路权 [14]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无人配送车销量将超3万台,面对约3000万台传统配送车辆的市场,无人配送浪潮刚刚起步 [17] - 行业迈过0-1阶段后,即将进入1-100的超速发展期,公司需储备弹药应对增长窗口期 [14]
对话新石器CEO余恩源:融资逾6亿美元,无人配送正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新浪科技· 2025-10-23 23:07
在余恩源看来,伴随无人车业务不断拓展至城市配送、即时配送等领域,同时随着夜间物流路权的开 启,属于公司的未来市场想象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而且这一天也将很快会到来。 新浪科技讯 10月23日晚间消息,L4级无人城配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石器公司(Neolix)今日宣布完 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以金额计,本轮融资是迄今为止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也是 今年内中国私募领域最大的融资之一。 在与新浪科技等媒体沟通中,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恩源表示,"无人配送正从过去的研 发、测试、示范阶段,开始正式全球领域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据他介绍,规模化商用一个标志性的 节点是——目前新石器已累计交付L4自动驾驶车辆超1万台车,成为全球第一家破万台的L4级车队。 "我们验证了在无人配送领域、在城市商用车RoboVan这个领域,L4级自动驾驶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落地。"余恩源指出,目前新石器每个月交付车辆已经突破2000辆,到今年底公司的交付速度会越来越 快,单月交付量会努力朝每个月3000台前进。 另据新石器无人车CFO李子夷透露,新石器无人车今年营收规模已达10亿量级,基本实现盈亏平衡,预 计明年将实现全 ...
头部企业再获融资无人配送赛道趋热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09
10月21日,记者从L4级自动驾驶企业九识智能获悉,公司近日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 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新老股东跟投加持。截至本轮,九识智能B轮已完成融资4亿美 元。 今年以来,九识智能、白犀牛、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石器无人车")等多家无人 配送赛道头部企业获得大额融资并加速商业化落地。 "随着各地路权政策逐步开放,无人配送车正从'先行先试'走向规模化商用,全行业在全国部署量明后 年有望突破10万台。"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潘余昌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市场 爆发不是线性增长,而是伴随着政策完善、场景打通、生态成熟的波动上升。 无人配送赛道融资热度攀升 九识智能聚焦无人配送车领域,核心产品为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城配无人车,致力于为快递、商 超零售、物流等行业提供标准化运输解决方案。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推动产品迭代,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加速全球市 场拓展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9月23日,新石器无人车第1万台整车正式下线交付。余恩源透露,实现"交付破万"本是公司设定的全年 目标,如今已提前一个季度达成。 九识智能积极推 ...
无人驾驶双雄对决:文远知行亏损率曾高达697%压力显著 靠海外业务支撑30%毛利率
新浪证券· 2025-10-21 18:5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L4级自动驾驶行业两大头部企业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密集赴港上市,凸显行业整体深陷高亏损泥潭、短期内盈利前景渺茫的现实困境 [1] 业务布局与战略差异 - 小马智行业务布局呈现“深耕本土+适度出海”,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中国四座一线城市,是唯一一家取得所有可获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许可证(共6类)的企业,同时业务足迹延伸至卢森堡、韩国、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等海外市场 [2][3] - 文远知行采取“海外优先”策略,专注于欧洲及中东等具有经济及运营优势的地区,在新加坡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自动驾驶出租车及自动驾驶小巴运营资质的企业,在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L4级自动驾驶部署进度分别领先竞争对手两年 [2][3] 车队规模与商业化场景 - 文远知行运营车队规模超1500辆,占据数量优势,其中拥有超过7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主要聚焦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场景 [2][4] - 小马智行构建“乘用车+商用车”双线布局,拥有680余辆自有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70余辆自有及租赁自动驾驶卡车,形成覆盖城市出行与物流运输的多元场景 [2][4] 财务表现与亏损状况 - 小马智行2024年实现收入7503万美元,净亏损2.8亿美元,亏损率为366%;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3543万美元,净亏损缩窄至0.9亿美元,亏损率下降至256% [6] - 文远知行2024年收入5041万美元,净亏损3.5亿美元,亏损率高达697%;2025年上半年收入2787万美元,净亏损1.1亿美元,亏损率397% [6] - 文远知行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2024年30.7%、2025年上半年30.6%),是小马智行(同期15.2%、16.3%)的两倍,展现出潜在盈利弹性 [6] 机构业绩预测 - 卖方机构预测文远知行2025年收入将达到8960万美元,超过小马智行预测的8210万美元;同时净亏损预计缩窄至2.0亿美元,低于小马智行预测的2.2亿美元 [7] 小马智行特定风险 - 小马智行面临做空报告指控,包括技术与安全控制不足、运营效率低下、存在技术缺陷以及财务状况恶化且估值不合理等问题,为其港股市场表现增添了不确定性 [8]
无人驾驶双雄对决:小马智行毛利率仅16%遭做空机构指控 2025年财务预测被同行反超
新浪证券· 2025-10-21 18:5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L4级自动驾驶领域两家头部企业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密集赴港上市,标志着行业资本竞争新阶段 [1] - 两家公司基于不同战略判断,在市场布局、车队配置和商业化路径上走出差异化道路 [1] - 行业整体深陷高亏损泥潭,短期内盈利前景渺茫,但财务数据与机构预期出现显著分化 [1] 业务布局与战略差异 - 小马智行业务布局呈现“深耕本土+适度出海”特点,是中国唯一一家取得所有可获得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许可证(共6类)的企业,重点布局中国四座一线城市 [2][3] - 小马智行业务足迹延伸至卢森堡、韩国、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等海外增长市场 [2][3] - 文远知行采取“海外优先”策略,专注于欧洲及中东等具有经济及运营优势的地区,在11个国家的超过30个城市进行产品测试或商业活动 [2][3] - 文远知行在新加坡是唯一同时拥有自动驾驶出租车及小巴运营资质的企业,L4技术开发领先下一个进入者至少1.5年;在阿联酋L4部署领先第二名两年多 [3] 车队规模与商业化场景 - 文远知行拥有超过15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其中超过700辆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中东地区超过100辆 [2][4] - 小马智行构建“乘用车+商用车”双线布局,拥有680余辆自有自动驾驶出租车和170余辆自有及租赁自动驾驶卡车,覆盖城市出行与物流运输多元场景 [2][4] 财务表现与亏损状况 - 小马智行2024年收入7503万美元,净亏损2.8亿美元,亏损率366%;2025年上半年收入3543万美元,净亏损0.9亿美元,亏损率下降至256% [6] - 文远知行2024年收入5041万美元,净亏损3.5亿美元,亏损率高达697%;2025年上半年收入2787万美元,净亏损1.1亿美元,亏损率397% [6] - 文远知行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2024年30.7%,2025年上半年30.6%),是小马智行(同期15.2%,16.3%)的两倍,展现出潜在盈利弹性 [6] 机构业绩预测与比较 - 卖方机构预测文远知行2025年收入将达到8960万美元,超过小马智行预测的8210万美元 [7] - 文远知行2025年净亏损预计缩窄至2.0亿美元,低于小马智行预测的2.2亿美元,在收入增长与亏损控制上预期更优 [7] 小马智行特定风险事件 - 2025年7月10日做空机构灰熊研究发布报告,指控小马智行技术与安全控制不足、运营效率低下、存在技术缺陷、财务状况恶化且估值不合理 [8] - 报告提及2021年加州测试车事故致测试许可暂停、NHTSA调查召回,北京亦庄Robotaxi服务曾因事故暂停 [8] - 该事件为公司港股市场表现增添了不确定性 [8]
无人驾驶双雄港股对决:小马智行股价曾较美股IPO发行价跌68% 港股发行比例或高达22%引股权稀释
新浪证券· 2025-10-21 18:51
赴港上市备案与计划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14日同步批准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两者均计划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1] - 小马智行拟发行不超过1.02亿股普通股,文远知行拟发行1.02亿股普通股 [1] - 两家公司均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投票权安排 [2] 美股IPO与初始融资对比 - 两家公司美股IPO时间接近,小马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上市,文远知行于2024年10月25日上市,发行市值分别为45.7亿美元和42.7亿美元,处于同一梯队 [2][3] - 融资规模相近,小马智行通过IPO及同步私募融资合计募集4.3亿美元,文远知行合计募集4.5亿美元,差距不足5% [2][3] - 两家公司均引入了广汽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的资金 [3] 美股上市后股价表现分化 - 小马智行股价先抑后扬,从2025年4月的低点4.11美元反弹至10月20日的19.63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1%,美股市值增至69.7亿美元 [2][4] - 文远知行股价冲高回落,从2025年2月的高点44美元跌至10月20日的10.37美元,较发行价下跌33.1%,美股市值缩水至32.4亿美元 [2][6] - 以10月20日股价计,两家公司股价分化幅度超过80%,市值差距从上市初期的3亿美元拉大至37.3亿美元 [2][6] 机构持仓态度鲜明对立 - 2025年二季度,小马智行获前十大增持机构合计增持规模达39,451万美元,机构包括柏基投资、红杉资本、富达基金等知名长线基金 [8][10] - 同期,文远知行前十大增持机构合计增持规模为9,992万美元,主要为Hudson Bay等交易型对冲基金,增持规模与机构质量均不及小马智行 [9][10] - 凯雷集团在2025年二季度清仓所有文远知行股份,但保留小马智行持仓,凸显价值判断差异 [9] 港股IPO计划与潜在规模 - 小马智行港股发行比例达22.3%,无折扣发行规模约155.8亿港元;文远知行发行比例为9.8%,无折扣发行规模约27.5亿港元,二者潜在融资规模差距接近6倍 [11] - 小马智行聘请高盛、美银等中外资结合的保荐团队,文远知行由中金公司与摩根士丹利联合保荐,旨在利用跨市场资源优化定价 [11] 港股市场流动性潜在挑战 - 由于采用双重主要上市架构,两家公司需上市满“6个月+20个交易日”后才可能纳入港股通,意味着至少7个月内无法获得南向资金支持 [12] - 南向资金的缺席可能影响股票成交额与换手率,禾赛科技此前便因未纳入港股通而面临流动性挑战 [12]
无人驾驶双雄港股对决:文远知行较美股上市时跌超30%并遭凯雷集团清仓 港股仅至多募资28亿港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8:48
赴港上市备案与进程 - 中国证监会于10月14日同步批准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两者均拟发行约1.02亿股普通股 [1] - 小马智行于10月17日提交聆后招股书,文远知行于10月19日跟进提交,标志着从美股转战港股 [1] - 两家公司均采用双重主要上市及同股不同权架构,需上市满特定时间后方可能纳入港股通 [12] 美股IPO发行概况 - 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分别于2024年11月27日和10月25日在美股上市,发行价分别为13美元/ADR和15.5美元/ADR [2] - 小马智行IPO发行规模为2.8亿美元,文远知行为1.3亿美元 [2] - 两家公司IPO及同步私募融资合计规模接近,小马智行为4.3亿美元,文远知行为4.5亿美元,差距不足5% [2][3] - 发行市值相近,小马智行为45.7亿美元,文远知行为42.7亿美元 [2][3] 上市后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10月20日,小马智行股价为19.63美元/ADR,较发行价上涨51%,美股市值增至69.7亿美元 [2][4] - 文远知行股价为10.37美元/ADR,较发行价下跌33.1%,美股市值缩水至32.4亿美元 [2][6] - 两者市值差距从上市初期的3亿美元拉大至37.3亿美元,股价分化幅度超80% [2][6] - 小马智行股价曾于2025年4月触及4.11美元低点,较发行价暴跌68%,随后因技术商业化进展实现强劲反弹 [4] - 文远知行股价曾因英伟达持仓消息在2025年2月冲高至44美元/ADR,市值突破110亿美元,后因财务数据及预期下调持续承压 [6] 机构持仓态度分化 - 2025年二季度,小马智行前十大增持机构合计增持规模达3.9亿美元,包括柏基投资、红杉资本、富达等知名长线基金 [8][10] - 凯茜·伍德旗下ARKQ基金在一个月内三次加码小马智行,累计增持规模超1400万美元 [8] - 同期文远知行前十大增持机构合计增持规模仅1亿美元,机构以Hudson Bay等交易型对冲基金为主 [9][10] - 凯雷集团在2025年二季度清仓所有文远知行股份,但保留小马智行持仓,凸显价值判断差异 [9] 港股IPO计划与结构 - 小马智行港股拟发行比例占总股本22.3%,无折扣发行规模约155.8亿港元;文远知行发行比例为9.8%,规模约27.5亿港元,差距近6倍 [11] - 小马智行港股保荐团队为高盛、美银、德意志及华泰国际;文远知行为中金公司与摩根士丹利,均采用中外资结合模式以优化定价 [11] - 两家公司短期内无法获得南向资金支持,可能面临市场流动性挑战 [12]
三年半血亏65亿,市值缩水三成,文远知行二次上市续命还是画饼?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32
上市进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19日在港交所秘密递表并已通过聆讯,联合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从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备案通知书到港交所放行仅用5天 [1] - 此次上市是公司继2024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时隔一年寻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主要通过《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18C章)进行 [7] - 公司是全球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产品覆盖11个国家30多个城市,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3] - 以2024年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收入计算,公司位列全球第二,市场份额为21.8% [3] 财务表现与收入结构 - 公司收入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7亿元、4.02亿元、3.61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回升32.81%至2.00亿元 [4] - 收入结构发生变化,L4级技术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1.5%波动至2024年的60.1%,2025年上半年增长主要得益于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单季收入环比激增836.7% [4] - 具体看收入类型,2025年上半年服务收入仅增长0.84%至1.30亿元,而产品收入显著增长,显示出运营模式尚未完全跑通 [4] - 公司毛利率呈下行趋势,从2022年的44.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0.6% [6] 盈利能力与成本开支 -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2.99亿元、19.49亿元、25.17亿元及7.92亿元,累计亏损65.57亿元 [6] - 亏损扩大与高企的成本开支有关,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0.58亿元增至2024年的10.91亿元,行政开支同期大幅增加82.1%至11.38亿元,主要因股份薪酬增加4.72亿元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同期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6.70亿元、4.75亿元、5.94亿元及6.63亿元,并预计近期将继续产生现金流出 [6] 资本市场表现与行业对比 - 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波动较大,发行价为15.5美元/股,首日涨幅约6.8%,市值达44.9亿美元,曾于今年2月中旬暴涨至历史高点44美元/股,市值接近138亿美元,但此后震荡下行 [7][8] - 公司与小马智行几乎同时通过港交所聆讯,争夺“港交所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最新市值为公司两倍有余 [3][10] - 公司拥有众多明星投资方,包括英伟达、宇通集团、广汽集团等,今年获得UBER承诺追加1亿美元股权投资 [7]
蚂蚁集团出手,领投L4无人驾驶企业数亿美元融资;新锐AIGC视频生成大模型创企获复星等投资 | 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30
光量子计算 - 玻色量子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啟赋资本和广发信德 [1] - 公司专注于光量子计算技术路线 核心成果为2024年发布的"天玑"550计算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1] - 技术可应用于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需超强算力领域 [1] 半导体材料 - 同创普润完成10亿人民币Pre-IPO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的尚颀资本等产业资本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靶材关键原材料高纯金属材料生产商 专注于解决半导体和显示面板领域"卡脖子"难题 [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5N及6N超高纯度的铝、铜、钽等金属材料及先进合金 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1] AIGC视频生成 - 爱诗科技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 由复星锐正资本、顺禧基金等机构投资 [2] - 公司致力于视觉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开发 聚焦于AI视频生成技术 [2] - 核心产品为基于自研大模型的视频生成平台 可根据文本或图像指令生成高质量连贯视频内容 [2]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 零重力飞机工业获得3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方广资本、四川产业振兴基金等 [2] - 公司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商 紧密围绕国家"低空经济"战略进行布局 [2] - 核心产品为载人eVTOL飞行器 目标是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提供绿色高效出行解决方案 [2] -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吸引了君联资本、鼎晖投资等顶级投资机构 [3] - 公司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核心参与者 主力产品为瞄准城市空中出行等商用场景的VE25型eVTOL [4] 自动驾驶 - 九识智能于2025年10月完成数亿美元C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 [3] - 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实现开放道路纯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 [3] - 核心产品为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城配无人车 专注于B2B城市货运领域 [3] 高端眼科医疗设备 - 图湃医疗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国管等机构 [3] - 公司是国内高端眼科医疗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产品线覆盖扫频OCT视网膜诊断系统、手术显微镜等 [3] - 其超高速OCT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显著性能优势 致力于打破进口品牌垄断格局 [3] 金融科技 - Revolut获得30亿美元(约合19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4] - 公司是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平台和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被誉为欧洲最具价值金融科技独角兽 [4] - 核心业务是通过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跨境资金转账、多币种账户、加密货币交易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4] AI for Science - Lila Sciences完成1.15亿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General Catalyst和英伟达 [4] - 公司致力于构建"科学超级智能"平台和完全自主的AI实验室 [5] - 核心平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 可自主在任何科学领域设计和执行海量实验 [5] 基因疗法 - Trogenix完成9500万美元A轮融资 获得了制药巨头礼来以及多家专业医疗风险基金的投资 [5] - 公司是专注于开发创新癌症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