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

搜索文档
重磅利好,突袭!刚刚,集体大涨!
券商中国· 2025-07-01 11:43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 [2][6] -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 [6] -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7] - 优化医保部门企业接待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药在药品目录准入方面的政策指导 [8] - 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于药品目录更新公布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保障临床诊疗需求 [9] 市场表现 - 7月1日早盘,创新药概念股集体拉升,塞力医疗、贵州百灵涨停,舒泰神涨近12%,热景生物涨近10% [3][5] - 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强,虽然中途曾出现高位调整,但最近几个交易日又再度活跃 [5] 行业趋势 - 2025年预计是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的重要年份,技术创新+市场扩容引领创新药产业趋势行情 [4][1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总额 [11] - 国内创新药企从2020—2024年,首付款金额从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侧面印证了国内药企的全球竞争力 [11] - 创新药产业发展与投资周期可按"产品逻辑+临床数据+产品销售"演绎,行情持续不断 [11] - 2025年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工作开始启动,多元化支付制度有望正式落地,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持续扩容 [12] 投资方向 - 产业趋势与创新药几大主线包括:新一代免疫疗法、ADC、TCE双抗、慢性病重大突破 [11] - 部分先驱创新药企业有望陆续实现盈亏平衡,利润端转正 [12]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投资机会 [12]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近1%,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12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日09:44,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上涨0 93% [1] - 成分股中荣昌生物(688331)涨幅最高达7 21%,上海谊众(688091)上涨3 61%,心脉医疗(688016)上涨3 48%,艾力斯(688578)上涨2 70%,泽璟制药(688266)上涨2 25% [1]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同步上涨0 93%,最新价报1 09元 [1] 医药行业政策动态 - 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医保药品"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无码医保不结算"新规 [1]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1] - 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将实现医保药品全流程可追溯,对生产、流通、零售及医保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1] 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药创新实力提升成为本轮创新药牛市核心驱动力 [2] - 创新出海被认定为未来3-5年产业趋势 [2] - 与跨国药企(MNC)达成新药开发合作可获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全球销售额10-20%分成,显著高于原料药出口和CDMO业务5-8%的回报率 [2] 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生物医药等领域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3%,包括联影医疗(688271)、百济神州(688235)、惠泰医疗(688617)等企业 [3]
收益霸榜!这一赛道彻底火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9:38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年内创新药板块涨幅达17.67%,在概念涨幅榜中排名第17位,在成分个股超100的大板块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微盘股、人形机器人和ST股 [1] - 重组蛋白概念以44.69%的涨幅领跑,微盘股、发电机概念分别以40.18%、31.41%的涨幅紧随其后 [2] 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以89.15%的收益领跑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 [4] - 前20强基金中有16只为创新药主题基金,仅4只未布局创新药赛道 [4] 海外授权交易动态 - 迈威生物与CALICO达成协议,潜在总金额达5.96亿美元(首付款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5.71亿美元) [6] - 石药集团潜在交易总金额或达50亿美元 [6] - 三生制药与辉瑞交易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纪录,首付款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48亿美元+1亿美元股权认购 [6] - 2020-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增至523亿美元,首付款从6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 [7] - 2025年初至今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 [7]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2025年Q1公募基金医药生物持仓占比8.88%,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但仍处低位 [10] - 恒瑞医药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均显著增长,药明康德Q1业绩回暖 [11] - 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27.1倍(2021年以来16.1%分位数),市净率2.0倍(2021年以来27.6%分位数) [11] 行业未来展望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中国73项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ADC管线研究中中国占比48.4%,双抗研究占比49% [11] - 国内医药产业进入创新成果兑现期,从跟随者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疗法供给方 [11] - 华福证券看好创新药5-10年产业趋势,渤海证券建议关注创新药及产业链 [12]
招商证券:创新出海产业趋势已现 持续看好创新药与医药消费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4:58
投资思路上,沿产业趋势方向寻找可能出海的标的,产业趋势与创新药几大主线有:1)新一代免疫疗 法:康方生物、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华海药业、君实生物、宜明昂科等;2)ADC:科伦博泰、百利天 恒、复宏汉霖、映恩生物、迈威生物、恒瑞医药等;3)TCE双抗:泽璟制药等;4)慢病重大突破:GLP-1产 业链(信达生物、博瑞医药、华东医药、来凯医药、众生药业等),信立泰、一品红、云顶新耀、益方生 物、舒泰神等。 创新及药品产业链 CXO板块经历投融资冰点和bio-secure事件后更加凸显竞争力,关注:1)药明生物、药明康德、药明合 联、康龙化成等龙头公司在手订单持续稳健增长;2)多肽、ADC、小核酸等第二、三增长曲线布局带来 机会;3)昭衍新药等基本面改善,后续有催化。原料药供给端出清仍在持续,下半年建议关注新产品、 新业务放量带动边际利润率改善的公司,如天宇股份、司太立、同和药业、国邦医药等;以及有创新药 催化的华海药业、博瑞医药等公司。上游产业链:仍看好上游出海趋势,国内市场价格竞争压力减缓, 国产替代趋势持续,业绩表现有望逐步回暖,关注百普赛斯、毕得医药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看好医药板块2 ...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趋势不变,静待机遇-20250630
华鑫证券· 2025-06-30 0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出海是创新药价值重估重要推动因素,海外MNC对PD - 1双抗价值认知和交易金额快速提高,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中国企业在含PD - 1等肿瘤免疫相关双抗方面领先,未来出海授权值得期待 [2] - 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显示减重药物研究不限于GLP - 1靶点多肽注射剂,增肌功效成新趋势,更好更科学减重是未来发展重要趋势,MNC关注并布局双靶点注射剂,国产三靶点GLP - 1有望加速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 [3] - PD - 1/VEGF双抗是创新药对外授权热点,具备挑战全球药物K药潜力,PD - 1与白介素组合也是中国企业领先,IBI363未来具备成为重磅BD的潜力 [5]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达成对外授权合作,是自免领域重要突破,国内自免药物开发处于跟随阶段,小分子是差异化竞争方向,自免方向BD值得期待 [6] - 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推荐减重、痛风等领域相关公司,关注肿瘤免疫、免疫、通用型CAR - T等方向相关公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行情跟踪 - 行业一周涨跌幅:2025/6/21 - 2025/6/27,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1.6%,跑输沪深300指数0.3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23位 [17] - 行业月度涨跌幅:2025/5/27 - 2025/6/27,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1.98%,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超额收益排名第13位 [22] - 子行业涨跌幅:最近一周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医疗服务,涨幅2.92%(相对沪深300:0.97%);涨幅最小的为化学制药,涨幅0.71%(相对沪深300: - 1.24%)。最近一月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化学制药,涨幅4.59%(相对沪深300:2.45%);跌幅最大的为医药商业,跌幅2.67%(相对沪深300: - 4.81%) [28] - 医药板块个股周涨跌幅:2025/6/21 - 2025/6/27,涨幅最大的是神州细胞 - U、浩欧博、云顶新耀 - B;跌幅最大的是加科思 - B、康宁杰瑞制药 - B、博瑞医药 [29] - 子行业相对估值:2024/6/27 - 2025/6/27,化学制药涨幅最大,1年期涨幅33.4% ,PE(TTM)目前为41.35倍;医疗器械跌幅最大,1年期跌幅0.56%,PE(TTM)目前为33.87倍;生物制品、中药、医药商业、医疗服务1年期变动分别为3.3%、2.04%、3.62%、30.35% [32]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 走势:2025/5/27 - 2025/6/27涨幅为1.98%,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2025/3/27 - 2025/6/27涨幅为4.13%,跑赢沪深300指数0.06个百分点;2024/12/27 - 2025/6/27涨幅为4.34%,跑输沪深300指数1.65个百分点 [37] - 估值: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为33.9倍,略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2.37倍 [41]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 深度报告:涉及血制品、吸入制剂、呼吸道检测、GLP - 1药物等多个领域及相关公司研究 [46] - 点评报告:对信立泰、川宁生物等多家公司进行点评 [46]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 近期行业重要政策:2025.6.26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至99元等;2025.6.25国家药监局宣布抗感解毒片和舒筋活络止痛膏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48] - 近期行业要闻梳理:涉及信达生物、诺和诺德等多家公司的药品获批、临床研究、合作协议等消息 [49][50] - 公司公告:涉及奥浦迈股权收购、恒瑞医药临床获批等多家公司的股权、临床、原料等相关公告 [51][5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4周):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中-20250630
世纪证券· 2025-06-30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爆发,本周创新药出海仍在继续,出海对象和管线呈现多样化态势,本轮创新药BD热潮实质是生物科技底层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的,BD交易补充现金流重要,加入全球新药研发竞争、拓展全球渠道对国内biotech公司有更深远意义,长线看好创新药出海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6月16日 - 6月20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4.35%,跑输沪深300(-0.45%)和Wind全A(-1.07%),各子版块全线下跌,其他生物制品(-6.7%)、医疗研发外包(-5.83%)和化学制剂(-5.65%)领跌,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和创新医疗(19%)涨幅居前,澳洋健康(-16.7%)、康惠制药(-12.2%)和浩欧博(-10.2%)跌幅居前 [3] - 上周(6月23日 - 6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1.6%,跑输沪深300(1.95%)和Wind全A(3.56%),各子版块全线上涨,医院(3.92%)、医疗耗材(3.36%)和医药流通(2.81%)领涨,神州细胞 - U(30.5%)、浩欧博(27.1%)和华人健康(26%)涨幅居前,易明医药(-21.9%)、福元医药(-11.5%)和博瑞医药(-9.4%)跌幅居前 [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未提及 行业要闻 - 6月27日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患者长期体重控制,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GCG/GLP - 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由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开发 [13] - 6月23日礼来公布Bimagrumab治疗减重的2b期临床数据,治疗72周,Bimagrumab治疗组减重10.8%且100%来自脂肪,肌肉增加2.5%;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15.7%,71.5%来自脂肪,肌肉损失7.4%;联合治疗组减重22.1%,92.9%来自脂肪,肌肉只损失2.9%,常见副作用有肌肉痉挛、腹泻、痤疮等,ALT和脂肪酶早期暂时性升高 [3][13] - 6月26日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Claudi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基于一项在中国开展的确证性II期临床试验结果 [13] - 6月26日信达生物与联席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5500万股新配售股份,每股78.32港元,较6月25日收盘价折让约4.90%,所得款项总额约43.10亿港元,净额预计约42.65亿港元,拟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13][14] - 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共7章50条,规定医疗保障体系框架等内容,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原则 [14] - 6月24日复宏汉霖抗PD - 1单抗汉斯状获英国和印度批准,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由合作伙伴负责当地推广 [14] - 6月23日先声药业停止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2021年6月与Vivoryon合作获得相关药物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2年在国内获批临床试验,总体投入金额不确定 [14] - 6月23日和铂医药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推进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开发,大塚制药获全球(除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和铂医药获47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还有权获高达6.23亿美元额外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3][14] - 6月22日礼来宣布三项3期临床研究结果,评估每周一次胰岛素efsitora alfa在不同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达到主要终点,计划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递交上市申请 [14][15] 公司公告 - 6月26日神州细胞控股子公司产品SCTB39G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为自主研发的多靶点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 [15] - 6月25日金城医药泊沙康唑原料药取得FDA注册批准函,泊沙康唑用于成人侵袭性曲霉病治疗和预防特定患者感染,由默沙东研制,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15] - 6月26日迈威生物与CALICO拟就IL - 11靶向治疗签署独家许可协议,CALICO获除大中华区外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迈威生物获2500万美元首付款,还有权获合计最高达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15] - 6月25日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Vor Bio,Vor Bio获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荣昌生物取得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总金额42.3亿美元,还将收到销售提成款 [15][16] - 6月23日国邦医药收到德国汉堡健康及消费者保护部颁发的泰拉霉素原料药GMP证书 [17] - 6月23日百利天恒自愿披露注射用BL - M07D1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该产品正在国内外开展12项临床试验,覆盖多项适应症 [17]
交易总金额最高超47亿元,迈威生物官宣两项许可协议,均聚焦肿瘤领域药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23:06
公司动态 - 迈威生物宣布两项重磅许可协议 潜在总价值突破47亿元 可合计获得首付款约5 6亿元 [2] - 两项合作聚焦肿瘤领域药物 与CALICO的协议涉及IL-11靶向治疗 与齐鲁制药的协议涉及注射用阿格司亭α [3][4] - 与CALICO的协议中 迈威生物可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5 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折合人民币42 74亿元 [3] - 与齐鲁制药的协议中 迈威生物可获得最高5亿元人民币首付款及销售里程碑付款 以及净销售额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 [4] 产品研发 - 9MW3811是一款靶向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已在中 澳 美三地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完成中 澳I期临床研究 [4] - 注射用阿格司亭α适用于成年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 用于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表现的感染发生率 [4] - 公司研发费用达2 09亿元 同比增长14 84 占营收比例超460 用于推进16个核心管线的临床试验 [7]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8 85万元 同比下降33 7 归母净利润为-2 92亿元 亏损同比增加8606 96万元 [7] - 公司拟以2500万至5000万元回购股份 价格不超过35元/股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6] 战略发展 - 公司加速推进创新药出海 2024年与美国DISCMEDICINE就9MW3011项目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6] - 公司筹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2025年1月6日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以缓解资金压力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7]
信达生物募43亿港元!生物科技板块涌现配股潮,能否继续飙升?
金融界· 2025-06-26 19:41
生物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反转,概念股普遍大涨,成为港股市场明星板块[1] - 年初至6月25日,港股生物医药B类股累计上涨逾92%,创新药概念累计上涨逾49%[2] - 和铂医药-B股价自2024年末上涨超350%,德琪医药-B、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多股实现翻倍上涨[2] 行业基本面改善 - 中国创新药出海势头迅猛,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中占比从2021年5%飙升至42%[3] - 2025年前5个月交易额达455亿美元,全年或将再破纪录[3] - 更多创新药企实现扭亏为盈,板块基本面得到改善[4] 资金面与融资环境 - 港股市场流动性复苏,资金持续涌入生物科技板块[5] - 6月份有6家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提出配股融资计划[7] - 信达生物拟配售5500万股,募资约43.10亿港元,90%用于研发,10%用于日常运营[7] - 君实生物募资10.39亿港元,70%用于创新药研发,3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8] 机构观点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后复苏,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上涨4.57%,创新药出海案例增多[10] - 中邮证券认为创新药行情短期震荡属正常,仍坚定看好2-3年维度的行情,出海和资金面仍有提升空间[11] - 中泰证券指出创新药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的子行业,全年维度投资主线不会变化[12]
长城基金梁福睿:科技为创新药按下发展“加速键”
新浪基金· 2025-06-26 17:23
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55.61%,远超同期恒生指数表现(17.30%)[1] - 创新药行业目前的PS估值普遍在4倍左右,距离之前牛市的估值差距较大[2] 行业逻辑 - 创新药已成为"类科技"资产,竞争维度从"经验积累"转向"科技赋能"[1] - 创新药企的科技属性与当前市场科技风格高度契合[6] - 行业经历估值修复,叠加基本面改善带动股价上涨[6] 国产创新药发展 - 中国在全球Top20热门靶点中贡献度超50%,原研药物数量2021年超过欧洲位居全球第二[5] - 国产创新药出海事件增速达40%左右,出海趋势不可逆转[5][6] - 预计8-10年后中国在原创创新药领域可能实现对海外的碾压式发展[6] 研发特点 - 创新药遵循"双10"定律:平均10年研发周期、投入超10亿美元成本[4] - 分为颠覆式创新(成功率低但突破大)和改善式创新(临床和商业化要求高)[3] - 给药技术持续进步,如降血脂药物从每日注射进化至季度给药[4] 细分领域机会 - ADC和双抗/多抗领域处于全球爆发前夜,有望接棒PD1和化疗的产业地位[8] - GLP-1类代谢疾病药物商业化快速放量,口服剂型和长效制剂成为竞争焦点[8] - 基因治疗为治愈罕见病带来希望[8] 投资建议 - 港股创新药板块值得关注,国际化突破和支付体系创新可能带来"戴维斯双击"[7] - 基金定投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创新药投资的较好方式[8][9]
荣昌生物的创新药出海交易为何带崩股价?
新浪财经· 2025-06-26 15:46
交易条款 - 公司将泰它西普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授权给美国Vor Bio公司 [1] - 交易对价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 [1] - Vor Bio公司将支付最高41.05亿美元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1] - 公司将获得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1] - 公司及其全资附属主体将持有Vor Bio公司约23%股权 [1][4] 市场反应 - 公告后公司A股一度跌停(-20%),收盘跌18.36%,市值342.11亿元 [1] - H股盘中暴跌25%,收盘跌16.26%,市值316.47亿港元 [1] - 创新药板块整体受拖累,概念跌幅居前 [2] - 此前4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34.37%,6月25日创2024年新高70.1元/股 [3] 交易背景 - 采用NewCo模式,通过新成立公司推进海外商业化 [4] - 相比康方生物同类交易(首付5亿美元,总额50亿美元),本次条款规模较小 [4] - 市场预期落差主要源于首付款4500万美元低于预期 [3] - 此前公司曾透露多家跨国药企主动接洽商务合作 [3] 产品进展 - 泰它西普是全球首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点生物制剂(2021年3月获批) [5] - 2024年5月获批重症肌无力新适应症 [3] - 2024年7月获批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 [6] - 2025年5月获批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适应症 [6] - 重症肌无力海外Ⅲ期临床正在入组,目标2025年底完成 [7] - 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全球Ⅲ期临床进行中 [9] 产品优势 - 采用双靶点机制(BLyS+APRIL),实现源头抑制 [5] - 专利权期限延长至2032年6月 [3] - 已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