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转|太平洋有色新材料-稀土深度】稀土产业链,优势在我
远峰电子· 2025-08-31 19:14
全球稀土资源供给 - 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 占全球38% 位列全球第一[4][5] - 美国稀土储量1900万吨 全球第三 主要开采芒廷帕斯矿 2024年产量4.5万吨[14]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570万吨 全球第四 莱纳斯公司主力矿山韦尔德山矿TREO平均品位6.2%[16] - 缅甸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3.1万吨 泰国1.3万吨 印度2900吨 俄罗斯2500吨[17] 中国稀土产业 - 中国实施稀土总量控制策略 2024年稀土配额27万吨 其中轻稀土25万吨同比增长6.36% 重稀土接近2万吨无增加[7] - 2024年稀土冶炼分离配额25.4万吨 同比增长10.43%[7] - 北方稀土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15488吨 稀土盐类125343吨 稀土金属36909吨[10] - 盛和资源2024年稀土氧化物产量21758吨 稀土盐类25950吨 稀土金属24106吨[10] - 2024年进口稀土产品13.3万吨 同比下滑28.9% 出口稀土及制品12.3万吨 金额256亿元同比增长7.7%[12] 海外稀土开发动态 - 美国MP公司2025年4月因加征关税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14] - 美国国防部2025年7月购买MP公司4亿美元优先股 支持建设第二座稀土永磁工厂 新增产能7000吨[15] - 莱纳斯马来西亚工厂2025年5月成为中国外首个提取镝的国家 具备5种重稀土提取能力[16] - 缅甸政府2025年7月宣布所有稀土矿开采许可证有效期截止到12月31日[17] 稀土价格与政策 - 当前镨钕氧化物价格52万元/吨 镨钕金属65万元/吨 氧化镝163万元/吨 金属镝204万元/吨 氧化铽710万元/吨 金属铽877万元/吨[21] - 中国2025年4月对钐、钆、铽、镝、镥、钪和钇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9] 稀土永磁产业 - 稀土永磁主要分为钐钴和钕铁硼 钕铁硼是需求量最大的产品[23] - 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毛坯产量超过25万吨 全球第一[33] - 金力永磁2024年底产能3.8万吨 成品产量21597吨[58] - 正海磁材2024年产能3万吨 产量20781吨[62] 应用市场分析 - 新能源汽车单台纯电动车需稀土永磁2-3kg 插电混合动力车需1.5kg[35]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750万辆 其中纯电动1100万辆[35]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2亿部同比增长7% TWS耳机3.3亿部 笔记本电脑2.06亿台[39] - 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4GW 海上风电新增8.3GW[37] 主要上市公司业绩 - 北方稀土2024年营收329.66亿元 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下降57.64%[48] - 中国稀土2024年营收30.27亿元同比下降24.09% 归母净利润-2.87亿元[50] - 金力永磁2024年营收67.73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19.78%[59] - 正海磁材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下降5.7% 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79.37%[63] - 中科三环2024年营收67.51亿元同比下降19.23% 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95.64%[65]
美国商务部长:美国发明了稀土,但是中国半价售卖,让我们没钱赚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05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美国正努力修复因中国崛起而受损的基础产业 包括稀土及磁性材料领域 [1] - 中国以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价格出售稀土及磁性材料 导致美国相关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1] - 美国必须重新夺回核心产业主动权 自主研发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并重建资源产业链 [1] 中美技术差距 - 中国掌握全球约90%的稀土提纯专利 [4] - 中国串级萃取技术可实现99.9999%纯度分离 成本低至7美元/公斤 [4]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提纯水平仅99.5% 部分重稀土无法达到军用标准六成 [4] - 美国企业放射性废料处理费用占营收40% 严重压缩研发空间 [4] 产业转移历史 -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处于全球稀土开采和精炼领先地位 [5] - 为追求利润 美国和欧洲企业将精炼、冶金等核心环节转移至中国 本土仅保留开采 [5] 中国技术领先优势 - 中国稀土磁材工业废料绿色生物回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条件 [7] - 该技术建立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显著提升环保与资源利用效率 [7]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 唯一掌握全部17种关键稀土材料精炼能力 [7] 美国重建困境 - 美国军方2019年计划出资支持本土稀土精炼设施建设 [7] - 美国稀土产业复兴需巨额资金投入、政府长期扶持及全国产业资源整合 [9] - 美国稀土产业链出现明显断层 汽车及军工产业受中国出口管制冲击 [9] - 福特汽车部分生产线因稀土短缺被迫停滞 [9] 结构性弊端 - 美国早年将精炼环节转移至中国 目前仅剩开采能力 [11] - 美国自身稀土储备有限 进口受阻立即导致产业链断裂 [11] - 长期缺乏技术积累 本土缺少高水平稀土精炼企业 [11] - 美国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将经历漫长艰难过程 [11]
稀土王牌失效?美国又想歪点子,年产量3.1万吨,专家这次没说错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12
行业地位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 产量占全球60%以上 形成全球主导地位 [4] - 中国已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体系 在开采分离和应用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 [13] 产能对比 - 美国计划2025年实现稀土年产量3.1万吨 但仅相当于中国年产量14万吨的零头 [10][11] - 美国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 但产能规模与中国存在数量级差距 [6][10] 技术壁垒 - 稀土需经过数十道复杂分离提纯工序 中国掌握核心技术优势 [11][13] - 美国在稀土加工技术领域仍依赖中国 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自主 [11][13] 成本竞争力 - 中国通过数十年发展实现稀土成本有效控制 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13] - 美国新建稀土产能面临较高成本压力 经济性远低于中国供应 [13] 产业应用 - 稀土是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 风力发电磁钢等高端制造领域关键材料 [4][13] - 中国在稀土下游应用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强化全产业链话语权 [13] 发展前景 - 专家评估美国摆脱稀土依赖需10-15年时间 短期难以改变现有供应格局 [13] - 中国通过环保标准和开采配额调控 进一步提升稀土资源战略价值 [13]
这才是中国稀土的顶级地位!美印急了稀土储备即将用完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55
历史背景与行业转型 - 90年代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71.1% 产量占95%以上 但仅以每吨数千元低价出售原材料[3] - 西方国家将中国稀土原料加工成高价产品返销 价差达数十倍[3] - 2000年起中国整顿稀土行业 限制无序开采并发展深加工产业[5]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掌握稀土应用核心技术 控制全球88%稀土加工能力[7] - 稀土永磁材料全球90%以上由中国生产 支撑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7] - 从原料出口转型为高端材料出口 产品价值从数万元/吨提升至数十万元/吨[7] 地缘影响与市场地位 - 2010年中国通过对日稀土出口禁令 直接影响日本汽车和电子工厂生产[6] - 印度因稀土储备耗尽向中国申请合作 反映其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1][9] - 美国成立稀土供应链工作组试图摆脱依赖 但本土加工能力近乎为零[11] 产业链控制与标准制定 - 中国主导稀土全产业链技术标准 涵盖分离提纯到应用加工环节[13] - 海外项目如美国Mountain Pass矿因缺乏完整产业链多次重启失败[11] - 技术专利壁垒使其他国家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产业链自主[13]
绕过中国管制,特朗普盯上缅甸稀土!为什么不必担心美国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25
美国寻求缅甸稀土替代计划 - 特朗普政府将目光投向缅甸稀土资源 试图绕过中国稀土管制[1] - 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频繁接触缅甸方面 寻求在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达成合作 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3] - 缅甸稀土储量约200万吨 在东南亚地区相对可观[1] 中国稀土行业绝对优势 - 中国控制全球85%的稀土供应 拥有从开采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1][7] - 中国掌握全球最先进稀土分离技术 能提纯17种稀土元素至99.99%以上纯度 成本比其他国家低60%以上[7] - 中国稀土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 已形成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端电子设备等下游产业的良性循环[7][9] 缅甸稀土开发面临挑战 - 缅甸基础设施薄弱 技术人才缺乏 工业体系不完善 难以快速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5] - 建立像样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 技术研发需投入数百亿美元[5][7] - 稀土开采涉及环境敏感问题 缅甸当前内政挑战可能加剧环境风险[12]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 缅甸作为中国邻国 与中国有深厚经贸关系 中国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10] - 完全倒向美国的地缘政治选择对缅甸而言存在现实困难[10] - 美国通过缅甸绕过中国管制的计划面临技术门槛高、时间成本大、地缘风险多等现实障碍[12]
美国不敢动中国,只因中国是美税收入最大来源,特朗普不愿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8-21 19:10
关税政策与收入 -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预计2024年超过1250亿美元 占整体关税收入的60% [3] - 关税收入用于缓解美国国债利息支付压力 但仅能填补一小部分 美国国债年利息支出达1.2万亿美元 [3][12]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对现有对华关税政策非常满意 中国是美国关税收入重要来源 [1] 贸易与供应链影响 - 从中国出发的集装箱船数量降至两年最低水平 上月运输量下降约40% [5] - 中国制造商因利润压缩减少对美出口 关税负担转嫁美国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3][5] - 中国对7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83.7%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 短期内重建产业链需十年 [7] 财政与经济压力 - 美国2023年7月财政赤字上涨19% 总额突破1.63万亿美元 同比增7% [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若突破5% 利息支出将吞噬整个国防预算 [12] - 中低收入家庭因关税生活负担加重 中国制造自行车涨价19% 微波炉价格上涨28% [5] 战略博弈与谈判动态 - 美国通过加征印度50%关税向中国施压 但中国被单独排除在外 [1][12] - 中美三轮谈判在农产品 能源及金融领域合作方面成效甚微 [10] - 双方进入90天缓冲期 11月贸易休战协议到期后将决定谈判或硬脱钩 [1][10][12]
俄罗斯送上大礼,盼用稀土让美国解除制裁,对我国是利还是弊?
搜狐财经· 2025-08-19 17:22
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分布 - 全球稀土资源总量约9000万吨 较去年下降21.7% [3] - 前五大国家合计占全球稀土储量88%以上 [3] - 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全球48.9% 中重稀土全球占比超88% [3] - 巴西储量2100万吨占23.3% 印度储量690万吨跃居第三 [5] - 美国储量180万吨位列第七 已重启本土矿山开采 [5]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 - 俄罗斯稀土产量仅2600吨 占全球产量1.8% [7] - 资源主要分布在极寒东西伯利亚冻土带 开采环境艰苦运输成本高 [7] - 当前产量不足以支持国内国防工业需求 [7] - 计划2030年前进入全球稀土产量前五名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掌握全球90%高纯稀土分离技术 精炼纯度达99.99%以上 [10] - 控制全球86%以上稀土精炼产能 [10] - 美国越南等国需将原料运往中国进行深加工 [10] - 完善的产业链管理形成强大调控能力 [11] 美俄合作潜在影响 - 俄罗斯可借助美国资金技术提升产业链水平 [9] - 美国可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 实现供应链"去中国化" [9][10] - 可能削弱欧盟对中国稀土依赖 改变全球市场格局 [10] - 俄罗斯或以稀土资源换取解除经济制裁及地缘政治优势 [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稀土储量可能远高于已探明数据 因勘探难度大需大量资金技术投入 [5] - 资源权力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面临技术自主创新考验 [11] - 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仍保持巨大调控空间和应对能力 [11] - 技术突破将持续增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作用 [11]
中方的“稀土王牌”不奏效了?特朗普还在嘴硬,这次轮到五角大楼傻眼!一下投资4个亿豪赌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40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五角大楼投资4亿美元入股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 [1] - 美国2020-2023年间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源自中国 [1] - 美国曾尝试投资15亿美元重启芒廷帕斯矿但2015年因公司破产失败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2023年中国稀土矿产量占全球超60% 加工阶段产量占全球92%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涵盖勘探开采至精深加工全环节 [7] - 中国在劳动力成本 电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 [7] 美国政策应对措施 - 2025年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动用《国防生产法》提升关键矿产产能 [3] - 行政命令允许为稀土加工提供融资贷款支持并加快采矿项目审批 [3] - 美国进出口银行向欧洲克里蒂卡尔金属公司提供1.2亿美元贷款用于格陵兰稀土项目 [4] 国际资源合作布局 - 美国资源公司与印度企业合资回收报废产品中的稀土磁体 [4] - 乌克兰拥有至少20种关键矿物 美国2025年积极推动与其签署矿产协议 [4] - 美乌协议签署过程多次出现分歧 最终落实存在不确定性 [4] 技术研发差距 - 中国1980年代已研发低成本硫酸溶液提取法提升产业竞争力 [5] - 美国技术研发投入滞后 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瓶颈 [5] - 中国对部分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深刻影响全球市场格局 [7] 产业发展挑战 - 美国稀土市场几乎没有发展 融资面临巨大问题 [9] - 美国需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人才培养 [7] - 中国通过政策法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 [7]
最高涨超6%!这类ETF大涨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1: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三大指数收涨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在全市场1259只上市ETF中有1054只ETF上涨 [1] - 全市场ETF成交额达4189亿元 连续四个交易日突破4000亿元 [2][8] - 香港证券ETF成交额330.65亿元居首 短融ETF成交额269.28亿元 银华日利ETF成交额163.11亿元 [9] 主题ETF表现 - 稀土主题ETF涨幅超6% 稀土ETF易方达涨6.31% 稀土ETF涨6.22% [1][4]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幅介于5.34%-5.87% 影视ETF涨幅达5.80%和5.51% [4] - 通信设备ETF涨5.02% 医疗器械ETF涨5.00% 云50ETF涨4.94% 通信ETF涨4.86% [7] - 下跌主题包括纳斯达克 ETF、30年国债 ETF和黄金 ETF [1][6] 稀土板块深度分析 - 稀土ETF(516780)成交额达4.56亿元 环比大增94.04% 创2025年以来单日成交额新高 [3]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近一年涨幅超95% [4] - 6月以来稀土ETF累计获6.85亿元资金加仓 规模增长接近130% 最新规模达20.29亿元 [5] - 8月进入稀土消费旺季 下游磁材厂订单排产至9月中旬 需求旺盛传导至上游原材料 [5] 资金动向与市场驱动因素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 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显示存款向股市转移迹象 [10] - AI大模型训练需求激增 带动GPU、ASIC芯片、服务器、光模块、液冷等环节订单放量 [10] - 货币政策延续宽松 央行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10] 机构后市展望 - 看好券商板块因股市成交量增长带动业绩回暖 [10] - 看好科创方向包括AI产业、创新药、机器人等快速迭代行业 [10] - 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 [10]
美国被卡脖子疼到叫娘,稀土专家崩溃:矿挖了还得送东大加工,这叫啥事儿?!
搜狐财经· 2025-08-17 22:18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 形成绝对垄断地位 [5] - 美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储量 但加工能力几乎为零 [3] - 美国每年80%以上的稀土产品需从中国进口 [12] 中美稀土供应链关系 - 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2020年重新开工 但所产精矿需运至中国进行分离提纯 [8] - 美国稀土矿石需经中国加工后再返销美国 导致成本翻倍且耗时延长 [12] - 美国重建稀土加工能力需耗时十年以上 受技术积累和环保成本制约 [10]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历程 -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稀土产业链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7] - 实现从开采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控制 形成战略优势 [12] - 稀土加工技术需要长期积累 非简单设备采购可达成 [10] 稀土应用领域 - 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芯片 F-35战斗机等高科技产品 [12] - 风力发电机与电动汽车等绿色能源产业高度依赖稀土供应 [12] - 稀土成为影响多个战略行业的关键战略资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