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加速推出,LPR下调有望推动预定利率调整Q3落地-20250527
东海证券· 2025-05-27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非银指数下跌1.7%,相较沪深300超跌1.5pp,券商与保险指数同步下跌,分别为-2.3%和-0.5%,证券指数超跌明显 [4] -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加速推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金融创新深化,首批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于5月23日获证监会注册,七部门联合发布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4] - 险资长投试点加速落地,LPR下调有望推动预定利率调整Q3实施,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5月LPR年内首降 [4] - 券商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关注大型券商配置机遇;保险建议关注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综合险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行情回顾 - 上周宽基指数中,上证指数下跌0.6%,深证成指下跌0.5%,沪深300下跌0.2%,创业板指数下跌0.9%;行业指数中,非银金融(申万)下跌1.7%,证券Ⅱ(申万)下跌2.3%,保险Ⅱ(申万)下跌0.5%,多元金融(申万)下跌2.3% [8] 市场数据跟踪 - 经纪方面,上周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13901亿元,环比降低8.3%;上证所日均换手率0.85%,深交所日均换手率2.44% [17] - 信用方面,两融余额1.8万亿元,环比降低0.3%,其中融资余额1.79万亿元,环比降低0.3%,融券余额120亿元,环比增长3.5%,股票质押市值2.65万亿元,环比降低0.7% [17] 行业新闻 - 2025年5月21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提出23项工作措施 [34] - 2025年5月23日,金监总局就《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34] - 2025年5月23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供需两端发力、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协同发展三方面考虑 [34]
科技金融布局完善,科技板引来新活水
山西证券· 2025-05-27 14: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支持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凝练 15 项举措,涉及多领域多阶段,控制金融风险,助力科技进步 [4][5][12] - 2025 年 5 月 9 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5 月 9 日至 25 日 26 家金融机构发行 33 张科技债,规模 1774 亿元,占比 25.74%,13 家证券公司发行规模 174 亿元,占比 6.43%,拓宽金融机构服务渠道,激发市场活力 [5][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七部门发布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构建体制,加强金融支持,涉及多领域多阶段,控制风险,助力科技进步 [12] - “科技板”推出,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债情况及作用 [13] 行情回顾 - 上周沪深 300、创业板指数分别收于 3882.27(-0.18%)、2021.50(-0.88%),申万一级非银金融指数跌幅 1.72%,排名第 27 位,证券Ⅲ跌幅 2.26% [14] - 本周板块涨幅居前有四川双马(3.77%)等,跌幅居前有锦龙股份(-7.53%)等 [14][15]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市场表现及规模:上周主要指数下跌,上证综指跌 0.57%,沪深 300 跌 0.18%,创业板指数跌 0.88%,A股成交金额 5.87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 1.17 万亿元,环比减 7.34% [6][15] - 信用业务:截至 05 月 23 日,市场质押股 3127.88 亿股,占总股本 3.86%,两融余额 1.80 万亿元,环比减 0.28%,融资规模 1.79 万亿元,融券余额 120.08 亿元 [19] - 基金发行:25 年 04 月,新发行基金份额 924.88 亿份,发行 125 只,环比跌 8.36%,股票型基金发行 458.85 亿份,环比涨 21.27%,占比 49.61% [19] - 投行业务:25 年 04 月,股权承销规模 382.06 亿元,IPO 金额 82.69 亿元,再融资金额 299.37 亿元 [19] - 债券市场: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跌 0.83%,中债国债 10 年期到期收益率为 1.72%,较年初上行 11.31bp [6][19] 监管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七部门发布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构建体制,加强金融支持,涉及七方面 15 项举措 [4][12][27] - 央行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重点领域,提高质效,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维护金融安全 [27]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国泰海通聘任赵慧文女士为公司合规总监 [27]
解企忧 补短板 强创新
金融时报· 2025-05-27 12:09
政策导向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要求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 - 政策旨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1] - 政策提出引导金融机构根据科技领域项目融资特点,进一步理顺内部贷款开展机制,按照风险可控、合规透明、财务可持续原则,合理确定贷款价格和期限、考核激励要求等,支持科技发展 [5] 行业动态 - 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新增投放达1452.51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为43.40% [2] - 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年投入转型资金超10亿元 [2] - 融资租赁业以融物形式实现融资、期限较长还款方式多样、灵活的制度优势为特征,契合科创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特点 [2] - 行业正在业务模式创新、风险管控优化、行业协作深化、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实现全方位进阶 [6] 业务模式 - 融资租赁机构凭借直租、售后回租、经营租赁及联合租赁等多元产品矩阵,围绕科创企业构建"融物+融资+融智"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 [3] - 通过直接租赁为科技企业提供新设备、新项目融资,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先进设备 [3] - 通过售后回租模式为成熟期、转型期科技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设备焕新 [3] - 探索"信用楼宇+金融服务"生态圈发展模式,以"融资+融物"融合模式为企业定制灵活高效的设备融资解决方案 [2] - 凭借"银租协同"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资金链 [2] 服务策略 - 服务大型企业时注重专业性,服务中型客户时注重场景打造,服务小型、科创型企业时主要致力于标准化和产品化 [4] - 需要深度理解不同行业科创企业的技术迭代逻辑与资产运营特性 [4] - 需把握不同领域如新型储能、算力基础设施、高端技术装备等的研发周期、设备更新频率与资产价值波动规律 [5] - 需将"技术语言"转化为"金融语言",构建动态的资产估值模型 [5] - 对行业专业性的深入理解尤为重要,需要深刻洞察科创企业的商业模式 [5] 市场定位 - 融资租赁机构深耕"小而专"的设备更新场景,相比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资管机构"大而全"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布局更具创新活力 [3] - 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科创企业 [4] - 更有利于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发展,这类企业的信用评估水平相对较低,资金需求小且急 [3]
银行理财公司抢跑“科技赛道”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41
政策支持与市场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产品体系并完善配套机制 [1] -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发通知,细化支持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 - 理财公司如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等积极参与科创债投资,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3] 资管资金入场与市场影响 - 新规支持资管机构加大对科创债的投入,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流动性并降低融资成本 [2] - 邮储银行研究员认为资管资金入场可丰富科创领域资金来源,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同时为理财公司创造收益机会 [2] - 中信证券建议通过信用保护工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式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投资者信心 [2] 理财公司配置与投资案例 - 工银理财已投资10只科创债,覆盖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及大型金融机构,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3] - 农银理财参与13家企业发行的科创债,合计投标量约30亿元,支持产业升级 [3] - 中邮理财新增科创债投资规模达30.5亿元,覆盖36家发行主体、41只债券,精准支持科技创新 [3] 产品创新与市场布局 - 平安理财发行"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聚焦AA+及以上优质国央企信用主体的科创债 [6] - 光大理财、兴银理财通过认股权业务加强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等行业 [6] - 工银理财发布"科技金融债券指数",浦银理财推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债券指数",规模超30亿元 [6]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银行理财面临负债端固收属性与科创企业权益融资需求的错位,需平衡风险与收益 [7] - 科创债的高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风险要求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深入研究企业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 [7] - 建议通过发行长期限产品、引导长期投资理念、分散投资等方式优化配置策略 [7]
金融业全链条协同 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40
科技服务业的作用与政策意义 - 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咨询、成果转化、创新孵化、检测认证等多元化专业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全链条支撑,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 科技服务业以其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特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长,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1] - 科技服务业强化创新资源配置和供给,为区域创新体系和高端产业集聚营造良好环境,孕育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 [1] - 《实施意见》的出台体现国家对科技服务业战略价值的高度重视,为行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是对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及时响应 [2] 科技服务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科技服务业能够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企业数智化转型 [2] - 科技服务业促进上下游企业更密切的联系,推动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发展 [2] - 科技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润和税收,随着产业化和规模化,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2] - 科技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其发展能够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2] 金融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协同关系 - 金融业务与科技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金融为科技企业精准滴灌,科技服务业为金融转型升级赋能 [2] - 信息技术领域与金融行业息息相关,在支付结算、存贷款以及投融资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 金融科技咨询服务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指导,从战略规划到技术实施全流程赋能 [3] - 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场景广泛应用,提升金融决策智能化水平并降低成本 [3] - 智能投研、量化交易、供应链金融科技等创新服务快速兴起,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新思路 [3] 科技服务业的区域实践与发展挑战 - 北京、上海、深圳和江苏等地区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集聚高地 [4] - 行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紧缺等挑战 [4] - 需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政策环境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4] 金融支持科技服务业的优化建议 - 完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链条,构建覆盖估值、流转、处置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5] - 强化长期资本供给机制,政府引导基金需强化对社会资本的虹吸效应 [5] -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科技服务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通融资"堵点""痛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 构建科技服务业信用评价体系,将服务能力、知识产权、人才团队等纳入评价指标 [7] - 开发适合科技服务业特点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包括订单融资、未来收益权融资等创新产品 [7]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 2025年科技服务业将迎来深度变革,从传统的技术支持角色向创新生态的核心枢纽转型 [8] - 科技应用将深度嵌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和新的产业链形态 [9] - 服务模式向智能化、定制化升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动科技服务向智能解决方案转型 [9] - 科技服务业将深度嵌入制造业、金融、医疗、教育等实体行业,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平台化和绿色化升级 [10]
国家七部门15项举措构筑科技金融体制 政策组合拳激活科技企业发展新活力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04
政策框架与核心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政策举措,覆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领域,旨在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 - 政策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强化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1][3] - 构建科技金融政策框架体系,建立"四梁八柱"发展结构,既有存量政策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创新供给 [2] 创业投资与信贷支持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全国18个城市及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4]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 [2] - 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结构,扩大规模并降低利率,打造科技型企业专属融资渠道 [2] 资本市场与债券创新 - 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3] - 创新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资金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三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近期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 [4] 创新积分制与数据赋能 - "创新积分制"通过3大类18个指标评价体系,将企业创新数据转化为金融机构可识别的财务数据 [6] - 截至2023年底,52万家科技型企业纳入积分制,7万家企业获银行推荐,7000家企业签约金额超880亿元 [6]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1.22万笔业务,担保规模超380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 [6] 贷款支持与增长数据 - 2024年四季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获贷率46.9% [7]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增长7.5%,获贷率55.7% [7] - 2024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7]
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涌向科技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1
政策支持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统筹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 - 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的贷款支持 [2] - 金融监管总局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2] 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2] - 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18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的特点,能够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增量资金 [2] - 债券市场"科技板"以科技创新债券为引领,建立"股债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有效匹配科技型企业各阶段融资需求 [2] 科技创新债券 - 科技创新债券可以缓解股权投资行业筹资困境,带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有望推动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与股票发行交易市场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3] - 通过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将债市资金引入股权投资行业,支持培育优质科创企业,有利于形成资本市场投资主线,增强市场信心 [3] - 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将带动更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3] 协同发展 - 发展科技金融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强化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协同、中央和地方联动 [3] - 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
深耕园区赋动能,金融滴灌新长海
长沙晚报· 2025-05-26 22:57
长沙银行金融服务活动 - 长沙银行面向新长海创业基地企业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务 并与新长海发展集团及园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 - 活动推出针对园区企业的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包括公司业务及个人业务产品 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推出专项服务政策 [5] - 长沙银行汇融支行与新长海发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并与五户客户进行意向授信签约 [5] 湖南省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湖南省自2024年10月以来累计向17.7万户次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81.3亿元 [3] - 省发改委将持续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 在项目孵化、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支持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3] 新长海发展集团概况 - 集团主营高新产业、运营服务、专业投资三大板块 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3] - 旗下产业园区总服务面积近40万平方米 自持面积17万平方米 入驻企业超2000家 [3] - 获得多项国家级资质认证 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微示范基地等 [3] 长沙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 长沙银行累计服务科技型、创业型企业13000多家 [4] - 围绕湖南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深耕"园区圈、人才圈、创投圈"三大场景 [4] - 加强专精特新等重点客群服务 以科技金融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企业案例 - 某科技公司通过长沙银行企业快贷获得近300万元额度 并通过房e快贷获得超200万元放款 [4] - 长沙银行对新长海园区企业湖南海弘物流科技集团进行现场走访 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7]
沪市债券新语|众说科创债:支持科创发展,券商扎堆涌入债券“科技板”
新华财经· 2025-05-26 19:44
新华财经上海5月26日电(记者杨溢仁)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支持金融机 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后,各市场参与主体迅速响应,积极贯彻"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政策 导向,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正加速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科 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旨在进一步提升证券公司服务科创企业的融资能力。 业内人士判断,科技型企业创新需要周期长、成本优的资金工具支持,拓宽科创债发行主体,有助于引 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券商机构加速入场 支持科创债发行新规发布后,作为首批参与的证券公司,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 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平安证券、银河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华福证券等多家公司即在 上交所发布了科创债发行公告,涉及规模合计超16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5月7日至9日,共60家筹资主体公告发行科创债,数量合计68只,发行上限合计达 1196.05亿元。其中,金融科创债贡献了主要增量,首批公告的金融债共计23只,涉及18家发行人,包 含国开行、5家商业银行和12家证券公司,计划发行额合计不超过927亿元,占到当周公 ...
科技金融新政重塑创新生态,专访FOST首席研究员冯建林博士
观察者网· 2025-05-26 16:22
政策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具体措施,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七大方面全面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 - 政策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系统性推进的新阶段,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供了政策保障 [1] - 政策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对各金融领域支持科创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 债券市场科技板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2] - 自5月7日政策发布以来,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这一板块兼具成长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债市的重要配置品种 [2]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基金出资方应多元化,包括中央财政出资、地方财政出资、金融机构出资、产业界资金、民间资金等 [2] - 基金运营要市场化,避免行政化干预 [2] 配套创新措施 - 优化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规模从5000亿提升至8000亿,利率从1.75%下调至1.5% [3]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开辟上市路径 [3] - 建立科技保险共保体,为创新风险提供分担机制 [3] 政策落地挑战 - 需警惕财政资源错配风险,避免计划经济思维 [4] - 税收优惠应体现普惠性和动态性,避免设定简单划一的标准 [4] - "创新积分制"已有7万多家企业通过这一机制获得银行贷款880亿元 [4] 部门协同与区域试点 - 文件涉及七大部门,需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 [5] - 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和制衡机制 [5] - 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13个重点地区先行先试 [5] 长期影响 - 科技金融新政将重塑我国创新生态和经济结构 [6] -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已达2700家,市值占比超40% [7] - 私募股权基金在投科技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7] 未来发展方向 - 坚守市场化方向,避免行政手段扭曲创新资源配置 [7] -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担 [7] - 保持政策定力,给予创新试错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