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盲盒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复盘丨4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龙虎榜机构抢筹1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7:52
5月20日,上证指数早盘高位窄幅震荡,临近午盘拉升上扬,午后冲高回落;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早盘探底回升,午后冲高 回落;科创50指数早盘探底回升,随后窄幅震荡,午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80.48点,涨0.38%,成交额 4502.9亿元;深证成指报10249.17点,涨0.77%,成交额7194.12亿元;创业板指报2048.46点,涨0.77%,成交额3242.35亿 元;科创50指数报997.68点,涨0.24%,成交额175.15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1697.02亿元,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 832.28亿元。 美容护理、传媒等行业走强 *ST绿康连收5个涨停板 盘面上来看,行业板块、概念涨多跌少。其中,美容护理、传媒、珠宝首饰、家电、医药生物、轻工制造、纺织服饰、商贸 零售等行业涨幅靠前;盲盒经济、宠物经济、谷子经济、培育钻石、重组蛋白、人造肉、小红书、并购重组、纳米银等概念 走势活跃。国防军工、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PEEK材料、钛白粉、海洋经济、统一大市场、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 势较弱。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汽车、轻工制造、纺织服饰、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 个股涨跌情况, ...
机票盲盒值不值得开
经济日报· 2025-05-03 07:40
机票盲盒市场现状 - 机票盲盒凭借"低价+开盲盒"的新鲜玩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旅行方式,盲盒经济已蔓延至旅游领域 [1] - 产品模式从早期"纯随机"升级为更人性化,支持选择出行时段、筛选目的地范围及提供改签权益,直击消费者时间匹配和目的地偏好痛点 [1] - 航司通过限时营销和社交平台爆款案例传播,利用价格锚定效应和未知性刺激消费者"低成本尝鲜"心理,形成"低价捡漏"的错觉 [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部分消费者认为机票盲盒"超值",原因包括价格低廉、满足说走就走需求、解决选择困难症,契合"反向旅游"心理 [1] - 另一部分消费者认为不值,主要因抽不到心仪航线、遭遇红眼航班或面临隐性消费,信息不对称是核心矛盾 [2]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信息共享破解定价规则,航司则利用用户反馈优化产品,双方形成动态博弈 [2] 航司运营策略 - 航司将冷门航线、剩余座位打包成概率游戏,通过信息不对称(时间、航线价值、隐性成本、概率规则)实现低需求产品变现 [2] - 该模式以低成本盘活闲置座位资源,提升收益并增强用户黏性,形成灵活销售策略 [2] - 产品定位分化:针对接受不确定性的用户主打低价吸引力,对行程严格者则强调新鲜感和冒险属性 [2]
小学生氪金养出百亿帝国?2元卡牌“印钞机”里的秘密
凤凰网财经· 2025-04-29 20:39
核心观点 - 浙江卡游动漫有限公司凭借集换式卡牌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营收达100.57亿元,同比暴涨278%,净利润44.66亿元,毛利率67.3% [1][3][5] - 公司核心业务集换式卡牌毛利率高达71.3%,2024年销售额82亿元,占总营收81.5%,平均每包10元的卡牌成本不足3元 [5][6] - 公司通过70个重量级IP授权覆盖多样化消费群体,但面临IP依赖风险,前五大IP贡献86.1%收入,38个IP授权将在2025年到期 [10][11] - 公司采用经销渠道为主(占比92.5%)结合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2024年卖出48亿包卡牌,但面临未成年人沉迷消费等负面舆论 [11][14][16] - 公司存在财务压力,金融负债75.52亿元,现金48.79亿元,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需在2026年前完成IPO [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278%,净利润44.66亿元,毛利率67.3% [3][5] - 集换式卡牌业务2024年营收82亿元,毛利率71.3%,占总营收81.5% [5][6][8] - 2022-2024年玩具业务占比从99.5%降至94.9%,文具业务从0.5%增至5.1% [6] -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94.8%微降至2024年92.5%,直营渠道从5.2%增至7.5% [16] 商业模式 - 采用"盲抽机制+稀有卡稀缺性"模式,单包卡牌成本不足3元售价10元 [5] - 通过217个经销商构建50万终端网络,深入三四线城市文具店 [11] - 结合直播拆卡等线上营销方式,小马宝莉IP在抖音直播间年销超2500万元 [10] - 2023年起推行"联营模式",将加盟商转为投资者以加强风控 [14] IP战略 - 手握奥特曼、火影忍者等70个IP,其中69个为授权IP [10] - 奥特曼IP早期贡献60%营收,2023年后小马宝莉成为新增长点 [10] - 尝试自研三国IP切入成年男性市场,开发"收藏+对战"玩法 [11] - 海外收入占比不足5%,计划通过哪吒、三国等IP拓展国际市场 [16][17] 行业对比 - 2024年营收超越泡泡玛特(130.4亿元),净利润(44.66亿元)高于泡泡玛特(31.25亿元) [3][6] - 收入破亿IP数量(10个)少于泡泡玛特(13个) [10] - 被预测上市后市值可能超过2400亿港元的泡泡玛特 [6] 风险挑战 - 面临"收割小学生"等负面舆论,黑猫投诉平台有多起未成年人消费投诉 [1][14] - IP授权集中度高且存在到期风险,2025年将有38个IP授权到期 [10][11] - 渠道管理存在隐患,部分经销商利用低中奖率诱导未成年人消费 [14] - 出海面临宝可梦、万智牌等国际巨头的IP壁垒 [16][17]
泡泡玛特卖“阴间丑娃”,把迪士尼打懵了
新浪财经· 2025-04-29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线下发售引发抢购热潮,二手市场溢价严重,但口碑疑似“翻车”;Labubu靠独特形象、运营机制和奢侈品文化交集爆火,为公司带来高额收入;泡泡玛特与迪士尼运营逻辑不同,在IP价值长线构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28][51] 分组1:Labubu 3.0系列发售情况 - Labubu 3.0系列线下发售引发空前抢购热潮,线上抢到盲盒线下提货也要排近两个钟 [1] - 官方小程序显示3.0系列新品为6月15日发货的预售且不一定能排到,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全新转让”现货并溢价,原价599元的端盒被炒到1000 - 2000元,单个99元的盲盒溢价20 - 60元,隐藏款卖家出价1220元一个 [5] - Labubu 3.0系列口碑疑似“翻车”,网友称实物与宣传片差距大,造型被吐槽像杀马特葬爱家族回归 [9][23] 分组2:Labubu过往情况及爆火原因 - 去年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最高涨到3万元左右一个 [7] - 去年Labubu带来30.4亿元收入,同比暴增7倍多,超过公司最知名IP Molly [28] - Labubu外表“阴暗”内心善良,反差感契合Z世代审美,多样化设定为“隐藏款”饥饿营销提供土壤 [30][32] - Labubu重点推大娃、萌粒、周边等产品形态,搪胶毛绒系列有独特手感和玩法 [34] - Labubu搭上“奢侈品包挂”流行风,与奢侈品遵循相同消费逻辑,热门款需支付溢价,消费者愿意买单 [36][38] - Labubu获得潮流名人青睐,在名人效应加持下从东南亚火到欧美市场 [40][42] 分组3:泡泡玛特与迪士尼对比 - 泡泡玛特愿景是“做中国的迪士尼”,但现状走了与迪士尼相反的道路 [43] - 迪士尼经典IP依托完整深厚叙事体系,角色形象承载深刻内涵,成为情感共鸣载体 [44][46] - 泡泡玛特在IP内核构建上投入精力少,角色内涵单薄,线下场景体验断层,难以形成稳固用户忠诚度 [47][49][51] - 泡泡玛特以视觉设计结合饥饿营销策略快速扩张,依赖即时性消费刺激,与迪士尼依靠文化内涵沉淀的运营逻辑本质不同 [51]
A股收评:沪指跌0.2%,地产、消费股齐跌,游戏股活跃
格隆汇· 2025-04-28 15:41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28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沪指跌0.2%报3288点,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65% [1] - 全天成交1.0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603亿元,全市场超4100股下跌 [1] - 领涨板块包括PEEK材料、游戏、银行,领跌板块包括食品饮料、房地产、旅游酒店 [2]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 - **游戏板块**:盛天网络涨超9%,完美世界涨超4%,国家新闻出版署4月批准118款国产网络游戏,2025年累计发放版号达510款 [8][9] - **银行板块**:重庆银行涨超4%,青岛银行涨超2%,央行表示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9][10] - **核电板块**:天沃科技、华银电力涨停,科华数据涨超7%,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新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 [7][8] 领跌板块 - **房地产板块**:特发服务跌超11%,我爱我家、世联行跌停,方正证券认为楼市或进入政策释放周期 [4][5] - **食品饮料板块**:品渥食品跌超13%,贝因美跌停,新乳业跌近9%,贝因美因财务违规收警示函 [5][6]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光大证券指出4月财报披露期资金重新锚定价值中枢,市场进入调整整固阶段 [10] - 4月重要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政策主线落地或推动防御与顺周期风格轮动 [11]
2025年3月12日市场震荡冲高回落,算力概念再度走强
国元证券· 2025-03-12 20: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3月12日市场震荡冲高回落,算力概念再度走强,各指数和行业表现分化,资金流向有不同变化,全球市场涨跌不一[2] 各部分总结 市场资讯 - 3月11日,证监会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平稳落地[13] - 3月12日消息,美国白宫贸易顾问表示当日不会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13] - 3月11日,乌克兰接受美国提议,愿立即实施为期30天临时停火[13] - 台积电向英伟达、AMD和博通建议入股英特尔晶圆厂合资工厂[13] -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呼吁美国大型零售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贸易问题[13] - 深圳支持外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加大在深投资,对符合条件外商投资企业予以奖励[13] 市场整体表现 - 3月12日,上证指数下跌0.23%,深证成指下跌0.17%,创业板指下跌0.58%,市场成交额16835.1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018.77亿元,全市场2666只个股上涨,2587只个股下跌[2][14] - 各主要指数有不同表现,如北证50当日下跌0.62%,中证2000当日上涨0.73%等[16]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成长>稳定>周期>0>金融>消费;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传媒、综合金融、通信表现相对靠前,家电、煤炭、食品饮料表现相对靠后[19] - 概念板块多数下跌,广电、数字水印、盲盒经济等大幅上涨,PLC、水产养殖、工程机械等板块走低[19] 资金流表现 - 3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9.35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入6.80亿元,大单净流出126.15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68.83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182.38亿元[3] - 3月1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合计261.70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162.00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99.70亿港元[4] ETF资金流向表现 - 3月12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如华夏上证50ETF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84亿元等[3][30] - 3月11日主要宽基ETF资金流向显示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22.83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3月12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下跌0.77%,韩国综合指数上涨1.47%等[4][34] - 3月11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下跌,热门科技股中,美股“七巨头”涨跌不一,特斯拉上涨3.79%,苹果下跌2.92%等[5][35] - 展示了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包括亚太股市、欧美股市、债券、外汇、国际商品、国内商品等的收盘价及涨跌幅情况[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