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搜索文档
百度(BIDU.O)和Uber(UBER.N)方面表示,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和中东首次部署无人驾驶汽车。
快讯· 2025-07-15 20:11
无人驾驶汽车部署计划 - 百度(BIDU O)和Uber(UBER N)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和中东首次部署无人驾驶汽车 [1]
7月第2期:普涨:估值与盈利周观察
太平洋· 2025-07-14 21:41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市场估值普涨,创业板指与微盘股表现居前,各行业估值和盈利预期有不同变化,海外主要指数涨跌分化 [3] 市场普涨,创业板指与微盘居前 - 上周创业板指、微盘股、国证 2000 表现最好,科创 50、红利、沪深 300 表现最弱 [12] - 行业中钢铁、房地产、非银金融涨幅前三,银行、汽车、煤炭表现最弱 [15] 宽基指数估值普涨 - 创业板指/沪深 300 相对 PE 和相对 PB 上升 [19] - 万得全 A ERP 下降,接近 21 年以来历史均值 [20] - PEG 视角下红利与金融配置价值高,PB - ROE 视角下科创 50 与成长风格安全边际高 [22] - 上周指数估值普涨,主要指数估值高于近一年 50%分位水平 [27] - 大类行业整体估值分化,金融地产估值高于 50%历史分位,部分行业处于 50%左右及以下水平 [28] 行业估值普涨,房地产、钢铁领涨 - 各行业估值普涨,非银金融、农林牧渔、家电估值处于近一年低位 [36] - 从 PE、PB 偏离度看,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等行业估值便宜 [40] - PB - ROE 视角下,非银、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以及社服 PB - ROE 较低 [44] - 无人驾驶、半导体材料等热门概念处于估值三年历史较高分位 [48] - 各行业盈利预期整体微幅变动,农林牧渔上调幅度最大,计算机下调幅度最大 [51] - 上周海外主要指数涨跌分化,韩国综合指数表现最好,道琼斯工业指数表现最差 [54]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14日)
乘联分会· 2025-07-14 16:45
国内新闻 - 广西发放首批低速无人车测试牌照,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获颁牌照,标志着无人驾驶进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 [2] - 安徽省对购买鸿蒙智行全系车型的消费者给予每车3000元补贴,活动总金额360万元覆盖1200台车 [3] - 理想汽车服务网点总数达642家,覆盖全国225个城市,4-6月新增25家网点 [4] - 中国一汽与长春市政府签署协议,红旗品牌和一汽-大众将投放8款新能源车型 [5] - 华为将于9月首发面向L3技术架构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计划2026年后实现高速/城区低速L4 [6] - 宁德时代与必和必拓合作开发重型采矿设备和铁路机车电池解决方案,探索储能系统应用 [7] - 亿咖通科技与三星集团深化合作,集成显示、内存等技术推动汽车与消费电子融合 [8][9] -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开放服务平台,推动充换电行业生产要素高效流通 [10] 国外新闻 - 菲律宾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至39,775辆,前五个月商用车销量增长10%至151,704辆 [12] - 英国计划投资6300万英镑建设充电桩,并推出25亿英镑计划支持零排放汽车制造 [13] - 挪威6月新车注册量增长5%至18,376辆,电动车渗透率达96.9%,特斯拉Model Y占比27.2% [14] - 越南VinFast与印度BatX Energies合作,推进电池回收和材料再利用 [15] 商用车 - 宇通轻卡发布高端旗舰T6,产品矩阵覆盖63度电至176度电全场景需求 [15][16] - 庆铃铃坤电卡在上海发布,主打零碳科技和硬核性能 [17] - 东风商用车与许继集团战略合作,聚焦高端电力装备和新能源领域 [18] - 江淮商用车发布全新骏铃A系,搭载170Ps马力发动机,适用于绿通冷链等场景 [19]
交运行业首席联盟培训:供给主导大周期,技术催生新平台
天风证券· 2025-07-1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0年以来航运周期上行是运力周转效率下降所致,未来航空周期上行或受飞机周转效率下降驱动 [2] - 公路、港口、铁路新建产能需求下降,存量产能整合成主流并决定盈利能力 [3] - 快递单量增速放缓,单票价格主导盈利增速,大宗供应链公司份额提升放缓,未来或从贸易向制造转型 [4] - 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降低运输成本,催生网约车、车货匹配、即时配送等平台,红利期来临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航运航空 集运 - 2000 - 2015年集运运价取决于供需增速差,2000 - 2009年与运力周转率同向波动 [7][8] - 港口拥堵抑制船舶运力供给、船公司闲置运力、船舶绕航等因素影响周转率和运价 [10][11] 油运 - 2000 - 2009年油轮日收益取决于供需增速差,与运力周转率同向波动 [13][14] - 远期油价升水引发套利储油带动运价上涨,部分参与特定石油运输的油轮周转效率偏低 [17][18] 航运整体 - 航运需求有韧性但全程脆弱,运价常向上波动,2025年全球航运需求或低增长,增速低于供给,运价承压 [19][26] 航空 - 2025年航空业供需形势有望逆转,2019 - 25年航空公司收入累计增幅有望达飞机数量累计增幅,之后供需逆转 [28][29] - 2019 - 27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有望持续低增长,疫后周转效率下降且恢复速度或不及预期 [31][32] - 航空潜在需求随名义GDP增长,2024 - 25年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未来供需差有望驱动周期上行幅度加大 [35] - 库存周期上行阶段航空景气度上升、股价上涨,两轮牛市中航空股股价最大涨幅高达数倍 [37][38] 港口公路 基建 - 公路、铁路、港口货运需求和产能增速趋势性放缓,导致扩产、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 [40][41] 公路 - 上市高速公路公司建设积极性下降,通行费收入占比下降,但对存量路产股权投资增加 [45] - 部分公路公司控股股东有大量非上市路产,未来注入空间和资产证券化潜力大 [48] 港口 -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韧性,预计2025年量价平稳,港口费率或难以上涨 [50][51] - 各省港口整合后费率有望回升,非上市码头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53] 铁路 - 短期运量低增长,中长期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或分流客货运量 [54] - 2015 - 2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年化增长24%,有望持续高增长,推荐铁龙物流 [60] 快递物流 快递 - 快递行业收入和单量增长放缓,三通一达收入和利润呈上升趋势,推荐中通快递、圆通速递 [63] - 快递板块股价与价格涨跌密切相关,2025年价格竞争或激烈,单量增速放缓时竞争可能缓和 [66] 大宗供应链 - 原材料供应链公司营业收入随大宗商品价格波动,2023年价格下跌致头部公司利润下滑 [70] - 2023年中国头部大宗供应链公司营收居全球前列,未来追赶空间有限,市场份额已下滑 [73] - 头部公司大量收并购或加快产业整合,物产中大陆续布局高端制造,利润总额占比上升 [76] 交运平台 新能源和无人运输 - 新能源乘用车和重卡分别使旅客出行和公路货运成本下降,网约车将分流高铁旅客,重卡将分流铁路、水路货运量 [78][79] - L2 - L3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上升,2026年无人驾驶网约车成本或接近有人驾驶 [81][82] 平台公司 - 收入增长快、费用率下降快的公司利润增长有望快,跨城数字货运板块的满帮集团利润有望高增长 [85] - 网约车、数字货运、即时配送等平台头部公司业务量和收入增速约20%,营业利润成倍增长,有望持续高增长 [88]
华富时代锐选混合A,华富时代锐选混合C: 华富时代锐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10:26
基金概况 - 华富时代锐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报告期为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 [1][3] - 基金合同生效于2022年12月1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77,179,097.37份,其中A类份额66,609,842.38份,C类份额10,569,254.99份 [3] - 投资目标为在控制风险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回报,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5%+恒生指数收益率×5%+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 [3] 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4%,C类为1.7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3% [5][15] - 过去六个月A类累计净值增长8.79%,C类8.59%;过去一年A类增长24.72%,C类24.24% [5] - 自成立以来A类累计净值-12.11%,C类-13.01%,同期基准收益5.67% [5] 投资策略与配置 - 二季度重点配置泛自动驾驶板块,包括整车、核心零部件、无人机等环节,认为这是AI最快商业化落地的领域 [11][12] - 股票仓位75.73%,其中制造业占比50.34%,信息技术业6.66%,科研技术服务业8.91% [16] - 港股通投资占比18.45%,主要配置非必需消费品(8.83%)、工业(3.96%)和信息技术(5.66%) [16] 行业动态 - 特斯拉2025年6月在美推出Robotaxi服务,计划扩展至1000辆车队,并完成首例全自动驾驶交付 [12]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哈啰成立智能科技公司首期出资超30亿元,文远知行将在迪拜商业化,小马智行预计年底车队达千台 [12] - 无人物流车发展迅速,某头部物流公司部署50台无人车后人力成本降60%,某外卖平台无人车配送准时率达92% [13]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四部门推进L3自动驾驶上路,2025年19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发展低空经济 [14]
去深圳上大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20:17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深圳自特区成立伊始就怀有创办高水准大学的冲动和雄心,高校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紧密相连 [1][6] - 1983年深圳大学成立时在校学生仅216人,而北京有54所高校,上海有43所,广州有20所,深圳在高等教育领域起步较晚 [5] - 21世纪以来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加速,2014年后以几乎一年一所的速度新建8所高校,截至2024年高等学校数量达17所 [5] - 2025年深圳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涉及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等8所院校 [5] 三次建校热潮 - 第一波热潮在特区成立初期,1983年深圳大学从提议到开课仅用半年,创下"深圳速度",建校初期采用开放式校园和学生自治等创新模式 [8][9][11] - 第二波热潮在2000年前后,深圳通过合作办学和虚拟大学园解决高端人才培养问题,吸引北大、清华等高校入驻 [14][15] - 第三波热潮在南科大成立后,10年间新增8所高校,合作办学拓展至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9年成为广东高考录取分数最高院校 [20][21] 财政投入与办学特色 - 深圳教育支出从2017年509亿元增至2025年计划1020.6亿元,占比从11.08%升至23% [26] - 高等教育支出从2012年11.4亿元增至2025年预计17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69%,占比从10.4%升至近48% [28] - 深圳大学2025年部门预算收入75.07亿元,10年增长366.85%,在全国非"双一流"高校中预算排名第一 [30] - 深圳高校以理工科为主,学科建设紧贴产业需求,南科大拥有超60位院士,国际排名接近清北 [36] 城市与高校协同效应 - 深圳高校毕业生留存率达73.2%,深大毕业生主要被比亚迪、华为、腾讯等本地企业录用 [3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录取分数线已超本部,体现城市对高校的赋能效应 [42] - 深圳计划在"十五五""十六五"期间新建不少于10所高校,总量或达30所以上,学科将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44][46]
深圳,正在摆脱“大学洼地”标签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8:29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深圳高等教育经历了三次建设热潮:第一阶段1983年深圳大学成立,体现"深圳速度";第二阶段2000年前后合作办学与虚拟大学园模式;第三阶段2010年后南方科技大学引领的快速扩张期[3][4][6][7] - 高校数量从1983年1所增至2024年17所,2014-2024年新建8所,2025年计划再建8所[2][7][22] - 财政投入显著增长,高等教育支出从2012年11.4亿元增至2025年预计17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1.69%[10][13] 深圳高校特色模式 - 创新办学机制:南方科技大学采用"631"综合评价录取制度(高考60%+校测30%+高中成绩10%)[6] - 学科设置高度产业化,理工科占比超60%,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18][23] - 财政支持力度大,深圳大学2025年预算75.07亿元,10年增长366.85%,非"双一流"高校中预算第一[13] 城市与高校协同效应 - 2024年深圳高校毕业生留存率达73.2%,比亚迪、华为、腾讯为三大雇主[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录取分数线已超本部,体现"城市赋能高校"效应[21]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期间高校总数达30所,持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22][24] 代表性高校发展 - 南方科技大学建校10年即入选"双一流",2025年泰晤士亚洲排名第35位(内地第15位)[7]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9年居广东省录取分数最高院校[7] - 深圳理工大学首年招生投档线即追平中山大学[1]
7月11日电,特斯拉计划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到加州和亚利桑那州。
快讯· 2025-07-11 02:04
特斯拉Robotaxi服务扩展计划 - 公司计划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至加州和亚利桑那州 [1]
特斯拉(TSLA.O)就无人驾驶出租车认证问题联系了亚利桑那州交通部。
快讯· 2025-07-11 01:42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认证进展 - 公司就无人驾驶出租车认证问题联系亚利桑那州交通部 [1]
晚报 | 7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10 22:26
核聚变 - 成都瀚海聚能将于7月18日完成中国首台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建设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我国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取得重大突破[1] - 可控核聚变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惯性约束及磁惯性约束,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处于劳森判据Q>1验证阶段[1] - 瀚海聚能采用场反位形技术路线,功率密度约为托卡马克类的100-1000倍,是我国唯一采用该技术的商业聚变公司[1] 短剧 - 京东集团招聘短剧运营岗位,计划布局短剧市场,要求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并分析用户画像[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2] - 预计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2] 量子计算 - 澳大利亚CSIRO开发出量子机器学习半导体制程技术QKAR架构,提升芯片制造精度与效率[3] - 量子计算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2025-2030年为商业化落地黄金窗口期[3]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3] 家政服务 - 商务部将培育家政服务品牌,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推动家政兴农行动[4] - 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突破1.16万亿元,同比增长7.3%,行业人才缺口超千万人[4] - 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超3000万,成为重要就业渠道,需求受家庭小型化、老龄化驱动[4] 无人驾驶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国际标准发布,规定场景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5] -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多样性直接影响测试有效性,是安全验证方法的核心要素[5] - 自动驾驶涉及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等产业,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5] 人工智能 - 上海将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6] - 全球大模型技术进入深度竞争阶段,中美差异化发展,国内推进芯片国产化与场景落地[6] - 国内AI企业围绕核心技术攻坚与产业场景落地发力,互联网大厂聚焦多模态能力与跨行业应用[6] 游戏 - 浙江出台首部游戏出海系统性政策,支持3A游戏项目与产业集群建设[7] - 游戏行业进入"内容精细化+AI工业化+出海系统化"阶段,AI有望全面重塑游戏开发与交互[7] - 生成式AI在游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政策支持与版号稳定释放驱动行业拐点[7] 行业动态 -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10] - 广汽华望规划两款新车,预计2025年发布[10] - 华为云城市峰会将于7月11日举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