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等
icon
搜索文档
7月15日电,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转跌,此前一度涨超2%;信义光能(00968.HK)跌超5.3%,龙湖集团(00960.HK)、中芯国际(00981.HK)均跌超3%。
快讯· 2025-07-15 11:1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盘中由涨转跌 此前一度涨幅超过2% [1] - 恒生科技指数同步转跌 早盘同样涨超2% [1] 个股异动 - 信义光能(00968 HK)股价跌幅显著 超过5 3% [1] - 龙湖集团(00960 HK)下跌幅度达3% [1] - 中芯国际(00981 HK)跌幅与龙湖集团相当 超过3% [1]
大盘连创新高 A500ETF嘉实(159351)迎来年内第二次分红 今年以来份额累计增长超13亿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5:44
市场表现 - 7月10日A股市场创年内新高 沪指盘中最高达3526点 收盘报3509 68点 上涨0 48% [1] - A500ETF嘉实(159351)收盘上涨0 40% 连续三日站稳1元大关 [1] - A500ETF嘉实全天成交29 51亿元 居全市场同类第三 深市同类第一 换手率达20 31% 居全市场同类第二 深市同类第一 [1] 成分股与规模 - 成分股中北方稀土 圆通速递涨停 晶澳科技 巨星科技 新城控股 康泰生物等涨幅较大 [1] - 截至7月9日 A500ETF嘉实最新份额为144 53亿份 今年以来累计增长超13亿份 [1] 产品动态 - A500ETF嘉实公布2025年第二次分红方案 为上市以来第三次分红 [1] - 产品跟踪中证A500指数 覆盖各行业市值较大 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 行业分布均衡 偏向大中盘风格 新质生产力成分占比较高 [2]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嘉实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A类022453 C类022454)布局 [2] 市场展望 - 券商机构研判A股下半年或呈现"前稳后升" 全年阶段性底部可能已在4月初出现 [1] - 7月大盘震荡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市场情绪改善 投资者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提升 [1]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8 01:57
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开拓 - 中国材料企业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引领性企业和颠覆性成果 [2] - 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突破美关税壁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未受显著影响,美国客户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公司成为西门子能源、ABB等国际巨头的重要供应商,110kV及以上棒型支柱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约10% [2] - 巨石集团淮安生产的电子级玻纤为全球5G设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材料从"可用"向"不可替代"升级 [3] 绿色转型与零碳生产 - 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自建风电场实现微循环绿色生产,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满足1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绿电除自用外还可支持其他企业零碳生产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收80至147欧元关税,95%在华欧盟企业计划2050年前实现去碳化,46%目标2030年前碳中和 [4][5] - 邯郸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津巴布韦国家级银行项目中节能效率较当地标准提高40%,产品已应用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正争取沙特项目落地 [5] 场景革命与生态输出 - 中国材料企业从单一产品贸易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覆盖全周期管理的定制化服务,如中材国际依托完整产业链带动技术、标准、资本全要素出海,中国建材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连锁超市"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6] - 出海战略需抓住碳中和转型窗口期,面向欧美市场注重碳足迹管理并与绿色认证机构数据互认,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并捆绑基建项目推广,战术层面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升级,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7]
武汉150个行业有了新的“绿色标尺”
长江日报· 2025-06-25 09:44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发布 -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 为全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量化依据与技术支撑 [1] - 新版指南分为行业、产品、设备能效水效三部分 覆盖33个行业大类150个行业中类产值及能耗数据 [1] - 形成150个行业中类、94项主要产品、73类用能设备的完整能效指标体系 [1] 能效指标更新内容 - 首次补充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氢能等新兴产业产品能效指标 [1] - 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1% [1] - 光纤、锂离子电池、存储芯片、啤酒、瓦楞原纸等领域生产能耗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政策导向与设备更新 - 指南体现国家政策新导向 列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最新能效标准指标 [2] - 增加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领域设备指标 [2] - 为武汉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依据 [2] 产业转型支持 - 指南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评价标尺 [2] - 从源头提升产业经济的能源产出效率 [2] - 推进全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
皇氏集团信披违规领超千万罚单 去年亏损6.81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6-16 18:20
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皇氏集团因未披露2019年子公司皇氏数智与东岳财富签订的《补充协议》而受到证监会处罚,协议包含差额补足和远期回购条款[1] - 差额补足条款要求皇氏数智确保东岳财富每年获得投资本金6.5%的收益,不足部分需补足[1] - 远期回购条款规定若基金2025年净利润未达4亿元,皇氏数智需以3.1亿元回购东岳财富持有的基金份额[1] - 公司未在2019-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该协议,直至2023年11月才进行披露[2] 处罚结果 - 皇氏集团被责令改正并处以400万元罚款[3] - 董事长黄嘉棣被罚250万元,董事会秘书王婉芳被罚200万元[3] - 时任董事杨洪军被罚150万元,监事会主席石爱萍被罚50万元[3] - 罚款总额达1050万元[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度公司亏损6.8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4] - 亏损原因包括诉讼计提预计负债、信用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4] - 公司近年跨界涉足影视、幼教、互联网、信息服务及光伏等产业,但未形成协同效应[4] - 皇氏数智2020-2022年累计净亏损达4256.37万元[4] 事件影响 - 事件严重损害投资者信任,可能影响公司融资能力和市场形象[3] - 公司判断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3] - 事件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强调信息披露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4]
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20:06
股东权益变动 -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竞价方式减持浙商银行A股股份242,310,660股,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0.88% [1] - 减持后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浙商银行A股股份1,373,231,727股,持股比例从5.88%降至4.99%(直接向下取2位小数,未四舍五入) [1][2] - 减持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至2025年5月19日,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2] 公司股权结构 - 浙商银行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产生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1][3] -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减持后仍为公司重要股东,持股比例接近5%的披露门槛 [1][2] 信息披露 -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已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交《关于权益变动的告知函》 [1] - 公司同步披露《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 [4]
和讯投顾李炜:预防行情高点!留意题材修复
和讯财经· 2025-05-13 21:05
市场走势分析 - 市场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银行股护盘使上证指数避免翻绿 但整体盘面缺乏亮点 [1] - 面对超预期利好 市场反应冷淡 成交量萎缩150亿元 显示人气不足 [1] - 指数从3040点运行至今仍保持上涨线段 但需警惕进入鱼尾阶段 3400-3450点为日线级别强压力位 [1] 板块表现 - 化工板块(化学原料/化学制品)成为今日唯一具赚钱效应的板块 [3] - 军工和机器人板块昨日走强后今日完全丧失持续性 早盘即遭遇抛压 [3] - 光伏/港口/消费/外贸板块出现脉冲式上涨 但缺乏持续性 呈现钓鱼盘口特征 [4] 指数技术特征 - 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维持区间震荡 15分钟级别出现日内低点后修复 [4] - 当前中枢结构持续延伸 需观察30分钟或60分钟零轴附近的变盘选择 [5] - 题材股加权指数震荡格局反映市场缺乏持续热点 异动板块仅适合观察 [5] ETF数据追踪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1.19% 市盈率21.59倍 主力净流入125万元但份额减少1050万份 [8]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1% 市盈率53.69倍 主力净流入1374万元但份额减少4700万份 [8]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跌0.2% 份额增加40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133万元 [8]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2.94% 市盈率97.33倍 份额增40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84万元 [9]
利好,工信部发文力挺仪器领域质量技术创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5-09 15:04
制造业质量提升政策 - 工信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提出七大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质量提升,旨在打造"中国制造"卓著品牌并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 [2][3] 七大重点任务 - 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增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4] - 推动重点产品提质升级: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低空装备、仪器仪表、农机装备、航空等领域高端关键零部件质量攻关 [4] - 促进重点行业优质发展:加强锂电池、光伏等产品质量标准研制与检查,强化无线电发射设备监管 [4] - 提升质量公共服务效能: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和整机装备可靠性"倍增"工程 [4] - 完善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可靠性标准研制推广,健全制造业可靠性标准体系,挖掘典型案例 [4] - 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强化实验室检验检测、质量诊断等功能,鼓励地方政府将实验室建设纳入区域发展规划 [4] - 推进"中国制造"品牌建设: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质量技术投入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 [5] 具体实施措施 - 质量攻关与标准研制:支持企业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能力,强化高水平认证服务,开发新型认证业务 [6] - 质量技术创新应用:遴选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并实现产业化 [7] - 行业协会与专业机构作用:鼓励牵头研制先进质量标准,以标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7] - 新型认证业务:在消费品、装备、电子等领域开展高端品质认证,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8] 政策影响与目标 - 通过质量支撑、中试发展和品牌建设协同部署,形成推进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9] - 明确支持方向和实施路径,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树立"中国制造"优质品牌形象 [9]
西安房价,猛回头了!
城市财经· 2025-04-23 12:09
西安房地产市场表现 - 西安新房价格连续6个月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18个月下跌,3月新房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2.3%;二手房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6.9% [2][3] - 2025年3月西安商品房签约面积5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7%,环比下降9.3%,但二手房成交量显著回升,3月住宅网签10470套,环比上涨50.17%,同比上涨8.87% [5][7] - 与成都形成鲜明对比,成都新房连续4个月上涨,二手房连续6个月上涨,一季度新房成交同比上涨19.7%,二手房同比上涨32.9% [2] 西安经济与工业现状 - 2024年西安GDP增速4.6%,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在27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四 [20][21] - 工业表现疲软,2024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13.3%,工业总产值下降0.8%,全年工业增加值仅增长1.1%,全年工业总产值增幅4.4% [24][25][28] - 西安工业增加值规模较小,2023年估算为2399.09亿元,远低于深圳(11818.61亿元)、烟台(3682.35亿元)等城市 [44][45] 西安产业结构分析 - 西安仅有3个千亿级产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6][48] - 汽车制造业已成为西安第一大产业,2023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但相比其他城市(深圳7个千亿产业、苏州11个)差距明显 [47][51][53] - 军工产业虽强但未有效转化,军工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联动不足,形成"孤岛经济" [66][67] 人口与房价关系 - 2024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8.94万人,增量居全国第八,但较七普时期年均44.85万人大幅下降 [32][34] - 房价收入比高达28.1倍(新房均价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1万元),远超国际警戒线 [31] - 人口流入和西北地区虹吸效应构成房价支撑,但市场调整周期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6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