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
搜索文档
四部门多举措支持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18:54
政策支持方向 - 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新增长点 [1] - 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1] - 持续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1] - 打造一批体育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 [1] 体育基础设施现状 - 全国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1] -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体育公园达1547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 [1] 资金支持措施 - 统筹中央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资金支持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1] - 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加大信贷投放 [1] - 通过"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基金支持开展户外运动相关活动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户外运动事业 [1] 未来发展重点 - 更好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1]
纺织服装9月投资策略暨中报总结:制造板块中期业绩韧性强,运动板块领跑服饰消费
国信证券· 2025-09-10 15:41
核心观点 - 纺织制造板块中期业绩韧性强,收入同比增长7.8%,净利率提升2.2%至8.5%,运动服饰消费领跑行业,电商渠道户外服饰增速显著[1][3] - 品牌服饰板块受终端消费疲软影响,收入同比下滑6.4%,但运动龙头如安踏、特步、361度保持稳健增长,非运动服饰面临挑战[3][6]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低估值龙头,运动赛道长期成长性看好,纺织制造建议关注反弹空间大、基本面韧性强的公司[6] 行情回顾 - 8月A股纺服板块走势略弱于大盘,9月以来品牌服饰表现优于纺织制造,分别上涨0.8%和0.0%[1] - 港股纺服指数8月上涨5.5%,9月以来小幅回落,重点关注公司中天虹国际、开润股份、华利集团、波司登涨幅领先,分别达6.0%、4.9%、4.7%、4.5%[1]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A股纺服指数年初至今上涨8.1%,港股纺服指数上涨12.9%,台股纺织指数下跌13.7%[20] 品牌渠道表现 - 7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1.8%,增速环比轻微放缓0.1百分点[1] - 电商增速环比回升明显,运动户外增长保持领先,运动服饰、户外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分别增长11%、26%、2%、10%、0%[1] - 运动服饰品牌迪桑特、彪马、露露乐蒙增速领先,分别达63%、41%、39%,户外服饰凯乐石、可隆、始祖鸟增速达137%、117%、113%[1] - 小红书8月运动户外粉丝增速前三为KEEP(36.3%)、阿迪达斯(7.1%)、昂跑(6%),休闲时尚粉丝增速前三为MIUMIU(3.8%)、地素(3.5%)、哈吉斯(2.6%)[1] 制造出口情况 - 8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同比下滑4.5%,鞋类出口同比下滑3.9%,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达1.4%,服装、鞋类出口表现不佳,同比下滑10.1%、17.1%[2] - 8月印尼、印度PMI环比上升,分别增加2.3、0.2,越南PMI环比下降2.0至50.4,仍维持在临界点50以上[2] - 内外棉价格8月小幅波动,分别上涨0.4%、下跌0.4%,9月以来均小幅下跌,分别下跌0.9%、0.7%[2] 台企代工企业营收与展望 - 7-8月台企营收受关税、台币汇率波动影响,预期三季度后影响减弱[2] - 聚阳订单能见度延伸至年底,美国品牌商追加订单增加,预计运营逐季改善[2] - 志强订单能见度看到四季度初,已提前完成印尼产线布局,年产能从600万双提升至1200万双[2] - 裕元下半年客户下单倾向保守,订单能见度低,预计第三季因淡季效应及高基数存在压力,第四季出货双数预计达到全年最高[2] - 关税主要由品牌方向下游转嫁,代工厂分摊关税预计在低单位数[2] 2025中报总结 - 纺织制造板块收入同比增长7.8%,毛利率维持在19.4%,净利率提升2.2%至8.5%,库销比基本持平在3.9月[3] - 服装家纺板块收入同比下滑6.4%,毛利率同比提升0.1%至46.1%,净利率下降1.1%至8.5%,库销比显著下降至6.7月[3] - 运动龙头安踏、特步、361度收入分别增长14.3%、7.1%、11.0%,净利润除李宁外均增长,特步、361度分别增长21.5%、8.6%[3] - 非运动服饰受消费疲软影响,收入增速放缓或下滑,利润缩减更甚,仅稳健医疗等少数公司实现逆势增长,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1.3%、28.1%[3] - 代工龙头华利集团、申洲国际订单和收入保持增长,利润率受新厂投产或人工成本上涨小幅下滑,纺织材料企业百隆东方、天虹国际因原材料成本下降、产能利用率提升,净利润体现出较大弹性[3] 投资建议 - 品牌服饰重点关注港股运动品牌,库存相对健康且下半年流水低基数有望呈拐点,左侧布局估值性价比高,运动赛道长期成长性看好,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6] - 推荐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李宁、361度,非运动品牌推荐稳健医疗、海澜之家[6] - 纺织制造建议重点关注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开润股份、健盛集团、百隆东方[6]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李宁、361度2025年PE分别为18.5、11.9、18.1、9.6,2026年PE分别为16.1、11.2、16.1、8.8[7]
“体育+”上场,消费上扬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10
国家体育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达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2021—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11.6%。"我国体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业态加速兴起,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 鸫表示。 体育消费市场规模正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的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福建、四川、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重 点赛事活动,带动场均消费超3000万元。 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升级,赛事活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成为消费的新热点。除了"浙BA"等赛事活动外,飞盘、"新三板"、攀岩、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 流运动兴起,也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的火热。此外,数据显示,2024—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场 内消费金额达到786.13亿元。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同时,"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体育与文旅、商务、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四川结合世运会等赛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 ...
旅游餐饮板块上扬,凯撒旅业、天府文旅涨停,大连圣亚等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4:53
旅游餐饮板块市场表现 - 凯撒旅业和天府文旅股价涨停 [1] - 大连圣亚和长白山股价涨幅超过6% [1] - 君亭酒店和金陵饭店股价上涨逾3% [1] 体育产业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强调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并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1] - 目标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 2024年11月国务院文件设定2027年冰雪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目标 [1] - 2030年冰雪产业规模目标超过1.5万亿元 [1] - 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推动冰雪消费和支持建设全球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 [1] 行业投资机会 - 机构认为冰雪经济发展具备战略高度且前景广阔 [1] - 建议关注冰雪经济在出行链及场景消费中的机会 [1]
十五运“痛金”、盲盒上线,赛事IP何以玩转周边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29
政策推动体育消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提出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1]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开发 - 深圳推出两款"深圳限定"贵金属纪念章 融合大运中心 国贸大厦 平安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与十五运元素 [1] - 纪念章采用合金镀金材质 运用高精度压铸技术和浮雕工艺 经历28道工序制作完成 [1] - 黄金全运主题手机链每件含3毫克足金 使用硬度高3倍的特殊模具钢 可反复使用上万次不变形 [2] 产业链战略布局 - 特许商品经营融合"赛会IP" "城市文化"与"市场经济" 形成完整战略系统 [2] - 项目构建融合文化创意 精密制造和零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产业协同效应 - 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加工工艺借十五运契机获得发挥空间 [1] - 特许商品生产体现精密制造能力与文化创意的深度结合 [1][2]
赛事经济火热出圈,体育消费迎来政策东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9 22:19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强政策研制 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体育赛事经济政策文件 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 [3] - 推动道路 水域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 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审批效率 鼓励各地将办赛服务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 [3]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体育产业在过去11年发展迅速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 由2012年的34.6%上升至2023年的72.7% [2] - 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的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 福建 四川 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场均消费超3000万元 [6] - 2024年1-2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 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 2024-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2.34亿人次 同比增长15.7% [7] 体育消费趋势 - 体育消费从传统体育服装 鞋帽 器材等商品消费 逐步扩展到赛事观赏 健身休闲 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 [6] -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2024年6月以来跑步鞋 运动T恤 篮球鞋等运动鞋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游泳用品 骑行用品等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 [6] - "十三五"时期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名义增速达到12.5% 预计"十五五"时期体育消费规模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7][8] 赛事经济发展 - 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 市场潜力大 发展前景广 对促进消费 扩大投资 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2] - 山东省2024年上半年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 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 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 [2] - 推动足球 篮球 排球职业联赛建设 培育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等自主IP赛事 提升群众观赛体验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 - 我国体育场地总面积为42.3亿平方米 新建成的体育公园达到1547个 [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通过中央资金直接投入引导地方推进运动场地建设 [8] - 橙狮体育自研推出融合AI视觉算法的智慧球场解决方案"橙狮慧影Smartshot" 已在全国部署100多块篮球 网球场地 [5]
大消费行业周报(9月第1周):绍兴促消费政策聚焦多消费场景-20250908
世纪证券· 2025-09-08 1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大消费行业的投资评级 [1][3] 报告核心观点 - 绍兴市推出超1亿元消费提振政策,聚焦餐饮宴席、夜间经济和超市等场景,通过分档补贴和一次性奖励刺激消费,其中宴席消费满1万元最高可获5000元补助,延时营业店铺达一定规模的运营主体可获得20万元奖励,新开设24小时便利店或社区超市单店补贴2万元 [3] - 国务院部署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7地举办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3] - 大消费板块表现分化,纺织服饰周涨跌幅+1.37%,社会服务+0.02%,家用电器-0.55%,商贸零售-0.59%,美容护理-0.80%,食品饮料-0.98% [3] - 个股表现显著分化,安正时尚周涨幅+48.00%,鸿智科技+38.13%,欧亚集团+28.97%,岭南控股+22.89%,拉芳家化+21.25%,而华升股份周跌幅-15.36%,友阿股份-16.67%,安邦护卫-12.57%,豪悦护理-14.71% [3][12][13] 市场周度回顾 - 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周涨幅居前,国防军工、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等表现较弱 [9] - 消费二级子行业中,旅游及景区、饰品、服装家纺表现相对较好,黑色家电、专业连锁、互联网电商等表现较弱 [11] - 细分行业领涨个股包括安正时尚(纺织服饰,+48.00%)、鸿智科技(家电,+38.13%)、美邦服饰(纺织服饰,+36.50%)、欧亚集团(商贸零售,+28.97%)、曼卡龙(纺织服饰,+27.14%) [12] - 细分行业领跌个股包括华升股份(纺织服饰,-15.36%)、友阿股份(商贸零售,-16.67%)、万里马(纺织服饰,-14.38%)、豪悦护理(美容护理,-14.71%)、天银机电(家电,-12.90%) [13]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产业发展意见,提出6项20条举措,包括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等 [14][15] - 国内足金首饰价格突破1060元/克,周大福、周大生价格为1060元/克,周生生为1062元/克 [15] - 世界黄金协会寻求推出数字黄金,以改变伦敦9000亿美元的黄金实物市场 [15] - 奥克斯电气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17.42港元,募集资金约41.5亿港元,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95.28亿元增长至297.59亿元,复合增速23.4%,净利润从14.42亿元增长至29.10亿元,复合增长率42% [15] - 2025年暑运期间,成都边检查验出入境人员120万余人次、航班8300余架次,成都铁路发送旅客9380.2万人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起降航班11.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676.5万人次,货邮19.5万吨 [15] -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于9月1日起实施,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网络攻击事件判定、智能家电语音交互等 [15] - 追觅科技计划推出扫地机Matrix10 Ultra、洗地机T60 Ultra与H60 Ultra等新品 [15] - 朗姿股份子公司需补缴所得税1653.14万元、增值税及附加税573.95万元,合计2227.09万元,预计减少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3082.14万元 [17] - 罗曼股份拟以1.96亿元收购武桐高新39.23%股权,拓展AIDC算力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业务 [17] - 爱仕达子公司钱江机器人与鸿路钢构签署协议,将采购焊接机器人本体特定机型1888台 [17] - 学大教育已回购股份217.13万股,支付金额111.16万元 [17] - 海底捞控股股东进行股份实物分派,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17] - 天润乳业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968.08万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22.17%,预计增加2025年归母净利润896.54万元 [17]
中国20项举措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年蓝图锚定7万亿规模激活消费潜力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0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20条重点举措 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并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体育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和国民经济增长新动力 [3] 赛事经济与消费场景 - 专项政策将支持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民间赛事如"苏超"已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 [3][4]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消费满减、数字人民币红包 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向体育消费领域投放资源 [5] 户外运动与冰雪经济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航空等项目并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5] - 持续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5] 企业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 体育相关企业现存量超1700万家 2025年前8月注册323.4万家同比增长10.08% [6] - 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 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并引导体育装备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6] - 体育总局2024年认定1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涵盖场馆设施、健身器材、智能穿戴等领域 [7] 产业融合与要素支撑 - 推动体育与科技、传媒、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 支持数字化转型并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区 [7] - 强化金融支持措施包括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再融资及发行债券 [7]
“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服务消费激励政策呼之欲出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35
政策支持方向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并激发新增量[1] - 政策将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并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1]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分类施策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1]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2]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 年均增速11.6% 占GDP比重1.15%[2]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2020~2023年居民消费体育总额增长超千亿 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 体育消费带动效应 - 体育产业能通过强大融合力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3] - 2024年上半年七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3]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3] 服务消费现存短板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约46.1%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5] - 供给总量不足表现为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不到10% 低于OECD国家平均约36%的水平 2023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7张也低于多数OECD国家[5] - 供给质量有待提升 存在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而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5] 金融与财政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已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高质量供给的支持[7] - 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撬动信贷资金投向消费领域并降低信贷成本[7] - 财税政策可通过直接减轻居民负担或间接引导补齐供给短板的方式提升服务消费意愿和能力[8]
白露?赛事经济跑出加速度|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09:16
赛事经济整体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过3000万元[1] - 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其中体育服务业占比达72.7%[8] - 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4月公布30个城市入选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 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等[9] 省级足球联赛的消费拉动效应 - 苏超联赛前十轮60场赛事吸引149.4万人现场观战 线上直播观看达13.3亿人次[3] - 苏超前六轮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其中省外游客在出行和餐饮场景支付占比分别达28.8%和19.7%[3] - 常州苏超主场胜利后周末抖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7倍 南通主场日全市接待游客78.1万人次 旅游消费4.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3.1%和41.5%[3] 赛事与文旅融合新模式 - 赣超联赛覆盖江西11个赛区百余个景区 通过票根经济实现赛事引流与消费闭环[5] - 赣超话题在抖音总播放量达8.8亿次 延伸文旅话题播放量约1亿次[5] - 赛事结合红色文化形成传播热点 赣州对阵吉安场次4万人合唱《十送红军》视频获赞超28万[6] 大众参与型赛事的规模与效益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超300场 参赛规模超320万人次 其中无锡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报名人数均超40万[9] - 无锡马拉松期间42.6万观众和跑者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05亿元 同比增长78.2%[9] - 赛事通过降低参赛门槛、融入地方特产等方式强化地域标签和情感共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