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飙升超10%!OpenAI与博通再签重磅协议:计划未来四年合作部署10千兆瓦定制化芯片和网络设备64
美股IPO· 2025-10-14 00:03
OpenAI与博通合作协议 - OpenAI与博通签署多年期协议,合作开发定制芯片和网络设备,计划部署10千兆瓦AI数据中心容量[3] - 10千兆瓦容量相当于约5座胡佛大坝发电量或800多万美国家庭用电需求,标志AI基础设施进入超大规模时代[3][6] - 协议规定OpenAI负责硬件设计,博通负责开发制造,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服务器机架,2029年底完成全部硬件部署[3] 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OpenAI近期与英伟达达成最高1000亿美元投资协议,目标至少10千兆瓦容量,并与AMD签署6千兆瓦芯片供应协议[1][10] - 过去三周公司宣布与英伟达、Oracle、AMD和博通合作,承诺提供约33千兆瓦计算能力[19] - 业内估算1千兆瓦数据中心成本约500亿美元,其中350亿美元用于芯片[12] 定制芯片战略价值 - 定制芯片可将AI模型开发经验直接嵌入硬件,释放新能力并提升智能水平[3] - 通过自研芯片可降低计算成本,获得巨大效率提升,带来更佳性能、更快模型和更便宜模型[12] - 博通首席执行官指出自研芯片让公司掌握自身命运,持续获得最新计算能力[15] 博通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消息公布后博通股价一度涨超10%,2024年股价上涨40%,市值超1.5万亿美元[3][13] - 博通9月获未具名新客户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订单,分析师推测为OpenAI[9] - 公司前三大客户为谷歌、Meta和字节跳动,新系统将完全采用博通以太网设备[9][12] AI计算需求展望 - OpenAI目前运行计算能力略高于2千兆瓦,足以支撑ChatGPT扩展和Sora开发[17][18] - 公司联合创始人表示10千兆瓦仅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愿景的"沧海一粟"[8] - 首席执行官预计高质量智能将以极低价格快速交付,世界将快速吸收并发现新用途[16]
OpenAI砸万亿美元搞算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8:11
OpenAI与AMD的战略合作 - OpenAI与AMD达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多年合作协议,OpenAI将部署6千兆瓦的AMD GPU芯片,规模相当于5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1] - 合作采用“以股换芯”模式,AMD向OpenAI发行最多10%普通股认股权证,OpenAI有权以每股1美分价格购买最多1.6亿股AMD股票,最终授予阶段股价目标预计为600美元/股[1][2] - 首批1千兆瓦AMD MI450 GPU芯片部署将于明年下半年启动,AMD预计该交易每年可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未来四年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新收入[1] -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在10月6日盘中大涨超过36%,创9年最大单日涨幅,公司市值飙升近800亿美元,当日收涨23.71%[2] OpenAI的算力网络建设 - OpenAI计划投入累计1万亿美元用于建设AI算力网络,目标在2033年前建成规模250GW的算力基础设施,相当于美国全国三分之一峰值用电量[1][6] - 今年以来OpenAI已签署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交易计划,交易方包括AMD、英伟达、甲骨文、CoreWeave等[6] - 上个月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为其下一代AI模型部署至少10GW系统,第一套系统将于明年下半年在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部署[6] - OpenAI与甲骨文、软银启动“星际之门”计划,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5座AI数据中心[12] 行业算力竞争格局 - 全球科技巨头加紧布局AI超级算力,Meta建设目标算力规模5GW的“Hyperion”超级数据中心集群,投入金额预计达数百亿美元[7] - 马斯克的xAI推进规模300兆瓦的“Colossus”计算项目,亚马逊投入约110亿美元以自研Trainium 2芯片构建千兆瓦级别AI基础设施[7] - 微软推进代号“Fairwater”的算力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3亿美元[7] - OpenAI大量采购AMD GPU芯片旨在破局算力供应单一化造成的断供风险,并验证AMD能否挑战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7] Sora 2视频模型与产品布局 - OpenAI推出Sora 2视频模型与Sora App应用,Sora 2被称为“世界模拟模型”,在物理真实性方面实现飞跃进步,能模拟现实物理规律[9] - Sora App结合Cameo和Remix两大核心功能,Cameo功能可生成用户数字形象融入背景拍摄个性化短片,Remix功能可一键复刻热门视频[9] - Sora 2在美国引发版权和伦理问题讨论,好莱坞经纪公司CAA指责其或侵犯创作者权利,OpenAI采用“opt-out”机制处理版权问题[9] - OpenAI公布与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美国房地产平台Zillow等多家企业的合作计划,将AI产品融入更多产业场景[12] OpenAI的商业生态与融资挑战 - OpenAI致力于打造覆盖从算力到内容的完整生态闭环,上游与AMD、英伟达合作建立算力网络,中游迭代GPT和Sora等核心模型,下游推出ChatGPT、Sora App等直达用户端的产品[13] - 公司面临盈利挑战,市场分析预计2025年OpenAI亏损超50亿美元,高盛预测其2026年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13] - 对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需求占比激增至75%,未来需要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筹集资金[13] - OpenAI投入一万亿建设AI基础设施的举措在硅谷商业环境中十分大胆,被视作一场对算力和产品布局的“豪赌”[13][15]
OpenAI砸万亿美元搞算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7:37
OpenAI与AMD的战略合作 - OpenAI与AMD达成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OpenAI将部署6千兆瓦的AMD GPU芯片,规模相当于5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1] - 首批1千兆瓦规模的AMD MI450 GPU芯片部署将于明年下半年启动,并扩展到未来几代产品[1] - AMD方表示,这笔交易每年可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预计未来四年公司将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收入[1] - 合作采用"以股换芯"模式,AMD向OpenAI发行多达10%的普通股认股权证,OpenAI有权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购买最多1.6亿股AMD股票[1][2] -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在10月6日盘中大涨超过36%,创下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公司市值飙升近800亿美元,当日收涨23.71%[2] OpenAI的算力网络建设 - OpenAI计划投入累计1万亿美元用于建设AI算力网络,目标是在2033年前建成规模250GW的算力基础设施,相当于美国全国三分之一峰值用电量[1][4] - 今年以来,OpenAI已累计签署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交易计划,交易方包括AMD、英伟达、甲骨文、CoreWeave等[4] - 上个月,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为OpenAI下一代AI模型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第一套系统将于明年下半年部署[4] - OpenAI与AMD的合作将帮助公司建立足够的AI基础设施,以满足未来需求,并破局算力供应单一化造成的断供风险[4][6] 行业算力竞争格局 - 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加紧布局AI超级算力,Meta正在建设名为"Hyperion"的超级数据中心集群,目标算力规模可达5GW,投入金额预计达到数百亿美元[5] - 马斯克的xAI正在推进规模为300兆瓦的"Colossus"计算项目[5] - 亚马逊投入约110亿美元,以自研的Trainium 2芯片构建大规模AI基础设施,预计规模在千兆瓦级别[6] - 微软则在加紧推进代号为"Fairwater"的算力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3亿美元[6] - AMD与OpenAI的合作将验证AMD能否挑战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主流AI框架几乎都默认在英伟达的CUDA生态上运行[6] Sora 2视频模型的发布 - OpenAI同期发布Sora 2视频模型与Sora App应用,让AI生成视频火遍全网[1][7] - Sora 2配套推出的Sora APP结合了两大核心功能,Cameo功能使用户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数字形象,Remix功能则让用户一键复刻热门视频[8] - 在物理真实性方面,Sora 2实现了飞跃进步,OpenAI将其称为"世界模拟模型",模型不再只是根据提示词生成画面,而是一句物理规律和逻辑模拟现实世界[8] - Sora 2在美国引发对版权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好莱坞经纪公司CAA公开指责Sora 2或侵犯创作者权利[9] OpenAI的商业生态布局 - OpenAI公布与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美国房地产平台Zillow等多家企业的合作计划,将旗下AI产品融入更多元的产业场景[11] - 公司已超越传统模型供应商的角色,正致力于打造覆盖从算力到内容的完整生态闭环[11] - 在上游,OpenAI与AMD、英伟达合作建立算力网络,谋求算力多元化与资本协同[12] - 在中游,OpenAI持续迭代GPT和Sora等核心模型,完善通用AI产品矩阵,并积极拓展企业市场[12] - 在下游,OpenAI推出ChatGPT、Sora App等产品直达用户端市场,形成全链条生态闭环[12] OpenAI的财务状况与融资需求 - 盈利仍然是OpenAI的最大挑战之一,巨大的支出导致其自身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2] - 此前市场分析预计,2025年OpenAI亏损超50亿美元[12] - 据高盛预测,OpenAI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其中对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需求占比激增至75%[12] - OpenAI未来需要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筹集资金,重新引发投资人质疑AI投资是否会出现泡沫现象[13]
报名|锦秋小饭桌x地瓜精酿馆第二弹:机器人派对@深圳
锦秋集· 2025-10-13 17:19
活动概述 - 锦秋基金与地瓜机器人联合举办深圳机器人派对活动,主题为“机械觉醒” [1][4] - 活动是“锦秋小饭桌x地瓜精酿馆”系列的第二弹,定位为城市巡回闭门交流空间 [1][7] - 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17日15:00至20:00,地点在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6F [2][7] 主办方与合作伙伴 - 锦秋基金是一家12年期的AI基金,以长期主义为核心投资理念,专注于投资具有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1][33] - 地瓜机器人是业界领先的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承载着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的品牌初心 [26][36] - 模力营AI生态社区是本次活动的场地合作方,并与地瓜机器人进行了创新生态官宣合作及授牌仪式 [17][29] 活动亮点与议程 - 活动亮点包括现场机器人互动秀、1分钟开放麦项目展示、微醺对话环节以及锦秋小饭桌晚间饭局 [13][18][23][29] - 1分钟开放麦环节为参与者提供60秒黄金时间展示项目或需求,旨在现场匹配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 [18][19] - 微醺盟想趴环节鼓励边喝边聊,聚焦讨论“机器人下一个爆发场景”等热点话题 [23][29] - 锦秋小饭桌环节是创业者的非正式会谈,强调实打实的创新实战交流,无PPT轰炸和商业互吹 [30][35] 公司业务与生态 - 地瓜机器人以旭日®智能计算芯片和RDK®机器人开发者套件为核心,提供5~128 TOPs多层级的智能计算平台,覆盖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多种场景 [26][37] - 地瓜机器人平台已拥有超过200家中小创客、200多家头部高校、近100,000名个人开发者,创造了近百种形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服务全球数百万用户 [26][37] - 地心引力计划是地瓜机器人为机器人创业公司打造的全球生态创新项目,采用免费会员制,已联合近40家合作伙伴,赋能200余家机器人创业公司 [27][38] - 锦秋基金在具身智能方向投资了地瓜机器人、宇树科技、星尘智能、乐享科技、因克斯等机器人全栈公司及上下游企业 [3]
汽车行业周报:特斯拉FSD大版本更新,高阶智驾发展加速-20251013
爱建证券· 2025-10-13 16: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汽车行业的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 [3] 核心观点 - 特斯拉FSD V14大版本更新是近一年最重大的系统升级,其通用人工智能方法证明了大模型叠加纯视觉路线的巨大潜力,将加速高阶智能驾驶发展 [3] - 特斯拉通过推出标准版车型实施“以价换量”策略,旨在扩大用户基数以支撑其高利润的FSD软件订阅和超级充电网络等长期生态业务 [3] - 特斯拉的渐进式技术路径及其庞大的量产车数据采集能力,将对直接研发L4 Robotaxi的公司形成压力,并有望改变其商业模式和估值体系 [3] 市场表现总结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A股申万汽车行业指数报收8,141.2点,周涨跌幅为-1.26%,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26位;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51% [3] - 汽车二级子板块中,汽车服务板块表现最佳,周涨幅为+1.70%,其次为商用车(+0.79%);摩托车及其他、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则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0.95%、-0.98%和-1.71% [7] - A股汽车行业周涨幅前五个股为:美力科技(+18.86%)、金龙汽车(+13.68%)、卡倍亿(+13.23%)、岱美股份(+12.54%)、浩物股份(+12.22%) [8] - 港股汽车行业周涨幅前三个股为:中国重汽(+3.50%)、首控集团(+3.45%)、潍柴动力(+3.09%) [9] 特斯拉动态与行业影响 - 特斯拉在北美推出标准版Model Y和Model 3,Model Y售价约28.5万元,较原版降价11%,Model 3售价约26.4万元;按此比例测算,国产标准版Model Y价格有望下探至23.5万元,Model 3或进入20万元区间 [3] - 标准版车型进行了多项配置简化,包括未配备基础Autopilot、方向盘和后视镜手动调节、取消全景天窗等,Model Y续航从357英里降至321英里 [3] -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为49.7万辆,同比增长7.4% [3] - FSD V14核心突破包括模型参数较V13提升4.5-10倍达到千亿级别、决策延迟从180ms降至95ms、首次实现量产车与Robotaxi同源架构等 [3] - 马斯克计划在2026年将FSD V14.5部署至Robotaxi车队 [3] 投资建议 - 乘用车领域:建议关注在智能化领域领先、围绕“大模型+算力”建立壁垒的车企,如小米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同时关注国资背景车企深化改革与新品周期带来的业绩改善机会,如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 [3] - 零部件领域:看好由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化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自主供应链企业,如保隆科技 [3] - 其他领域:看好智能汽车发展带来的测试检测需求扩容,建议关注中国汽研 [3] - 报告列出了特斯拉在汽车端和机器人端产业链的相关标的,包括拓普集团、均胜电子、三花智控等公司 [4]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DeepSeek、英伟达等上榜
第一财经· 2025-10-13 16:31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 - 2025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并在全球工程大会上发布 [3] - 评选标准为近五年已完成、实践验证有效且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 [5] - 十大成就包括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人形机器人等 [5] Blackwell GPU架构 - Blackwell GPU架构由英伟达公司于2024年3月发布,专为AI推理阶段复杂计算需求设计 [6] - 架构采用2080亿晶体管高密度设计,通过FP4低精度计算和第五代NVLink实现算力指数级提升 [6] - 该架构使AI训练速度大幅提升,推理延迟降至秒级,助力AI大模型迈入万亿级参数时代 [6] 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 - DeepSeek开源大模型由深度求索公司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发布 [6] - 通过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方面系统级创新,为资源受限条件下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开辟新道路 [6][7] - 凭借领先模型性能和开放共享架构体系,迅速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人工智能应用之一 [7] 人形机器人产业 -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载体,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7] - 从特斯拉Optimus到宇树科技G1、Figure AI的Figure02,全球产业创新进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7] - 通过多学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高度仿生运动与交互能力,有望系统重构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8] 工程科技主要特点 - 抗体偶联药物通过精准定位锁定癌细胞,标志着癌症治疗进入更加精准有效新时代 [8] -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卓越强度与轻量化特性,引领新材料产业变革并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 [9]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全球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优化提供可借鉴解决方案 [9]
OpenAI“狂飙”,万亿美元砸向算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4:49
OpenAI与AMD的战略合作 - OpenAI与AMD达成为期多年的合作协议,将陆续部署6千兆瓦(GW)的AMD GPU芯片,规模相当于500万美国家庭的用电量 [1] - 首批1千兆瓦规模的AMD MI450 GPU芯片部署将于明年下半年启动,并扩展到未来几代产品 [1] - AMD预计此交易每年可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未来四年公司将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收入 [1] - 合作采用“以股换芯”模式,AMD向OpenAI发行多达10%的普通股认股权证,OpenAI有权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购买最多1.6亿股AMD股票 [1][2] -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在10月6日盘中大涨超过36%,创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公司市值飙升近800亿美元,当日收涨23.71% [2] OpenAI的算力网络建设与行业竞争 - OpenAI计划在2033年前建成规模250GW的算力基础设施,相当于美国全国三分之一峰值用电量 [3] - 今年以来,OpenAI已累计签署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交易计划,交易方包括AMD、英伟达、甲骨文、CoreWeave等 [4]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为OpenAI下一代AI模型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第一套系统将于明年下半年部署 [4] - 全球科技巨头加紧布局AI算力:Meta建设目标算力5GW的“Hyperion”集群,xAI推进300兆瓦(MW)的“Colossus”项目,亚马逊投入约110亿美元构建千兆瓦级基础设施,微软推进投资73亿美元的“Fairwater”项目 [6] - 大量采购AMD GPU芯片有助于OpenAI应对英伟达H100晶片的成本压力和单一供应风险,并验证AMD能否挑战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 [6] Sora 2视频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 Sora 2视频模型配套推出Sora APP,结合Cameo功能生成用户数字形象和Remix功能一键复刻热门视频,降低AI视频创作门槛 [7] - 模型在物理真实性上实现飞跃,被称为“世界模拟模型”,能模拟现实物理规律,例如自然反映重力与惯性作用下的投篮轨迹 [7] - Sora 2在美国引发版权和伦理讨论,好莱坞经纪公司CAA指责其或侵犯创作者权利,OpenAI采用的“opt-out”机制处于版权法律灰色地带 [7] - 该技术让AI视频生成跨入“世界模型”时代,是OpenAI在产品布局上的进一步发展 [8] OpenAI的商业生态构建与财务挑战 - OpenAI公布与Spotify、Zillow等多家企业的合作计划,将AI产品融入更多产业场景,从C端用户延伸至企业市场 [9] - 公司致力于打造覆盖从算力到内容的完整生态闭环:上游与AMD、英伟达合作建立算力网络;中游迭代GPT和Sora等核心模型拓展企业市场;下游通过ChatGPT、Sora App等产品直达用户端 [9] - 公司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此前市场分析预计2025年OpenAI亏损超50亿美元 [10] - 高盛预测OpenAI 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其中对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需求占比激增至75% [11] - 公司未来需要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筹集资金,其投入一万亿建设AI基础设施的举措被部分观点视为对AI商业化的“豪赌” [11]
早报|美团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了;鲍师傅回应蛋挞里吃出弹簧;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韩国70岁以上人口首超20多岁人口
虎嗅APP· 2025-10-13 08:05
美团外卖服务优化 - 美团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七个城市试点上线骑手评价及屏蔽用户功能 [2] - 骑手可在订单结束后48小时内评价用户 遇到辱骂、恐吓威胁时可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快捷屏蔽用户 [2] - 屏蔽功能生效后骑手365天内不会接到该用户订单 功能后续将推广但时间未定 [2] - 行业人士认为该功能赋予骑手和用户双向选择权 是保护各方权益的有益探索 [3] 闻泰科技与安世半导体股权纠纷 - 闻泰科技谴责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 称其违背市场经济规则 [4] - 公司指责安世半导体个别外籍管理层借法律程序强行改变股权结构 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 [4] - 闻泰科技称此举是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 旨在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合法治理结构 [4] xAI人工智能技术进展 - 马斯克旗下xAI正加速构建"世界模型" 旨在开发能理解构建并操控物理环境的AI系统 [5] - xAI从英伟达挖来多名专家 包括研究员Zeeshan Patel与Ethan He 致力于下一代AI模型研发 [5] - 世界模型通过视频和机器人数据训练 首要目标用于游戏领域自动生成交互式3D环境 未来可应用于机器人AI系统 [5] - 业界认为该技术有望突破当前文本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局限 最终助力创造通用人工智能 [5] 苹果公司战略收购 - 苹果正与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Prompt AI进行最后阶段谈判 计划收购其人才与技术 [7] - Prompt AI成立于2023年 同年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核心产品为家庭安防摄像头智能识别应用"Seemour" [7] - 交易完成后未加入苹果的员工将获补偿并可申请其他岗位 投资人将部分回收资金 [8]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 - 市场监管总局对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立案调查 称相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10][12] - 高通于2023年5月宣布收购Autotalks 在总局2024年3月要求申报后致函表示放弃交易 [12] - 高通在2025年6月未申报也未沟通情况下完成收购 接到举报后公司承认相关事实 [12] 娃哈哈管理层变动影响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董事长等职务 将全力打造新品牌"娃小宗" 其叔叔宗泽后品牌"娃小智"开启招商活动 [14] - 工作15年内部员工表示宗馥莉接手后收入降低 相关福利待遇取消 管理层变动影响团队稳定性 [14] - 员工称若娃哈哈收归国资大部分员工愿意留下 但宗馥莉辞职后团队如何调整仍是未知数 [14] 阿里巴巴AI应用进展 - 阿里巴巴约30%代码由AI编写 但并未因AI裁员 公司已在电商地图等场景全面嵌入AI能力 [34][35] - 董事长蔡崇信表示中美AI竞赛不存在赢者通吃 中国通过开源策略使AI应用率半年提升至50% [33][34] - 蔡崇信强调AI应像"气"一样普惠 呼吁中美在医疗生物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34] 中国移动AI战略布局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三个加速融合"论断 预言碳硅共生将引领AI+时代新变革 [32] - 杨杰指出信息和能量融合创新趋势加速 公司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打造十万卡级智算中心 [32] - 中国移动将构建多模型聚合服务引擎 推动AI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32]
2025 vivo开发者大会:自研蓝河操作系统3正式发布
搜狐网· 2025-10-12 08:41
蓝河操作系统3核心特性 - 全新自研蓝河操作系统3在系统流畅性、智慧服务、运动健康、多设备互联及应用生态等核心领域持续创新 [2] - 系统AOD表盘采用“一镜到底”动画实现无割裂感的视觉连贯体验,并通过色彩标识与动效结合强化信息识别 [2] - 新增燃脂跑、轻律饮食管理工具,蓝心小V升级连续对话能力,支持更丰富的三方应用技能 [2] - “碰一碰”功能支持表盘一碰传输与视频遥控播放,第三方应用数量持续突破,覆盖出行、办公、娱乐等高频场景 [2] 人工智能与端侧智能 - 蓝心大模型在端侧进行大幅升级,兼顾快速响应、隐私安全与个性化适配 [10] - 蓝河Agent框架作为端侧智能体基座,开放20余种系统能力,支持跨端共享与复杂场景的全流程协作 [10] - 蓝心小V底层集成多模型与领域智能体,可动态调度最优资源响应用户自然语言指令,实现连续对话与精准服务匹配 [30] - “小V建议”主动预测用户需求,结合上下文提供个性化推荐 [30] 性能与流畅度优化 - 蓝河流畅引擎聚焦计算、存储、显示等方面构建高性能核心技术,最大化利用软硬件资源 [14] - 计算层面通过超级协程技术降低系统调度开销和资源占用,存储方面优化IO调度与缓存分配策略,显示方面基于超级渲染树技术实现服务端渲染架构 [14] - 多媒体引擎整合音频、编解码与播放服务,降低录像功耗和音频播放延迟,提升拍照出图速度 [14] - 整套技术体系在应用启动、页面滑动、动效呈现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流畅升级 [14] 低功耗与连接技术 - 功耗管理子系统结合“精打细算”智慧及“低硬件资源开销”设计理念,实现高算力和低功耗的平衡 [10] - BlueXlink开放智联技术支持跨平台部署,设备发现与连接速度提升20%,数据传输速率最高提升90% [10] - 功耗子系统结合Modem深度优化,助力vivo WATCH GT2实现独立通信18天、关闭独立通信33天的超长续航 [30] - BlueXlink支持ICCOA、CCC等多协议融合,已接入15个品牌超200款车型 [30] 开发生态与工具支持 - 蓝河生态提供蓝河 SDK、蓝河 Studio、设计师平台、开发文档等完善开发套件 [24] - 平台支持一次开发多端、多入口部署,覆盖手机、平板、折叠屏与手表,降低开发者适配成本 [24] - BlueStudio支持蓝牙直连调试与多分辨率自适应方案,开发效率提升60% [30] - 表盘设计工具实现拖拉拽创作与一键分发,降低创作门槛 [30] 内核与安全技术 - 蓝河内核基于Rust语言自研,具备安全、轻量、通用三大特性,最小堆内存占用仅13KB,支持多种主流芯片架构 [20] - 全栈使用Rust语言编写,通过静态分析、形式化验证和自动化测试保障系统安全性、并发稳定性与内存安全 [16] - 2025年7月公司正式在AtomGit与GitHub开源蓝河内核,并联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举办第三届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设立70万元奖金池 [20] 合作伙伴与生态应用 - 公司与喜马拉雅合作,围绕“听前–听中–听后”全场景打造个性化高效收听体验,支持多轮对话、语义理解与高光提炼 [5] - 高德空间智能解决方案在智能手表端支持离线地图/在线导航无缝切换,一键叫车功能将实时信息同步至腕上 [27] - 高德在AR眼镜端推出导航HUD、动态事件提醒等五大能力,目前已覆盖亿级设备 [27] - 手表应用商店兼容Android与iOS生态,支持多款车钥匙及小游戏 [2]
vivo在AI战略上“自洽”了
经济观察报· 2025-10-12 07:33
AI战略重心转变 - 公司AI战略重心从“不自洽”转变为“自洽”[2] - 公司反思并放弃了烧钱做通用大模型的路径,转而专注于更轻量、高效的端侧模型[2][3] - 公司认为卷通用人工智能不现实且成本过高,已从参数“军备竞赛”中抽身[3][6] AI投入与团队规模 - 截至2024年10月,公司在AI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过230亿元[2] - AI团队自2017年建立,至2018年规模已超1000人,并投入数十亿打造万卡训练集群[2] 模型战略调整 - 公司核心技术平台从早期的13B/7B模型,收敛至更轻量、高效的3B甚至1B端侧模型[3] - 2023年底公司曾发布自研AI蓝心大模型矩阵,其中包括1750亿参数模型(175B)[4] - 公司放弃追求千亿甚至4000亿级以上参数的通用大模型路径[2][3] 端侧模型优势与选择 - 公司发现7B模型占用内存过大(3.5G),影响手机性能,尤其对内存配置为8G的高端机和4G的低端机不友好[5] - 3B模型被确定为更理想方案,仅占用2G内存,且推理能力远超7B甚至8B模型,能处理复杂任务拆解和意图识别[5] - 公司还在开发1B模型,用于手机实时监测、记忆和系统参数分析,以解决3B模型后台运行耗电过高的问题[6] 成本考量 - 公司估算,卷到4000亿参数模型可能需要花费50亿元购买算力,其中电费高达15亿元,且每年需持续投入[3] - 构建两万卡以上集群,仅设备成本就需增加20几亿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