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撕掉“花瓶”标签还要多久?亿元大单“破冰”,商业化元年终于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7:59
大会盛况与行业热度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百万人参观 人形机器人成为重点展示品类 [2] - 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厂商近期获得亿元级订单 验证工业场景需求突破商业化落地难题 [2][4] - 厂商首次公开人形机器人售价区间为数万元至近百万元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开业展示40余家厂商的100余款产品 [4] 商业化突破路径 - 工业场景成为当前主要落地方向 优必选中标车企近亿元采购 智元、宇树获运营商代工订单 [4] - 服务场景"散单"增长显著 宇树科技2024年建立租赁等新生态体系 [4] - EX机器人公司开设全机器人运营餐厅 并布局4个文商旅综合体 计划年内新增3-5个 [6] 技术演进与场景选择 - 行业共识优先发展工业场景 低速高频刚需领域如药房搬运、园区巡检成为早期切入点 [7] - 家庭场景普及仍需约十年 因环境复杂度高且缺乏标准化数据支撑 [9] - 养老等陪伴功能被视为消费级市场更好切入点 但个性化服务仍受技术限制 [9] 工业场景应用价值 - 人形机器人可填补工厂30%人力缺口 解决机械臂/AGV无法完成的非结构化任务 [13] - 类人形态适配现有工厂动线 无需改造布局 长期用电成本低于人力 [14] - 海克斯康预测2030年后人形机器人或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 因其灵活性优势 [14] 技术瓶颈与生态建设 - AI模型未达临界点制约"脑"能力 真实数据训练面临算力与资金压力 [18] - 产业链成本需优化至1万-2万美元区间 京东投入超百亿元布局全产业链 [19] - 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加速发展 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已有产品面市 [19]
从“秀技能”到“真干活”:2025机器人商业化破冰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7:58
机器人行业落地应用现状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机器人已在商超零售、物流分拣、上下料等多场景演示应用潜力,但当前仅能执行有限场景的简单任务,复杂场景能力不足[1] - 大会共有200多家国内外公司参展,展出1500多台机器人产品,创国内展会之最[2] - 企业正推动部分场景商业化:松延动力人形机器人订单突破2000台(教育行业占比最大),傅利叶计划2025年交付数千台Care-bot GR-3,银河通用机器人已在北京10家无人药店上岗并计划年底扩展至100家[3] - 机器人形态多样化趋势明显,轮式底盘、下肢可折叠/可升降产品增多(擎朗智能、帕西尼等),以适配更多场景需求[4] 商业化阶段与技术分级 - 行业参考自动驾驶分级提出具身智能进阶路线:当前机器人智能水平处于L1(完成明确单一任务)至L2(拆分任务后自主调整执行)之间[4] - 乐观预计规模化落地需5-10年,但未来2-3年将有真实场景落地,首批应用集中于高危环境(矿井、电力)、有害健康场景(粉尘、辐射)及重复劳动(装配)[4]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智平方AlphaBot系列获近500订单(东风柳汽等工厂使用),星动Q5预计年内交付100台[3] 核心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主要痛点包括"大脑"能力不足(决策智能化水平低)、场景匮乏、制造精度受限,当前产品更多提供娱乐价值而非实用价值[6] - 具身智能大模型发展滞后:相当于ChatGPT推出前1-3年阶段,需处理物理世界复杂信息,技术难度高于语言类大模型[6] - VLA模型面临动作预测难、本体差异大、数据难兼容、任务泛化弱等问题,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四项核心成果加速技术突破[7][9] 数据与训练解决方案 - 物理世界真实训练数据稀缺(如空间感知需百万级数据),群核科技通过100万图纸信息实现80%准确度,但强泛化需数十万至百万数据[9] - 银河通用采用"物理仿真+合成数据"路线,用99%合成数据加1%真实数据训练模型,降低训练门槛[9] - 行业共识:未来2-3年需建立端到端通用大模型,优必选预计5-10年真实场景积累和千亿级资金投入可支持机器人进入核心岗位[8]
事关人形机器人,英伟达、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罕见同框发声,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7:56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物理AI将连接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打开100万亿美元规模的物理产业市场[4] - 人形机器人产值预计每三年增长10倍,10年内市场规模将超越工业机械臂(当前1000亿元),20年内或达万亿级[14][29] - 中国具备发展优势:全球近50%AI人才集中、电子制造能力领先、大规模测试场景丰富[4][3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英伟达提出三类关键计算机:机器人本体计算机(如Jetson Thor)、AI工厂计算机、仿真计算机[5]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R1售价降至3.9万元,支持定制并计划年底量产;A2机器狗负载30kg续航20km[6] - 银河通用G1 Premium搭载Jetson Thor,工业场景搬运速度接近人类水平[5][18] 仿真与数据驱动 - 合成数据占比达99%,是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6][28] - 仿真技术可解决高危场景训练难题(如自动驾驶避让儿童),但需提升速度与成本效益[8][20] - 英伟达通过AI加速仿真(Cosmos项目)、环境数字化、物理参数生成三路径缩小Sim2Real差距[21][22][23] 商业化挑战与路径 - 硬件成本非主要障碍,核心瓶颈在于具身智能模型的泛用性与实用性不足[11][12] - 工业场景优先落地:搬运/码垛技术接近商用,分拣效率仍需突破[18][19] - 家用领域受限于伦理安全要求,普及周期更长[17] 企业战略与合作 - 英伟达Jetson Thor提升神经网络计算能力与传感器数据处理带宽,专为复杂机器人任务优化[15][33] - 宇树科技探索视频生成模型作为世界模型,谷歌成果验证该方向潜力[24][25] - 银河通用聚焦抓取/移动/放置三大能力,目标识别技术依赖合成数据驱动[29][31]
事关人形机器人,英伟达、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罕见同框发声,信息量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7:49
物理AI与机器人产业趋势 - 计算机产业过去主要影响信息空间,规模约5万亿美元,而物理世界产业规模超100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将连接两者并释放更大价值[3][5] - 中国具备发展物理AI的独特优势:全球近50%的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集中在中国,拥有顶尖电子制造能力和大规模测试场景[5][32] - 英伟达提出推动机器人发展的三类关键计算机:机器人本体计算机(如Jetson Thor)、AI工厂计算机(DGX/HGX系统)、仿真计算机[5]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R1售价从9.9万元降至3.9万元人民币,支持定制化并计划年底量产,硬件成本已非核心障碍[6][12] - 银河通用预计人形机器人产值每三年增长10倍,头部企业销量将从1000台增至10万台,产值突破1000亿元并超越工业机械臂市场[7][14] - 当前限制规模化部署的核心是具身智能模型泛用性不足,而非硬件能力[12][27] 仿真技术与合成数据应用 - 仿真技术是训练安全可靠机器人系统的唯一选择,可模拟罕见或高风险场景(如自动驾驶避让儿童)[8][9] - 银河通用99%训练数据为合成数据,仅1%来自真实世界,合成数据是加速具身智能落地的关键[7][26] - 英伟达通过提升仿真精度、AI辅助生成虚拟环境、现实世界数字化三方向缩小仿真与现实差距[19][20][21]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 Jetson Thor相比前代产品显著提升计算能力,支持复杂神经网络推理和高带宽传感器数据处理[15] - 视频生成模型作为"世界模型"驱动机器人动作的探索取得进展,谷歌最新成果验证该方向潜力[22][23] - 多模态大模型发展受限于数据不足,文本-图像-动作配对数据稀缺,仿真技术可缓解数据瓶颈[25][26] 行业应用场景展望 - 工业场景中搬运和分拣是机器人优先落地领域,银河通用机器人搬运速度已接近人类水平,预计年底部署数十台[17][18] - 家庭场景普及面临伦理和安全挑战,技术成熟周期将长于工业领域[16] - 通用机器人需突破目标识别、定位和抓取三大能力,解锁千亿级市场空间[27][29] 中国机器人生态优势 - 中国在AI人才储备、硬件制造、场景测试方面形成独特闭环生态,助力企业快速迭代[5][32] - 宇树科技自主开发20自由度灵巧手,目标1-2年内实现自然交互(如无需适配的倒水指令)[7] - 银河通用下一代纯双足机器人基于OpenWBT_Isaac平台,强化移动与操作能力[8]
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8天3连发!中国商业航天“爆单”,继续加码!——《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7:48
重要市场新闻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征求意见稿,取消个人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1] - 7月CPI环比上涨0.4%(上月为下降0.1%),同比持平,暑期出游带动飞机票(+17.9%)、旅游(+9.1%)、宾馆住宿(+6.9%)和交通工具租赁费(+4.4%)价格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 [1] - 7月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0.2%,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1] 行业掘金 华为AI推理技术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可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 [2] - 华为宣布CANN全面开源开放,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全面开源,支持用户自主深度挖潜和自定义开发,CANN是华为昇腾AI编程语言,对标CUDA和ROCm [2] - CANN已有近3000个算子(与CUDA数量相当),开源旨在激励开发者丰富生态,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东方国信、软通动力、云从科技 [3] 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 - 中国星网9天内完成三次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发射任务,创下中国航天最短发射间隔纪录,标志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 [4]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92亿元暴增至2024年3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增速为全球5倍 [5] - 相关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上海瀚讯、华力创通 [5] 具身智能机器人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专项支持政策,十条措施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等 [5]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从0到1的关键时点,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汉宇集团、汉威科技 [6] 避雷针(股东减持) - 佛燃能源:股东海南众城拟减持不超过0.37%股份 [7] - 慧智微:股东GZPA Holding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7] - 银宝山新:股东淮安布拉德拟减持不超过1.54%股份 [7] - 龙利得:股东滁州浚源拟减持不超过1.9%股份 [7] - 路维光电:控股股东杜武兵及股东肖青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 [7] - 和达科技:股东上海建元等拟减持不超过1.1%股份 [8] - 兴瑞科技:股东宁波瑞智拟减持不超过0.67%股份,股东宁波和之瑞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8]
WRC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向量产新纪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42
世界机器人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展示100余款机器人新品和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 [1] - 北京经信局发布机器人"双百"成果及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提供政策、资金及场景支持 [1]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宇树科技 - 展示格斗机器人,目标开发通用型具身机器人 [1] - 推出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身高1.21米/重25公斤/24-26个自由度/起售价3.99万元)和四足机器人Unitree A2 [3] 优必选科技 - 展示群体智能系统群脑网络2.0+智能体技术Co-Agent,已在比亚迪长沙工厂落地 [3] - 发布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适用于物流场景 [3] 傅利叶智能 - 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设计灵感来自《超能陆战队》大白,面向公共服务空间 [3] 魔法原子科技 - 展示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身高1.4米/重40公斤),降低使用门槛 [4] 数字华夏 - 展示人形机器人夏澜、星行侠,具备丰富表情和电子皮肤,已在银行、运营商场景商业化 [4] 技术平台进展 - 英伟达Jetson Thor具身大模型通用机器人进入市场 [5] - 国产机器人开发平台RDK展示地瓜机器人S100P智能计算平台应用 [5] 产业生态建设 - 京东推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将大模型带入具身智能领域并构建销售渠道 [7]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量产,算力平台、核心部件及具身大模型持续进步 [7]
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开幕在即 人形机器人迎密集催化(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11 07:34
行业展会与活动 - 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将于8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预计吸引200+参展品牌、10,000+观众及20+专业采购团,覆盖全产业链展示[1]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在北京开幕,工信部副部长指出全球机器人产业呈现智能水平提升、应用边界扩展、创新要素汇聚三大加速态势[1][2]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智能水平加速提升,AI、数字孪生等技术使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灵巧操作和自然对话能力[1] - 应用边界加速扩展:工业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核心引擎,服务机器人深度融入生活,特种机器人拓展至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1] - 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汽车家电等行业龙头纷纷加入机器人研发,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6%和25.5%[2] 商业化进展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在北京开业,引入汽车4S店模式并融合定制开发、金融租赁等服务,设7个专柜展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2]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优必选Walker S系列计划批量交付,宇树计划交付超千台H1机器人,特斯拉计划生产1万台Optimus[3] - 行业融资加速: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3] 市场规模预测 - GGII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美元,中国达50亿美元[3] - 高盛更乐观预测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未来10-20年将保持高速增长[3] 企业动态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在手订单达百台,预计2025年教育科研领域交付超300台,正扩充产能满足需求[5] - 地平线机器人获大华继显预测2025-2027年销售年均复合增长57.5%,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目标价7.45港元[6] - 速腾聚创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已向超310家汽车厂商提供解决方案,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Active Camera平台[6]
北京亦庄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华为即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7:21
具身智能机器人政策 - 北京亦庄发布《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专项政策,聚焦软硬技术协同攻关、数据要素先行先试、应用场景牵引推广等关键领域 [1] - 政策包含全国首创的8条支持措施,如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供应链响应平台支持等 [1] - 目标是通过政策支持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1] - 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技术导向到需求导向、从概念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 [1] 华为AI推理技术突破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可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2] - 该技术有望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完善中国AI推理生态 [2] - 成果落地将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关键环节对外依存度,保障AI基础设施安全 [2] - 技术突破将激活推理性能与应用生态,助力金融等高实时性场景的AI应用落地 [2] OpenAI发布GPT-5 - OpenAI正式发布GPT-5,新模型可实现即时按需的软件开发,将改变工作、学习和创新方式 [3] - GPT-5在健康建议方面能力显著提升,答案更准确,幻觉更少,能提供更可靠的病因和应对措施 [3] - OpenAI CEO预测2035年AI工具可帮助治愈或有效治疗许多当前困扰人类的疾病 [3] - 展望GPT-8时代,AI工具或能治疗某种癌症,可能重构科学发现与医疗研发范式 [3]
【早报】美俄首脑会晤将于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北京出台楼市新政
财联社· 2025-08-11 07:13
宏观新闻 - 7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 [2] - 1-7月平均CPI同比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上涨0.3% [2] - 中俄领导人通话强调全面战略协作,中方坚持劝和促谈立场 [2] - 外交部回应特朗普可能对华征收次级关税,强调中俄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2] 行业新闻 - 北京五环外商品住房取消限购,符合条件家庭可无限套数购买 [4][5] - 证监会强调严把IPO入口关,避免大规模扩容,推动长期资本入市 [5][6] -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量同比上升30.2%,免签入境人次增长53.9% [6] - 低空经济融资案例同比增长48.6%,融资金额超17亿元,多地推动立法促进发展 [17][18] 科技与创新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测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重心为大模型、低成本硬件和算力,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每年翻番 [1][6] - 北京经开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推出十条专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6] - 华为即将发布AI推理突破性技术,或降低对HBM依赖,提升国内大模型推理性能 [7] - 闪迪与SK海力士合作推进HBF高带宽闪存标准化,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样品 [15] 航天与低空经济 - 中国完成首次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商业航天进入高景气周期 [16] - 吉利星座04组卫星成功发射,捷龙三号火箭完成第6次飞行任务 [7]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低空物流和旅游成为先行领域 [17][18] 公司动态 - 工业富联上半年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9% [11]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注入芯片设计业务资产 [11] - 豪尔赛及前董事长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 [9] - 世运电路股东新豪国际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9] 市场与投资 - 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创历史新高,达9.1%,因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取消 [10]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苹果涨超4%,英伟达涨超1% [10] - 全球首个L4级企业智能体工厂发布,AI智能体被视为数万亿美元商业机会 [14] - 存储芯片行业进入涨价周期,AI带动HBM、DDR5需求上升 [15]
上证早知道|医保首项国家标准,出炉!华为,AI新动作!具身智能机器人,再迎利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7:08
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这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标志着医保标准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2][4] 人工智能与算力技术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 可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 [2][7] - 北京大学与华为合作推出DeepSeek全栈开源推理方案 整合SCOW算力平台系统与鹤思调度系统 实现昇腾平台高效推理 [7] - AI大模型训练对内存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HBM3E带宽达819GB/s 较DDR5提升5倍以上 在AI服务器中成本占比20%-30% [9] 具身智能机器人政策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十条专项支持政策 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等8条措施 [11] -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核心载体 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 国产供应链加速替代 [11]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中铁隧道局发布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 依托1200亿条工程建造数据构建技术体系 [5] - 河南省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设备软件投资补助 [4] 企业动态与投资 - 黑芝麻实控人将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广旅大健康收购20%股份并获17.66%表决权放弃 [13] - 天阳科技3060万元投资魔数智擎获51%股权 该公司为国内首家可解释模型完全落地的AI企业 [14] - 春光科技拟投建年产800万台清洁电器项目 总投资不超10亿元 [15] - 世运电路1.25亿元投资新声半导体 获3.82%股权 推动滤波器模组方案应用 [16] - 万润科技设立子公司推进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 注册资本1亿元 [17]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 [18][19] - 双一科技上半年营收5.25亿元同比增44.57% 净利润9987万元同比增324.50% 受益于风电装机量提升 [20] 机构资金动向 - 唯万密封获4机构买入1.01亿元 子公司上海嘉诺为中铁装备首批国产化供应商 [22] - 创源股份近3日获5机构买入3.44亿元 强化北美市场并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