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9月工业利润大增21.6%
第一财经· 2025-10-27 12:13
2025.10. 27 本文字数:1800,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 升。 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 份以来各月累计最高增速;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其中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较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工业企业利润表现亮眼,9月单月 同比增幅达到21.6%,显示出制造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回暖的双重推动下,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分析,营业收入当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为企业盈利持续恢复 创造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较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 中,9月份营业收入增长2.7%,较8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其中,9月份有 30个行业利润增 ...
国家统计局: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央视网· 2025-10-27 09:48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不同规模类型企业利润均有改善,私营和外资企业利润明显加快。1—9月份,分规模看,规模以上工业 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5.3%、2.7%,较1—8月份回升2.6个、2.6个、1.2个百分 点。分企业类型看,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分别增长5.1%、4.9%,较1—8月份加快1.8 个、4.0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长2.8%,加快1.7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利润降幅收窄1.4个百分 点。 营收利润率回升。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其 中,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9%,同比提高0.85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提高。 下阶段,在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仍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 期,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工业企业营收增长加快。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较1—8月份加快0 ...
国家统计局: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狐财经· 2025-10-27 09:48
人民财讯10月27日电,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 示,下阶段,在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仍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 预期,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解读来了
第一财经· 2025-10-27 09:45
从回升面看,1—9月份,有26个行业利润增速较1—8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回升面超过六 成。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1—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制造业、装 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份以来各月累计 最高增速;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呈现加快恢复态势。从三大门类看,1—9月份,制造业增长 9.9%,较1—8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3%,加快0.9个百分 点;采矿业下降29.3%,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较8月 份加快1.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带动作用明显。1—9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7%,较1—8月份加快 2.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两位数 增长,增速达26.8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
国家统计局· 2025-10-27 09:35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表示,下阶段,在外部环境 复杂演变、经济发展仍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用力扩大内 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推动工业经济平稳 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
铁路发送货物量增长
新华社· 2025-10-27 08:39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 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4.3%,铁路物流产品持续优化升级,运输组织更加畅通高效,为助力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到河南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08:15
人民财讯10月27日电,近日,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到郑州海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到 鲁山县实地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孙梅君与郑州海关党委班子成员座谈,强调要紧紧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高质 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立足河南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支持重点产业链群发展,全力冲刺四季度,拓展多元化市场,促进外贸稳量提 质。 ...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猪油共振或可计入2026年的通胀假设-20251026
招商证券· 2025-10-26 19:55
国内宏观与政策 - 四中全会确认“十五五”规划核心方向为科技,规划初期目标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期形成双循环闭环,后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性突破[1][16] - 中美会谈后国内政策重心或阶段性转向稳增长,以实现“十五五”开门红[1][16] - 10月10日后流动性进一步宽松,DR007利率中枢小幅下移,但除非降息否则宽松空间将受限[4][16] - 国内市场可能已基本计入中美会谈的偏乐观预期[1][16] 海外经济与市场 - 美国9月CPI同比3.0%,低于预期3.1%及前值2.9%,强化市场对美联储12月连续降息的预期[4][17][20][21] - 美欧加大对俄石油制裁推升油价,但美国战略储备处于历史低位且中期有通胀压力,无意真正切断俄原油出口[1][4][17] - 美国隔夜逆回购余额归零及SOFR利率跳升,市场对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的预期升温[1][4][17] 资产表现与展望 - 标普500 CAPE达40.58倍,接近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前44.19倍,美股面临短期调整10-20%或加速泡沫化两条路径[2][5][18] - 2026年中国可能迎来猪油共振驱动的通胀回升,2013年以来猪肉价格仅三个时段跌破18元/公斤,美国补充战略石油储备显示油价偏低[2][5][18] - 本周A股主要指数上涨,上证指数涨2.88%,创业板指数涨8.05%;美股持续修复,标普500涨1.92%[40] -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本周上涨7.59%;黄金价格冲高回落,COMEX黄金本周下跌3.09%[40]
21社论丨重视“中国人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10:32
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四个经济活动的基本环节中,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必须同时发 力才能构成一个完整而又均衡的体系,尤其是需要补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分配环节,通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以内需为主导的模式,能够实现内部可循环,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 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并以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最终形成大国 经济的优势。可以发现,不管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新动能,壮大新 的经济增长引擎,还是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 和消费都终究由人来决定:人既是生产与创新的主体,又是最终的消费者。 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需要人才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 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因此,必须一体推进 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力与人才,增强经济发展效率。 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进一步提振内需并实现国内市场不断扩 大,需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在发展 ...
展开说说丨“规划”这事还得看中国 国际社会都点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5 09:59
中国五年规划体系 - 规划体系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为未来五年提供明确目标 [2][3] - 从“一五”到“十四五”的规划实施构成一部国家成长的“逆袭史”,例如“一五”到“五五”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十五”到“十一五”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5] - 国际社会认为该体系具有政策连贯性、科学专业且目标明确 [8][10][12] “十四五”规划核心成就 -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跃升 [15] - 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在芯片、航天等领域不断突破 [15][17] -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例如到2030年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15][27] 国际影响与合作 - 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结合被视为未来世界经济核心 [21] - 中国通过投资与合作拉动其他国家发展,例如塞尔维亚民众生活改善得益于中国的投资与支持 [30][32] - 中国以自主可持续的方式构建发展道路,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榜样 [33][35] 未来展望 - “十五五”规划是承上启下、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 [37] -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规划体系的定力和执行力保障了发展节奏不乱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