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消费

搜索文档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央视新闻· 2025-04-29 06:59
入境游消费趋势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外国游客呈现"中国游"转向"中国购"趋势 [1][5]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8%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额分别增长1.2倍和1.3倍 [10][19] - 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同比增长40% 沉浸式体验消费崛起 如湖州咖啡市集单日吸引近万中外游客 [15][19]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六部门推出8项举措提高购物便利性 包括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至2万元 [1] - "即买即退"试点地区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整体离境退税增速的18倍 上海一季度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85%) [3][9] - 现行退税率为含税价11% 1万元消费可省约900元(扣除2%手续费) 上海587家退税商店中284家实现"即买即退" [2][9]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变化 - 服装鞋类(新加坡/韩国游客) 珠宝护肤品(德国游客) 中式定制礼服(委内瑞拉游客)成新宠 [8][12][13] - 国潮商品表现突出 中轴线建筑拼插礼盒成销售C位 带动商店3月销售额环比增47% [12] - 科技产品需求激增 深圳无人机店营业额同比增300% 虚拟现实国风项目受印度游客青睐 [17][19] 商业设施升级 - 上海设立7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覆盖核心商圈 单商场月均退税业务超300笔 [5][8] - 深圳南山区引进22家品牌首店 通过首展/首秀等创新形式吸引境外客群 [17] - 景区计划增加社交属性业态(餐酒吧/夜经济/户外运动)以强化游客留存 [19]
离境退税再升级,“购在中国”迎来万亿商机
环球时报· 2025-04-29 06:30
政策优化 - 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将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并放宽备案条件[1] - 政策新增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等优质商品供应,丰富退税商品种类[2] - 北京社科院专家指出政策优化与国货扩容是激发入境消费的两大抓手,降低中小商户参与门槛[2] 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北京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商品销售额达2.7亿元同比翻倍,CBD和王府井商圈占比超90%[3] - 北京老字号品牌中成药、丝绸等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王府井集团旗下商场退税业务笔数增长超280%[3] - 上海一季度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重庆退税金额同比增近5倍[3] 消费趋势 - 传统工艺鞋服、国产化妆品等特色商品售价50-1000元,吸引外国游客消费[2] - 国际旅游媒体预测退税政策将吸引购买力高的国际游客,奢侈品消费倾向高的国家游客受益显著[5][6]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带动退税商店生意蓬勃发展[4] 服务升级 - 北京推出多语种《离境退税指南》和电子地图,支持7种语言和实时导航功能[4] - 民航局推动机场增设退税商店,打造"候机+购物"一站式体验,提升政策认知度[8] - 专家建议通过数据驱动打通民航、铁路与退税系统,联合营销提升商品曝光[9] 行业机遇 - 全球因美国关税政策出现3万亿美元需求缺口,中国消费市场或填补空白[1][6] - 摩根士丹利分析中国当前年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未来5年目标增加3万亿美元[6]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增速为全国18倍[4]
实探“即买即退”商店:深挖入境游潜力 拓展消费新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4-29 03:10
文章核心观点 相关各方持续发力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同时出台优化境外旅客消费体验的举措,这些举措能拉动入境消费、繁荣消费市场、提升国际形象,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 充分释放入境游消费潜力 - 北京SKP是北京市首批“即买即退”试点商店,于2019年开展服务,目前北京市有16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1] -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4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1] - 凭护照、消费小票和信用卡即可在北京SKP办理“即买即退”,“即买即退”是离境退税现金支付方式下的便利化服务措施 [2]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2] - 2024年北京SKP接待的离境退税顾客较上一年增长了104% [2] - “即买即退”简化退税流程、提前退税环节,增加游客可支配资金,激发购物消费欲望,提高消费便利性与及时性 [3] - 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税收服务,鼓励更多商店提供“即买即退”服务,提高退税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3] - 随着政策发力,入境游客消费范围和层次将扩大、提升,推动旅游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和升级 [3] 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 2024年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4] - 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4]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比重约0.5%,世界主要国家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大 [5] - 离境退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一般商品退税率达11%,优化政策有利于扩大受益面和提升效能 [5] - 离境退税商店名单中有同仁堂、瑞蚨祥等老字号,离境退税对国货“出海”、打造“中国品牌”助益多 [5] - 《通知》引导多种店铺成为退税商店,指导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 [6]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面推广,预计入境游增长,相关消费或拉动内需,免税经济等将长期受益 [6]
离境退税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广州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翻倍
广州日报· 2025-04-29 01:40
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1] - 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提高退税便捷度 [1] - 广州已有349家离境退税商店,其中10家实现"即买即退"试点 [1] 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广州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倍 [1] - 广交会首期展会期间广百百货北京路店和天河中怡店外币卡消费同比增长超100% [2] - 广州天河城百货退税业务宗数和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均超200% [2] - 广交会开幕11天以来广州市离境退税日均开单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8倍 [2] 服务创新 - 广州太古汇商场上线"即买即退"线上一站式服务,25家品牌商户参与 [2] - 退税金最快5分钟到账,实现"购物即享退税"无缝衔接 [2] - 广百、友谊等10家试点商店陆续上线"线上自助"退税模式 [2] 入境旅游 - 2024年五一广州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3] - 2024年至2025年3月底广州边检总站查验入境外国人30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5% [3] - 免签入境111万余人次,占比36%,同比增长275% [3] 消费趋势 - 起退点降低至200元将覆盖更多小额消费场景,鼓励境外游客分散消费 [3] - 退税资金可用于二次消费,促进旅游与消费融合 [4] - 入境游客来自195个国家(地区),覆盖所有我国已建交国家 [3]
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十年再优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4:46
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谈到,此次税务总局同步修订发布《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 法》,包括优化信息系统、放宽退税商店入门条件、调整退税商店备案层级等各方面,以进一步便利退 税办理。 据悉,按照新政,在退税商店备案条件上,允许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以上的企业、设立不到1年的新开 商店等申请成为退税商店;退税商店备案部门由省级税务部门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间缩短至5个 工作日以内。 我国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值此政策全面实施10周年之际,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会同财 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民航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 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4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 入境消费有关情况。 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对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 家实行过境免签并将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推出了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2024年接待外国游客 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旅客总花费达到942亿美元,增长了77.8%。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 ...
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
北京青年报· 2025-04-28 01:33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至200元人民币 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即可申请办理离境退税 [1] - 2024年入境旅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8% [2] - 2023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 同比增长96%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 5万人次 同比增长40 2% [2] 政策亮点与举措 -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鼓励在大型商圈 步行街 旅游景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 支持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3] - 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 允许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以上企业和设立不到一年的新开商店申请成为退税商店 备案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 [3] - 提升退税商品供给水平 增加老字号产品 非遗产品 名优特产等中国特色优质产品供应 支持培育"城市礼物"和"必购必带"特色产品 [4] 支付服务与市场潜力 - 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鼓励通过移动支付 银行卡 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 [4]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 5% 世界主要国家占比在1%到3%之间 显示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4]
六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证券时报· 2025-04-28 01:23
《通知》主要针对退税商店偏少,退税购物选择不多、国货偏少,退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提 出政策举措。在扩商店方面,《通知》提出,优化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 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 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退税商店可及性。 在增商品方面,《通知》明确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在降低退税购物门槛的同时,让 更多客单价较低的特产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等加入退税商店,促进国货销售。 证券时报记者贺觉渊 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商务部等六部门4月27 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扩商店、增商 品、优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八项措施,包括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上调现金退税限 额等,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过去一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 占GDP比重为1%至3%。"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当天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 会上 ...
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新华社· 2025-04-27 21:13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王雨萧、申铖 根据通知,将目前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500元才予以退税的规定,大幅下调至 200元即可退税。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27日对外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外界关切。 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商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是国际通行做 法。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通知,有利于提高境外旅客在华购物 便利性,是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 环的重要途径。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介绍,2015年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与国际上实行离 境退税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一是退税力度大,我国对于绝大部分商品按照含税价的11%退税,相当 于将增值税全部予以退还;二是退税商品范围广,除极个别禁止、限制出境的物品外,其他商品均适用 离境退税政策,为境外旅客提供更广阔的商品 ...
即买即退、现金退税额上调至2万元……离境退税优化后,国货也迎新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4-27 21:0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约0.5%,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3%的水平,增长潜力巨大 [1] - 离境退税政策通过退还11%增值税(相当于商品打九折)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1] - 政策优化旨在扩大受益面、提升实施效能,推动离境退税销售额快速增长,为消费注入新动力 [1] 政策优化三大方向 - 扩商店:鼓励在商圈、景区、机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3] - 增商品:推动更多国货潮品、老字号、非遗产品等中国特色商品加入退税商店 [6] - 优服务:将"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3][4] 具体措施亮点 - 退税门槛降低:同日同店购物金额要求从500元降至200元,覆盖更多特产店、纪念品店 [4] - 现金退税限额翻倍: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提升大额购物体验 [4] - "即买即退"全国推广:境外旅客可现场通过信用卡预授权获得退税款,2024年试点地区该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2倍 [4][5] 政策影响与数据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境外旅客消费942亿美元,人均消费713美元(恢复至2019年85%) [5] - "即买即退"试点地区退税规模增速是全国平均的18倍,显示便利化措施显著促进消费 [4] - 政策将促进国货销售与国际市场拓展,特别是文化创意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中国特色商品 [6] 行业协同效应 - 商务部、文旅部等多部门协同,推动优质商品供给与退税服务优化 [6] - 文旅部将加强"非遗"商品、国货潮品等特色产品推介,优化购物动线设计 [6] - 政策形成"消费回流效应",通过降低购物成本增强境外旅客在华消费意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