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英伟达为机器人推出懂推理的“大脑”!升级版Cosmos世界模型来了
量子位· 2025-08-12 17:35
英伟达机器人领域布局 - 英伟达在SIGGRAPH大会上发布全新升级的Cosmos世界模型,聚焦机器人领域[1][3] - Cosmos用于生成符合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的合成数据,已被Figure、Agility Robotics、通用汽车等公司采用[2] - 公司通过软硬件结合方式构建完整机器人开发基础设施,包括Omniverse库、RTX PRO Blackwell服务器和DGX Cloud云平台[3][15] Cosmos模型升级 - 推出70亿参数的Cosmos Reason视觉语言模型,具备物理理解和多步推理能力,可作为机器人"大脑"[6][8][9] - 新增Cosmos Transfer-2及精简版,将70步蒸馏过程简化为1步,加速虚拟场景到训练数据的转换[6][11][12] - 模型升级重点聚焦规划能力和生成速度两大方面[3] Omniverse生态系统更新 - 实现MuJoCo和OpenUSD机器人仿真格式的数据兼容,方便跨平台模拟[12] - 引入RTX光线追踪和3D高斯渲染技术,支持三维重建现实世界[13] - 开源Isaac Sim 5.0与Isaac Lab 2.2工具,结合新渲染技术缩小虚拟仿真与现实差距[13] 硬件基础设施 - 推出RTX PRO Blackwell服务器,覆盖训练、数据生成、仿真等工作负载[15] - DGX Cloud云平台已上线微软云市场,降低大规模仿真的硬件门槛[15] - 硬件升级旨在配合软件模型实现更高效的机器人开发[15] 战略方向 - 计算机图形与AI融合将改变机器人领域,公司构建"虚拟平行宇宙"供机器人安全试验[16][21][22] - 通过基础设施赋能开发者,巩固图形领域优势并在具身智能时代保持技术领先[23][24] - 重点布局中国市场,与银河通用、阿里云、优必选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25][26]
聊模型的王兴兴
36氪· 2025-08-12 16:05
公司战略与技术路线 - 公司创始人打破外界对其仅专注机器人本体的刻板印象,强调模型、算法和数据的重要性 [1] - 公司对当前行业热门的VLA路线持怀疑态度,认为现存数据量不足且模型架构不够好 [1] - 公司模型团队规模不算小,但相比AI大厂较少,并认为创新不一定依赖资源多少 [2] - 公司在VLA模型上尝试结合AI训练,但更倾向于视频驱动的技术路线 [2][3] - 公司去年已尝试视频生成模型驱动机器人完成任务,认为视频路线比VLA发展更快 [3] 行业趋势与算力需求 - 公司判断未来机器人领域需搭建低成本、大规模、分布式的算力集群 [4] - 公司认为工厂内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可解决机器人通讯延迟问题 [4] - 公司预测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最快2-3年实现,最慢3-5年,具身智能浪潮不超过10年 [7] 产品定位与市场落地 - 公司机器人目前以表演为主,因现阶段进工厂或家庭干活不现实 [5][6] - 公司内部仍重点研究机器人干活场景,但对外宣传较少因AI模型挑战大 [7] - 公司希望机器人具备通用型、多功能能力,而非单一功能 [7] - 公司设想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为随机吩咐任务均可完成的临界点 [8]
今年预计交付五百台工业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场景落地要聚焦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5:50
核心观点 - 优必选预计2025年交付500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面向汽车、3C半导体等行业客户,其中汽车客户为主,相比2024年仅出货10台[1] - 公司已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并于7月中标金额高达9051.15万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采购方为汽车出口平台企业觅亿汽车[1] - 工业场景落地需要大量投入、长期积累、对客户现场作业场景的深入理解以及客户支持[1] 商业化与场景选择 - 资本对具身智能渐趋冷静,缺乏商业化的创业公司难以生存[2] - 选择应用场景必须聚焦,明确研发方向,否则产品设计难以匹配特定场景需求[2] - 工业搬运场景与商用场景对人形机器人的负载能力有显著差异[2] - 初创公司受限于人手和精力,无法兼顾商业、工业、教育等场景[2] - 优必选主攻工业场景,因其门槛高但市场空间可观,同时布局科研教育和商用市场但明确主次[2] - 高门槛场景可掌握定价话语权,低门槛场景价格只能不断下探[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自2024年以来,优必选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合作,推动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进入工厂"实训"[4] - 行业客户对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持拥抱态度,因面临劳动力短缺或人力成本上涨问题[4] - 经过一年多的"实训",优必选将重点攻克的工种技能收敛为搬运、分拣和质检[4] - 优必选2025年投入比2024年多一倍的资源解决机器人在工厂落地的实际问题[6] - 新款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自主换电功能,续航延长至8小时,采用双电池设计和磷酸铁锂电池[7] - Walker S2体重下降6公斤,得益于3D打印铝合金骨架及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8] - 优必选近期发布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让客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匹配的机器人形态[8] 市场与交付策略 - 优必选自8月起已开始量产Walker S2,交付时先在客户真实产线上试运行约半年[10] - 为确保稳定性,机器人"上岗"初期会安排"安全员"在旁[10] - 公司产能足以满足现有交付需求,后续扩产不构成瓶颈[12] - 优必选计划在新加坡、欧洲和日本等地布局"出海",因海外市场大且对价格敏感度较低[12] 行业需求与挑战 - 汽车产线面临产能波动和人员流动两大不确定性,人形机器人可应对这些挑战[5] - 搬运、分拣和质检属于非实时性、非流水线作业,现阶段不必过多关注机器人效率[5] - 机器人长时间作业的成功率比工作效率更为关键[5] - 机器人在环境感知、定位导航、目标分割与定位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5]
多点突破、协同跃升!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迈入技术突破→资本加码→场景落地延伸加速期
央视网· 2025-08-12 15:48
行业动态 - 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呈现多点突破与协同跃升态势,产业和应用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迈入"技术突破—资本加码—场景落地延伸"的加速期 [1] - 智能迭代升级不断从单体向群体演进,创新跃升的人形机器人发展领跑全球 [1]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 [13]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3位 [13] 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大脑"更聪明、"躯体"更矫健,仿生结构或成为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发展新方向 [17] - 机器人通过大模型赋予触觉、视觉能力和决策能力,2025年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19] -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大脑""小脑""肢体"3个技术的叠加,我国在"肢体"技术上已取得领先地位 [21] - 具身智能赛道的数据成为我国又一新规模化的点 [21] 市场表现 - 多场景复合式机器人海外订单量显著提升,凭借灵活的跨场景作业能力打开了海外市场 [2][4] - 智能协作机器人手臂以及重负载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制造等类型企业,在全球拥有广泛市场 [6]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已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 [13] 资本动向 - 头部企业宇树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0] - 2025年机器人投融资领域提速,多家初创企业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10] - 资金延伸有望投向产业中更多细分领域 [10]
商汤王晓刚:世界模型将加快AI从数字空间进入物理世界,「悟能」想做那个桥梁
机器之心· 2025-08-12 15:34
具身智能与世界模型 - 具身智能「大脑」以「世界模型」为内核,成为AI下一阶段竞争焦点 [1] - 世界模型被视为通往「类人智能」的解法,业界形成新共识 [1] - 2025年下半年具身智能「大脑」成为全球AI领域焦点 [1] - 世界模型技术研究曲线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路径交汇,引发行业争夺战 [2] 行业动态与厂商布局 - 谷歌推出具身智能RT-2模型,AI教母李飞飞聚焦具身智能创业 [3] - 国内厂商密集发布具身智能平台:智源研究院RoboBrain、华为云CloudRobo、字节跳动GR-3、京东JoyInside、商汤「悟能」、腾讯Tairos [3] - 商汤优势在于计算机视觉起家、多模态大模型打磨经验、智能驾驶沉淀、大装置算力支持 [3] - 商汤通过「悟能」平台将多年积累赋能行业 [3] 技术突破与挑战 - 大模型带来导航、人机交互、VLA端到端操作三方面技术突破 [7][8] - 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使机器人导航功能提升 [9] - 多模态大模型带来全新人机交互方式 [10] - 世界模型通过学习物理规律和交通法则实现更高层次智能 [12] - 硬件质量和数据缺乏是主要挑战,尤其是规模化数据生产困难 [13] - 仿真数据与现实差距大,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带来新动能 [14] 商汤的技术布局 - 「开悟」世界模型应用于智能汽车,衍生出「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5] - 平台包含10万3D资产,支持多视角学习,保持150秒时空一致性 [5] - 世界模型三大技术优势:时空一致性(11摄像头同步)、内容可编辑、反应速度实时 [21][23][24] - 「悟能」平台提供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数据,推动端到端VLA实现 [27][29] - 与机器人厂商合作形式为提供SDK软件功能API调用 [33] 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 - 机器狗可实现陪伴守护,家庭机器人建立情感连接 [30] - 具身智能成熟后将形成人机社交网络,机器人可完成多项家庭功能 [36] - 每项功能突破都将带来巨大市场想象空间 [37] - 商汤规划提供包含视觉、交互、导航、操作的「机器人大脑」 [39]
具身目标导航/视觉语言导航/点导航工作汇总!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12 15:04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 的。 最近有同学向我们咨询了一些具身导航相关的工作,今天也为大家梳理一下这几年发展的路线和方法论, 建议收藏。更多内容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点目标导航工作汇总 Comparison of Model-Free and Model-Based Learning-Informed Planning for PointGoal Navigation RobustNav: Towards Benchmarking Robustness in Embodied Navigation 会议/年份:CoRL, 2022 论文链接:https://openreview.net/pdf?id=2s92OhjT4L 代码:https://github.com/yimengli46/bellman_point_goal 项目链接:ht ...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2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雅下水电站带动工程机械需求提升-20250812
光大证券· 2025-08-12 14:44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 - 零次方机器人在半年内完成三轮亿元级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攻坚、量产提速和生态布局[4] - 傅利叶发布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具备55个自由度和全感交互系统[5] - 帕西尼在4个月内融资10亿元人民币[5]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参展数量创纪录[6] - 松延动力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上半年商业化订单超2000台,合同总额突破1亿元[6]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万台级别量产阶段,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7] 机床&刀具 - 2025年6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为1331.50亿日元,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3.4%[8] - 日本对华机床订单连续15个月同比增长,2025年6月同比上升1.5%[8] - 2025年1-6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8] 农业机械 - 2025年7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为44.7%,环比提升3.8个百分点[9] - 2025年1-6月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同比-4.1%、-6.9%、-15.8%[9] - 拖拉机出口表现亮眼,2025年1-6月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0%[9]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将拉动大量工程机械需求[15] - 2025年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5.2%,其中国内销量增长17.2%,出口增长31.9%[15] 叉车 - 2025年6月叉车销量同比增长23.1%,其中国内增长27.3%,出口增长17.2%[16]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将达3.9万台,同比增长39.3%,但渗透率仅为3.2%[17]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动车组高级修招标量同比大幅增长,五级修同比增长371.3%,四级修同比增长136.9%[18] - 2025年1-6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18]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半导体设备的限制加剧,国产替代加速[19]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将重点支持先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20] 新能源设备 - 孚能科技计划2025年推出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21] - 捷佳伟创钙钛矿整线设备成功交付日本市场[22] - 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等市场需求[23] 低空经济及EVTOL - 北京市全域划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24]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2025年发展有望全面提速[24]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7月PMI指数环比上涨至49.3%[29] - 2025年7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3.6%[29] - 2025年1-6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7.5%[29]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37.9%[29] 锂电设备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2.9万辆,同比增长27%[29] - 2025年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同比增长35.9%[29]
马斯克指责苹果偏袒OpenAI;特朗普对英特尔CEO态度反转;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政府上缴15%收入换出口许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29
英伟达和AMD出口协议 - 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15%的中国AI芯片销售额以换取出口许可,其中英伟达H20芯片的分成比例从特朗普最初要求的20%降至15% [2][4] - 该协议可能涉及数十亿美元收入,是白宫增加财政收入的新策略 [4] - 英伟达推出70亿参数的开源物理AI应用Cosmos Reason,该模型具备类人推理能力,可应用于机器人开发 [5]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特朗普对英特尔CEO态度反转,从要求辞职转为肯定其成就并计划继续沟通 [6] - 特朗普决定将苹果排除在半导体关税之外,但其他厂商需证明对美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才能获得豁免 [8][9] - SK海力士预测AI存储芯片市场到2030年将保持30%年增长率,HBM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美元 [10] 科技公司动向 - 马斯克指控苹果应用商店偏袒OpenAI涉嫌反垄断,xAI将采取法律行动 [6][8] - 微软GitHub CEO托马斯·多姆克宣布离职,将留任至年底协助过渡 [12] - 亚马逊向量子计算公司IonQ投资3670万美元,成为该领域最大科技投资者之一 [13] 并购与投资 - Rumble考虑以11.7亿美元收购Northern Data,后者拥有大量英伟达GPU库存 [14] - 派拉蒙以77亿美元获得UFC七年美国版权,年均支付11亿美元 [16] 行业趋势 - 通用汽车重启自动驾驶计划,拟召回部分被裁Cruise员工加速技术开发 [15] - 印度外包行业面临美国需求疲软困境,特朗普贸易政策导致企业投资延后 [18] 产品更新 - 微信上线文转图新功能,支持视频号评论转图片分享,苹果用户已全量推送 [11]
帕西尼闪耀 2025 WRC,展示第三代多维触觉感知技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09
在本次大会上,帕西尼首次公开亮相其第三代多维触觉创新成果——多维触觉传感器 PX-6AX-GEN3、 协作型多维触觉自适应灵巧手 GMH18、轻量化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 TORA DOUBLE ONE。其展位前 人潮涌动,媒体纷纷聚焦,成为此次大会的焦点。 来源:具身研习社2025 8月8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亦庄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 的顶级盛会,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重点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 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汇聚了 200 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 1500 余件展品,其中 首发新品 100 余款。 作为全球触觉感知赛道的领跑者及具身算法模型领域的先锋者,帕西尼在本届 WRC 上大放异彩。其刚 刚完成由京东战略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凭借4 个月融资 10 亿元的规模与速度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此 次,帕西尼作为京东新晋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在京东机器人新品发布会上全球首发了其第三代多维触觉 产品矩阵。本次公开亮相的三大新品兼具高性价比与高性能,旨在为具身智能体提供一站式感知与泛化 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现场业内人士、媒体及 ...