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无效,美日谈崩了,石破茂撂下6字,给美国上了一课
搜狐财经· 2025-05-11 00:11
美日关税谈判破裂事件分析 谈判核心矛盾 - 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拒绝美国对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的要求 强调"绝对不能接受" [3] -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驻日美军军费分摊与关税问题捆绑 遭日本坚决反对 [4] - 两轮谈判均未达成实质性成果 唯一共识是5月中旬加快谈判节奏 [4] 日本强硬立场的原因 - 汽车产业占日本就业总人口8% 是核心经济支柱 面临美国10%基准关税+25%汽车关税叠加冲击 [7] - 妥协将导致经济严重受损 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威胁执政党地位 [7] - 日本准备动用1 3万亿美元美债持仓作为谈判筹码 直击美国金融体系痛点 [8] 美国谈判策略分析 - 特朗普采用"暂停加征关税90天"作为诱饵 试图提高要价实现利益最大化 [6] - 谈判破裂显示"最后通牒"策略失效 日本未被威慑 [6][7] - 美国财政部担忧美债遭抛售 可能冲击美元霸权地位 [8] 行业影响焦点 - 汽车行业受冲击最直接 日本车企面临双重关税压力(10%+25%) [7] - 钢铝关税持续生效 影响日本相关产业链出口 [7] - 美债市场波动风险上升 日本持有规模达1 3万亿美元 [8] 国际博弈启示 - 事件体现小国面对经济胁迫时的反制策略 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 [10] - 核心产业保护成为谈判底线 日本将汽车业置于优先防御地位 [3][7] - 金融武器化趋势显现 美债首次被明确用作贸易战工具 [8]
美联储或将于下半年恢复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01:36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至4 50%不变 这是继1月和3月会议后再次按兵不动 [1] - 会议声明和鲍威尔发布会未释放增量信息 决策逻辑延续此前观望态度 等待经济数据明朗化 [1] - 美联储下半年可能恢复降息 当前货币政策具有"适度限制性" 仍存在有限降息空间 [4] 通胀趋势分析 - 3月美国总体PCE价格指数同比增2 3%接近2%目标 核心PCE同比2 6%仍处高位 关税政策可能推升通胀但影响存争议 [1] - 促使通胀下降的四大因素:油价年内下跌20% OPEC+6月增产41 1万桶/日 住房通胀稳步下降 薪资增长放缓至占通胀40% [2] - 关税对通胀的实际效应或被高估 因成本在供应链各环节分摊且抑制需求 企业提前抢购导致数据失真 [2] 经济基本面 - 美国Q1 GDP初值下降0 3% 主因进口激增和政府支出减少 但PDFP指标增长3%显示私人需求稳健 [3] - 就业市场保持平衡 过去3个月平均新增非农15 5万人 4月失业率4 2% 薪资增速超通胀但持续放缓 [3] - 制造业PMI韧性较强 服务业PMI维持扩张 设备投资反弹或受关税前进口推动 [3] 关税政策影响 - 4月实施"对等关税"后 美国港口货运量锐减 部分企业暂停招聘 政府裁员持续影响就业统计 [4] - 中小型制造企业因国内采购需求增加受益 贸易谈判进展可能实质性改变经济局势 [4] - 美联储采取数据驱动决策模式 若贸易形势稳定或谈判突破 可能触发下半年降息 [4]
耶伦重新出山,警告特朗普已被中方“拿捏”,关税战就是自杀行为
搜狐财经· 2025-05-07 22:38
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尽管特朗普派人频繁接触中方,但却不打算拿出实际诚意谈判。中方自然不会给美国台阶下,"正在评估"4个字就是对中美谈判的态 度。关键时刻,美前财长耶伦看不下去了,出山警告特朗普已经被中国拿捏,继续关税战就是"自杀"行为。耶伦为何突然出面警告?关税战第2个月又将何 去何从呢? 自特朗普4月2日掀起关税战以来,美国的内部情绪就像失控的航海罗盘。最开始美国人对特朗普的决定充满信心,虽然没有得到国会支持,但美国是全球军 事最强国、最大经济体,这样的体量逼迫中国妥协不成问题。然而美国前财长耶伦却开始泼冷水,她在4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开唱衰特朗普政府,强 调"对等关税"的政策破坏性太大,尤其是对美国工人和普通家庭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没有资本会在不确定基础上进行长期投资,很容易引发美国经济 衰退。 毫无疑问,耶伦这是在猛戳特朗普一直不愿意揭开的伤疤,尽管这大概率是来自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反击,他们巴不得看特朗普的笑话,但同时不能否认耶伦 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早在美国"去工业化"的同一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美国两党开始刻意压制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因为他们的竞选 活动需要这些矿物燃料利益 ...
亚洲货币暴涨,美元还会继续被抛售吗
华夏时报· 2025-05-07 18:51
冉学东 近期关于亚洲货币的强势上涨引发人们关注,新台币两天暴涨10%,港元触发联系汇率的强势兑换保证水平,新 加坡元飙升至近十年最高水平,人民币离岸汇率周二大涨近0.91%,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韩元、马来西亚林 吉特等也涨幅较大。 5月7日,著名经济学家Stephen Jen警告称,随着亚洲国家抛售其持有的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美元可能面临2.5万 亿美元的"雪崩式"抛压。作为华尔街的"大佬级"人物,Stephen Jen曾提出过著名的"美元微笑曲线"理论,在金融界 享有盛誉。去年8月份,他预测,人民币或将升值10%,他的逻辑也很简单,随着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中国 企业手中持有的美元资产可能会失去吸引力,从而引发大规模抛售,将资金转回国内。 美元指数自4月中旬跌穿100点之后,该指数在100附近震荡,美元指数自2月高点已下跌约8%,而美元的弱势符合 特朗普此次发起的重构全球贸易秩序的整体框架,就是有意让美元大幅贬值。这也得到华尔街投行的回应。 5月1日,高盛发布的报告认为,美元目前被高估约15%,这一估值错配主要由全球资金追逐美国卓越回报前景所 驱动。随着美国回报优势逐渐减弱,美元的高估状态可能将逐步纠 ...
石破茂也硬气了!公布美国勒索条件,要彻底摆脱“广场协议”梦魇
搜狐财经· 2025-05-06 18:10
石破茂在与特朗普通话时重点提及,日本已连续五年成为对美最大投资国,累计投资额超过1万亿美 元,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段话,软硬都可以理解。按软的理解,日本为美国经济没有功劳也 有苦劳,你看,我们为你们创造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就不能念一点旧情么?按硬的理解,如果如果美 国真的要对日本加关税,到时候美国失业率上升,可别说日本没有有言在先。 签订"广场协议"的五国代表(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报道,1985年,美国召集英国、法国、西德和日本五大工业化国家集团(G5)的政府代表 到纽约开会,讨论如何解决美国严重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问题。会议在纽约的广场酒店召开,9月, 会议产生了一项联合协议,就以酒店的名字命名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旨在通过政府干预货币市场, 使美元相对于日元、英镑、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等主要国际货币贬值,从而促进美国出口,平衡贸易逆 差。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一协议导致了日本经济"停滞的十年",其不利影响至今仍在。 与此同时,美日已在华盛顿展开首轮贸易谈判,谈判结束后,特朗普宣称取得"重大进展",但路透社表 示,美日双方除了同意再次会面外,几乎没有取得进展。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不会为达成关税协 议 ...
去美国开工厂的中国人
吴晓波频道· 2025-05-06 00:41
中国制造业赴美建厂趋势 - 美国洛杉矶正迎来一波中国制造业老板考察和建厂热潮,东莞软包装定制工厂老板老梅已敲定与美国品牌客户合作建设5000平方英尺工厂[10][11] - "厂中厂"模式成为流行方案,即租赁美国品牌客户场地,由对方负责招工,中方负责设备、原材料和薪水支付,初期投资约几十万美元[12][14] - 旗类产品工厂负责人李哲观察到国内许多工厂需要美国生产线,正从"中国制造"转向"美国组装"[7][15] 低成本运营模式 - 委托当地人租赁现有美国工厂或仓库空闲场地,免去独立厂房租赁成本[16] - 布置简易组装生产线,使用临时工人和通用工具完成最后组装,成本可低至10美元/件[17][18][19] - 迷你PC、灌装等行业的组装线已成功运行,涵盖低端和中高端产业[23][24] 驱动因素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豁免美国成分价值超过20%的产品关税,促使企业将组装环节放在美国[26][27][28] - 国内市场竞争内卷和东南亚成本上涨,越南房租达30-60元/平方米,接近洛杉矶100元/平方米水平[32] - 美国零售商需要更稳定供应链,本土采购产品可获得5%溢价,对冲关税影响[39] 成功案例 - 老范的家具厂在美国建立4万平方英尺仓库和组装线,团队12人,月租金5万多美元,已打通700个线下经销商[36][39] - 部分代工厂通过半托管线下分销服务实现产品溢价,十家合作工厂中已有三家货品售罄[41][42] - 转型品牌生意后,老范工厂毛利润率从代工的5%提升至超过50%[66] 挑战与限制 - 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约32美元,是中国工人的6倍,加州月薪达4000-5000美元[48][49][50] - 产业配套和人才体系短缺,设备维修困难且昂贵,需依赖国内技术支持[53][54] - 美国制造业仅占非农就业人口8.2%,难以形成规模效应[55][56] - 产地审查制度和"厂中厂"法律风险构成不确定性因素[58]
出力不讨好: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下经济的自我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5-05 18:44
旅游业影响 - 美国旅游业2024年收入约1.3万亿美元,创造1500万个工作岗位,但"对等关税"政策导致赴美外国游客数量同比下降近12%,创疫情以来新高 [3] - 中美洲赴美游客减少24%,西欧国家游客减少17%,德国和西班牙游客分别下降28%和25% [3] - 加拿大赴美游客驾车访问量下降32%,预计2025年美国旅游业收入减少720亿美元,相关行业连锁反应可能造成GDP损失0.3%(约900亿美元) [4] 制造业影响 - "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40%,美国制造业回流受阻,生产成本飙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5] - 企业被迫将成本转嫁至产品价格,出口受阻,影响企业营收与利润,最终减少政府税收 [5] 农业影响 - 贸易报复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量锐减,价格缺乏竞争力,农民收入大幅下降 [6] - 农业产业链从加工到运输陷入低迷,影响大量就业岗位和相关经济活动 [6] 零售业影响 - 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预计2025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皮革等产品价格涨幅超15% [6] - 每个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消费意愿下降,零售业销售额下滑,企业扩张计划搁置 [6] 金融市场影响 - 政策引发美国主要股指震荡,美债收益率攀升,美元指数回调,资金大量流出 [6] -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活动减少,实体经济受冲击,阻碍经济发展 [6] 整体经济影响 - 旅游业、制造业、农业、零售业等多领域衰退形成恶性循环,税收收入全面缩水 [7] - 政府公共服务和基建投入能力削弱,长期经济发展潜力受损 [7]
大涨!人民币创近6个月新高,A50也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5-05 10:30
人民币走势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穿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日内涨超100点 [2] - 上周人民币大涨近700点,带动港股强势反弹 [4] - 美元指数盘中跳水跌破100大关,最低下探至99.673,今年来累计下跌8.03% [2][3] 市场反应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直线拉升,最新报涨0.84% [2] - 香港恒生指数在5月2日反弹1.74%报22504.68点 [4] 政策与宏观因素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强调加紧实施更加有为的宏观政策,预计6月底前陆续落地 [5]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滞胀预期,美债遭遇历史性抛售,投资者转向黄金和非美货币避险 [3] - 对冲基金高杠杆交易破裂导致美债利率快速上升,引发连锁抛售 [3] 机构观点 - 建银国际预计恒生指数短期在22000点波动,建议配置防御性红利板块并关注中美关税谈判进展 [5] - 国信证券认为美债抛售主因关税政策与高杠杆交易破裂双重冲击 [3] 数据摘要 - 美元指数20日跌幅3.60%,60日跌幅7.90% [3] - 离岸人民币与港股联动走强,显示资金流向中国资产 [2][4]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季度投资净亏损超50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05-03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地时间5月3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受重仓股下跌影响,公司一季度盈利大幅下降,同时公司面临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但股价表现抢眼估值攀升 [2][5][9][10] 财务数据 - 一季度收入897.25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公司股东盈利46.0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3% [5] - 一季度运营利润为96.4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2.22亿美元 [5] - 第一季度投资净亏损达50.38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4.8亿美元 [5] - 目前公司现金储备为3280亿美元 [6] 业务情况 保险业务 - 承保业务受南加州野火影响,净利润减少13亿美元 [5] 能源业务 - 净利润增长53%,其中美国公用事业业务净利润增长13.8%,得益于电价上涨、客户量增加和税收抵免;天然气管道业务净利润下降2.2%,受利息费用上升等影响;其他能源业务净利润增长23% [5] 投资业务 - 当前投资组合包括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等,持有短期国债3055亿美元,同比增加6.6%;权益证券价值2637.3亿美元,前五大重仓股持股占比69%,相比2024年底的71%,集中度有所下降 [5] 政策影响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和其他地缘政治风险为公司创造了不确定环境,公司无法预测关税潜在影响,经营业绩未来可能受宏观经济、地缘政治事件及行业或公司特定因素变化影响 [9] 股东大会情况 - 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拉开帷幕,今年与会人数达1.97万人,创下新纪录 [8] - 问答环节从当地时间上午8:00开始,持续到10点30分,休息半小时后,下半场从11点持续到下午1点结束 [8] -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贸易不能当成武器来使用,认为这既不正确也不够聪明 [10] 股价与估值 - 截至本周五收盘,伯克希尔 - A股价年内累计大涨18.86%,延续年线“十连阳”的强劲势头 [10] - 截至周五收盘,伯克希尔A类股的市净率为1.79倍,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基于2025年预期收益,对应的市盈率为25倍,高于标普500指数约20倍的市盈率 [10]
巴菲特,突发!一季度投资净亏损超50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05-03 23:05
巴菲特炒股也亏了。 当地时间5月3日,"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一年一度股东大会召开前,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受重仓股下跌影响,伯克 希尔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大幅下降。 | | | | First Quarter | | | --- | --- | --- | --- | --- | | | | 2025 | | 2024 | | Revenues: | | | | | | Insurance and Other: | | | | | | Insurance premiums earned | S | 21.804 $ | | 21.474 | | Sales and service revenues | | 47.815 | | 49.933 | | Leasing revenues | | 2,431 | | 2,222 | | Interest, dividend and other investment income | | 5.632 | | 4.338 | | | | 77.682 | | 77,967 | | Railroad, Utilities and E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