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食物观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金额超40亿,国投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5-17 16:43
国投集团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 公司将设立专门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CVC基金,采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定位为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 [1] - 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聚焦新质蛋白研发和产业化瓶颈,研究方向覆盖食品、营养、医疗、材料等领域 [1] - 公司整体承接国务院国资委培育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任务,旗下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注册资本达60亿元 [3] 新质蛋白行业发展现状 - 新质蛋白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等技术生产的非传统蛋白,我国面临蛋白缺口问题,2024年粮食进口1.58亿吨(大豆占66%) [2] - 进口大豆80%用于养殖业饲料,直接影响500-1000万吨肉制品和2000万吨奶制品供应 [2] - 2020年以来行业快速发展,但2023年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 [2] 国投集团产业投资数据 - 公司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2700亿元,涵盖VC/PE/FOF等类型,累计投资424家专精特新企业,支持120家企业上市(占科创板10%) [3] - 已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40亿元,参与设立多只政府引导基金(天津20亿、合肥20亿、杭州10亿) [4] - 计划到"十五五"末实现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600亿元 [3] 行业战略布局 - 公司将沿产业链投资、产学研创新、端到端制造全链条布局,重点发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等细分领域 [3] - 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资本合作,优化国有资本管理边界 [4] - 新质蛋白中心将健全资本链和创新链,解决当前行业成本高、品种少、研发能力弱等挑战 [1][2]
蓝色粮仓再添3亿投资!恒兴联袂南沙农业集团共建大湾区食材枢纽
南方农村报· 2025-05-16 23:02
项目概况 - 恒兴食品与南沙农业集团联合投资3亿元共建大湾区食材枢纽项目"蓝色渔港" [1][5][23] - 项目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集成水产精深加工等七大功能模块 [23] - 年加工水产品3.5万吨,冷链仓储能力超8000吨,日加工量达13万斤 [24][30] 产能与供应 - 项目全面运营后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超3万吨高标准水产制品 [17][18] - 预计年产值突破10亿元,将成为大湾区水产品加工量最大基地之一 [24] - 目标三年内满产,保障大湾区8000多万人口食品供应 [34] 产业链布局 - 项目配套建设智能生产线、冷链仓储、交易平台等六大中心 [28][29] - 恒兴集团在全国拥有7家水产食品及预制菜加工厂,年产能20多万吨 [45] - 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和水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智能化中央厨房式基地 [41] 行业地位 - 中国是全球最大海洋渔业生产国,总产量超7000万吨占全球40% [9] - 中国海水养殖量超2000万吨占全球60%,水产消费量超6500万吨占全球40% [10][11] - 南沙区作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将建设"四个共享"渔业合作平台 [13][14] 品牌与产品 - 恒兴开发200多款预制菜产品,主打"渔恒鲜"品牌 [44][48] - 重点推广清江鱼、海鲈鱼两大品类,推出六大明星单品 [49] - 创新预制菜"共享工厂"模式,已在肇庆建成大湾区预制菜"第一园" [46] 政策支持 - 南沙区出台专项措施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发展,细化企业扶持政策 [55][56] - 将整合"种业研发-生态养殖-智能加工-全球贸易"全产业链资源 [60] - 活动现场揭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工产业园等平台 [64][66]
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豫湘三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17
活力潮涌,景致时新——浙江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加快城乡融合发 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12年的2.37,缩小至2024年的1.83。 平畴沃野,乡村秀美——河南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乡村建设项目入库近1.5万个, 总投资近1000亿元。 深耕细作,生机勃勃——湖南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 粮食,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 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融入冰草优秀的抗旱、抗寒、高产基因,已在全省推 广种植。"河南新乡市中原农谷的试验基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立会拿起"普冰 03"小麦种子介绍。河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河南共有11个品种纳入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目录,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加快高端化、智 ...
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政策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调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1]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 -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从食物来源渠道、开发质量效益、价值链等方面进行部署 [2] 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突破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多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500多公斤 [1] - 水产品总产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并于2024年达到7366万吨 [1] - 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已达到4871千卡 [1]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关于食物保供的法律法规 [2] - 发布种植业、畜牧、林业草原、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规划 [2] - 开展农业支持保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进奶业振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等 [2] - 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种质资源保护、畜牧良种推广等 [2] 行业发展方向 - 保障多元化食物生产渠道,强化消费端导向作用 [3] -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生产格局 [3] - 构建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和食品工业结构 [4] - 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散进口风险 [4]
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52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黑龙江绥化市玉米加工产业规模显著,拥有43户规上玉米加工企业,产值达2898亿元,形成9条产业链和50余种主要产品 [1] - 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800万吨,产品品类扩展至61个,其中维生素C售价30元/斤,辅酶Q10售价高达1000元/斤 [4] - 行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推动产业链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4]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提升 - 黑龙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增加41克 [3] - 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实现水土流失减少50%、化肥使用量降低15%、增产5% [3] - 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增长 - 2024年新增117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较2022年增加340家,增幅达176% [1] - 大豆深加工产品扩展至23个品类,粳稻、糯玉米、黑木耳等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4] - 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应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对190万亩耕地精准管理 [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龙江森工集团建设62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黑木耳等森林食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5] - 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发展冷水鱼、生态森林食品等供应基地 [6] - 行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策略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5]
柞蚕之乡又“破茧”
辽宁日报· 2025-05-05 08:38
柞蚕新品种研发与特性 - 辽宁省农科院蚕科所培育出优质丰产抗病柞蚕新品种"辽蚕527" 该品种历经7年14代繁育而成 具有抗逆丰产特性 对不良环境耐受性强 出蛾羽化集中 蚕茧出丝率高 茧丝长 [1] - 现有柞蚕品种因气候和饲育环境变化导致适应性下降 "辽蚕527"的研发填补了生产需求缺口 [1] - 蚕科所28年间已成功繁育8个柞蚕新品种 持续推动品种改良 [1] 柞蚕产业规模与区域经济 - 丹东凤城市作为"中国柞蚕之乡" 拥有150万亩柞园 年放养柞蚕直接收入约5亿元 [1] - 辽宁省全产业链产值1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近60个 其中海参 小粒花生 草莓等8个品种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3] - 柞蚕产业与中药材 食用菌 绒山羊等共同构成辽宁省特色农业体系 [2] 柞蚕养殖技术创新 - 蚕科所研发柞蚕卵净选机 每小时净卵60千克 效率达人工4倍 可替代传统人工筛选 [2] - 高效割茧机获实用新型专利 作业效率提升2-3倍 同时降低伤蛹率 [2] - 柞园轮伐枝条粉碎机实现现场粉碎还山 产出木料长度不超过1厘米 [2] - 蚕科所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系列省力化机械设备 推动传统柞蚕业向现代化转型 [2] 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辽宁省积极践行大农业观 大食物观 通过开发森林 海洋等资源拓展"新粮食"来源 [2] - 蚕科所通过推广新品种 新技术和机械化设备 强化柞蚕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1]
农业农村部将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
快讯· 2025-05-04 11:49
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旨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推动粮食节约,通过饲料粮减量替代实现养殖业节粮降耗和降本增效 [1] - 目标到2030年,每公斤动物产品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减少0.2公斤以上(降幅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优质饲草新增4000万吨以上,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豆粕占比降至10% [1] 重点任务 - 推广养殖提效节粮技术,挖掘非粮饲料资源(如微生物蛋白、昆虫蛋白等),发展优质饲草生产,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1] - 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完善制度性保障措施,包括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细化省级落实举措、发挥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 [1][2] 实施机制 - 农业农村部成立养殖业节粮行动领导小组,省级部门因地制宜推进工作,通过培训、评选推介等活动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参与 [2] - 依托畜牧兽医智库、产业技术体系等资源,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示范 [2]
观察丨阳江海鲜进成都,一个沿海城市的省际突围
南方农村报· 2025-05-01 23:34
阳江农业品牌推介活动 - 4月30日阳江农业品牌产品推介活动在成都举办,集中展示阳江特产和美食[4][6] - 活动旨在促进农产品跨地域产销对接,加快融入全国市场[10][11][12] - 阳江企业组团调研成都农批市场、物流平台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60][61] 阳江农业产业优势 - 阳江拥有7966.8平方公里土地和1.23万平方公里海域资源[20][21] - 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达866口,年产量超4万吨、产值12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二[16][17][18] - 建成3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4] 特色农产品与品牌建设 - 核心产品包括程村蚝、对虾、双肩玉荷包荔枝、春砂仁等国家地标产品[25][26][27][46] - 打造"漠阳味道""阳江海鲜"品牌,拥有127个农业类品牌,其中49个为全国/省级名特优产品[40][42] - 预制菜和即食品加工技术提升,推动"土特产"向"抢手货"转型[52][53] 产业集群发展 - 建成1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及29个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41] - 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试点,沙扒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48][50] - 金鲳鱼、对虾等13项产业入选广东省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58] 跨区域合作意义 - 活动打通阳江农产品进入西南市场的通道[61] - 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沿海与内陆资源互补[66][67] -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64][68]
福建福州持续擦亮特色渔业品牌
海上粮仓建设 - 福州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推动福州鲍鱼、海带、鳗鲡等特色渔业品牌持续提升 [1] - 福州以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全力耕海牧渔,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区 [1] - 拓展深远海养殖、构建"1+6+4"海洋科创体系等典型工作经验在福建省推广 [1] 水产种业振兴 - 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创新培育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水产养殖新品种 [1] - 建设规模化鱼类种业基地,推动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升级改造 [1] 深远海养殖发展 - 实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深远海养殖渔场 [1] - 争取更多深远海养殖平台落地福州 [1] - 支持连江探索深远海养殖装备产权登记工作,构建连江深远海养殖集中区防灾减灾监测体系 [1] 远洋渔业发展 - 实施提振远洋渔业发展专项行动,优化"远洋十条"政策 [1] - 支持远洋渔业企业稳生产、延产业链、拓新渔场 [1] 产业融合与品牌提升 - 实施产业融合工程,以"园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一条鱼全产业链"思路,重点推进鲍鱼类、海带类、鱼糜类等精深加工 [2] - 做大做强福州鱼丸、鳗鲡、鲍鱼、佛跳墙等特色优势产业 [2] -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着力打造福州鲍鱼、海带、鳗鲡等特色渔业品牌 [2] 海洋科技创新 -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海洋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专项行动 [2] - 建强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州海洋食品研究院,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金融支持与改革 - 强化金融支持,加快兑付奖励资金,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1] - 深化养殖海权改革,引导在榕银行与基层组织深化合作,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渔民、审批便捷、利率优惠的金融产品 [2] - 探索试点渔业船舶检验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取渔业船舶检验社会化服务机构,推动渔船检验工作实现"检管分离" [2]
锚定四大攻坚方向!设施农业绿色高效生产项目启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4-24 17:32
校和行业企业代 表40余人参加会 议。 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工程院院 士、沈阳农业大 学教授李天来 (线上参会)系 统阐释了我国农 业现代化五大发 锚定四大攻坚方 向!设施农业绿 色高效生产项目 启动_南方+_南 方plus 展方向:生产现 代化、发展绿色 化、产品优质 化、经营高效化 和区域均衡化。 4月21日,全国 学会服务国家战 略专项《设施农 业绿色高效生产 技术集成与示范 推广研究报告》 项目启动会在广 州召开。会议由 中国园艺学会主 办、华南农业大 学园艺学院承 办。全国10多个 省、市、自治区 的科研院所、高 针对设施农业提 出四大攻坚方 向:推进老旧设 施智能化改造、 创新精准施肥技 术、加强抗病优 质品种选育、研 发绿色高效栽培 技术。 他强调科技创新 在传统农业转型 中的引领作用, 要求建立量化评 估体系,开发非 耕地资源利用, 特别指出要加快 完善工厂化育苗 普及率等关键数 据采集,为"十 五五"规划提供 支撑。 国家战略专项项目启动会。 华南农业大学科 研院副处长蒋艳 萍指出,设施农 业是落实"大食 物观"战略的重 要举措。华南农 业大学将发挥学 科优势,为项目 提供全方位支 撑,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