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搜索文档
揭阳市揭西县: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29
项目概况 - 揭阳市揭西县五经富镇泮坑村建成占地30亩的"鱼菜共生"示范基地,为揭阳市首个立体农业项目[1] - 项目采用循环养鱼池和沙子栽培蔬菜技术,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循环模式[1] - 2024年与广东永高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2025年1月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2] 技术突破 - 系统氮素利用率从传统农业的30%提升至85%,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超90%[2] - 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传统农业提升3至5倍,蔬菜生长周期缩短30%,鱼类产量提高50%[2] - 采用直径6米的圆形帆布鱼池养殖罗非鱼和鲈鱼,鱼类排泄物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养分[2] 生态效益 - 系统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维共生模式,杜绝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面源污染[3] - 生物防治体系显著减少蚜虫、菜青虫等害虫,生菜等作物无需化学除虫[3] - 彻底解决传统农业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3] 运营模式 - 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形式,由广东永高农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投资[2] - 通过数据精准调控实现"靠数据种田",取代传统"靠天吃饭"生产方式[2] - 系统同时产出生态鱼和有机蔬菜,形成双收益渠道[2][3]
党建“红”引领西瓜“甜” 双井村走出乡村振兴“甜蜜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05
中国发展网讯 在湖北省荆门市双井村,炎炎夏日下,绿意盎然的瓜田仿佛一片绿色海洋,一个个圆滚 滚的西瓜如同碧绿的翡翠,缀满藤蔓,清甜的果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在这里,西瓜不仅是夏日消暑 的佳品,更是村民致富的"金钥匙",见证着一个省级贫困村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双井村的振兴,离不开党建的引领。2006年,退伍军人刘伟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回到家乡,尝试种 植西瓜。面对村民的质疑,他没有退缩,而是引入山东寿光的先进技术,成功试种,以实实在在的亩产 效益证明了种瓜致富的可行性,吸引众多村民纷纷加入。 2008年,刘伟牵头成立荆门双井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党支部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 式。在这一模式下,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们带头示范种植,毫 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积极吸纳脱贫户入社务工。合作社对种植规划、农资采购、技术管理、品牌销售进 行统一管理,把分散的瓜农紧密团结在一起,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如今,合作社社 员从最初的3户发展到330户,还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400余农户,形成万亩西瓜种植规模,户均增收超 12 ...
以科技“神来之笔”赋能文旅融合新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07:38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 科技成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4A级景区达到92.3% [1] - VR XR AI等新技术为游客创造全新文旅体验 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具身参与"的升级 [1][2] - 数字技术降低历史文化认知门槛 拓展文化价值普惠边界 形成巨大流量入口和关注焦点 [1][2] 文旅产业创新实践 - "线上虚拟体验+线下实体消费"双向导流模式重塑文旅发展逻辑 传统景区成为虚实共生的"超级文化入口" [2] - 湖南博物院用AI还原"辛追夫人" 将考古研究转化为可交互场景 [2] - 黄山推出"先游后付·信用游" 深圳打造技术娱乐商业联动的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型 [3] 文化价值转化 - 科技推动传统文化要素价值重构与活力再生 文创产品形态革新 文化IP打造数字新场景 [3] - 文化遗产从博物馆陈列品转变为数字空间共享资源 成为培育潜在消费群体的"引流器" [2] - 科技为文化价值转化提供新手段 释放多元价值潜力 实现产业链全要素改造 [3] 未来发展路径 - 需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聚焦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 全面提升文旅科技创新能力 [3] -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是系统工程 需要久久为功 统筹谋划 [3] - 科技创新深度融入文化基因 将带来传统产业升级 新业态涌现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3]
以文娱重构夜游基因!北京欢乐谷“天光夜谭MAX”顶配登场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随着北京"夜经济3.0"政策持续加码,夜间消费场景正从传统餐饮购物向文化体验深度升级。作为主题 公园行业标杆,北京欢乐谷自2021年深耕"天光夜谭"以来,始终以创新姿态引领行业变革。2025年5 月,北京欢乐谷重磅推出了"天光夜谭MAX",以现象级IP《齐天大圣》装置互娱体验秀为核心引擎, 联动多元夜游产品,构建起"文化叙事+科技沉浸+商业生态"三位一体的夜经济创新范式,为首都夜间 消费注入澎湃活力。 神话新解:Z世代的精神觉醒 全场景生态:从互娱到狂欢的立体沉浸 "天光夜谭MAX"的"顶配"之处,在于构建起覆盖"演艺+设备+活动"的全维度夜游体验矩阵: 互娱演出集群:《玛雅天灾》新增"妖娆豹"互动角色,以幽默桥段点燃现场氛围;《燕子李三》引入大 合唱环节,让观众体验侠肝义胆,沉浸于集体欢歌的松弛感。 夜场设备焕新:音乐过山车、太阳神车等热门设备升级灯带系统,夜间运行宛如流动光轨;飞跃牛奶河 的星河灯带与设备运行精准联动,让亲子家庭在光影童话中感受奇幻氛围。 潮流社交场景:限定男女团的高燃炸场,绝美焰火如流星璀璨绽放,电音派对的强劲节奏带动游客沉浸 狂欢,Z时代的潮流喜好正成为夜间消费的强劲动力! 文化+科技 ...
文旅题材微短剧《舟楫千里号歌来》《祈安澜》接连上线,“短剧游北京”开启大运河文化之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20:32
文旅题材微短剧项目 - 《舟楫千里号歌来》和《祈安澜》是"北京大视听"重点网络文艺精品项目,联动构建运河文化传播矩阵,热度值均超千万 [1][3] - 两部剧纳入北京通州三庙一塔、张家湾通运桥遗址等60余处文化地标,立体呈现"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 [1] - 属于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项目及北京文旅题材重点项目,采用"文化IP+科技赋能+青春表达"模式 [3] 内容创作与叙事特点 - 《舟楫千里号歌来》以30集横屏短剧形式,通过青春励志故事解码通州地域文化基因,融合非遗运河号子与现代音律 [4] - 该剧构建三重叙事维度:青年文化破圈实践、老龄化社会情感联结、非遗传承现实命题 [4] - 《祈安澜》采用都市奇幻基调,通过AI虚拟制作将文物转化为剧情密钥,4K高清拍摄结合虚实相生叙事空间 [5] 文旅融合与产业影响 - 北京市广电局推出"短剧游北京"计划,推动"微短剧+北京文旅"融合创新,带动文旅消费与打卡新风尚 [7] - 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剧目的12部作品以2至10分钟短剧形式展现北京文化特色,推动取景地出圈 [7] - 形成"政府引导-文化深挖-技术赋能-商业反哺"新范式,激活旅游和非遗资源IP [10] 其他代表性作品案例 - 《京西回响》取景石景山区模式口、首钢园等,以"声音"线索串联红色革命与工业文化 [10] - 《我在宋庄》结合通州宋庄艺术产业,讲述青年画家蜕变故事,呈现文创产业脉络 [10]
安利股份(300218)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0 18:56
投资者信息 - 参与单位及人员:湘禾投资林小伟、景曦私募葛颖和张智婧 [1] - 活动时间:2025年6月10日10:30 - 11:30 [1] - 活动地点:公司行政楼九楼会议室 [1] - 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刘松霞、证券事务代表陈丽婷 [1] 研发投入与方向 - 研发投入强度:近年来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5%,未来计划保持中性积极且适宜投入 [1] - 研发方向:以应用类为主,涉及前沿技术基础研究,集中在生态与功能领域,开发高性能、水性等新材料新工艺 [1] - 高校合作: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通过技术攻关等合作并取得成果 [2] 公司荣誉 - 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2] 下游品类营收占比与增长 - 营收占比:截至2025年4月,功能鞋材和沙发家居品类营收占比约70%,其他品类约30%,功能鞋材、汽车内饰品类占比相对2024年底提高 [3] - 增长趋势:各品类均有成长但有不确定性,功能鞋材订单有望增加,沙发家居长期机遇大于挑战,汽车内饰需求增加成长前景好,消费电子计划稳中有升 [6] 新兴领域突破 - 发展方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材料升级 + 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4] - 突破方向:优势领域产品迭代,拓展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关注医疗健康等培育领域并做好技术储备 [4] 产线情况 - 产线规划:规划44条生产线,本部40条,越南4条且均为干法复合型,2条已投产,2条安装调试 [5] - 产能结构:湿法生产线缩减,干法复合型增加,水性、无溶剂产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2% [5] 安利越南情况 - 经营业绩:2025年产销量提高,现阶段产能利用率约50%,计划2025年停亏减亏力争盈利 [5] - 服务客户:服务体育运动、沙发家居国际品牌在越南的工厂 [5] 关税政策影响 - 直接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高、差异化强,订单稳定性提升 [7] - 间接出口:沙发家居等品类境外生产,消费电子部分产品关税豁免,实际影响不大 [8] - 安利越南:承接订单可享受更低关税,对美出口成本优势显现,公司关注政策变化优化竞争力 [8]
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如何构建新生态
金融时报· 2025-06-09 09:40
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转型 - 银行需创新产品与场景覆盖,深化产融协同,通过叠加政府补贴、车商优惠及银行让利形成共赢模式,与车企深度绑定[1] - 银行需数字化赋能,利用智能风控系统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客户体验[1] - 强化科技赋能是银行发展汽车金融贷款的重要布局方向[1][5] 汽车金融贷款市场规范 - 多地银行转向"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模式,有银行将贷款返佣比例从15%调降至5%,年费率下调至3%[1] - 四川及河南等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要求优化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降低对客实际利率、合理确定佣金比率[1] - 开封市银行业协会要求做到"三个杜绝":杜绝推介高佣金产品、杜绝诱导提前还款、杜绝扭曲贷款意愿[2] "高息高返"模式分析 - "高息高返"指银行以高额佣金吸引经销商合作,经销商获得返点用于补贴车价[3] - 部分经销商为追求短期佣金向偿债能力较弱客户推销车贷产品,将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3] -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措施禁止"贷款利率与经销商返佣挂钩"的不当竞争[3] 监管政策与行业倡议 - 重庆监管局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3] - 上海倡议严格汽车金融产品定价,不得将利率水平与返佣比例挂钩[4] - 国家鼓励汽车消费,银行加大汽车贷款业务布局,市场竞争加剧[4] 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银行需从传统"车贷放款者"向"场景经营者"转变,融入产业链和消费链[4] - 部分上市银行2024年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规模实现大幅增长[5] - 专家建议构建车贷数字化运营平台,布局绿色金融产品如新能源车贷款贴息[5]
6月15日广州见!贵州刺梨携健康密码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6-08 13:27
贵州刺梨产业推进会 - 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会将于6月15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从贵州来 到世界去"和"同心'黔'行,'粤'来越好",旨在推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走向全国及全球 [3] - 推进会由贵州省驻广州办事处、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广药集团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聚焦粤黔协作与大湾区市场资源链接 [3] 产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活动将搭建贵州刺梨企业与广东采购商、投资企业的对接平台,通过招商推介、产品展示推动产销合作,促进"黔货出山" [4]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优势,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推动其从地方特色食品升级为全国性健康食品 [5]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推进会聚焦刺梨深加工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邀请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分享前沿成果,探讨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策略 [6] - 贵州刺梨产业正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拓展大健康市场新蓝海,打造"小果子撬动大产业"的产业生态 [6]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活动旨在深化粤黔协作,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3][6] - 贵州刺梨汁已入选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未来将借助粤黔协作东风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 [7]
一颗荔枝闯世界!跨越山海遇见“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8:28
品牌与文化IP打造 - 茂名贡园古荔树被赋予文化IP价值,推出树龄30年以上老树及百年古树整棵定制服务,配套专属包装、区块链溯源及古荔养护证书,瞄准高端礼品市场[3] - 广东荔枝通过"东方爱情果"IP实现文化破圈,在深圳文博会引发关注,并与影视剧《长安的荔枝》联动营销[1][3]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成为全省首个荔枝主题高速服务区,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串联4A级景区"大唐荔乡"形成文旅融合示范带[2] 科技创新与保鲜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曹庸团队研发液氮超低温冻眠技术,使荔枝鲜果还原度达85%,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365天[7] - 广东省农科院开发超高压协同多栅栏因子非热杀菌技术,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达58.55%,并研制出荔枝风味食品原料[13] - "荔荔小智"系统整合40年气象数据和2000余份种植案例,通过无人机防护网成功避免30%减产风险[7][8] 物流与销售网络升级 - 顺丰构建"省级运营平台+区域配送中心+直供基地"体系,投入3万余辆冷藏车和200余条冷运干线,实现2800县市全天冷链覆盖[10] - 美团闪电侠即时配送实现同城荔枝订单短时间送达,盒马APP上周荔枝销售额环比激增128%[4][10] - 无人机运输单次载重170斤,5分钟完成1公里运输,效率较传统人力提升20倍[8] 新农人与全渠道营销 - 90后新农人邱安兴团队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十余万斤荔枝,走中高端精品路线[9]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2025年计划荔枝出口增长20%至5000吨,已覆盖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市场[11] - 百果园"贵妃同款"A级妃子笑联名营销创单日销售记录,京东推出"点外卖送荔枝"闪购活动[4] 深加工与产业融合 - 高州益丰健康产业建成荔枝冰淇淋全自动生产线,"贵妃荔枝冰淇淋"进入超市及高校渠道[12] - 省农科院加工所研发荔枝米酒等发酵产品,实现"一季收,全年销"的产业模式转型[12][13] - 荔枝果渣被转化为膳食纤维粉和风味原料,加工利用率显著提升[13]
全网都在晒的冰箱贴,彻底硬控年轻人
虎嗅· 2025-06-06 15:31
"敦煌的审美已经到next level了!""泉州!能玩扭蛋机的冰箱贴!真的被我玩坏了!""为什么要带个冰箱贴出门?我:请看VCR"……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的持续"上新"助力#晒晒我的冰箱贴#话题浏览量突破4.6亿。 (图/小红书截图) 数据显示,95后游客年均购买3.2个冰箱贴,远超钥匙扣、明信片等传统纪念品。与之呼应的是#为了一个冰箱贴打卡一座城#话题攀升的热度:喜茶的城 市限定冰箱贴引发多地排队抢购;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成为和凤冠文物本身一样的打卡热点。 冰箱贴,这个由实用小物演进而来的新时代"景区三件套"之首,已然成为无数人的出游必入单品。 从"便签伴侣"到独霸一方 冰箱贴的历史,理所应当地,与冰箱紧密相连。 1913年,第一台家用冰箱问世,但直到1927年通用电气推出"Monitor-Top"冰箱,这个金属外壳的制冷设备才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渐渐地,人们养成了在 冰箱上贴便签的习惯,并把小磁块压在上面以防掉落。 1960年代末,一家航天工业公司委托美国人萨姆·哈卡索研制一款吸附于大型航天设备的磁铁标志。几经努力,哈卡索成功研发出注塑磁铁,可以根据具 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制作成不同规格和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