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郑州入选“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全国试点
郑州日报· 2025-07-16 15:03
试点项目入选 - 郑州入选"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全国试点 成为13个城市方向试点之一 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项目 [1][2] - 试点由郑州数智科技集团代表申报 标志着公司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3] 试点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目标实现60%公共数据覆盖 政府企事业单位及本地龙头企业覆盖率50%以上 [2] - 5年内计划实现盈利 带动郑州数据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 数字经济规模达8000亿元 [2] - 重点打造金融 医疗 交通物流 农业和AI等特色数据专区 推动与城市关键领域深度融合 [3] 技术架构与生态建设 - 遵循国家《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标准 建设支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数据服务体系 [3] - 探索以公共数据合规注入为牵引 汇聚企业及个人数据 吸引多元数据服务方入驻开发高价值应用场景 [3] - 构建数据提供方 使用方 服务方价值共创的生态共同体 打造中部地区可信数据流通核心枢纽 [3] 战略意义 - 试点是国家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培育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关键基础设施 [2] - 项目将形成可复制的"郑州实践范式" 为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郑州方案"与"中部样板" [2][3]
珠海数据条例9月起施行,明确算力布局、数据跨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8:25
立法核心与意义 - 《珠海经济特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条例》共六章四十三条,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法治保障 [1] - 该条例是珠海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关键一步 [1] - 条例通过公共数据管理、数据资产化、跨境合作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数据基础设施与投入机制 - 条例明确将数据基础设施纳入财政重点投入范围,并通过财政、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创新投融资体制 [2] - 珠海将着力建设跨境服务型算力集聚区,探索“本地+远程”结合的供给模式,构建智能高效绿色算力体系 [6] - 推进骨干网络提速扩容,部署5G专网和全光网,打造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的数据流通通道 [6] 数据资源管理与供给 - 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管理体系,细化数源单位职责,落实数据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普查、目录、分级分类和登记制度落地 [2] - 推动非公共数据纳入普查覆盖和采购登记范围,促进更多数据与公共数据融合使用 [2] - 后续将修订《珠海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公共数据全流程管理,提高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4] 数据流通利用与资产化 - 推动公共数据实行“先登记、后授权”整体授权运营,鼓励多方共同打造数据应用场景和创新实验室 [2] - 提出推进数据资产入表和价值评估,探索数据跨境安全高效流动新路径,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2] - 珠海将推进数据资产化工作,制定标准化指引,引导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建立价值评估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 [7] 数据安全与跨境合作 - 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破解数据共享与安全保护矛盾,做到“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 [6] - 积极探索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加强与横琴、澳门的交流,完善“中心+平台+站点”多层次服务网络,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7] - 加快建设跨境数据安全管理示范基地,推动数据加工贸易、国际数据中心等新业态发展,助力湾区数字经济互联互通 [7] 后续实施与产业发展 - 条例生命力在于执行,将出台多部配套规范,加快形成数据全链条管理政策体系 [1] -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开放包容、安全有序”原则,重点推进数据资源高效汇聚、有序流通和深度应用 [7] - 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发挥政府投资、国有资本和社会基金联动作用,引导更多资源投向数据产业 [7]
财达证券每日市场观察-20250704
财达证券· 2025-07-04 13:13
市场表现 - 7月4日中证全指收涨0.60%,本周呈震荡上行趋势[1] - 7月3日沪指涨0.18%,深成指涨1.17%,创业板指涨1.9%[2] 资金流向 - 7月3日上证净流入67.90亿元,深证净流入162.83亿元[3] 消息政策 - 国家数据局局长提出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市场化配置改革[4] - 证监会提出优化资本市场机制安排支持科技创新[5] - 商务部强调完善政策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6] 行业动态 - 5月汽车商品出口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7] - 1 - 6月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月均环比增长113.5%[7] - 预计2029年中国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达129.8亿元[9] 基金动态 - 6月751家私募调研387家上市公司,调研1769次[10] - 私募调研聚焦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及小盘成长股[10][12]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快讯· 2025-07-03 12:4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强调深化数据资源流通利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1] - 北京等地区正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数据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1] - 通过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数据资源汇聚,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1] 数字中国建设载体 - 城市被定位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1] - 需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1] - 加强技术与机制协同创新,打造集约统一的数字底座和数据平台[1] 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 - 突出应用导向,发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在城市应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1] - 打造更具韧性的城市生命线[1] - 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1]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城市数字化转型将促进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汇聚[1] - 深化数据流通利用改革将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 - 形成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整体协同[1]
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智慧停车数据资产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20:01
智慧停车数据资产挂牌 - 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成功挂牌智慧停车数据资产 标志着公司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此次挂牌是继"智慧停车综合数据"和"充电桩基础信息数据"两款产品上市后 公司在数据资产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突破 [2] - 公司表示下一步将致力于数据人才培养 向数据资产化 数据市场化 数据金融化等领域深度探索 [2] 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展 - 上海数据交易所2024年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50亿元 为企业对接金融服务授信金额超过7亿元 [2] - 交易所围绕登记 估值 挂牌 披露四项核心功能 在全国率先建设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2] - 未来将持续推进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建设 支撑数字金融创新 促进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 [3] 智慧交通发展 - 镇江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深化数据应用与市场化配置 推进数据价值化 [1] - 公司构建可持续发展数据应用场景 在合规框架下深度梳理企业自有数据价值 [1] - 此次数据资产挂牌将引领智慧交通行业在数据资产领域的创新发展 [2]
深圳数据交易所发力“医数融合” 赋能药械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1:09
活动概况 - 活动以"智绘健康·创新融合"为主题 聚焦AI赋能药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由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办公室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 中国联通深圳市分公司 深圳数据交易所等承办 [1] - 汇集政府 医疗机构 科研院所 医药企业 AI技术方等多方专家代表 [1] 平台建设 - 深圳市药械办 市卫健委联合罗湖 南山 龙岗三区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共同启动"临床千万人口场景赋能"平台 [1] - 该平台覆盖超大型城市全人群 构建全国首个AI医疗应用生态体系 [1] - 平台以真实临床场景驱动 加速AI药械技术从实验室向民生应用转化 [1] 数据交易所进展 - 深圳数据交易所围绕制度创新和技术支撑 构建数据确权 定价 交易 使用 监管全流程服务体系 [2] - 集中挂牌上市五款医疗数据产品 聚焦公共卫生 慢病管理 疫苗接种 诊疗行为等高价值数据资源 [2] - 通过明确数据流通链条和责任边界 实现医疗数据"可信 可控" [2] 企业动态 - 华声医疗作为深圳数据交易所医疗器械领域首家认证数据商 已上市数据集类与数据工具类两种形态数据资产 [3] - 公司构建从"数据原料"到"智能工具"的完整价值闭环 计划联合产业上下游提供更多智能化设备 [3]
数据资产价值管理教育部文科创新团队发布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原型系统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8:57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政策解读 - 数据正逐步成为类比电力、通信、铁路等的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网络状、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的特征 [1] - 必须通过国家统筹、区域协同、行业推动的方式,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高效可信的基础设施网络 [1] - 以支撑数据要素的规模化流通与价值转化 [1] INDDIGO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原型系统 - 系统融合"区块链+通证技术+隐私计算+数据治理"四大技术体系 [2] - 以数据分权、智能合约、数据沙箱、可信计算建模等为底层能力 [2] - 构建涵盖分布式身份管理、数据登记、数据流通运营、数据产品开发等四大平台 [2] - 旨在解决当前行业数据供给意愿弱、流通路径不畅、分配机制不清等核心堵点 [2] - 重点突破数链融合关键技术和数据流通通证经济模型等一系列模式机制设计和技术难题 [2] - 设计实现了基于通证技术构架的"所有权登记-使用权授权-运营权质押"三权分置落地机制 [2] - 基于数算融合Shapley Value的"隐私计算"贡献度量化与收益分配模型 [2] - 让数据供给方从被动贡献者升级为价值共创者 [2] - 展示了该系统在金融风控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案例 [2] 系统应用与合作 - 多家企事业单位表达出对该系统落地合作的意愿 [3] - 计划在政务数据整合、产业数据流通、医疗金融等典型场景展开示范应用 [3] - 十余年技术积累与政策观察的结果 [3] - 自2023年起,依托国家数据局指导,聚焦"价值区块链"目标 [3] - 联合突破"数链融合""通证激励机制""可信计算"等关键技术难题 [3]
湖北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到2028年开发至少300个应用场景
长江商报· 2025-06-18 07:43
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 湖北省发布《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8年建成不少于30个成效突出的可信数据空间,开发不少于300个应用场景,上架不少于2000个数据产品 [1] - 方案提出可信数据空间"建、用、管、服"一体化发展,形成"建空间、用数据、活机制、强生态"闭环 [1] - 五类数据空间建设重点方向包括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和个人可信数据空间 [5] 武汉市打造数据要素枢纽城市 - 武汉市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在2024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中排名第10,较上年前进1位 [2] - 武汉市在中国数字生态指数2024中排名第6,较上次前进3位,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居中部城市之首 [2] - 2024年武汉市共有6个项目获批数据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1.095亿元 [2] 武汉市数据标注产业发展 - 武汉市已有数据标注相关重点企业60余家,开发了一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工具平台 [3] - 《武汉市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相关资产入表、产品登记、数据交易等业务体量超过50亿元,带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增量超过100亿元 [3] - 目标引进培育数据标注龙头企业2家,产业规模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3]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规划 - 国家数据局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 [4] - 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构建"数据共享安全屋"实现数据价值的安全流转,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 [4] - 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市州开展试点,打造涵盖可信管控、资源交互、敏捷计算等能力的底座 [5]
喜提中央“大礼包”,深圳拟从八个方面兑现含金量
第一财经· 2025-06-14 17:5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核心 - 中央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为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送上"大礼包",政策含金量不亚于特区40周年时的支持政策,部分领域突破力度更大 [1] - 深圳已将《意见》落地实施列入全市重大改革调度事项,制定任务分工方案,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 [1] - 深圳将从四个方面落实《意见》: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国际合作新途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1]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意见》重点,深圳将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以"五不"原则引进培养使用各类人才 [2] - 深圳将围绕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推进改革 [2] - 深圳将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特定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2] 扩大开放与服务贸易 - 深圳将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重点发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跨境金融等10个领域,打造高端服务进出口战略基地 [2] - 深圳将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深度应用,建好民意速办平台 [3] - 深圳将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试验田,分批次对标CPTPP、RCE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压力测试 [5] 市场准入与要素改革 - 深圳将加快推进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实施,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4] - 深圳将实施"AI+城市""AI+千行百业",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检查规则与国际衔接,启动"超充之城2.0"计划 [4] - 深圳将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开展分类分级授权运营,探索数据出境清单管理制度 [5] 营商环境优化 - 深圳将打造"四个一流"环境:一流政务环境实现行政行为"少、好、快"、一流法治环境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一流产业环境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一流城市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6] - 深圳连续4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目前经营主体达448.7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 [6] 人才与产业发展 - 深圳在劳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设立全国首家人才服务公司,今年前5个月新引进人才入户4.4万人 [5] - 深圳现有高技能人才159万,占技能人才比重达39.2%,居全国前列 [5] - 深圳将深入推进"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
“数据”改革 深圳的这个“试验”将影响数字经济与AI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2:17
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2022年达到904亿元,2025年将突破1749亿元 [1] - 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球第二位,数据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2] 深圳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意见》明确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推进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和跨境流动 [1] - 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出台管理办法19项、规则指引32项、技术规范9项,参与标准编制25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 [4] - 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因素 [3] 公共数据开放与分类分级 - 《意见》提出稳步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气象、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 [5] - 公共数据分为无条件开放、有条件开放和不予开放三类,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不予开放 [6] - 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人工智能、低空、智能驾驶等领域拓宽应用场景 [6] 数据跨境流动探索 - 《意见》支持深圳探索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7] - 深圳数据交易所建设跨境数据交易专区,上线超过200个跨境数据产品,涵盖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场景 [7] - 深圳试点制定重点领域数据跨境负面清单,推出跨境数据合规评估、撮合交易一站式服务 [7] 数据要素市场化挑战 - 数据要素价值难以量化,增大了市场化实际操作难度 [4] - 需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引入市场运营主体参与公共数据的标注、交易定价等环节 [4] - 政府部门需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