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

搜索文档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1
保险资管队伍扩容 友邦人寿是友邦保险全资持股的寿险子公司,该公司6月18日亦宣布,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 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资管")。 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介绍,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准了友邦人 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友邦人寿表示,友邦保险资管的获批筹建不仅彰显友邦人寿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承诺,更是中国金融 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的直接体现。这一举措深化友邦人寿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并成为其持续深耕中国 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设立友邦保险资管旨在专注提升公司资金运用效能,为保险资产提供专业化、 精细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夯实并拓展长期投资能力,为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提供强劲支持。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今年获批筹建的首批保险资管公司,也表明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 持续发力。 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友邦人寿董事长张晓宇表示,友邦保险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和价 值,积极把握制度型开放机遇。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友邦保险资管成功获批筹建,将有 利于友邦更好实现长期资产端和负债端匹配,达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最新发声!发布一揽子重要金融政策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8 19:22
2025陆家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一揽子重要金融政策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聚焦国际货币体系、跨境支付体系、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四大领域提出改革方向 [4][6][9][12][16]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强调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时代主题,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 [19][20][23][24][25][26] - 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31][32][34][36][37][38] -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提出推进外汇领域"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深层次改革 [43][45][46][47][49][50]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呈现多极化趋势,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约20%,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和贸易融资货币 [7] - 单一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存在内在不稳定问题,易被工具化、武器化 [6] - 改革方向包括形成少数强势主权货币良性竞争机制或推动IMF特别提款权(SDR)成为超主权国际货币 [7][8] - 需优化SDR分配发行机制,扩大使用范围至私营部门,建立适应大规模使用的结算机制 [8] 跨境支付体系发展 - 传统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易被政治化等问题,G20已制定改善路线图 [10] - 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本币结算增加,中国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10] - 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亚洲通过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便利零售跨境支付 [11] - 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重塑支付体系,实现"支付即结算"但带来监管挑战 [11]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多层次金融安全网持续完善,中国与30多国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2] - 中国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全部达标,存款保险覆盖99%以上存款人 [13] - 面临监管碎片化、数字金融监管不足、非银行中介机构监管薄弱等新挑战 [14][15]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IMF等组织份额和投票权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需提高代表性 [16][17] - 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加强政策协调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 [17] 中国金融开放进展 - 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市场份额从2013年4%升至9% [21] - 全球前50大银行42家在华设机构,40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 [21]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批准友邦人寿等外资机构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28][29] 资本市场改革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1.88万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拥有全国1/3专利 [34] - 科创板将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等 [37] - 将批复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发展科创债ETF等股债结合产品 [38] - 外资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将拓展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40] 外汇管理创新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升值1.6%,企业外汇套保比例提升至30% [43][44] - 推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深化外汇市场开放 [46] - 在自贸区实施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QFLP试点等10项便利化政策 [50] 重点领域发展机遇 - 绿色金融: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24] - 养老金融: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25] - 财富管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储蓄占比超50% [26]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券商中国· 2025-06-18 18:13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近日获批筹建。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前两天,金融监管总局刚刚批准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 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是中国金融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人寿")6月18日宣布,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友邦保险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资管")。 友邦人寿表示,"友邦保险资管"的获批筹建不仅彰显了友邦人寿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承诺,更是中国金融业 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的直接体现。这一举措深化了友邦人寿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并成为其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 又一重要里程碑。"友邦保险资管"旨在专注提升公司资金运用效能,为保险资产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投资管 理服务,夯实并拓展长期投资能力,为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提供强劲支持,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 友邦人寿是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寿险子公司,统一经营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寿险业务。1919年,友 邦保险在上海起源。1992年,友邦保险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 机构之一,并于2005 ...
中国证监会公告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15:57
政策开放 - 中国证监会公告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从2025年10月9日起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 - 该政策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具体举措之一 [1] 政策背景 -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 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1] - 政策旨在拓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 发挥制度优势和吸引力 [1] 政策影响 - 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配置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1] - 提升外资机构投资行为稳定性 促进对A股的长期投资 [1] 后续计划 - 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 [1] -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公告信息 - 全文可通过"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2]
证监会:将从从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快讯· 2025-06-18 15:54
政策调整 - 中国证监会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1] - 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1] - 该政策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具体举措 [1] 政策背景 -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1] - 政策旨在拓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 [1] - 发挥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优势和吸引力 [1] 政策影响 - 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配置型资金运用风险管理工具 [1] - 提升外资机构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1] - 促进外资对A股的长期投资 [1] 未来展望 - 证监会后续将出台更多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改革举措 [1] - 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李云泽,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2:45
金融开放现状与成果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4][9]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占比近20%[4][10] -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促进贸易投资发展[4][10] 消费与金融市场潜力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汽车、手机、家电等实物消费量世界第一,服务消费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增长空间[4][12]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有独特优势[4][12] -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家庭现金储蓄占比超50%(OECD国家约33%),财富管理需求多元化[14] 科技与绿色金融机遇 - 中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活跃,金融监管总局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13] - 中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全球第一,外资机构可参与科技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13]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外资机构引入ESG评级等工具[13] 养老与财富管理发展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第三支柱养老潜力大[5][14] - 过去5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中国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5][14] - 外资机构可在养老理财、资产配置等领域布局,满足财富保值增值需求[5][14] 制度型开放与上海试点 - 金融监管总局将复制自贸区制度型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更多业务试点[15] - 上海将开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创新试点,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6][18] - 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18]
李云泽最新发声!四项支持举措蓄势待发
金融时报· 2025-06-18 12:32
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强调中国金融业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 并推动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 [1] -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窗口 将在科技金融 跨境金融等领域开展创新试点 [1]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举措 - 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 - 支持探索不动产 未上市股权等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上海模式 [1] - 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 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 [1] - 批准友邦人寿 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1] 金融制度型开放 - 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 [2] - 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 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 [2] -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2]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 探索加大开放力度 [2] 外资营商环境优化 - 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 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秩序 [2] - 健全与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 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2] - 根据外资机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 优化相关政策 [2] 全球金融安全合作 - 中国积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际金融监管规则 [2] - 扎实推进巴塞尔协议Ⅲ和保险业新会计准则等制度实施 [2] - 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2] - 加强多边和双边金融监管协调 促进跨境监管和危机管理合作 [2]
李云泽:中国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快讯· 2025-06-18 10:54
金十数据6月18日讯,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 阔。当前,全球经济变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确定性更加彰显。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 然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上证报) 李云泽:中国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
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南京日报· 2025-06-17 07:53
深化改革部署 - 南京市委全会部署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计划2025年实施十个方面37项改革任务 涵盖九大领域和改革组织领导 [1][2] - 重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市属国企重组整合 营商环境优化等"多领域一集成"改革任务 打造南京特色改革品牌 [2] - 江宁区将深化开发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创新 激活重点园区体制机制竞争力 推行工业领域AEO认证试点 提升营商生态 [3] 科技创新实践 - 六合区探索"大学+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模式 创新港已集聚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1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9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引进130个人才和产业化项目 [4] - 六合高新区将通过机制整合和流程再造 推动科技产业资源集聚成链 加快形成标志性成果 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4] 农村改革进展 - 南京在全省率先整市推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 高淳区完成全省首笔农业碳汇交易 [5] - 溧水区创新"交邮快供+"融合服务模式 整合公交邮政快递供销资源 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通道 [5][6] - 将加快区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优化三级物流网络 拓展"交邮快供+N"融合场景 包括校园邮局 文旅融合等 [6] 企业全球化发展 - 龙蟠科技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 已形成锂电池材料 氢能催化剂等八大产品系列 近期成为"苏超"战略合作伙伴 [7] - 乐鹰科技作为中央厨房设备培育独角兽 产品销往日本等数十个国家 正推动产业链协同和数智化发展 实现从"设备出海"到"规则出海"升级 [7][8]
国家统计局: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
快讯· 2025-06-16 11:17
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成效显现 - 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1] - 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1-4月份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2% [1] - 扩大入境免签范围促进经济人文交流,"五一"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72.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