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建筑智慧运维与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15 18:19
行业活动与合作协议 - 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举办建筑运维智慧化方向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技术交流会 [1] - 会议聚焦绿色医院与智慧运营中日国际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签约及特聘专家证书颁发 [3][4] - 活动由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等联合主办 中国建筑一局等协办 [3] 技术发布与项目成果 - 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志鸿发布建筑运维智慧化方向联合研发项目 [6]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郁银泉发布20个多元场景优质示范项目 [6] - 建筑运维智慧化方向主任分享智慧运维技术成果 提出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并呼吁联合攻关 [6] 前沿技术应用与专家研讨 - 8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技术在建筑节能与低碳运行中的实践分享经验 [6] - 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翟永平介绍AI在建筑行业的国际应用 [6] - 阿自倍尔中国代表徐国海探讨可视化能源管理平台实践 [6] - 清华大学郭晓超等多位专家分享节能降碳经验与建议 [6] 产学研平台建设与行业影响 - 活动搭建高水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为建筑运维智慧化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8] - 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8] - 各方将凝聚共识强化协作 构建创新生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与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建设 [8] 专项研讨会 - 同期召开绿色医院智慧运维研讨会 27位权威专家与资深代表参会 [6] - 会议探讨绿色医院运维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路径 [6]
瑞纳智能(301129) - 301129瑞纳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8:06
业务定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全栈自主核心技术的低碳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取得24项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专利 [1] - RUNA-STORM AI智慧供热系统深度融合云计算、AI模型、水力仿真、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公司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凭借领先产品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智慧供热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 半导体业务布局 - 8英寸碳化硅衬底长晶技术已实现稳定生长和加工,碳化硅粉料获第三方检测认证并量产投入使用 [3] - 电阻式双温区长晶炉完成热场结构更新和软硬件升级,具备量产化生产能力 [8] - 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于热泵/热力站能效提升,与主业形成协同效应 [2] 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 EMC模式通过自主投入节能产品和方案设计与供热企业分享节能收益,是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之一 [3] - 供热企业无需提前出资,风险小且能达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效果 [3] - EMC财务数据包括在手订单金额、周期分布及确认规模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3]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63% [4] - 受供热行业季节性影响,项目实施集中在5-11月,验收和回款多集中在第四季度 [4] - 客户主要为国有热力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且支付能力强,应收账款风险较低 [4] - 公司将资金回款纳入业务人员考核指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5]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磁悬浮热泵机组和智能物联平衡阀等产品将持续融合AI技术提升能效和调控精度 [5] - 深耕山东等传统优势区域,同时向华北、西北等新兴区域拓展 [5] - 通过高比例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提供"软硬结合"一站式解决方案 [5] 技术发展路径 - 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7] - 持续优化RUNA数字孪生平台,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6] - 完善城市低碳智慧供热平台和数据中台,利用智能算法助力热力企业升级 [6] - 加强RUNA AI智能体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智能化解决方案 [7] 数据应用与业务边界 - 供热数据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实时采集,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和热量消耗等关键运行数据 [9] - 数据专项用于为热力公司提供节能降碳服务,暂未作为其他经营用途 [9] - 公司暂未向其他工业领域延伸,也未涉及城市其他智能化系统 [6][8] AI技术应用 - 开发STORM AI多热源及热力站负荷预测与调度算法,实现能源优化分配 [9][10] - 瑞纳云平台推出热力站AI控制和二网平衡AI控制,动态应对气候变化并消除水力失衡 [10] - RUNA AI智能体通过深度推理模型预判设备故障、辅助决策,并融合大模型提升交互效率 [10] - 公司暂未将AI技术拓展到其他能源管理领域 [10]
调研速递|东华工程科技接受天风证券等2家机构调研,透露百亿目标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5 17:16
业务战略 - 公司坚定"一个基本盘+三纵三横"战略 以化学工程主业为基本盘 纵向推进差异化 实业化 国际化 横向拓展新材料 新能源 新环保三新产业领域 目标2025年成为百亿东华[2] - 三新领域业务占比超40% 发展向好[2] - 工程业务集中在化学工程等行业 实业业务布局于高端化学品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营领域[2] 业务布局 - 工程与投资业务板块紧抓新兴产业红利 聚焦高端聚烯烃等项目拓展新材料市场份额 设立锂钾事业部负责锂 钾项目[2] - 海外业务覆盖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凭借传统优势与科研能力提升市场份额[2] - 非化业务响应双碳战略 在风光储氢氨醇领域签约多个项目 布局生物质气化 延续环保领域优势[2] 财务与订单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成订单达513亿元 国内订单涉及煤化工等业务 海外订单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3] - 整体毛利率受业务结构 项目进度影响 工程业务毛利率受收入构成 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3] - 通过成本管控使项目毛利率保持在8%-15%左右[3] 重点项目 - 东华炉生物质气化项目处于中试建设阶段 已完成关键设备吊装进入调试 预计今年四季度机械竣工[4] - 该技术可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具备多项优势 为绿色能化业务拓展提供支撑[4] 公司治理 - 近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超30% 2024年已分配1.06亿元现金红利 后续将加大分红力度[5] - 2019年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完毕 有效授予921.5万股 165人参与 实现业务与盈利增长 稳固人才队伍[5] - 后续将推进新激励计划 形成长效机制[5]
西贝致歉,多款菜品改为现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7:07
西贝餐饮调整 - 西贝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10月1日前全国门店陆续完成调整[1] - 西贝正与供应商沟通缩短食品保质期 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进行[1] 东北雨姐关联公司处罚 - 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强制执行671.76万元 公司注册资本仅3万元[1] - 该公司与"东北雨姐"的雨姐传媒分别被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165万及671.76万元[1] 气象经济与电力关系 - 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31% 新能源规模扩大使气象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关键因素[1] - 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1]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2%[2] - 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连续15年和10年稳居世界第一[2] 全球气候与碳排放 - 2023年夏季为过去2000年最热 二氧化碳浓度超工业革命前水平1.5倍[2] - 化石燃料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86% 实现碳中和需要深度减排[2] 绿色金融数据 -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3]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3] 银行绿色金融实践 - 近20家银行在服贸会展示绿色可持续发展成果 包括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3] 氢能与碳捕获技术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等能源企业在服贸会展示氢能和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4][5] -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标志中国绿色转型加速[5] 环保产业技术输出 - 中国环保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输出 核电光伏风电技术具先进性与成本优势[6] - 中国环保产业具备技术、装备材料、人才及产业"走出去"能力[6] 矿山安全事故 - 盛达资源二级子公司东晟矿业发生顶板冒落事故 承包商1名凿岩工被砸中后遇难[6] - 事故发生在已支护巷道距作业面7米处 局部块状岩石从锚杆支护巷道脱落[6] 小米人事变动 - 小米集团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 因泄露公司机密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7] - 公司职业道德委员会强调对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原则[7] ESG评级与捐赠关系 - 企业捐赠是ESG"加分项"非"替代项" 供应链存劳工问题时大额捐赠仍影响评级[8] - 全球前20大企业捐赠者中不足30%披露长期影响 企业需以成果导向评估捐赠价值[8]
东华科技(002140) - 002140东华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6:52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公司实施"一个基本盘+三纵三横"战略 以化学工程为主业基本盘 纵向推进差异化 实业化 国际化发展 横向拓展新材料 新能源 新环保产业领域 [2] - "三新"领域业务占比超公司整体业务40% [2] - 海外业务覆盖南美 非洲 中东 中亚 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 [3] 订单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底 累计已签约未完成订单达513亿元 [6] - 工程业务毛利率多年保持在8%-15%区间 [7] - 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 2024年实现1.06亿元现金红利分配 [9] 技术研发与重点项目 - 生物质气化"东华炉"项目处于中试建设阶段 预计2025年四季度机械竣工 具备抗结焦 原料适应性强 单炉处理能力大等技术优势 [8] - 设立锂钾事业部专攻盐湖提锂和钾肥技术 成立绿色能化组推进绿氢 绿氨 绿甲醇等新能源耦合业务 [2][5] - 与中科大联合研发水运营技术 形成科研 投资 建设 运营全产业链体系 [5] 行业机遇与项目承接 - 现代煤化工迎来发展机遇期 公司在陕西 内蒙 新疆承接陕煤集团 国能神华 神华榆林等重点项目 [4] - 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总承包 华能风电制氢一体化 阿拉善阳光绿色甲醇等新能源项目已签约 [5]
西贝致歉,多款菜品改为现做|ESG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6:47
西贝餐饮运营调整 - 西贝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全国门店将于10月1日前完成调整[1] - 公司正与供应商沟通缩短食品保质期 以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前提下满足顾客需求[1] 企业合规与处罚事件 - 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强制执行671.76万元 该公司注册资本仅3万元[1] - 盛达资源二级子公司东晟矿业发生巷道顶板冒落事故 造成承包商1名凿岩工死亡[6] - 小米集团通报辞退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 原因为泄露机密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7] 新能源与电力行业动态 - 全球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31% 最高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1] - 中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14.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2% 风电和太阳能装机量分别连续15年与10年居世界第一[2] - 化石燃料占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86% 中国风光发电技术位居国际前列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转型[2]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3]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38万亿元[3] - 近20家银行在服贸会展示绿色金融实践成果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及四大国有银行等机构[3] 低碳技术应用与产业转型 - 中国石油等能源企业在服贸会展示氢能及CCUS等绿色低碳技术新方案[4] - 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标志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加速[4][5] - 中国环保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输出 核电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具备国际竞争优势[6] ESG与企业社会责任 - 企业ESG评级不能仅依赖捐赠 需避免"社会漂白"陷阱 供应链劳工问题仍会影响评级[8] - 中国企业捐赠模式从支票式转向战略性 腾讯等企业将科技能力融入公益[8] - 全球前20大企业捐赠者中不足30%披露长期影响 需以成果导向双轨衡量捐赠价值[8]
5个独立储能项目同日开工
中国能源网· 2025-09-15 16:40
项目概况 - 内蒙古能源集团于9月12日启动5个独立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210万千瓦/840万千瓦时 包括突泉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 磴口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 化德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 巴林左旗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 苏尼特右旗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项目 [1] - 项目采用刀片电池叠片技术及方形磷酸铁锂铁壳电池 配备全氟己酮气体消防与水喷淋双重防护系统 舱体间加装物理防火漆 提升安全防护等级 [1] - 项目审批流程较常规进度提前45天 两个月完成开工前置手续办理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抓手 助力构建清洁低碳新型能源体系 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1][2] - 大容量储能系统可改善区域新能源弃风弃光现象 通过削峰填谷增强电网调节能力与稳定性 [2] - 项目预计年底前建成并网 旨在打造技术领先的标杆工程 [2] 经济社会效益 - 项目投运后将创造当地就业岗位 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2] - 储能系统使企业电力营销策略更灵活 在保证充放电次数同时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2]
封碳破亿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16:11
项目成果 - 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 相当于植树220万棵的减排效果 [3] - 项目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达10余万吨 实现全链条技术装备工程升级 [3] 技术突破 - 中国海油历时4年研究 推动我国首个海上CCS项目投用 [3] - 今年5月投用首个海上CCUS项目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海洋能源循环新模式 [3] 开发背景 - 恩平15-1油田为我国南海东部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 常规开发将导致平台设施腐蚀并增加碳排放 [3] - 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 是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 [3] 行业意义 - 标志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成熟 [3] - 对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3]
从2632亿到6597亿!中国核电发布
中国电力报· 2025-09-15 14:41
公司发展规模与业绩 - 控股在运核电机组达26台 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 较上市时增长155.81% [3] - 累计发电量超过1.95万亿千瓦时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5.5亿吨 [3] - 总资产从2632亿元增长至6597亿元 营业收入从262亿元提升至772亿元 市值超1900亿元 较"十三五"末上涨约150% [3] - 营收增长超过3倍 累计分红近250亿元 市值从上市之初527亿元最高涨至超2300亿元 [8] 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核电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形成自主可控三代核电产业链供应链 [4][6] - 通过华龙一号带动5300多家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 设备国产化率超90% [6] - 拥有超10万人核电相关技术人才队伍 涵盖研发设计、安装建造、采购调试等领域 [6] - 从跟跑到领跑 实现中国核工业技术跨越 成为全球核电领域佼佼者 [4][6] 战略转型与创新方向 - 新"三化"战略取代老"三化":集约化取代规模化 标准化深化内涵 数智化作为基础能力 [10][11] - 集约化实现26台机组高效协同 标准化使最佳实践快速复制到新电厂 数智化提升运维管理体系 [10] - 未来重点推动小型堆、一体化快堆等新技术落地 构建开放发展格局并扩大国际合作 [14] 产业协同与资本运作 - 承担核工业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 推动天然铀、核燃料、核电等全环节高质量发展 [6] - 资本运作助推在运在建机组数大幅增加 新能源实现从0到3000多万千瓦装机的突破增长 [6] - 入选上证50成分股 打造以融促产助力科技创新和股东回报价值管理的"双标杆"企业 [8]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紧抓双碳机遇 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裂变和清洁能源布局优化 [12] - 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市值管理 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 [14] - 目标成为技术、管理、效率、品牌全面卓越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服务商 [12][14]
服贸会上“绿”意浓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18
绿色科技产品创新 - 北京一轻控股展示红橘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柑橘加工废料可提取天然甜味剂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甜度相当于蔗糖1500-1800倍)并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环保材料[1] - 京东方推出新派充系列充电设施 太阳能座椅配备光伏板与无线充电模块 分体式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并支持动态功率分配[1] - 钙钛矿组件搭建零碳小屋 装机容量7千瓦 年均发电量3800千瓦时 年减少1.15吨标准煤消耗和2.98吨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国际防火防雷认证[2] - 北京纯锂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技术 具备针刺/剪切/高空跌落不起火爆炸特性 配套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系统覆盖充换管用全需求[2] 氢能产业链布局 - 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项目) 年产绿氢2万吨 当前氢气年产能445万吨 拥有11个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3] - 中国石化同步展示地热/风光发电/生物燃料等多类新能源应用[3]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公司为园区供应清洁蒸汽与生物燃气 西藏扎布耶盐湖项目采用槽式光热电站 通过熔盐储热实现24小时供热发电[3] - 河北华通科技提供零碳园区一站式服务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工业综合能源管理 实际应用案例显示能源利用率达86.8% 年碳排放减少31.5%[3] - 北京京能科技展示零碳园区沙盘 包含追光式光伏太阳花/移动充电车/双向充放电充电桩等设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