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澳大利亚2024-25财年经济或增长1.4% 与前一财年持平
新华财经· 2025-10-24 14:06
宏观经济增速 - 预计2024-2025财年澳大利亚GDP增长1.4%,增幅与前一财年持平,但显著低于2022-2023财年的3.6%和2021-2022财年的4.3% [1][3] - 按现价计算,2024-2025财年GDP增幅为3.7%,低于2023-2024财年的4%和2022-2023财年的10.3% [2][3] - 市场部门总增加值增幅预计为0.9%,低于非市场部门的2.7% [3] 人均GDP与国民收入 - 2024-2025财年人均GDP下滑0.3%,延续了前一财年下滑1%的走势,但跌幅有所减小 [2][3] - 实际国民可支配净收入预计增长0.7%,略高于前一财年的0.2% [3] 劳动生产率与成本 - 2024-2025财年每工作小时GDP减少0.7%,而前一财年则增长0.1% [2][3] - 市场部门每小时总增加值减少0.2%,非市场部门减少1.9% [3] - 实际单位劳动力成本增长2.2%,涨幅低于前一财年的3.6% [2][3] 价格与贸易条件 - GDP链式价格指数增幅为2.1%,低于前一财年的2.7% [3] - 贸易条件预计恶化4.0%,但较前一财年恶化6.3%有所改善 [3] 储蓄与财富 - 家庭储蓄率从前一财年的3%上升至6.1% [2][3] - 国家净储蓄达到约1142亿澳元,低于2023-2024财年的1373亿澳元 [2][3] - 国家净财富达到约21.4万亿澳元,高于前一财年的20.6万亿澳元 [2][3]
IMF预测希腊2025年经济增长2%,通胀3.1%
商务部网站· 2025-10-24 03:23
(原标题:IMF预测希腊2025年经济增长2%,通胀3.1%) 希腊《海运报》10月15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 希腊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预计2025年GDP增长2%,几乎是欧元区平均水平的两倍,2026年维持同样 增速。IMF预计2025年通胀率为3.1%,2026年降至2.5%,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2027年才能实现2%的 通胀目标。同时,失业率将继续改善,预计今年降至9%,2026年进一步降至8.4%。IMF表示,尽管通 胀压力仍存,但希腊经济增长势头稳健,展现出持续的复苏动能。 ...
5.5%!上海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活力
解放日报· 2025-10-23 17:21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1] 工业发展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1%,接近半壁江山[2] 服务业与金融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高速增长15.5%[2]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2] - 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3] 财政与就业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2]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3] - 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3]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多点发力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宏观经济表现 - 前8个月GDP为1.0421万亿索姆(约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8.3% [1] - 商品生产部门增速高达13.7%,服务业和净产品税分别增长9.5%和10.8% [1] - 过去3年人均GDP增长85%,增速超过其他中亚地区国家 [5] 工业部门表现 - 工业总产值达4371亿索姆,同比增长11.5%,远高于去年同期的0.7% [2] - 工业占GDP比重为17.9%,对GDP贡献率为1.93个百分点 [2] - 制药业增长2.2倍,食品饮料与烟草制品增长44.4%,电力燃气供应提升10.7% [2] - 67家新工业企业投产,带动逾5000个新就业岗位 [2] - 发电量同比提升11.6%,水资源供应和废弃物处理增长超过26% [2] 服务业部门表现 - 服务业产值达8086亿索姆,同比增长9.9%,在GDP中占比50.7% [3] - 消费贷款增长45.3%,家庭名义平均月薪增长20.4%,平均养老金增长14.2% [3] - 批发零售和餐饮行业增幅明显,分别达到17.1%和25.9% [3] 建筑业部门表现 - 建筑业总产值同比激增34.8%,在GDP中占比为7.5% [3] - 固定资本投资额达1661亿索姆,增长20.1% [3] - 资金投入以住房、资源开发、交通物流、电力系统及城市基础建设为主 [3] 增长驱动因素与前景 - 卡姆巴尔阿塔1号水电站、中吉乌铁路等大型项目进入积极实施阶段 [4] - 在主要行业保持增长趋势、重大项目推进条件下,2025年经济有望实现8%的增长率 [5] - 一体化项目建设、运输物流走廊多元化及相互贸易额增长对经济韧性发挥重要作用 [4]
【环球财经】印尼央行意外维持利率不变 未来仍存降息空间
新华财经· 2025-10-22 21:44
货币政策决策 - 印尼央行意外暂停降息周期,维持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于4.75%不变[1] - 隔夜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分别维持在3.75%和5.50%[1] - 此次维持利率不变是自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9月以来累计降幅达150个基点[1] 政策决策动因 - 维持利率不变旨在稳定印尼卢比汇率、观察前期降息效果及改善政策传导[1] - 决策基于通胀水平持续受控的现状,印尼9月年化通胀率升至2.65%,为2024年5月以来最高,但仍处于央行目标区间内[2] - 在全球不确定性背景下,央行将维持印尼卢比稳定化措施,并优先考虑货币稳定而非进一步刺激经济[1] 汇率市场表现 - 印尼卢比兑美元微升0.1%,相对稳定在16600附近,但年内仍累计下跌2.90%[1] - 印尼外汇储备在9月降至14个月低点,使得央行支持印尼卢比的空间有限[1] - 经济学家预计,在外资外流的背景下,印尼卢比可能面临下行压力[1] 经济增长与信贷状况 - 印尼央行预计今年及2026年GDP增长仍将低于国家产出潜力,2025年增长率将略超4.6%-5.4%预测区间中值[2] - 印尼政府目标是将经济增速从5%提升至8%,并已推出两轮总值28亿美元刺激计划[3] - 印尼9月贷款同比增长7.7%,创6月以来最高水平,但整体信贷需求仍显疲软,未拨付贷款额度达2374.8万亿印尼卢比,占获批信贷总额度的22.54%[3] 政策前景展望 - 分析师预计印尼央行可能在12月重启降息,旨在稳定汇率并保留未来政策空间[1] - 印尼央行行长表示未来仍存在进一步降息空间,并预计通胀将持续处于目标区间直至2026年[2] - 印尼央行预计2025年全年信贷增长将处于8-11%目标区间低端,2026年增速有望提升[3]
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长6% 保持大省领先中部领跑态势
长江日报· 2025-10-22 15:06
总体经济增长 - 前三季度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44875.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1] - GDP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和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 [1] - 经济呈现均衡增长、持续向好、量质并进的态势 [1] 产业增加值 - 第一产业增加值3855.36亿元,增长3.2%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17072.96亿元,增长5.9%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23947.30亿元,增长6.5% [1] - 三次产业协同发力,共同支撑经济大盘稳定增长 [1] 农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1] -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重点农产品供应充足 [1] 工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6.7% [2] -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42.8%、24.0%、20.0% [2] 服务业发展 - 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1%,金融业增长5.1% [2] 投资与消费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3.95亿元,增长5.2% [2] - 与以旧换新政策相关的家用电器、家具等商品销售增长迅速 [2]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176.9亿元,增长25.3%,其中出口增长30.8% [2] - 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五成 [2] 就业与收入 -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1.61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36元,同比增长5.3% [2]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2]
高市早苗上任后首个经济刺激方案曝光,规模或超13.9万亿日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4:31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正着手推出其上任以来的首个重大经济举措。一项旨在应对通胀的经济刺激方案 正在筹备中,其规模可能超过13.9万亿日元,并将围绕应对通胀、投资增长行业和国家安全这"三大支 柱"展开。 据媒体22日报道,高市早苗已于周三下令制定一揽子新经济措施,旨在减轻通货膨胀对家庭和企业的负 担。这是她于周二就任日本首位女首相后,采取的第一个重要经济行动。该计划将通过编制补充预算来 提供资金。 第三大支柱是加强经济安全与国防。这部分内容不仅包括增强关键商品的供应链韧性,还涉及应对美国 关税措施的举措。其中包括落实此前与美国宣布的一项投资计划,即日本承诺向美国关键行业投资5500 亿美元。分析认为当下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时,该投资工具可能会成为讨论的议题。 规模超过13.9万亿日元,规模与资金来源待定 尽管方案的总规模备受市场关注,但具体数字和资金来源仍存在不确定性。 据媒体,新方案的规模"可能超过"去年13.9万亿日元的水平。然而,高市早苗在下达命令时并未明确具 体金额,也未表明是否需要增发债券来为计划融资。 方案的具体措施显示出其精准施策的倾向,将包括冬季电力和天然气费用补贴、缓解地区价格压力的拨 款, ...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揭示近200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奥秘
36氪· 2025-10-22 11:30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核心观点 -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霍伊特,以表彰他们在阐释技术创新驱动持续经济增长机制方面的贡献 [1] - 莫基尔因阐明技术进步推动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获奖,阿吉翁和霍伊特因提出以创造性毁灭过程推动的持续增长理论获奖 [1] - 三位学者的研究共同解释了技术创新与改进驱动经济增长取代停滞成为经济常态的机制 [2] 乔尔·莫基尔的研究贡献 - 莫基尔通过历史资料证实,技术创新驱动的长期持续增长依赖三个关键要素: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形成正向反馈循环、具备能力的工匠与工程师群体将新理念转化为产品、社会必须接受变革且受损利益集团无权阻止变革 [2] - 18世纪末英国首次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原因 [2] - 莫基尔的研究聚焦现代增长的起源问题,指出真正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完全是现代才有的现象 [4] 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霍伊特的研究贡献 - 阿吉翁和霍伊特构建了创造性毁灭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与莫基尔记录的过程完全一致 [3] - 他们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概念引入经济模型,指出技术是经济生产中最重要的中间产品,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投入研发,新技术取代旧技术实现创造性破坏 [8] - 他们的熊彼特增长模型指出,政策必须为技术改进提供激励,确保自由科学得到资助,保护经济免受企业过度主导,帮助失业者找到新工作 [3] 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 - 人类经济增长史的真正突破发生在1820年前后,距今约200年 [1][6] - 在公元1000-2000年间,全球GDP增长300倍,人均收入提高至原来的13倍,而之前1000年人口仅增长1/6,人均收入基本不变 [6] - 1000-1820年间全球人均GDP年均增速不到0.05%,1820-1870年提升至0.5%,1950-1973年达到3%-4% [6] - 公元1000年新生儿预期寿命仅24岁,1820年为26岁,1999年达到66岁 [7] 创造性破坏理论的核心要素 - 熊彼特范式包含三个核心理念:创新与知识传播是增长核心、创新依赖激励和财产权利保护、创造性破坏使新创新让旧创新过时 [21][22] - 创造性破坏带来的增长是新旧势力永恒争斗的舞台,在位企业总会设法阻挠新竞争者 [22] - 保障创新租金的措施鼓励创新,危害创新租金的措施打击创新投资 [22] 增长起飞的制度与技术条件 - 增长起飞需要多种因素结合:累积式创新成为增长驱动力、制度保护创新租金和财产权利、存在竞争克服在位企业设置的壁垒 [26] - 英国因岛国地理优势和安全威胁较小,以及1689年《权利宣言》制约寻租活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16] - 英格兰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领先,1624年《垄断法案》标志着专利特许体系制度化 [25] 通用技术扩散与人工智能前景 - 新通用技术取代旧技术表现为S形曲线,例如电力价格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下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计算机价格在25年内降至万分之一 [27] - 人工智能可能驱动新增长浪潮,但发达国家增长率尚未飙升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关键投入仍不能自动化,劳动力作为稀缺要素制约增长潜力 [28] - 缺乏有效竞争政策时,技术革命可能反而成为增长障碍而非催化剂 [28]
大国五年丨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新华社· 2025-10-22 10:50
宏观经济表现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预计今年可达140万亿元左右[4] - 五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4]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4] 创新与研发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7]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7] -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7]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10] -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10] - 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10]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增绿”规模全球最多[13]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1%左右[13]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年生产钢材中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14] 产业与供应链安全 - 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21连丰”,去年首次达1.4万亿斤[17][23]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17]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23] 对外开放与全球影响 - “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20] - 2024年外国旅客入境量增长96%,单方面免签“朋友圈”扩大至47国[22] - 网剧、网文、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在海外影响甚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