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率
搜索文档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7:1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1.70亿元 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248.70亿元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28.41亿元[20][36] -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0亿元[2][20][36] - 现金股利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比例20.05% 占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比例18.42%[20][36] 资本结构 - 非公开发行200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 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均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4] - 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时 扣除优先股股息8.74亿元和永续债利息11.55亿元[4] -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2,390.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可供分配利润2,541.05亿元[20][36] 业务分部表现 - 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产结构调整影响[12] - 零售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零售业务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 - 业务划分为零售金融 批发金融和其他业务三大分部[12] 监管指标 - 位列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一组 执行附加资本0.25%要求[8] - 资本充足率计算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 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8] - 杠杆率下降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增速高于一级资本净额增速[8] 公司治理 -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16][17][19] -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30][32]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13] 会计处理 - 发放贷款和垫款 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5] -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不存在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严格按监管定义计算 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6]
万亿成都银行迎来“75后”董事长,零售短板怎么补?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27
核心人事变动 - 董事长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辞职 任职期间推动公司2018年成功上市 实现资产规模从4923亿到1.25万亿元的跨越式增长[2][6][11] - 成都农商行董事长黄建军接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提名 黄建军曾长期任职于成都银行并担任关键岗位 2020年起转任成都农商行[2][6] - 行长徐登义原为成都农商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2024年12月获批担任成都银行副董事长及行长 与黄建军形成成都农商行老搭档组合[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 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增速较2021年22.54%及29.92%明显放缓[2][16] - 净息差从2021年2.13%持续收窄至2025年一季度1.58% 利息净收入增速从21.94%下滑至2024年4.57%[17] - 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从2021年21.29亿元增长至2024年36.24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3.46亿元增至6.92亿元 但非息收入占比不足20%[17][18] 资产与业务结构 - 资产总额从2018年492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1.335万亿元 存款8800亿元 贷款7413.19亿元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2.8倍、2.8倍及5倍[6][11][19] - 对公贷款占比从2022年77.81%提升至2024年81.15% 规模达6026.17亿元 零售贷款占比从21.93%降至18.68% 规模1387.02亿元[19][21] - 个人购房贷款2024年末规模999.07亿元 不良贷款率从0.45%升至0.78% 不良额增加3.65亿元至7.75亿元[22] 资本充足水平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四季度13.88%降至2025年一季度13.45% 持续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74%及15.06%[4][11][13] - 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9.48%和8.84%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57%及11%[13] - 2023年至2025年连续发行资本工具 规模分别为50亿元、150亿元和110亿元 以补充资本[13] 同业高管变动模式 - 同城银行高管互换现象普遍 案例包括北京银行与华夏银行、上海银行与上海农商行、重庆银行与重庆农商行等[9] - 高管互换旨在优化管理结构、促进业务协同、强化风险控制 并实现人才跨机构流动与资源整合[10]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超467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万亿元
中证网· 2025-08-16 15:15
银行业资产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1] -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5.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普惠金融服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5.2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4.6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9.3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2万亿元 股份制商业银行0.4万亿元 城市商业银行1.0万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7.2万亿元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3] - 平均资本利润率8.19% 平均资产利润率0.63%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1.31% 股份制商业银行1.55% 城市商业银行1.37% 民营银行3.91% 农村商业银行1.58% 外资银行1.35% [3]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 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 [4] - 不良贷款率1.49% 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正常贷款余额226.8万亿元 其中正常类贷款221.8万亿元 关注类贷款5万亿元 [4]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7.3万亿元 较上季末增加1269亿元 [4] - 拨备覆盖率211.97% 较上季末上升3.84个百分点 [4] - 资本充足率15.58% 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 均较上季末上升 [4]
最新监管数据发布:银行业经营质效提升 总资产增近8%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20:34
银行业总资产与运行态势 - 截至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达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行业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总体平稳,呈现较强韧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1]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2]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16万亿元,占全行业比重较上年末提高2.34个百分点,新增增速13.84%位居行业首位 [2] -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2.93%、4.71%、3.87% [2] 经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2%,较上年全年下降5.3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占比达25.75%,较去年末提高3.33个百分点 [3] - 净息差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3] 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24亿元,不良贷款率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1万亿元,同比多计提579亿元,处置不良资产1.5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 [4]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58%,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分别较一季度末上升0.30、0.28、0.24个百分点 [4] 资本补充与融资活动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总额超1万亿元 [5]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TLAC非资本债发行总额度分别为800亿元、800亿元、700亿元 [5]
西安银行拟发行100亿元金融债券 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
犀牛财经· 2025-08-12 13:25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将于8月14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2] - 股东大会将审议选举刘金平、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选举张蕾为独立董事的议案 [2] - 股东大会将审议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非资本类金融债券的议案 [2] 金融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金融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 [4][5] - 债券类型涵盖普通金融债、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绿色金融债、"三农"专项金融债、科创债等多种类型 [5] - 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中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结构,增加稳定中长期负债来源,支持中长期资产业务开展 [5] 近期债券发行情况 - 4月及6月先后各发行了20亿元、年利率2.35%且期限为"5+5年"的二级资本债 [5] - 6月下旬赎回了2020年第一期规模20亿元二级资本债 [5] - 6月获批发行70亿元永续债,并成功发行第一期规模50亿元永续债,期限"5+N年",前5年固定年利率为2.4% [5]
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2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 总资产保持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增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58.3万亿 元,同比增长6.7%。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 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较上季度末有所上升。截至一季度 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 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不良贷款反 弹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恢复节奏仍有波动,部分行业和区域企业经营压力犹存;信用风险出清 持续推进,不良认定和暴露更加彻底;叠加普惠小微、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扩张,风险管理压力加大。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一级资 本充足率为12.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0%,均处在合理区间,比上季末有所下降。曾刚认 为,资本充 ...
建设银行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资本补充 - 建设银行发行2025年第二期450亿元二级资本债 [1] - 其中5+5年期品种规模400亿元票面利率1.94% [1] - 10+5年期品种规模50亿元票面利率2.13% [1] 资本充足率影响 - 发行完成后资本充足率提升约0.2个百分点 [1] - 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资本管理策略 - 公司将持续做好资本精细化集约化管理 [1] - 稳妥有序开展外部资本补充 [1] - 确保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健合理水平 [1]
年内险企发债金额超36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7
行业核心动态 -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速度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多家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和永续债,合计金额达366亿元 [1] - 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的积极性显著提升,8家发债公司中有5家发行永续债,合计规模达327亿元 [1] - 包括拟发行计划在内,行业永续债总规模已达457亿元,远超去年全年359亿元的发行规模 [2] 主要公司融资活动 - 太平人寿于3月19日成功发行90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为2.40% [1] - 平安人寿于2月27日发行130亿元永续债,为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只永续债 [1] - 泰康养老于2月24日发行20亿元永续债,成为行业内首家发行永续债的养老保险公司 [1] - 交银人寿和泰康人寿分别于2月21日和2月25日发行27亿元和60亿元永续债 [1] - 阳光人寿、工银安盛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已发布永续债发行公告,金额分别为50亿元、70亿元和10亿元 [2] - 中英人寿、财信吉祥人寿和中韩人寿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金额分别为15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合计39亿元 [2] 融资成本与驱动因素 - 市场利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低成本融资机会 [2] - 永续债发行票面利率呈下降趋势,2023年在3.25%至3.7%之间,2024年至今在2.20%至2.50%之间 [2] - 偿二代二期工程对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驱动公司及时补充资本以满足监管标准 [2]
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忙 资本补充仍迎大考
北京商报· 2025-08-07 23:14
同业存单发行概况 - 微众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金城银行等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在2025年内密集发行同业存单 [1] - 微众银行年内发行53期同业存单,总金额154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3.8亿元,增幅达340% [2] - 苏商银行发行87期同业存单共计110.2亿元,同比小幅增加15.3亿元,期数为几家银行中最多 [2] - 新网银行发行77期同业存单总计1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0.8亿元 [2] - 金城银行发行52期同业存单,金额共计48.3亿元 [2] 同业存单利率与策略 - 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普遍出现下行趋势,例如新网银行1年期存单利率从2024年末的2.1%附近降至8月5日的1.8% [4] - 利率下行主要受到市场流动性充裕以及货币政策宽松的影响 [4] - 苏商银行调整发行策略,以1个月、3个月、6个月等中短期限为主以降低负债成本 [3] - 新网银行持续提升核心负债占比,适度压降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以优化负债结构并控制成本 [3] 资产扩张与负债管理 - 银行业贷款与债券两项核心资产扩张动能较强,但作为核心负债的存款增长承压 [5] - 微众银行资产总额达6517.76亿元,同比增长21.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359.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8% [6] - 微众银行企业贷款比上年末增加331.63亿元,增长18.18%,主要为小微企业贷款增加所致 [6] - 网商银行、苏商银行、新网银行资产规模均在千亿元上方,且同比均有增长 [6] - 资产扩张需求旺盛,主要受到普惠金融、小微贷款等业务增长驱动 [7] 资本充足率与补充压力 - 微众银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本充足率为12.7%,低于2024年同期的13.81% [8] - 微众银行、新网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数额连续多季度增加,使资金需求进一步提升 [8] - 互联网型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多位于11%—12%水平线,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8] - 民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受限,如发行永续债面临监管审批门槛高、市场认可度不足、发行成本高等难点 [8] 业务调整与未来展望 - 各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在缩小助贷、联合贷规模,加大自营渠道建设 [9] - 有银行开始发力银行理财代销等低资本消耗业务,以留存客户并促进非息收入增长 [9] - 展望下半年,同业存单发行量预计保持稳定,发行节奏可能因季末、年末等因素波动 [7] - 预计今年利率将继续下行,银行将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合理安排发行节奏,优先在利率低位时加大发行 [7]
Simmons First National (SFN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18 20:30
业绩总结 - 总资产为267亿美元,总存款为218亿美元[3] - 调整后的净收入为5610万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44美元[12] - 净利息收入较上季度增长840万美元,增幅为5%[12]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息收入为17.18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增长5%,较去年同期增长12%[155]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21.42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增长2%[155] - 2025年第二季度的非利息收入为4.24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8%[155]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每股摊薄收益为0.43美元,较第一季度增长69%[155] 用户数据 - 总贷款为171亿美元,较上季度略有上升,年化增幅为3%[12] - 贷款与存款比率为78%[3]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贷款组合平均贷款价值比(LTV)为47.3%[118]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商业贷款管道中,准备关闭的贷款金额为5.64亿美元,利率为7.35%[108]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客户满意度指数提升至8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16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增长将在10%-15%之间[166] - 预计2025年AOCI将减少至357百万美元,反映出利率变化的影响[73] - 预计每季度证券本金到期约为1.15亿美元[86] - 预计固定利率贷款的现金流约为24亿美元,平均利率为5.91%[86] - 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到期的FHLB贷款约为6亿美元,平均利率为4.49%[8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效率比率为64.75%,较1Q25的62.89%有所上升[54]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薪资和员工福利支出为73百万美元,较1Q25减少2.6百万美元,下降幅度为3%[5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流动性总额为10,724百万美元,包括5,133百万美元的FHLB借款可用性[78]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证券组合总额为6,000百万美元,固定利率证券的收益率为3.13%[68] 负面信息 - 不良贷款(NPL)比率在2025年2季度为0.92%,较2025年1季度的0.89%有所上升[133] - 2025年2季度的净核销比率为0.25%,较2025年1季度的0.23%有所上升[133] - 2025年2季度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57亿美元,其中57%来自前十大不良贷款中的两个特定信用关系[138]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2025年第二季度的CET 1资本比率为12.36%[89]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风险资本比率为14.42%[95]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比率为1.48%,与上季度持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