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搜索文档
便民改造 老小区成幸福家园(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人民日报· 2025-11-06 08:52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强调 继2022年完成成片旧改历史性任务、解决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后,经过持续攻坚拔点,9月底,今 年6493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上海全面告别"拎马桶"。 走进焕然一新的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中心绿地边,居民赵启明和老邻居们在合影留 念。前不久,赵启明和大家一起领到了新房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的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对于旧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2020年8月,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及旧改工作:"长三角区域城 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 解决。" "没有旧改,我们现在还住在破房子里,下雨天还会漏水。"赵启明说。1958年,他的父母分到了这套公 房,67年过去,当年的工人新村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老破 ...
便民改造 老小区成幸福家园
人民日报· 2025-11-06 08:24
"没有旧改,我们现在还住在破房子里,下雨天还会漏水。"赵启明说。1958年,他的父母分到了这套公 房,67年过去,当年的工人新村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老破小"。 2021年,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支持下,静安区拿出当年财政收入的1/6,将彭一小区非成套住房一次性 全部拆除重建。当年10月,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完成搬迁,12月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今年6月,这 一上海中心城区最大规模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正式竣工。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 作。"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强调 继2022年完成成片旧改历史性任务、解决集中成片的"拎马桶"问题后,经过持续攻坚拔点,9月底,今 年6493户"拎马桶"改造任务提前完成,上海全面告别"拎马桶"。 走进焕然一新的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中心绿地边,居民赵启明和老邻居们在合影留 念。前不久,赵启明和大家一起领到了新房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 ...
金螳螂五大项目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下一个增长公式
大众日报· 2025-11-05 15:43
在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上世纪30年代的26幢花园洋房经"一栋一策"精细修缮,在完整保留"民国范儿"的基础上,植入精品酒店、主题展 馆、文艺沙龙与创意办公功能,从封闭的历史保护区转型为可阅读、可体验、可入住的"城市会客厅"; 城市更新成为建筑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去年以来,住建部接连发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第二批名单,其中,由金螳螂参与操 刀的五个项目入选,包括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青岛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城区、安徽省合肥市园博园项目、北京市首 钢老工业区(北区),覆盖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生态修复、活力街区打造等不同类型。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十四五"收官之年,作为建筑装饰行业龙头,金螳螂依托城市更新,加速从传统施工企业向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跃迁,让 项目"活起来"的同时,实现企业增量"长起来"。 样本:老建筑"复活"带动城区人气刷新高 在首钢老工业区(北区),原始厂房内的柱子、天车梁和剪刀撑等工业遗存成为冰雪场馆的独特基因,工业风的规划和更新思路,跳出房地产开发 的老路子,令人惊艳;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 ...
旧厂房“焕新”记!九州通(丰台园)城市更新项目将迎来蝶变
新京报· 2025-11-05 13:53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项目前身为2002年建成的京丰制药厂 于2019年因非首都功能疏解迁出后厂房闲置 [1] - 2024年7月丰台区政府决定对项目进行改造升级 旨在提高腾退低效产业空间利用效率并盘活存量资源 [1] - 项目定位为打造集概念验证 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 依托周边创新资源 [1] 项目具体信息 - 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航丰路8号 改造总建筑面积24937.82平方米 [1] - 建设内容包括绿色节能化改造工程 结构加固工程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等 [1] - 项目预计于2026年12月竣工 [1] 绿色节能改造 - 项目实施高水平绿色节能化改造 主要用能设备高于现行节能标准 [1] - 具体措施包括铺设太阳能电池板 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选用节能型器具及高效冷暖系统 [1] - 改造后项目综合节能率达到35.96% [1] 产业服务功能 - 改造后将搭建概念验证 中试生产 检验检测等多种平台 [1] - 可为入驻企业提供项目评估 分析检测 微生物检测 中试放大及国际化标准技术等服务 [1] 配套服务设施 - 项目建设停车场 充电桩 咖啡厅 路演室等配套服务设施 [2] - 配套服务设施旨在为周边企业及居民带来生活便利 [2]
行进的海岸线|一半古城烟雨,一半碧海潮生
央广网· 2025-11-05 13:11
央广网葫芦岛11月4日消息(记者 李子平)深秋的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海风轻拂过宁远古城的青砖,卷起城 墙上零星的落叶。转身向南,无垠的蔚蓝在眼前展开,雪白的浪头正一遍遍叩击着礁石。 兴城从容地分饰着两个角色:一面是古城里慢悠悠的往昔,一面是渤海湾畔永不停歇的潮歌。 晨起,在古城生活了30年的理发店店主李紫娟收起卷帘门,准备迎接当天的第一批顾客。谈起古城这些年的变 化,李紫娟感触颇深:"路是我感触最深的变化。路越修越好,实施亮化工程以后,古城也越来越亮,游客越来 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宁远古城位于兴城市的老城区中心,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 一,也是现存唯一一座临海而建的明代方形卫城。 晨光中的宁远古城(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曾几何时,在不少游客眼中,宁远古城的模样数十年未曾改变。在居民看来,宁远古城的基础设施似乎也停留在 上个世纪:老化严重,道路年久失修,逢雨必涝。 转机出现在2024年。兴城兴投文旅集团率先蹚路,通过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入3.08亿元实施古城区域 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城老街两侧古建筑进行修缮,同步实施给排 ...
21社论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0:09
区域经济布局与城市群发展 - 中央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 -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强化其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加速崛起,形成新增长极,为人才晋升与产业拓展提供广阔空间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未来十年预计新增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里程5500~6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2] - 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金融、科技创新等高端要素资源向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集聚,基础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向都市圈外围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转移 [2] 城市更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催生水电气路网更新、电梯加装等新需求,为建筑、建材、家电、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创造持续市场空间 [3] - 未来五年全国需更新改造城市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 [3] - 未来五年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核心领域每年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3] 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中小城市发展摒弃千城一面的同质化路径,转向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注重个性塑造与品质提升 [4] - 紧邻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可通过承接产业外溢、实现通勤一体化获得发展动力 [5] - 部分城市可凭借要素资源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融入都市圈产业链 [5]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8:5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 [1] - 培育多个城市群和经济极核,形成协调发展新态势,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动,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1] -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强化其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加速崛起,形成新增长极 [1]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快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里程5500至6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 [2] - 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2] - 金融、科技创新等高端要素资源向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集聚,基础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向都市圈外围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转移,实现产业链梯度布局 [2] 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 - 系统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释放内需潜力,催生水电气路网更新、电梯加装等新需求,为建筑、建材、家电、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创造持续市场空间 [3] - 城市更新从试点转向整体推进,释放规模达数万亿元的总投资空间 [3] - 未来五年全国需更新改造城市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并提高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设防标准 [3] - 未来五年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核心领域每年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3] - 中小城市发展转向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高质量道路,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培育特色产业激发内需潜力 [4] - 紧邻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可通过承接产业外溢、实现通勤一体化获得发展动力,部分城市可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和特色农业 [4]
中建壹品联手湖北联投超19亿元竞得北京大兴宅地;珠江实业广州松溪项目获批5亿元专项债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7:09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NO.1 中建壹品联手湖北联投超19亿元竞得北京大兴宅地 11月4日,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DX04-0102-6038地块成功出让,该地由中建壹品+湖北联投以19.04亿元 底价竞得,楼面价约3万元/平方米。该地块面积27592.8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3463.55平方米,为二 类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2.3,建筑密度不高于30%,绿地率不低于30%。 点评:京基集团此次股权质押是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权宜之计,但未能解决其根本的财务结构性问题。在 行业深度调整期,中小房企需通过资产优化、战略聚焦和融资创新实现突围,而过度依赖股权质押可能 加剧风险暴露。 NO.5 华发集团发行1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券 点评:这是融信中国避免短期违约的举措,但未能解决其根本的流动性危机。短期内,公司需加快资产 处置、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细节,并争取地方政府纾困支持。中长期则需探索轻资产运营、引入战略 投资者等转型路径,重塑市场信心。 NO.3 珠江实业广州松溪项目获批5亿元专项债 11月4日,珠江实业集团宣布,公司旗下广州城市更新集团深度参与的广州市白云区罗冲围松溪城中村 改造项目成功获批发行5.03亿 ...
21社论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撬动更大内需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6:3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1] - 首次在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 [1] - 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与潜力点,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增长筑牢基础 [1] 城市群与增长极建设 - 培育多个城市群和经济极核,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新态势 [1] -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强化其在科技创新、金融开放与国际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中西部区域加速崛起,形成新增长极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2] - 未来十年预计新增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里程5500~6000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 [2] - 推动功能疏解、产业垂直分工与集群联动,构建核心城市引领、节点城市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 [2] 产业布局与要素流动 - 金融、科技创新等高端要素资源向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集聚 [2] - 基础制造业和配套产业有序向都市圈外围城市及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转移,实现产业链梯度布局 [2] - 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优化国家产业布局 [2] 城市更新与内需释放 -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全面优化人居环境,释放内需潜力 [3]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催生水电气路网更新、电梯加装等新需求,为建筑、建材、家电、社区服务等相关产业创造持续市场空间 [3] - 城市更新从试点探索转向整体推进,将释放规模达数万亿元的总投资空间 [3]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未来五年全国需更新改造城市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 [3] - 提高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设防标准,推进城市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 [3] - 未来五年5G、特高压、人工智能等七大新基建核心领域每年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3] 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 - 中小城市发展转向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注重个性塑造与品质提升 [4] - 紧邻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可通过承接产业外溢、实现通勤一体化获得发展动力 [4] - 部分城市可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等,积极融入都市圈产业链 [4]
产城融合无界共生——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 · 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即将启幕
华夏时报· 2025-11-05 00:18
大会基本信息 - 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暨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11月7日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产城融合 无界共生” [1] - 大会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华夏时报社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单位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 [1] 核心议题与目标 - 大会聚焦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核心议题 [2] - 深度拆解无障碍环境的创新实践与系统解决方案,推动资源整合与跨界协作 [2] -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地注入实践动能 [2] - 目标是构建“有温度、有活力、可持续”的城市生命体,让城市发展红利惠及每一位居民 [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攀升至67%,较1949年的11%提升56个百分点 [3] - 城市发展逻辑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全面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新阶段 [3] - 城市建设核心诉求从“规模扩张”的上半场迈入“品质提升”的下半场 [4] 政策导向与战略对接 - 大会精准对接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部署 [4] - 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部署 [4] - 主动响应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城市发展注入民生温度 [4] 具体探讨内容与案例 - 议题涵盖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成果、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成果、产城融合实践案例与技术创新等 [5] - 将重点展示无障碍建设、好房子、零碳园区等优秀案例 [7] - 各地住建局领导将分享在城市建设中的实操经验与创新做法 [6] 参会嘉宾与机构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邢海峰等有关部门领导将进行主题发言 [2] - 圆桌论坛环节将汇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的学者专家 [6] - 自2017年创立以来,大会已吸引数百名城市产业链全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会 [8] 大会影响力与传播 - 大会已成长为中国城市建设领域极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专业思想交流平台 [7] - 本届大会将联合新华网、华夏时报、中国建设报等权威媒体,并通过多个平台全程直播 [8] - 大会将集中展示2025年度城市产业链优秀案例,呈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新成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