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

搜索文档
“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桂林主场活动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11:04
活动概况 - 2025"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桂林主场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体育局与桂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7月4日晚在桂林东西巷与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同步启幕 [2] - 活动以"场景创新、活动聚能、消费升级"为核心,采用"历史街区+现代文旅综合体"双会场联动模式 [2] 活动内容 东西巷会场 - 设置多元文旅市集,汇聚本土老字号、非遗技艺和潮流文创,其中"四米江湖"美食区吸引大量游客 [5] - 推出《寻梦靖江》巷弄剧本游,游客可化身"王府密探"穿梭于老街古巷、"三姐有戏"文化空间和靖江王城城墙等历史场景 [5] - 展示板凳龙非遗表演,结合本地乐队音乐派对和趣味投壶游戏,营造夜间休闲氛围 [7] 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会场 - 举办漓泉啤酒节、水陆乐园夜场、篝火晚会、街舞kpop大会等活动 [7] - 浪漫马车巡游和梦幻烟花秀将活动推向高潮 [7] 活动影响 - 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市集模式促进特色商品销售,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5] - 创新"双会场"模式呈现不同风格的夜间体验,进一步擦亮桂林"不夜城"名片 [7] - 活动将持续至7月6日,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新动能 [7]
二十四小时营业商铺的为民账本(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24小时乡村书店 - 书店位于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面积300多平方米,配有活动室和阅读室,全天候开放并提供书籍购买和免费借阅服务[7] - 书店通过举办田间读书会、诗歌分享会等公益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和阅读爱好者,每月举办公益读书活动,形成良好口碑[6][8] - 经营模式从依赖教辅销售转向以研学活动和读书会收入为主,基本实现收支平衡[8] - 书店夜间采用无人值守模式,通过自助服务指引和电话支持满足读者需求,体现对乡村社区的信任[8][9] 24小时便利店(美宜佳) - 位于江苏南京市迈皋桥地铁站旁,日均客流500人次,日均营业额6000元,月利润约1万元[11][13] - 主要客群为周边5个社区的4万居民及地铁换乘乘客(日均10万人次),同时服务夜市消费者(每晚超5000人)[11] - 与社区合作设立"暖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提供免费热水、充电等服务,日均接待户外工作者超40人次[12][14] 24小时社区便利店(唐久便利店) - 位于山西太原富力城小区,服务20多栋楼的老年居民,提供代缴费用、打印复印、送货上门等15项便民服务[15][16] - 通过智能终端扩展服务范围,计划新增送洗衣物、代缴物业费等,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16][17] - 店员与居民建立紧密联系,如冒雨送货、协助解决电子锁故障等,提升社区幸福指数[15][16]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筑牢夜市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防线
中国食品网· 2025-07-03 20:49
夜市餐饮监管行动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友好啤酒广场、江南印象夜市、九莲泉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1] - 检查对象包括烧烤店、农家乐、夜市摊点等经营场所,重点核查经营资质、健康证明、防蝇防鼠设备、原料采购渠道等环节 [1] - 发现主要问题包括未规范佩戴口罩、健康证过期、"三防"设施未达标、进货凭证缺失等,已要求限期整改 [1] 执法措施与宣传 - 执法人员现场宣传《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 [1] - 计划通过常态化突击检查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排查违法违规行为以消除安全隐患 [1] -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12315/0992-7261257),引导消费者选择资质齐全的餐饮单位 [1] 行业反馈 - 烧烤店经营者认可检查对规范经营的作用,称其为"校准定盘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 [1] - 监管部门表示将持续保障夜间经济食品安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1]
特别策划丨董超: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9
打造消费大国的核心观点 - 当前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政策着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 [1] - 居民消费呈现良好态势: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快,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入境消费/国货潮品/数字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4][16]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仍有差距,显示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5]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提升**:恩格尔系数降低推动消费结构从"非耐用品-耐用品-服务消费"升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 [5] - **技术变革**: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线上交易(购物/医疗/教育等)及智慧物流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18] - **产业供给创新**:农业生鲜电商/订单农业、制造业电商品牌化、服务业线上平台化等新业态满足差异化需求 [6][19] - **国际化联动**: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高速增长,企业全球化布局(海外基地/并购品牌)丰富国内供给 [7][20] 激发消费潜力的政策方向 - **增强消费能力**: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低收入群体增收和社会保障 [9][21] - **优化消费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完善信用体系、打造外国游客友好型消费场景 [10][21] - **减少消费限制**:放宽汽车/住房限购、优化购车指标、支持二手车交易、完善带薪休假制度 [11][21] - **创新供给与场景**: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推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12][13][22] - **健全流通体系**:升级城市商圈/步行街、补齐农村物流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 [14][23] 消费供给效能提升路径 - **需求牵引**:聚焦汽车/绿色/健康医疗/养老/文体等高品质需求,淘汰低效产能 [26] - **数智化改造**:利用大数据/AI/物联网实现精准需求洞察、柔性生产和智能交互场景 [24][27] - **韧性供应链**:建设冷链/智慧物流、发展多式联运、增强全链条可视化与风险预警 [28] - **制度优化**:降低行政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制度供给 [28]
5.7亿元消费大礼包来了,各地抢抓“暑期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第一财经· 2025-07-01 11:57
暑期文旅消费政策 - 文旅部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推出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1] - 各地推出消费券、票价优惠等惠民措施 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1] - 消费季以"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组织各地策划开展消费惠民活动 [2] 地方促消费举措 - 上海推出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 北京开展"Let's北京·夜京城2.0"活动 [2] - 云南将组织31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 包括300多场"主客共享"重点活动 [2] - 青岛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 湖北联动美团发放逾3000万元消费券 [3] 消费券扩展领域 - 广东发放"2025年托育消费券" 覆盖全省21个地市 [3] - 海南针对4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托育消费券 金额分600元、300元、200元三档 [3] - 消费补贴从商品消费扩展到托育服务等民生领域 [3] 消费数据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创2024年初以来最高水平 [5][6] - 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5][6] 政策支持方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6] -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三个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和民生比重 [6] 服务消费潜力 - 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且收入分配更偏向居民端 [7] -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服务消费 满足更高消费需求 [7] - 消费发展重点应是服务消费尤其是发展型消费 如教育、医疗、养老等 [7]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研究再生水利用、提振消费等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6-30 08:56
政府会议核心议题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 强调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聚焦"两高四着力" 加强"十五五"规划对接 [1] - 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要求落实省委部署 找准结合点着力点突破点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 [1] - 强调能力作风建设关键抓手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开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局面 [1] 再生水利用规划 -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节水优先治水思路 推进水资源节约可持续利用 [2] - 发挥再生水利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提供水资源支撑水环境保障 [2] 消费提振措施 - 突出夜间消费供给优化 扩大"醉美·夜郑州"品牌影响力 打造夜间经济新场景 [2] -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通过重点消费领域突破提升消费服务 [2] 重大活动筹备 - 研究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等重大活动筹备事项 [3]
文旅“新夜态”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30 00:42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河南安阳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和北京丰台花街夜市、东城"簋街不夜节"等活动推动夏日"夜经济"升温 [1] - 夜间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展台" [1] - 沉浸式演出、非遗夜市、灯光艺术展等创新业态将城市历史底蕴、民俗风情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 [1] 夜间经济存在的问题 - 当前夜间经济存在"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1] 夜间经济发展建议 - 打造"一城一品"的夜间IP,以文化赋能为核心竞争力,如西安"大唐不夜城"和苏州"平江路夜游" [1] - 深挖本土文化基因,通过历史街区、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1] - 构建精细化治理机制,解决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2] - 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音量与灯光,优化垃圾清运与公共交通班次,强化夜间安保巡逻与应急响应 [2] 夜间经济未来展望 - "夜经济"与"夜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繁荣与文化自信 [2]
再添消夏好去处,呼和浩特青岛啤酒音乐节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6-29 18:34
活动概况 - 呼和浩特青岛啤酒音乐节于6月28日开幕,持续至7月14日,为期17天 [1] - 活动以"激情畅饮·乐享青城"为主题,设置开幕式和三大主题夜 [3] - 活动融合音乐、美食、文化和互动体验,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3] 活动亮点 - 开幕式设置50米巨型舞台,采用前沿声光电技术营造震撼视听效果 [3] - 邀请著名歌手韩东、艺人阿古达木、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等表演 [3] - 设置潮玩工坊、VIP品牌体验区、欢聚营地等多元互动板块 [9] - 包含机甲巡游、国潮主题队伍和"幸运2025 Lucky Girl"互动游戏 [11] - 举办酒王争霸赛等竞技活动 [13] 消费促进 - 消费者在指定渠道购买青岛啤酒产品可获赠经典鲜啤兑换券 [15] - 集结内蒙古特色小吃和网红美食,丰富游客用餐体验 [9] - 与当地音乐节、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联动,形成全城联欢矩阵 [16] 品牌与城市发展 - 活动展现青岛啤酒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的品牌理念 [15] - 呼和浩特通过此类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现代消费中心建设 [18] - 未来将持续推出多样化地方特色消费活动,提升城市影响力 [18]
这场比赛,将创上座人数新纪录!
第一财经· 2025-06-28 20:28
赛事热度与上座情况 - 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主场对战苏州队比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球场容量为61000人 这场比赛将创下苏超上座人数新纪录 [1] - 赛事门票统一售价10元 开票不到10秒数万张球票即被抢光 开票前1小时关注人数飙升至接近70万 [1] - 苏超比赛经常出现数十万至上百万人抢票情况 热度持续爆表 [1]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 - 连云港队主场赛事期间 当地景区开放免费通道吸引客源 花果山景区停车场"苏H"牌照私家车数量显著增加 [1] - 连岛景区6月27日接待游客超一万人次 较前一日游客量大幅提升 [1] - 南京第三轮比赛期间 全市重点监测商场综合体实现销售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2.54% 其中新街口商圈百货类企业销售额达3.6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2] 地方政府对赛事经济的政策支持 - 无锡推出首批40个"足球夜市" 利用商业街综合体11块户外广告大屏及30个特色集市大屏/投影进行推广 [2] - 南通市要求精心办好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主场赛事 策划"啤酒嘉年华""足球夜市"等活动 做强"票根经济"促进消费转化 [3] - 江苏省政府会议强调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 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 [3] 赛事经济运作模式分析 - 徐州发布指出成功关键在于深度挖掘赛事流量 精准嫁接本地特色消费资源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观赛人流"到"消费留量"转化 [2] - 专家认为苏超效应已外溢至文旅和城市历史文化展现领域 从更大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 [2] - 多地政府将赛事与毕业升学、夏季暑期等消费窗口期结合 联动发展夜间经济、暑期经济 [3]
南京VS苏州比赛将创上座人数新高,苏超效应不断外溢
第一财经· 2025-06-28 18:43
苏超赛事热度 - 苏超比赛出现数十万至上百万人抢票现象 热度持续爆表 [1] - 7月5日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将在61000人容量的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预计创上座人数新纪录 [1] - 6月27日门票开售10秒内数万张球票被抢光 开售前1小时关注人数飙升至近70万 [1]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连云港队主场赛事带动景区免费开放 连岛景区单日游客量超1万人次 较前日大幅提升 [1] - 南京第三轮比赛期间全市重点监测商场实现销售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2.54% [2] - 新街口商圈百货类企业销售额达3.6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2] 城市经济策略 - 无锡推出首批40个"足球夜市" 利用商业区大屏和特色集市进行推广 [2] - 南通市计划通过"赛事+"模式 组织"啤酒嘉年华"等活动 促进文旅体商融合 [3]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 [3] 赛事经济模式 - 徐州发布提出要深度挖掘赛事流量 实现从"观赛人流"到"消费留量"的转化 [2] - 专家指出苏超效应已外溢至文旅和城市文化展现领域 更大程度拉动经济发展 [2] - 无锡计划持续放大苏超效应 发展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主导型经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