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

搜索文档
于东来事件,谁在逼着企业家沉默?
虎嗅APP· 2025-05-06 17:30
胖东来事件分析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因玉石销售被质疑"暴利"而陷入舆论风波,公开销售数据、定价标准并送检产品以自证清白[3] - 事件升级后于东来威胁退出并关停公司,最终以删除动态和账号私密化收场[4][6] - 该事件反映网络环境中企业面临"造谣成本低、自证成本高"的困境,需承担法律、公关等多重压力[9][10] 行业乱象分析 - 类似事件已形成产业链:金龙鱼食用油运输争议需多方验证仍被质疑,三只松鼠遭遇职业索赔人恶意投诉[11] - 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是正面的73倍,平台算法优先推送争议内容助长恶性循环[18] - MCN机构数据显示争议人设转化率高于常规内容,部分资本主动策划冲突收割流量[19] 网红经济现状 - 情绪价值变现效率超过商品价值,某质疑视频使发布者互动量翻10倍,收益超日常卖货8万元[15] - 平台算法助推争议内容,如东北某主播虚假宣传却获流量倾斜,形成"骂得越狠涨粉越快"的畸形生态[16][17] - 用户行为存在矛盾:既谴责网红逃税又为炫富直播打赏,维权成本高导致多数消费者选择放弃[21] 企业家应对策略 -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王兴等选择沉默,董明珠雷军等公开维权但面临股价波动和舆论反噬[25][26] - 网络暴力产业化:专业写手制作负面内容敲诈企业,维权成本远超和解费用[28] - 法律保护不足导致企业家普遍选择沉默作为风险规避手段[29] 商业文明探索 - 胖东来实践"高福利=高效率"模式:员工年假40天/平均月薪近万,人效82.6万达行业均值3倍[30][31] - 经营哲学包括利润95%分给员工、商品毛利≤30%,曾出资8300万帮扶同行致19亿销售额损失[33] - 可持续商业文明需三方共建:制度保护企业名誉、技术破解自证陷阱、用户理性消费内容[34] 行业改造案例 - 胖东来模式已在永辉、步步高、中百集团等企业取得初步成效,证明高福利模式可行性[35]
1.4亿流量到来之后……
新京报· 2025-05-06 17:07
1.4 亿流量,这个数字足以让无数人眼红,在流量经济时代,它似乎等同于 "一夜暴富""成名在望" 的入场券。可当这 "泼天富贵" 真正降临,有人却选择 报警求助—— 01 流量成 "烫手山芋" 2024年11月,博主"大福在成长"发布了一则"失业后发现出门旅行并不快乐"的日常记录视频。视频中,她坦诚分享了自己失业后的迷茫与焦虑,原本只是 想在社交平台上寻求共鸣,却因视频被多个营销号搬运、二次剪辑,迅速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突破1.4亿,相关讨论达数万条。 这场突如其来的流量狂欢并未给"大福"带来期待中的机遇,反而让她陷入了一场现实噩梦。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她的真实姓名、工作经历、社交账号, 甚至家庭住址都被网友扒出。熟人圈纷纷发来询问,前同事的议论、亲友的误解接踵而至,更有甚者在评论区进行恶意揣测,失控的舆论演变成一场针对 她个人生活的集体审判。 面对汹涌的网络暴力,"大福"最终选择报警,并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要求搬运者删除视频、停止侵权。但即便如此,她的生活已无法回到从前,现实社 交关系也因舆论压力变得紧张。 这种"被动爆红"与李子柒等专业博主的"主动经营"形成鲜明对比。李子柒通过长期的内容规划、品牌塑造,逐 ...
挖呀挖黄老师“挖出一个亿”:现状曝光,令人唏嘘
新浪财经· 2025-05-02 02:15
作者丨好看的 01 大家还记得因一首"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走红网络的黄老师吗? 最近,她突然冲上了热搜榜第一位。 事情的起因,是有网友指出,黄老师靠着挖呀挖赚了一个"小目标"。 据这位网友所推算:"黄老师两天赚75万,一年不得挖出一个亿?"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 "知道网络赚钱,没想到这行业如此暴利啊" "是谁酸了我不说,黄老师真的是老天爷送饭吃" "幼儿园老师逆袭成亿万富婆,这是什么逆袭文女主?" ..... 随着传言愈演愈烈,黄老师也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没过多久,这个传言就被黄老师本人亲手掐灭。 在访谈节目《生活的N次方》中,黄老师首次公开回应: 关于"挖出一个亿"纯属谣言,简直离谱。 她表示,这是根本没有的事情。自己在下班后,也是去家里饭店帮忙。 除此之外,黄老师也回应了关于"流量焦虑"的问题。 她坦言,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在乎流量。 如果真的在乎,就不会在爆火的时候隐退去生小孩了。 当然,如今还是会用心打磨每条视频内容,但不会太过焦虑。 在她看来,"有些东西能拥有过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说实话,这份通透很难得。 尤其是作为曾火爆全网的"大网红"来说。 但很理解她,毕竟这几年, ...
带头“开盒挂人”,网络安全博士眼里哪有“安全”
新京报· 2025-04-14 06:46
网络安全行业事件 - 网络安全在读博士利用专业能力实施"开盒挂人"行为,导致3000余人受害,波及主播及关联人群[1] - 涉案人员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1] - 网络安全高学历人才涉案暴露行业伦理教育缺失问题[2] 网络暴力治理动态 - 中央网信办2023年11月将"开盒挂人"列为7类重点整治问题[1] - 2024年暑期专项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乱象[1] - 2024年法院数据显示292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91人因侮辱诽谤罪获刑[3] 平台监管责任 - 粉丝团体和亚文化社区是"开盒挂人"高发区域,平台需加强巡查处置[3] - 平台需完善敏感信息识别、违规账号处理等机制[3] - 网络社区管理被列为治理"开盒挂人"的核心环节[3] 行业治理方向 - 高等教育机构需强化网络安全与法治结合的教育[2] - 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未成年人矫治机制[2] - 技术甄别能力提升是追责网暴参与者的关键[3]
翻车了
猫笔刀· 2025-04-12 22:14
网络博主形象管理 - 知名博主因言论不当引发网络暴力 粉丝量级达千万+级别仍可能因网感差导致形象危机 [1] - 内容创作者需避免与弱势群体对立 李佳琦"不够努力"言论导致个人形象不可逆损伤 [1] - 博主财富升级后易脱离平民视角 经济基础变化导致世界观差异可能引发言论翻车 [1] 受众定位策略 - 明确受众为一二三线城市中产阶层 读者平均年收入18-20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1] - 内容筛选聚焦中产关心话题 刻意回避底层议题以维持核心读者粘性 [1] 人设构建逻辑 - 采用低道德水平输出策略 保持独处时的真实想法表达 接受"利己主义者"标签 [1] - 重点塑造家庭责任感与精明形象 这两类特质构成主要人设支柱 [1] - 人设崩塌风险存在于反差事件 如遭遇诈骗或家庭丑闻将导致信任危机 [1] AI分析工具特性 - AI对贸易战评估存在答案波动 多次测试显示中方短期损失更大且容错空间较小 [1] - 回答随机性反映现实分歧 历史先例缺失导致专家预判困难 [2]
中国开盒产业链
创业邦· 2025-03-25 16:35
百度副总裁事件调查结果 - 百度通报副总裁谢广军无权限调取用户数据 [3] - 所谓"家长给的"实为红包而非数据 [3] - 开盒数据主要来源于境外软件而非百度 [3] 开盒产业链定义与演变 - 开盒是人肉搜索的升级版 本质为曝光真实身份 [4][5] - 互联网匿名时代终结于博客 QQ空间等平台暴露个人信息 [6][7][9] - 早期人肉搜索需群体协作 开盒降低门槛至一对一服务 [12][15] 产业链上游:数据泄露来源 - 黑客通过社会工程学攻击获取数据库 [18][19][20] - 脱库方式分为自发式攻击与定制化需求 [22][23][25] - 内鬼监守自盗现象普遍 涉及物业 快递等多行业 [34][36][38] 产业链中游:社工库运营 - 黑客将数据售予库主整合形成完整人物画像 [41][42][46] - 手机号成为跨数据库关联的关键字段 [50][52][53] - 头部社工库自称拥有150亿条数据或8亿人口信息 [58] 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 电诈集团为主要客户 批量采购数据 [60][61] - 查询服务商提供分层定价 如户籍10U 婚姻记录50U [63] - 模糊查询技术"猎魔"可通过弱关联信息精准定位目标 [67] 典型应用场景与危害 - 饭圈利用开盒追踪明星行程或实施网暴 [74][75][77] - 催债公司通过开盒获取债务人住址等隐私 [79] - 受害者可能遭遇寿衣寄送 网贷冒用等衍生侵害 [71][72] 数据泄露重大案例 - 2019年淘宝11 8亿条用户信息泄露 [44] - 2020年新浪微博5 38亿条数据暗网出售 [44] - 2024年蜜雪冰城等企业高管信息以2分钱/条售卖 [44] 技术操作细节 - 撞库利用用户多平台同密码习惯实施攻击 [29][30] - 洗库指转移受害者虚拟资产如游戏装备等 [31][32] - 自动化查询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间断服务 [65]
被开盒一年,我遭受了1672次骚扰
36氪· 2025-03-23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讲述自由插画师“catzz”被开盒后长达一年反抗骚扰者的故事,反映开盒现象成产业及维权艰难,鼓励被骚扰者强大心理并想办法抗争 [3][4] 分组1:事件背景 - 开盒指网络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是网暴一种,如今已形成产业,今年1月底杭州警方破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及2000多名网红信息,10名嫌疑人被控制,非法获利几十万元 [3][4] 分组2:事件起因 - “catzz”是自由插画师,B站有20多万粉丝,QQ粉丝群审核较松 [7] - “配件哥”在群里讲述相亲经历并辱骂相亲女生小静,还曝光其信息,“catzz”了解真相后为小静出头,“配件哥”退群并报复“catzz” [8][10][11] 分组3:骚扰过程 - 去年3月起,“配件哥”开始骚扰“catzz”,通过QQ、小红书等多平台发送威胁信息,还进行开盒、短信电话轰炸,骚扰对象还包括群友 [13][14][15] - “catzz”恐惧焦虑,曾搬家躲避,还了解相关案件提高警惕 [19][20][21] 分组4:抗争过程 - “catzz”联系到同样被“配件哥”骚扰过的小敏,小敏抑郁搬家后不敢再维权,“catzz”和小静一起想办法讨公道 [23][24] - “catzz”在微博曝光遭遇,“配件哥”举报,“catzz”也举报使其账号被封 [31] - 去年5月“catzz”报警,第一次见到“配件哥”,调解协议不合理但为留证据她签了,3天后“配件哥”又骚扰 [33][34][36] - 去年6月“catzz”起诉“配件哥”,9月胜诉,但骚扰未停 [41][42] - 2024年国庆节漫展上“catzz”与“配件哥”对峙,报警后骚扰仍继续,“catzz”统计骚扰次数达1672次 [43][44][45] 分组5:后续打算与感悟 - “catzz”准备做视频曝光“配件哥”,视频引发关注,收到很多帮助和建议 [48][49][50] - “catzz”生活改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到举证难和维权不易,虽有损失但也遇到很多帮助她的人,认为错的不是受害者,若再来一次仍会挺身而出但方式可能更智慧 [52][53][55]
百度发声:已报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20:54
百度回应"开盒"事件 - 公司正式回应称"开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已就造谣内容报案 [1] - 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侵犯用户隐私行为零容忍 [2] - 内部实施数据匿名化、假名化处理,数据存储管理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 [2] 百度内部调查结果 - 安全部门调取相关日志并查验当事人权限,确认数据非从百度泄露 [2] - 当事人谢广军无数据库相关权限 [3] - 调查发现海外社交媒体群存在大量免费个人信息 [3] 事件背景 - "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引发争议,公司安全负责人陈洋在内网发布调查说明 [2] - 3月17日完成取证,确认事件数据与百度无关 [2]
百度安全负责人:“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18 17:43
百度数据泄露事件 - 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回应"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 指出百度内部数据经过匿名化 假名化处理并实行权限分离 无人能获取完整数据[2] - 调查显示涉事个人信息可在海外社交媒体群免费获取 事件数据源头与百度无关[2] -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布朋友圈道歉 承认13岁女儿在海外社群网站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导致连锁反应[3][4] 网络暴力事件细节 - 微博用户"眼眸"被指长期参与饭圈"开盒"行为 2024年涉及网暴孕妇网友并曝光其工作单位及丈夫联系方式[6][7] - "眼眸"被曝开盒多名饭圈网友 泄露信息包括真实姓名 身份证号 手机号等敏感数据[8] - 网友通过收货截图及在职证明等线索 推测"眼眸"为谢广军女儿 相关账号已清空内容或被禁言[9][10] 行业影响与法律背景 - 事件波及百度新品发布 "文心大模型4.5"微博评论区出现刷屏质疑[10] - "开盒"行为被定性为网络暴力 涉嫌侵犯隐私权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可能构成刑事犯罪[11] -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显示 292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定罪 91人因侮辱诽谤罪获刑[11]
划重点!用诗词打开2025年“两高”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6:57
网络犯罪治理 - 最高检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458人,办理公益诉讼5061件 [5] - 最高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同比增长26.7%,重点打击涉缅北跨境诈骗 [9] - 最高检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7.8万人,同比上升53.9% [10] 企业司法保护与市场秩序 - 司法系统帮助657家企业通过重整摆脱困境,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13] - 最高检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7万人(同比+13%),惩治民企内部腐败犯罪3298人 [14] 知识产权与新兴产业 -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6年审结技术类案件近2万件,2024年涉新兴产业案件占比达32.3%(1233件) [17] - 最高检加强AI、生物医药等领域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万人 [18] 金融犯罪打击 - 最高法审结金融案件266万件(同比-12.3%),严惩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2.5万件4.8万人(同比+5.3%) [21] - 最高检起诉金融诈骗等犯罪2.5万人,证券类犯罪825人,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3032人 [22] 民生领域司法保障 - 最高法审结民生案件548.3万件(同比+1.7%),发出反家暴保护令6351份(同比+11.5%) [24] - 最高检惩治食药安全犯罪1.5万人,追讨农民工欠薪15.7亿元,支持民事诉讼4.04万件 [25] 生态环境司法 - 最高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同比-5.4%),判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6亿元(同比+87.5%) [30] - 最高检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3.6万人,办理公益诉讼5.7万件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